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市场概述

在计划经济时期,毕业生完全由政府根据国家需要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不存在着毕业生就业市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国家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新机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特定领域和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含义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培育和建立起来的,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高校为基础,专门以高校毕业生为服务对象,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市场调节,供需双方在自愿的原则下,使毕业生这一特殊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市场。广义地讲,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利用市场规律调节高校毕业生人才供求的一种机制,它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其服务机构、交流洽谈场所、社会保障制度等要素组成。狭义地讲,大学生就业市场是毕业生供求双方自愿进行见面洽谈、相互选择的场所,即人才交流会、招聘洽谈会。就业市场是联结毕业生供需双方的纽带,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它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劳动力要素市场的范畴。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以高校毕业生为对象的初次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市场,其“需方”是用人单位,其“供方”是毕业生,二者进入市场,遵循市场规律进行“交易”(双向选择),其基本职能是依法组织市场,根据法律和市场规范运作,维护进入市场的供需双方合法权益,使大学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得到所需的人员,最终完成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的合理配置。大学生就业市场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目前大学生的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市场。

大学生就业市场作为一种市场,它具有交换的性质。但是,作为就业市场,主要是指劳动力的配置。将其看作买方和卖方市场则具有象征性意义。这一市场一般是由买方(用人单位)、卖方(毕业生)、市场中介和就业信息组成的“智力产品交换的场所”,是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机制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专门人才市场。

大学生就业市场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表现在:内涵包括加强就业市场软环境建设,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教育,准确掌握毕业生就业意向,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充分就业的工作目标。外延是指切实从毕业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遵循市场规律,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平台,提供就业服务。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自主择人、毕业生自主择业、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它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殊性

市场的就业主体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其特殊性体现在毕业生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智力产品。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举办过程中,学校是基础,政府为主导,市场起调节作用。市场的就业主体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但是,正是由于这个主体都是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学历层次差别不大,年龄也较集中,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竞争会更加激烈。

(二)时效性

各级主管就业部门对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日程都有一个大致的安排,从用人单位到高校招聘、到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签约,以及未能落实或重新落实单位等都有具体的时间规定,而广大毕业生一般于每年7月份离校,大量毕业生要在短短几个月落实就业去向,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规定,毕业生就业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每年寒假或暑假,全国有上百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般要求他们在年内落实工作单位。如果毕业生在年内不能落实就业单位,就要转到其他就业市场择业。

(三)年轻化和初次性

毕业生年龄偏轻,掌握较为前沿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是社会所急需的新生力量。但大多数毕业生初次就业缺乏经验,而就业的愿望又比较迫切,对就业的期望值普遍较高,理想与现实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因而需要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

(四)区域性和行业性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办者多以各省(市、区)教育部门、高校或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不论谁举办,这些就业市场的用人主体一般都是本地区的,同时也是针对本地区的高校毕业生服务的,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性。行业性是从市场细化的角度出发,根据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形成诸如师范类、医学类、建筑类、机械类等专业类别市场。在专业类别市场中,集中了本专业(行业)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可以从中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五)局限性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利用市场规律调节人才供求的一种机制。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大学生就业市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虽然具有灵活而又及时地优化人才配置、调节微观劳动,并使人才与市场供求趋于一致的优点,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本身无力解决的问题。例如: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自发调节受利益导向制约,并且是事后调节,具有滞后性;市场主体间的行为只从自身局部利益出发,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会置整体利益于不顾。因此,对艰苦行业、边远地区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所需的人才,靠市场保障和调节是做不到的,只有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另外,目前我国还处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的初级阶段,由于受社会各方面的干扰和制约,就业市场的行为常常不规范,市场机制不健全。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化就业的优势。

根据上述特点,广大毕业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不同的市场来实现就业。在这里要提醒的是,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毕业生的就业策略也应该是随之变化的。当市场需求大时,毕业生可提高期望值,好中选优;当市场需求小时,毕业生应降低期望值,低中选高,实现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统一。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

根据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一)有形的就业市场

有形的就业市场是指有明确固定的场所、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特定的参加对象参与的开放性市场。

1.从举办的主体来分

(1)高校举办、联办的就业市场。主要指由一所或两所以上的高校主办,邀请与其学校毕业生专业密切相关的用人单位参加。一所高校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是为了本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市场,一般如招聘会、洽谈会等;而联办的就业市场则主要是为克服单个学校的就业市场规模小、单位少、效能差而实行的弱弱联合、强弱联合或强强联合。

