1 平均利润率
答: 平均利润率是指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平均利润率不能被理解为各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也不意味着各部门所得到的绝对利润量相等,更不能认为它会成为一个不变的量。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如果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比较高,则平均利润率也比较高;反之则比较低。
②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如果投入利润率高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较高;反之则较低。
2 资本有机构成
答: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c:v来表示。在生产过程中,一定的资本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构成,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是由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的,所以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看,用于生产的资本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组成,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从根本上决定着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是把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结合在一起的概念。
3 边际消费倾向
答: 边际消费倾向指收入中每增加一单位所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可以用以下式子表示:MPC=ΔC/ΔY。式中,ΔC表示增加的消费,ΔY表示增加的收入。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当消费函数为线性函数时,MPC=β。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0<MPC<1,即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为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之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被凯恩斯用来分析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
4 自由贸易区
答: 自由贸易区是以贸易为主发挥工商业多种功能的经济自由区。它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点外,还可吸引外资设厂,发展出口加工业,允许和鼓励外资设立大的商业企业、金融机构及开设旅游区、兴办文化教育等各项服务,促进区内经济综合、全面地发展。自由贸易区比自由港的自由度相对低些,在历史上是自由港的发展与延伸。它比出口加工区更侧重于商业贸易活动。战后自由贸易区与出口加工区出现相互渗透的趋势,具有同金融、旅游甚至科技相结合的多功能综合发展的趋势。
5 公开市场业务
答: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国库券和银行承兑票据等),以期调节信用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业务活动,是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①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控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使其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
②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主动出击”,避免“被动等待”;
③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连续性、经常性、试探性甚至逆向性操作,以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但是,公开市场业务受到诸如商业周期、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必须同时具备一个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
6 生态补偿
答: 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生态补偿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
①对生态系统本身保护(恢复)或破坏的成本进行补偿;
②通过经济手段将经济效益的外部性内部化;
③对个人或区域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投入或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的经济补偿;
④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保护性投入。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以内化外部成本为原则,对带来外部经济性的行为进行补偿,对造成外部不经济性的行为进行征税。
庇古认为,当社会边际成本收益与私人边际成本收益相背离时,不能靠在合约中规定补偿的办法予以解决。这时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即出现市场失灵,而必须依靠外部力量,即政府干预加以解决。当它们不相等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与补贴等经济干预手段使边际税率(边际补贴)等于外部边际成本(边际外部收益),使外部性“内部化”。构建这种外部性内部化的制度,就是生态补偿政策制定的核心目标。
1 说明IS-LM模型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答: (1)IS-LM模型是由英国学者希克斯根据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而发展出来的,它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2)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
(3)IS-LM模型不仅可以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且还可以用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政策的相对有效性也称为政策的效果,是指政策手段(或工具)变化使IS(或LM)曲线变动,最终对收入变动的影响。它是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经济理论整个体系所做的标准阐释,而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2 为什么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答: 社会总资本是各个单个资本的总和,再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只能从社会总资本所生产的社会总产品中得到补偿。只有在生产社会总产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正好从社会总产品中找到相应的物质资料加以补偿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社会总产品的补偿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这是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这样,考察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就不仅要说明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问题,而且也要说明它的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它的价值是由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所构成。此外,按产品的最终经济用途,社会总产品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划分为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即第一部类(Ⅰ)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即第二部类(Ⅱ),每个部类中包括若干生产部门,每个部门中又包括若干企业。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就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如何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如何通过商品的销售,以货币形式收回,以便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就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其中,相当于不变资本的价值,从哪里和怎样重新获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相当于可变资本的价值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从哪里和怎样获得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只有使社会总产品既从价值上得到补偿,又从物质上得到补偿,才能保证整个社会资本再生产得以正常顺利地进行。
3 说明三大产业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
答: (1)主要内容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包括部门内部的分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所以,产业结构实质上是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比例。
狭义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包括部门内部的分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广义的产业结构,是将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综合加以考察,通常划分为三次产业。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为:第一产业是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是各类工业和建筑业,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第二产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了农业;第三产业是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主要包括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了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随着经济现代化的进行,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上升,最后超过第一、二产业成为最大的产业。
合理的产业结构,就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建立起最佳或最优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在同一发展阶段上,不同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并不一定相同;而在同一个国家、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其产业结构更是明显不同的。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的产业结构,取决于这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状况、所处的发展阶段、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路径以及经济体制等。
(2)三大产业关系
三大产业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
①第一、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需要第一、第二产业提供大量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及各种消费资料。
②第三产业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为第三产业不仅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产、供、销服务,而且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知识、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从而提高第一、第二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又为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
③正确处理好三大产业的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的基础地位继续加强,传统产业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但是,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如农业仍然比较落后,能源、交通、原材料紧张,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所以,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极为迫切的任务。
④根据我国经济的现实情况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全面提高农业的质量,稳步增加农业产量;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继续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 试论述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有哪些分歧,说明你对这些分歧的看法?
