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写完,我太太是第一个读者。
看完,她说:“比《我不是教你诈》还辣,很精彩!很好看!”接着她笑笑,“但是看了让人不舒服。”
“为什么?”我一惊。
“因为你好像把人的脸皮剥下来。人性很丑恶,当然看了不舒服。”
这本书确实写得很大胆,我的笔触没有任何保留,像是手术刀一样——切到人性的深处。
人性是丑恶的,它贪婪自私、急功近利、喜新厌旧、猜忌犹疑,而且随着年龄和遭遇,一层层变化、一层层染色,染得连自己都不一定认识。
但是相对地,人性也有善良的一面。
你受伤,倒在地上,在太平的岁月,总有人来救你;你饥饿,寸步难行,在年丰的时节,总有人来助你。
对!我必须加上“太平的岁月”和“年丰的时节”,因为人们的恻隐之心,只有在他能自保的时候才会显现。你怎么能要求一个喂不饱自己孩子的人,拿出食物给你呢?
这就是人性!
不久前,有部美国电影——《空军一号》。饰演总统的哈里森·福特虽然有高尚的爱国情操,但是当歹徒拿枪指着他的妻女时,他终于屈服,幸亏后来靠机智,化险为夷。
我不见得喜欢这部电影,但是我欣赏其中的人性。
人性是面对亲人被威胁的时候,硬汉也不再硬。人性是你有多么爱,就有多么强,又有多么弱,以及多么自私——对你不爱的人自私。
我觉得在这个不再喊口号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认知人性,认知我们都是人,有人的恶,也有人的善。
甚至,我们应该能由人性的丑恶中,看到人性的善良。
细细一想,哪个丑恶中没有善良呢?包括其他动物——
土蜂在毛虫身上产卵,让它的孩子在毛虫身上孵化,一口口把毛虫吃掉;老虎追杀、掠夺,然后看着它的孩子啖食。
“虎毒不食子”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毒”是它的丑恶,“不食子”是它的善良。
许多人的毒,都是因为他的家、他的爱,爱他自己,以及爱那些“爱他的人”。
这么说来,我们哪个人不毒呢?
过去人们说欧洲人有礼貌、有教养,但是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当面包有限的时候,人们就不再排队,他们推、打、抢,好像禽兽。
这么做,可能因为他们家里正有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换作你,你抢不抢?
如果你怨他抢,骂他禽兽不如,你对吗?
同样的情况,你知道在冷战时期,许多人怕核弹,特别建造了防空洞,外面加铅板以防辐射,里面储存饮水、食物,还有武器。
那武器用来打谁?打丢核弹的人吗?
错了!他们很坦白地说:“是打我的邻居。因为我知道,当邻居没食物,而知道我有的时候,他们会来抢,为了自保,我需要武器。”
换作你,你抢不抢?换作你,你拿不拿武器?
这本书与《我不是教你诈》乍看十分类似,但是其中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加了一项“你不能没有的谅解”。
因为我写《你不可不知的人性》的目的,不是只要你知道人性的丑恶,更希望你在“了解”之后,能有“谅解”。我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算成熟,因为你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能“肯定别人”。
如果《我不是教你诈》是“战术”,这本《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就是“战略”,甚至可以说,它讨论了“战争”——是什么人性,造成战争。
很幸运,处在这个开明的时代,使我能大胆地发表这些作品,也使大家能脱下“仁义”的大帽子,好好检视一下我们的人性。
尼采说:“人是一根绳索,架于超人与禽兽之间。”希望这本书在使大家看到禽兽的同时,也能见到超人。
尽管我们无法脱离禽兽般人性的弱点,我们仍然试着走向崇高的超人。
这矛盾,何尝不是人性可爱的地方!
当当当当,去看失火哟!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是兴奋,还是同情?