(2)社会就业市场。由政府人事代理机构或者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所、人才公司、猎头公司等机构举办的临时性和常规性的就业市场,服务对象是岗位与就业需求匹配的广大毕业生。

(3)部门(行业)就业市场。以行业大类划分为基础,从市场细化的角度出发,把就业市场细分为教育类、医学类、理工类等类别,毕业生按照类别与相应的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

(4)企业就业市场。是指由企业,一般是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主办,以招聘本企业所需的毕业生的就业市场。

(5)国际性毕业生就业市场。它是指国外企业在中国招聘毕业生,中国企业招聘外国留学生或直接在国外招聘就职于国外分公司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2.从举办的类别来分

(1)分科类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指用人单位对理、工、农、医、师等专业类别人才的需求而形成的市场。

(2)分层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是指招聘单位对学历层次的要求不同而形成的研究生就业市场、本科生就业市场、专科生就业市场等。

(二)无形的就业市场

无形的就业市场主要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信息交流不受特定的时间、空间限制,依据个人意愿,自行选择,其外在表现是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没有固定的场所。

目前,无形市场的载体是以计算机网络平台为依托的各种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系统,主要是指以信息共享为宗旨,以就业信息网络软件为载体,以求职择业、选聘人才为目标,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由买方(用人单位)、卖方(毕业生)、市场中介(学校、人才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在互联网上构成的就业信息平台。而无形市场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网上信息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在不远的将来,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毕业生的资源信息将直接上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计算机足不出户就可以双向选择,这将大大提高效率,节省物力和财力。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把所有的有形市场全部“收入”网中。

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来配置,劳动力作为最主要的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然也不例外。高校毕业生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和补充,更是劳动力中优秀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不可能形成完整的劳动力市场。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成以我国劳动人事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前提,以社会人才市场的产生为基础。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府开始了劳务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建立,从此,人才市场在我国起步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决定》提出了改革大学招生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在政策上和机制上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86年,新增职工实行合同制、待业人员实行保险制等四项劳动制度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人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并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参考。1989年,国务院批准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方案》,开始了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以学校为主导,推荐和指导毕业生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改革,使得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出现成为必然。

1994年12月10日至12日,由国家人事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人才市场首届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在西安市举行。这是国家人事部被赋予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方面的职能后举办的第一次供需洽谈活动,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单位。这是通过市场手段落实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一次积极尝试。随后,各级、各类大中专毕业生人才交流会在全国各地陆续举办。目前,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毕业生就业市场迅速形成了无形市场,两种市场交相辉映,形成了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

1.毕业生供求不平衡。近年来,虽然随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观念的增强,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呈现出“行情看涨”的趋势,但仍然存在着学科专业、学历层次、地区、院校及用人单位等方面的供与求的不平衡。

(1)专业间不平衡

随着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计算机、通信、电子、土建、机械、自动化、医药、师范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需求旺盛,而对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农学、林学等专业的社会需求较为疲软。

(2)学历间不平衡

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出现了人才学历层次“重心”上移的现象。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形成了研究生需求旺盛、本科生供需基本持平,而专科生供大于求的局面。

(3)地区间不平衡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省会中心城市对毕业生的需求比较旺盛,呈现出供需平衡或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需求有所上升。而一些非省会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需求明显不足。

(4)院校间不平衡

“211”、“985”重点大学、名牌院校、名牌专业的“名牌”效应呈现出优势,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一般院校、一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则相对较低。

(5)用人单位间不平衡

作为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引进毕业生的比例在逐年下降。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用人指标有限,难以接收大量毕业生。而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及高技术企业的用人需求却在逐年增加。

2.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提高。目前毕业生就业形成了“买方市场”,就业竞争越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标准提高,选择毕业生也更加理性,不再单纯追求人才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许多用人单位已将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毕业生实力的主要依据和选择标准。例如,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即使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综合素质不同而就业差别较大的现象。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受到青睐,他们就业面宽,就业机会多,选择余地大,常常是供不应求。相反,综合素质低者因受到嫌弃而过剩,出现“就业难,难就业”现象。

