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择业基础知识

一、择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择业素质是求职者择业的基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如何,将决定他在求职择业时的自由度和取得择业岗位的层次。求职者要想在求职择业中处于主动状态,获得理想的职业岗位,就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择业素质。择业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与道德素质、知识与能力素质、身心素质。

(一)思想与道德素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用人单位十分看重求职者的思想与道德素质,更加关注与审视求职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品,把求职者在就业准备期间的政治进步与荣誉作为衡量求职者思想与道德素质的刚性指标。因此,求职者应注重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1.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人生发展的目标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并最终通过职业理想来实现。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处于一种欠发展的、不平衡的状态,有许多方面尚须修正。因此,根据社会的需求,结合个人的实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是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保障。

2.增强竞争意识。适应双向选择的人才市场要求,竞争意识培养不容忽视。人才竞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挑选,能者用,能者上;二是人才本身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要获得理想的职业,就要凭自己的实力战胜竞争对手。在就业之后,也会面临众多的挑战者,要想胜任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就必须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在竞争中挖掘自己的潜力。

3.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对处于就业准备的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就是要树立主人翁责任感,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力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摆脱单纯追求个人和小集团利益的狭隘眼界,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具有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和艰苦奋斗精神,把职业当作事业,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和调控职业行为。

(二)知识与能力素质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科学文化水平、专业知识结构以及相关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求职者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决定其在求职择业时的成功率和相应的职位层次。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适应社会需求。首先,要重视知识的基础化。知识基础化是指要把知识结构的重心放在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上。知识的基础化要求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作为整个学习计划的优先方向和重点任务,学精学透。其次,要重视知识的综合化。综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整合,融入自己的构想中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为此,要学会交叉学习,可以是自然学科间的交叉,也可以是社会学科间的交叉,还可以是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间的交叉,合理的交叉学习并融会贯通,有助于求职者知识的综合化。当今社会对求职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大学生在牢固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还应广泛涉猎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备,提高竞争力。

2.锻炼培养求职者应具备的能力结构。首先要提高使用基本工具的能力,一是较强的母语听说读写能力;二是良好的外语能力;三是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其次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再造性活动能力和创造性活动能力。再造性活动能力是指准确、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活动能力是指从现象中发现规律,创造出新思想,采用新方法以解决前人未曾解决过的问题的能力。两种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一不可。再次,要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适时调节择业的行为,调整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最后,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指择业者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与他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能力表现。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善待他人,“将心换心,以诚相待”;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要学会既能干大事,又能做小事的本领,不能以“才子”自居,妄自尊大;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学会处理具体问题,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

(三)身心素质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今天,面对就业,大学生不仅要做好生理上的准备,还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只有做到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才能增强自身在择业过程中的胜算。

1.强健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人的各种素质的基础和载体,是人的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前提条件。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求职者发挥才干、展现职业意志、支配和调节职业道德行为的物质基础。没有身体素质做基础,纵然有万般能耐也无法完成工作任务。在当下,高度紧张的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用人单位日益高度关注对求职者进行长远的投资,身体素质已然成为用人单位考量求职者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求职者在求职前的准备中,往往倾向于对求职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却相对忽视了对自身身体素质的锻炼。意识到这一点,求职者在日常生活中,就应注意加强自己的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健康的体魄,去接受用人单位对自己的各种考验。

2.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逐步影响而形成的,是建立在人的健康体魄之上的特定行为倾向特征。健康的心理素质对求职者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求职者实现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求职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可能实现外在环境和内在能力的最优结合,才能避免因心理素质不强,如依赖、焦虑、自卑与怯懦、自负、冷漠等造成的不必要的失误。此外,良好的心理素质还有助于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正确评价自己,合理地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增强求职者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和胜任力,正确看待、处理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求职择业的准备过程中,求职者应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与技巧,及时调整择业中的不良心理表现,为赢得就业机会创造条件。

二、大学生择业的基本原则

择业原则是一个人在认识和处理职业选择问题时的准绳。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由于受到社会诸多因素和自身素质条件的制约,因而不可能随心所欲,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而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这些原则,不仅有助于个人找到合适的职业岗位,而且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理想的实现。