答: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因而得名。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存在分歧:
(1)总需求管理政策与供给管理政策
凯恩斯主义是从需求着手,叫做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总体来说就是,总需求不足的时候,使用扩张性政策,总需求过多,采取紧缩性政策。他们认为,经济在遭受来自需求或供给方的冲击后会衰退,如果衰退引起了大规模失业,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工资合同未到期)企业并不能立刻降低工资,因而工人并不会很快重新就业。要让经济调整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会出现经济萧条和失业局面。政府采取稳定的政策,即刺激需求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就会较快恢复经济。
供给学派则从供给入手,以萨伊定律(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为基本理论根基,政策思想是直接作为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总需求管理政策的对立面出现的供给管理政策主张。他们的供给管理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强调激励的作用,认为激励意味着对工作、储蓄、投资和企业家才能足够的报酬,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使政府支出日益增加,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只能靠增加税收和发行货币,结果严重挫伤工作、储蓄和投资积极性,造成供给不足从而使失业和通胀同时出现。
(2)主张增加社会福利支出与削减福利支出
凯恩斯主张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供给学派则主张削减社会福利。凯恩斯主义提倡用赤字财政政策代替财政稳健政策,认为财政稳健政策会减少社会总需求,损害公共福利。为了刺激增加需求,主张政府要有意无意地造成超支,或者举债筹款救济失业。他认为举债支出虽然浪费,但结果却可以使社会致富。
供给学派在供给政策方面,除了减税以外,还提出了减少政府开支,削减福利支出的措施。这不但可以平衡财政收支,还可提高私人投资能力,增加供给。供给学派认为,创造就业主要得靠私人投资,不能靠公共部门扩张和增加财政支出,财政扩张只会挤出私人部门增长带来的就业。因此,应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充分发挥企业家积极性,更多依靠市场力量调节经济。
(3)降低比例税率与边际税率
二者都主张减税,但是凯恩斯主义主要针对比例税率,供给学派则是减边际税率。凯恩斯主义在税制改革上主张降低比例税率并且用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代替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以累进税代替比例税,从而调节收入,刺激消费需求的提高。
供给学派供给管理政策思想的核心是减税,特别是要降低高边际税率(增加的税收在增加的收入中的比例),因为高边际税率是妨碍工作、储蓄、投资和创新积极性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罪魁祸首。降低了税收,就会提高资产报酬率,鼓励储蓄和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缓和通货膨胀,并导致消费、产出和就业增加。
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在政策主张上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分歧,主要是由于所处的经济背景不同导致的。二战后,世界经济普遍萧条,需求和供给呈现衰退现象。此时,凯恩斯主义主张降低税率,扩大需求,刺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西方国家普遍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制订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并取得了较大效果。但是,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最后导致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生产停滞、失业严重,同时物价持续上涨“滞胀”局面。于是经济学界纷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挑战,并研究替代的理论和政策。供给学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供给学派提出的供给管理政策和削减福利等主张有利于解决当时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趋势。一个时期的经济政策或主张往往是根据当时的经济环境所提出的,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有不同的经济政策,这也就不难理解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在政策主张上出现的分歧问题了。
2 论述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答: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并融入城镇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城镇数目的增多和各城市内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并伴随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结构性变动,同时,城镇化也包括城市的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的进一步社会化和现代化。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在对英、美等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于1979年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的轨迹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即诺瑟姆曲线)。他把城镇化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
在工业化初期,主导产业是轻纺工业,城镇发展缓慢,城镇化率低于30%,这是城镇化的起步阶段或初级阶段。
(2)加速阶段
在工业化中期或扩张期,主导产业是钢铁、化工、机械等重化工业,这时城镇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镇化率高于30%,并以较快的速度向70%攀升,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产生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企业和人口开始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这是城镇化的加速阶段。
(3)稳定发展阶段
在工业化后期或成熟期,第二产业上升到40%后将缓慢下降,而第三产业则蓬勃兴起,成为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此时城镇化总水平比较高,城镇化率大于70%,但增长速度趋缓甚至停滞。城市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大城市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这是城镇化的后期或稳定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2%,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空间。我国当前的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我国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增强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道路。
3 试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我国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径?
答: (1)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利益(或者说收益)或有害影响带来的损失(或者说成本)都不是消费者或生产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外部性的实质在于:一个当事人对其他当事人的福利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并没有从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外部影响有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之分。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而得到补偿。此时,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所谓“外部经济”。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经济可以分类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
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成本即“私人成本”就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全部成本即“社会成本”。外部不经济还可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外部性的分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外部性分类
环境污染中存在着外部性影响,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机会并不能得到实现,原因主要有:
①存在巨大的交易费用。以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如污染问题为例,由于交易费用足够大,污染者和受害者在如何分配“重新安排生产计划”所得到的好处问题上不能达成协议。
②解决外部性存在“免费搭便车”的现象。
③势力的不对称性。即使污染者与受害者有可能达成协议,但由于通常是一个污染者面对众多受害者,因而污染者在改变污染水平上的行为就像一个垄断者。在这种情况下,由外部影响产生的垄断行为也会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正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例如,一个企业可能因为排放脏水而污染了河流,或者因为排放烟尘而污染了空气,这种行为会使附近的人们和整个社会都遭受损失,污染了环境。
(2)面对环境污染问题,解决的方法主要有:
①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在生产污染情况下,政府向污染者征税,向其征收等于治理污染需要的费用的税额。
②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例如,一个企业的生产影响到另外一个企业。如果影响是正的(外部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反之,如果影响是负的(外部不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超过社会最优水平。但是如果把这两个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则此时的外部影响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了。
③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它的依据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强调了明确所有权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少,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根据这一理论,当某个厂商的生产活动危害到其他厂商的利益时,在谈判成本较小和每个企业具有明确的所有权的情况下,两个企业可以通过谈判或通过法律诉讼程序,来解决消极外部影响问题。例如,某条河流的上游污染者使下游用水者受到损害。如果给予下游用水者以使用一定质量水源的财产权,则上游的污染者将因把下游水质降到特定质量之下而受罚。在这种情况下,上游污染者便会同下游用水者协商,将这种权利从他们那里买过来,然后再让河流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遭到损害的下游用水者也会使用他出售污染权而得到的收入来治理河水污染。总之,由于污染者为其不好的外部影响支付了代价,故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不存在差别,也就起到解决环境污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