照例,不到上班时间,大家全到了,严阵以待。
照例,八点五十,王经理推门进来,昂着头,疾走,冲进他的办公室,临关门,匆匆忙忙地撂下几个字:
“丢‘电子’,买‘三商银’。”
照例,整个办公室都动了起来,每个人都拨电话。
照例,中午由大家请王经理吃饭,谢谢“王铁嘴”又为大家带来财运。
“王经理一定有内线,不然怎会那么准。”小张敬酒的时候,指着王经理说,“开玩笑!过去两个礼拜,百分之百猜中,没内线消息,怎么可能?”
“对!对!对!”三桌人都起哄,“快说!快说!王经理,你一定通天,对不对?”
“不对!不对!”王经理还是那副气定神闲的样子,“这,就叫鬼才。很简单嘛!我前一天看看法人、外资的动向,再一早开电视,了解一下美国收盘的行情,掐指一算,就知道了!”
“唉!怪了,我也看,我怎么不知道呢?”小邱在另一头喊着。
王经理用眼角瞟了一下,抖抖肩,抿嘴笑笑:“这才叫神哪!告诉你们,我从小就有第六感,现在猜股市,主要还是靠第六感,你们学不来的。”
不过,话才说完,第二天,王经理就不神了。
“偶尔一次猜错,难免。”大家还照样听他的,跟着他买。
可是,连着两个礼拜,不但不神,还见鬼了。王经理说哪支涨,哪支就跌,而且跌得奇惨。
中午的庆功宴没了,早上一双双盯着门口,“以迎王师”的目光方向改了。几个同事,由小张带头,开始成立自救会,每个人分别上网查资料、作统计,第二天一早提出自己的看法,再结合大多数人的意见,下单!
当然,还是有人,就是小邱,仍然听王经理的。每天王经理一进门,小邱就追上去问。再像挖到个宝贝似的,回来向大家宣布。
王经理的预测,跟自救会的结论总是相反,起初还有人信,只是连赔几次之后,全改听自救会的了。
又有庆功宴,大家请了王经理,他板着脸,沉沉地说:“我有事。”
邀小邱,小邱低着头,说他宁愿吃便当。
连着一个多月,看王经理都爬不起来,跟他大学同学的小张,终于敲门进去,跟王经理解说自救会的战法。
“最近我们手气比较顺。”小张很婉转地说,“您还是听听我们的吧!恐怕这阵子,您赔得不少哟!”
没想到王经理冷冷地一口回绝:“我赔,也不会跟你借。”
同事也私下劝小邱,别再跟着王经理下单,他的第六感不准了。
可是小邱不听,所以当大家中午收盘欢呼的时候,坐在一角的小邱总是低着头。
王经理终于垮了,据说欠了两千多万,债主老是到公司来吵,他自己向总经理递了辞呈。
小邱居然没垮,还升了官,从他角落的位子搬进了经理室。总经理的秘书私下透漏,因为王经理向老总极力推荐小邱,说小邱对业务最了解,也最认真。
“这不是谁推荐,是我亲眼所见。”总经理自己下来作了澄清,“我好几次中午下来,看见只有王经理和小邱两个人留在办公室,吃便当,谈事情。”总经理拍拍小邱,“这,假不了!”
小邱居然在家举行了庆功宴。
进门,吓一跳,什么时候小邱家变得这么大?
“我最近买下隔壁那户,打通了,比较宽敞,风水也比较好!”小邱带大家一间间参观。
“天哪!”周小姐摸着小邱的意大利家具问,“小邱!你要是不跟着王经理,赔那么多,而把你的钱拿来跟我们一起做,你还了得啊?”
“谁说我跟他?”小邱一瞪眼,“我说过我跟他吗?我起初听他的,后来全是偷偷听你们的啊!要不然,我能这么发?”
小邱高不高明?
高明!太高明啦!
你细细看这个故事,小邱的位子在办公室的小角落,早先王经理猜中股票,大家庆功的午宴上,小邱是坐在远处那桌。可见小邱在办公室,可能是新进,也可能不重要。
最起码,他不像小张,跟王经理是同学,吃饭时也坐在“第一桌”。
小邱凭什么,由一个边缘人,进入主流,坐上大位?