(一)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

所谓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是指一个人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为尺度,去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进而决定自己的职业岗位。

社会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是一切职业的来源,没有社会需要,就没有职业的出现,更没有选择职业的机会。离开社会需要来谈择业,只是空谈。国家培养大学生的目的,就是要求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需要合格的大学生去为之奋斗。从另一方面看,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需要本质上就是人类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个人需要的内容无论怎样复杂,它总是受社会的要求所制约。无数的人在各自的职业岗位上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实现这一共同的奋斗目标。人们正是通过不同的职业活动,既满足着社会的需要,也满足着个体的需要。社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各种职业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职业岗位的产生,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产生的,社会上每一个职业岗位的出现也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没有社会的需要,就没有职业和职业分工,也就没有职业岗位的选择。因此,在选择职业时,大学生首先要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把个人意愿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使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岗位符合社会的需要,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自觉地服从社会需要,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发挥大学生素质优势原则

所谓发挥素质优势,是指大学生在面临职业岗位选择时,必须从客观出发,综合自己素质、能力情况,将个人的求职意愿与社会的客观需要结合起来,加以全面而充分的考虑,侧重某一特长或某一优势来选择职业岗位,以利于今后在职业岗位上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这不仅体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要求,而且也体现了对事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

择业的素质优势原则,还要求大学生客观地了解自己、评价自己。知己,谈起来容易,可实际上最不了解自己的往往就是自己。客观地认识和估价自己是选择职业的第一步,也是择业成败的关键一环。因此,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除了自己主观努力外,还需要教师、家长、同学、朋友的帮助,多听听他们对自己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志向、专业特点的分析,以及对自己择业的意见,以便准确、客观地估价自己,确定合适的职业。在确定分析了自身情况后,还需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兴趣、爱好与择业,身体条件与择业,自身能力与择业。了解自己在方方面面的能力或潜能也是重要的,去竞争超过自己素质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很难获得成功,人的能力有大小,有不同的侧重与擅长,每个学生在择业时要扬长避短。

(三)有利于发展成才的原则

成才是大学生的渴望,但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被社会时尚、从众心理、利益因素等所干扰,为了某一条件的满足,而忽视有利于成才的原则,影响了个人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形成一定的潜力,这无疑是成才的基础条件。但是,要成为人才必须通过劳动创造,而劳动创造又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条件均有着直接的关系。没有主观的渴望与追求,客观条件再好,也不能很好利用。摆正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可以摆脱环境对人的束缚,寻找有利于成才的环境,为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事业是择业的永恒主题,相当多的大学生在择业时,片面追求大城市,但大城市的企业和某些学科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远没有其他地区那样迫切,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通往成功之路。

三、大学生择业的特点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的择业意识、择业观念、择业标准、择业渠道、择业办法及在择业中所呈现出的矛盾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择业意识增强

大学生的择业意识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就业市场化的发展,越来越强烈。

1.从“等待分配”变成“主动出击”

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被社会和广大毕业生接受,毕业生自主择业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他们摆脱被动依靠、消极等待的思想,树立竞争择业的思想,并主动出击,提早准备,勇敢地走向就业市场,积极主动地参与就业竞争。通过竞争,寻求理想的职业;通过竞争,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例如,大学生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社会需求,主动“推销”自己。有的提早准备,了解“行情”,按照社会需要塑造自己;有的则主动学习求职知识和技巧,并灵活应用;还有的甚至从低年级就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并将学习、实习、社会实践与就业紧密地结合起来。

2.由注重“择业结果”变成注重“择业基础”

过去许多大学生只是一味地去追求如何去求职,如何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即注重择业的结果,而忽视平时的就业准备,即择业的基础。如今,大学生对自身素质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楚。不少大学生意识到“学业”是“择业”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在就业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努力提高竞争的“实力”。因此,他们发奋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高校校园中所出现的学习风气不断浓厚,学习自觉性日渐提高以及“外语热”、“计算机热”、“辅修课热”、“考研热”等,都是大学生为适应市场需要而做出的积极努力。

(二)择业观念时尚

随着大学生就业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日渐时尚。具体表现是:

