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孩子多大年龄开始训练最合适

观众B:两位老师好。我想知道,对孩子来说,记忆大师的训练从多大开始合适呢?是不是越小越好?

石伟华:当然是越小越好。

主持人:这个问题估计也是问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刚才伟华老师说越小越好,但是咱们有没有具体的建议?比如从几岁开始训练更合适。

石伟华:我的理解是不同的年龄段应该进行不同的训练。如果纯是为了参加比赛,我觉得燕妮对这个问题更有发言权。

石燕妮:哈哈,那你刚才干吗这么着急地抢着回答“越小越好”。

主持人:燕妮老师看来有不同的意见?

石燕妮:也不能叫不同意见。只是从目前这几年的情况来看,10岁以下的孩子参加比赛的整体情况不是很好。特别是在马拉松项目上,儿童组的选手明显处于劣势。

主持人:是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吗?

石燕妮:我觉得更多的还是一个10岁或者更小的孩子,很少有人能坚持1小时一直做机械的、枯燥的记忆训练,我想这才是主要的原因。如果说他们的大脑没有发育成熟,但他们在快速扑克、快速数字上的成绩并不比成人组差多少,我说得对吧,哥?

石伟华:应该说在短时间的快速记忆项目上,特别是1分钟之内的记忆项目,儿童有更大的优势。因为我多年来从事的是应用记忆,比如记一首古诗、短文,好多10岁以下的孩子根本不需要任何记忆方法,看一遍自然就能记下来。但是如果让他们连着记三首诗,可能大部分孩子就会出现烦躁和抵触情绪,这时候记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主持人:儿童的自控能力相对成人差。

石伟华:是的。长时间干一件事,大部分儿童坚持不了。

石燕妮:但是也有优秀的。比如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记忆大师是闫家硕,她拿到“记忆大师”称号的时候才10周岁。

主持人:这个小女孩我听说过,好像是山东的对吧?

石伟华:是的,山东济南的。

石燕妮:其实每年都有很多儿童参加世锦赛。大部分孩子没能取得“记忆大师”的资格,最大可能是败在马拉松的项目上。

主持人:那如果从更小的时候开始训练,会不会好点呢?

石伟华:这个还真不一定。因为马拉松考验的并不是孩子有没有记忆的能力,更多的是考验孩子能不能坚持1小时不乱动并且专心地做一件事。当然,我说的不动不仅仅是身体,更重要的是大脑不能开小差儿、不能出现情绪波动,能够一直专心地记忆。

主持人:这个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确实有点难。那两位老师的建议,孩子从几岁开始训练更合适呢?

石燕妮:就方法来说,其实五六岁就可以训练。越小的孩子图像感越好,图像记忆的能力越强。关键问题还是如何让这么小的孩子能够坚持训练,因为说实话,训练是非常枯燥的。

主持人:看来这种训练更适合老年人,哈哈。

石伟华:是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更适合老年人,因为他们更能耐得住寂寞。但是从生理的角度来说,老年人训练的效果较年轻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主持人:那两位老师建议,孩子几岁开始训练、训练什么内容合适?

石燕妮:其实比较适合训练而且训练效率比较高的年龄是15~25岁。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的“记忆大师”称号都是在这个年龄取得的。

主持人:看来儿童还不适合训练?

石伟华:我的建议是选择一些适合儿童的训练项目,以培养兴趣为主,不要有太多的功利心。这样训练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主持人:比如呢?

石伟华:比如6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做色卡等专注力方面的训练,也可以做一些地点桩的记忆训练。6岁以后可以适当加一些编码训练,适当练习数字和扑克的记忆。

石燕妮:其实记忆大师的正规训练内容,我个人建议至少要是小学生。至少是在没有父母陪同和监督的情况下能够独自安静练习才可以。

主持人:也就是说至少孩子得能坐得住才行。

石燕妮:是这意思。

石伟华:幼儿园的孩子我更建议做一些和记忆力有关的亲子互动游戏,通过游戏来提高孩子的兴趣。我不太建议父母强迫孩子去做专业的训练。成人都很少能坚持下来,我们干吗要去为难几岁的孩子?!

主持人:是的,培养兴趣确实更重要。

石燕妮:是的,对孩子来说,建议以培养兴趣为主。但如果已经到了大学阶段,建议大家就要认真地想想,想好了再做决定。 qDHBCtGIaL90zuYCAByweowGsKT8NWTcszRwgvFGYfdjp7KrbpKN5jTmToIdB8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