很简单,凭他创造了共同意识——与王经理患难与共的意识。
王经理说买“电子”,大家去买“银行”,只有小邱表示他也买了“电子”。
你想想,从说的那一刻,是不是就有了“对立”,有了“较劲”?
“看吧!你说买‘电子’,‘电子’就大跌,还是我们厉害,我们的‘银行’大涨。”
“唉!咱们真是苦命,只怪时运不济,其实原来是要涨‘电子’,只怪昨天美国高科技股大跌。”
你说,那共同意识不是形成了吗?
股票这东西最能反映人性,因为股票是对全民发行的,人人可以买股票。
所以从小处看,两个人都炒股票,这人炒对了,那人炒错了,固然是“这家欢乐那家愁”。
从大处看,你今天买了股票,而且大涨。应该跟那些从来不碰股票的人无关,如果你因此请他吃饭,他应该为你高兴。对不对?
错了!当你的股票大涨时,最好别说,因为即使完全不碰股票的人听说,也会心里不是滋味。
为什么?
因为你涨,就表示他跌。
你一定要反问:“他不玩股票啊!”
对!他是不玩股票,可是他会想,如果他昨天跟你一起买,他也赚了。今天,他如果下手买,买的则是你赚了之后的高价。
进一步想,如果你跟他原来都各有两百万,你在股市一年翻两番,成了四百万;他把钱放在银行,只拿到十二万的利息,比起来,他不是穷了、寒了,没能赶上发财快车,被你抛在后面了吗?
反过来想,当股市跌了,你倒是不妨让人知道你赔了。因为你赔了,表示他赚了,最起码他会想,幸亏他没下海,否则他也惨了。
听你赔,他会开心,倒不是幸灾乐祸的开心,而是庆幸他自己“不买股票”的选择是正确的。而且,也代表他现在买,跟昨天的价钱比起来,就买得便宜,是赚了。
谈到选择,其实我们一生都在选择,就像买股票。
我们一个人,一双手、两条腿,不可能走每条路、拿每样东西,当然,我们就得选择,选了这样,就不可能选那样。
一个懂得做人的人,一定要知道,当你的选择正确时,千万别“秀”给那些选择错的人看。
不但选科系、选学校、选职业如此,连选丈夫都一样。
两个同班、同样漂亮的女孩子,或条件相近的两姐妹,各自挑了个如意郎君。二十年过去,境遇各有不同,你的丈夫走对了路,发了,变成豪门大户;她的丈夫虽也不差,只是时运不济,还在租房子借钱。你碰上她,最好多说自己的苦处(就算不苦,也要编一点苦),而少显示自己的得意。
这样,你才不会伤朋友,也才不会伤姐妹。当你不懂这道理的时候,很可能连亲兄弟姐妹都变得疏远,当年愈是条件相近的,愈远。
为什么?因为你的成功,对比了她的失败。最起码,她会想,她选输了你。她也可能会私下对朋友说:“有什么好得意?她(指你)老公当年追我,我还不理呢!她是捡我挑剩下的。”
你犯得着惹这气吗?
选来选去,你猜,这世上最大的选择是什么?
是家乡!