1.“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

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改变了“一步到位”的思想,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他们在毕业时,只要有条件基本认可的单位接纳,就先工作,实现就业,走进社会。工作一段时间后,认为不合适,再重新选择职业。有了一段就业和择业经历,各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得到提高,具备了自信心和“实力”,时机和条件到来时,即可大显身手,走创业之路,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事业。

2.到非国有单位就业的观念

过去,部分人片面认为,只有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才算就业,而对到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则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因而不愿去这些单位就业。即使暂时去了也不作长远打算。留恋公职,留恋干部身份。如今,广大毕业生已摒弃了这种狭隘的就业观念,树立了新的就业观。即只要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又能服务社会,有相对稳定的收入,不管是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甚至从事个体,都是就业。这是一种弹性而广泛的就业观。也就是说,大学生已淡化“公有”、“私有”的观念,树立起了全方位、多渠道的就业意识。

3.淡化“专业对口”的观念

随着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和社会对待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今,愈来愈多的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已淡化“专业对口”的观念,而是在“学以致用”的原则下,发挥素质优势,在更加宽泛的就业范围和领域内,寻求理想的职业。

4.自主创业的观念

一些大学生在毕业时,不是向社会寻求工作,而是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自主创业。例如,有的人自己或与其他人合作创办公司,尤其是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个人爱好和素质优势;有的则“另起炉灶”,从小事做起逐步发展。这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也为他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5.正确对待“待业”的观念

随着毕业生中待业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对待“待业”有了正确的认识。很多人意识到,待业不仅越来越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而且暂时的待业不等于永久性失业。部分大学生经过短时期待业后,很可能会很快找到就业岗位。因此,他们积极争取即时就业机会的同时,对待业的心理承受能力日渐提高。

6.“适时跳槽”的观念

在传统“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下,由于个人很少有择业选择的机会,因而“一次就业定终身”成了大学生普遍的就业心理。在当今“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氛围下,职业流动不仅得到大学生们的认同和支持,而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加速了社会职业的流动。这些变化,打破了“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代之以职业流动和“适时跳槽”等观念的确立。正因为如此,许多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发挥专长,大显身手。

7.终身教育的观念

现代职业变化的日新月异,人们职业岗位的迅速变化,以及职业对从业者要求的不断提高,使许多大学生意识到,要想不被职业淘汰,就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大学生们已经意识到,大学教育固然重要,但它仅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大学毕业以后的延伸教育和重新学习,对于选择和重新选择职业岗位,取得职业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择业标准务实

许多毕业生在择业时,选择标准更加务实,其考虑的主要因素归纳为:

1.首先注意能否发挥个人的才能和施展特长。这是与他们就业动机中突出自我发展、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相一致的。

2.越来越重视经济利益。即重视单位的经济效益、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

3.挑选单位的地域位置。多数毕业生向往大城市,尤其是沿海中心城市。他们认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环境和发展前景较好,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也多。

4.力求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大学生择业时虽然很重视经济利益,但并未将其作为唯一因素。选择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职业,仍然是许多大学生的理想。许多毕业生在注重单位的地理位置、经济效益、福利待遇的同时,更加关注企业文化晋升培训等用人机制。

(四)择业渠道多元化

在毕业生日益适应“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就业观念不断更新的新形势下,毕业生择业的渠道也形成了多元化的趋势。不仅通过学校部门获得就业信息,参加本校组织的各种招聘会,而且充分利用外校、外地及社会上的人才中介机构去实现就业。有的则利用社会媒体、中介组织获得就业信息;一些人借助于家长、亲朋好友、校友及老师、同学的推荐获取就业信息、签订就业协议。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的继续复习考研,或出国深造;有的先参加短期培训,再慢慢寻找就业单位;有的选择自主创业;等等。

(五)择业方法讲究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毕业生越来越重视择业技巧,因为择业知识的学习和择业技巧的掌握,对毕业生成功地求职择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许多毕业生精心准备自荐材料,注重对自己的“包装”,力求通过面试给招聘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讲究择业道德和文明礼貌;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就业信息等。许多毕业生还采取了“自荐”、“他荐”和同学之间的相互推荐,或请院(系)领导、班主任、辅导员、代课老师推荐等方式,都收到了良好的结果。