3.就业市场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完善。随着高校与经济社会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高校专业的设置也遵循市场专业化的要求而不断地调整和改变。各高校逐渐重视就业管理工作,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也不断得以规范和完善。

(1)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已经建立,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指导和服务。

(2)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得以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择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3)毕业生就业市场正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就业指导的手段也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迈进。各高校积极创造条件,依托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为毕业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和服务。

(4)就业关系合同化。即无论企业、事业单位,还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只要录用大学毕业生,都必须签订就业协议,这从客观上反映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已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4.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已基本形成。尽管社会上已形成了各类人才市场,但由于市场规模大,缺乏严格的市场规则,或由于针对性不强,而使大学毕业生进入市场求职的签约率并不高。相比之下,由于学校与用人单位常年保持较密切的联系,以学校为主体的就业市场供需双方要求较匹配,学校的中介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使得毕业生在学校就业市场的签约率较高。许多高校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得主要通过学校,并已对学校举办的就业市场产生了依赖性。这就标志着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已基本形成。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几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供求形势发生变化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然而社会的有效需求在短期内却增速有限,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供求关系失衡,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同时,随着“人才国际化”的步伐加快,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企业下岗分流、机关事业单位的减员增效及成人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越来越挑剔。这样一来,势必造成部分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形成了求职难的现象,部分毕业生也会因此暂时待业。同时,农村、基层单位及边远地区将成为一些毕业生的自愿选择。

2.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市场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就业市场行为不规范,市场制度不健全。诸如非法职业介绍机构随意插手毕业生就业市场,招聘、应聘中的弄虚作假,供需双方的轻率违约,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各种乱收费现象及某些招聘活动中的非公开、非公正行为的存在等问题严重干扰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行。然而,今后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将进一步完善,并不断向规范化、法制化迈进,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良好择业氛围将会逐步形成。同时,就业市场将常年开放,并与其他人才市场形成互补。

3.就业市场功能更加完善

大学生就业市场目前虽已建立,但市场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展、完善。今后几年,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未来大学生就业市场不仅具有有效配置毕业生资源、交流供需信息的功能,而且具有就业指导和服务功能,即包括就业指导、服务、咨询、推荐就业、就业培训及就业测试等功能。

4.宏观调控将进一步加强

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毕业生的最佳配置是大势所趋,但要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向控制,还离不开宏观调控手段,尤其是在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骨干企业、重点教学科研单位、国防、军工及边远、艰苦地区输送优秀人才方面,今后国家将会加强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调控的力度,积极地引导、吸引毕业生到这些地区和单位就业。

五、大学生就业市场与社会人力资源市场的比较

就目前而言,社会上各类人力资源市场得到蓬勃发展,已经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就业市场中占有主体地位。

人力资源市场是指劳动力流动和交换的场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劳动力资源的调节与配置,是运用市场经济调节手段达到人力资源重新分配的一种机制。人力资源市场为我国调节劳动力供需关系,推动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持社会稳定起到很大的作用。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努力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应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发展和培育人力资源市场(包括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现在我国各地普遍建立和培育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就业市场的功能和服务职责得到逐步完善,各地劳动部门建立起各自所属的职业介绍所、人力资源市场;各区县、各行业也创办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专业劳务合作公司,使全国的就业市场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资源市场体系,创建了一个完善的劳动力组织管理网络,为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发展、用人机制的转变和人才的流动起到积极的作用。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部门对人才的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对人才的垄断,为人才资源的发展和开发提供了条件和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初步建立起以就业指导、职业发展和就业市场开发为主的就业工作体系,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调节就业、寻找自己理想职业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就业市场属于人才资源市场的一种,它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的重要场所,也是引导毕业生调整择业期望值,合理优化社会人才配置,实行公开、公正竞争、优胜劣汰的场所。应该说,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专门以高校毕业生为服务对象的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系和就业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是为高校毕业生举办各种类型的双向选择会、洽谈会,开展就业咨询和为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招聘服务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就业活动最终为高校毕业生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满足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需求,同时也为用人单位选择自己所需的大学毕业生创造条件。

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劳动力就业有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就业对象层次比较高、就业经验不够丰富、就业时间短、社会压力大等方面。 u00YD1/lfrFr6VLKyMdVCFWOK+rABtyUE9EHDGDpiyM+kSs0mm3mRgZWAv0dOGn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