如果你到海外,譬如美国,读华文报纸,你会发现报上对中国台湾地区的负面报道,好像特别有兴趣。
在台湾,台币下跌、房市不振的消息,可能只占小小一点,在海外的华文报纸却登得特大。
至于试射飞弹、政争冲突,就更占大篇幅了。
往好处想,这是因为同胞们心系家乡;但是往另一个角度想,你也要知道,那合于“选择”的心理。
当年他卖了中山北路的房子,跑到美国开杂货铺,而今知道中山北路的房价涨了五十倍,美金对台币,由四十二跌到三十二,他会高兴吗?只怕他要偷偷躲在杂货铺的速食面箱子后面哭,哭自己选择离开台湾,而今在台湾的朋友都发了,他却……
相反地,如果今天他看到台湾的房价惨跌、股市崩盘、台币重贬,就算他热爱家乡,会为家乡的亲友操心,甚至伤心泪下。
只是,换作你,你会不会在伤心中也有些窃喜?窃喜自己作了明智的选择。
看了上面这些,如果你在台湾,千万别因此鄙视海外同胞的心;如果你在海外,也千万别不高兴。
人毕竟是人,是人都有人性。这本书谈的既然是人性,我就不能不摊开来说。人性有卑劣也有崇高,它们往往同时存在——
旧时代,犯人要被砍头。“要砍头了!要砍头了!”大家奔走相告,犯人五花大绑跪在中间,四周围了一圈又一圈的群众。
你能说,那些人去看砍头,没有几分兴奋?
你又能说,那些人看人头落地,没有许多同情?
这就是卑劣与崇高。
当!当!当!当!救火车一辆又一辆飞驰而过。大人小孩跟在后面跑,看一团浓烟冒出来,突然火舌腾起。四周观众大喊,又看到有人挂在窗外,喊声更厉害。
请问,你看失火,心里能没几分兴奋?你看人被烧,又能没有许多同情?
人就是这么妙,在那短短一瞬间,你可能先是幸灾乐祸,想幸亏不是烧在我家。接着又想,如果那攀在窗上的是我的孩子,该有多可怕。
你突然奋不顾身,冲过去,爬上去,把孩子抱下来,而且保证从那一刻,你跟那原来完全不认识的孩子之间,就有了“情”。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在股市垮了,一个老同学的婚姻垮了,一个国家的财经垮了,都可能让那些“隔岸”的人有些“观火”的趣味及“暗自庆幸”的想法。
但是,跟着,便是情,便是“恻隐之心”。
想想,当长江水患时,多少身在海外或海峡对岸的华人捐了钱,甚至亲自送去灾区。
想想清王朝是谁推翻的?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城,多少靠洗衣服、烧饭、理发维生的华侨,掏出血汗钱来,帮助革命大业。
孙文是谁?他是华侨,但是他成了我们的革命先行者。
人性就是这么妙!像失火,你会先冲出来,再冲进去。
冲出来,使你惊魂甫定,能看得更清楚;把你的妻儿带出来,放在安全的地方,更使你没有后顾之忧。然后,你人性的崇高面开始发挥,你又冲进去,去救别的人。
话说回来,人类也就因为知道互助,大水来的时候,幸运站在高处的人,才会伸援手,救那些溺水的人;经济萧条的时候,幸运保有财产的人,才会伸援手,帮助那些穷苦的亲友;动荡发生的时候,千方百计逃出来的人,才会千方百计地搭救灾区的人。
不可否认,那些伸出手的人,都曾经有过短暂的幸灾乐祸。
也不可否认,正因为有人走运,有人倒霉,那些倒霉的人才有救。
所以,失意人前,千万别说得意事。
别人夫妻失和,跟你诉苦。你与其大发宏论,教他夫妻相处之道,不如说:“你看我和我那另一半,好像很亲爱,其实,我们以前也常吵架,甚至要离婚呢!”
于是,她心想,她比你当年还强,应该以后会跟你一样好。
别人事业失败,跟你诉苦。与其以成功者的姿态来指导,不如告诉他,你当年跌得比他更惨,是一点一点又做起来的。
于是,他想,他也能东山再起,和你一样成功。
大家的婚姻都曾失和,大家的事业都曾失利,你和他不是因此而有了共同意识,在感觉上走得更近了吗?
想想前面的故事。
当王经理灰头土脸,知道外面有个“同是股市失意人”的时候,能不觉得有些安慰?
小邱没害任何人,他只是让王经理不孤独。他也使自己不孤独,从远远的角落,移到王经理身边,再移上主管的位子。
小邱成功了,成功在于他发挥了人性的卑劣与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