(六)择业矛盾突出

总体来讲,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择业矛盾:

有的人酷爱自己的专业,然而又怕过艰苦的生活,择业时茫然无措;有的人趋向于大城市、大机关、高薪水、高层次的工作,不愿意去基层和条件艰苦、待遇低的工作岗位;有的人意识到基层和艰苦行业需要人才,最能锻炼自己,但又怕基层条件差,埋没了自己的才能,择业时举棋不定;还有的人不顾自己的专业特长,盲目攀比,把待遇高、福利好作为择业的目标,但同时又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择业时犹豫不决。例如,有部分毕业生同时与多个用人单位联系,今天认为这个单位待遇不错,符合自己的理想,明天又觉得那个单位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在多个单位之间难以取舍。甚至还有极少数毕业生,到离校时才匆忙选定单位,可到单位报到后又后悔。还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和某个单位见过面,双方也都比较满意,但迟迟不肯签约,继续寻找新单位,总希望找到更好的,最后因拖延时间而失去机会。

上述毕业生择业中的矛盾,一方面对自己的就业不利,使其择业时或左顾右盼、摇摆不定、错失良机,或择业目标脱离实际而使自己要么“低就”,要么“高攀”,难以顺利择业。另一方面对用人单位也不利,毕业生择业时的反反复复,随意违约,延误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同时也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四、大学生择业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大学生择业的自我评价的内容包括职业身体素质、自身的知识结构、自身的能力水平、职业个性特征等。通过合理地自我评价,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一)职业身体素质评价

职业身体素质评价是通过择业者对自身身体能力的认识、分析、评价,以判断所能适应的职业的过程。身体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就不能胜任相应职业活动的要求。职业身体素质主要指体力、身体动作的敏捷性和平衡性、言语、视、嗅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及全身整体的协调控制能力。职业身体素质自我评价可通过某些专项测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与周围人比较、特定职业身体素质要求等进行评价,有些职业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择业者应科学评价自身特点,做到“力所能及”。

(二)自身知识结构的评价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指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能够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大学生要从自己的专业方向和成才目标出发,分析、确定哪些知识是自己应该掌握的核心层知识,哪些知识属于辅助性知识,并努力学习掌握与自己专业相近、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要注重知识的整体性与层次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科技发展,不断更新知识,不断适应职业岗位变化与发展的要求。

(三)职业能力自我评价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主观条件,它总是和活动密切相连。人的职业能力,即从业人员胜任某项职业而必备的能力,既与一般能力有关,更与特殊能力密切相关,是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动态综合系统。

职业能力的自我评价既有一般能力评价,也有职业所需的特殊能力评价。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一般性评价和定量测验两类。一般性评价是指对自己的理论思维、逻辑推理、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社会交往、创造性、组织管理能力等因素的自我体验。定量测验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对能力各组成要素的标准化、数量化测验,评判其一般能力或某方面特殊能力的大小或与他人的差异。能力测验的方法很多,并各有各的使用条件、范围和局限性。

(四)职业个性评价

职业个性是指个体与职业活动有关的心理倾向和特征,主要指职业兴趣与性格。职业兴趣是个体被某种类型的职业或活动所吸引而关切、专心致志的倾向,是人集中和维持注意力,自觉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职业兴趣评价是检验择业者对哪类职业有兴趣的过程。职业性格评价是根据择业者的性格选择所适应的职业类型的过程。性格作为个体较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职业活动有较大的影响。一定的性格适合于从事一定的职业,不同职业对人性格的要求也有侧重。人的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包含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等方面的特征,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各种特征的独特结构。大学生择业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能力,同时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尽可能定位于适合自己兴趣和性格的职业,做到人尽其才。当然也应清楚兴趣、性格与所从事的职业不完全一致时,应在工作中努力培养新兴趣,塑造适应职业要求的性格。 DiyGOV4TGgk08mjMVi5G70UsaHUUzitWV4P/M9TplDLlcqqsgFbZv2OuW2tlO5H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