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设是社会科学各学科体系的方法论基石,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学科皆以特定学科领域范畴中特定行为主体的人性假设作为研究前提,特定的社会科学学科正是通过对特定社会行为主体人性内涵的基本把握,才能对特定主体行为作出合理解释,从而构成本学科理论的方法论前提。政治领域中政治人的特定人性假设,不仅应成为政治学方法论的基本前提,而且亦是政治学在社会科学众多学科里独树一帜的基本依据。当前政治学学科领域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政治人假设,不同的人性假设必然从逻辑上导致非兼容的理论构建。只有在相同人性假设的前提下,理论之间才有可能互相交流与沟通。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社会阶层日益分化,社会各阶层、各集团既存在公共需要,又存在各自利益需求,当不同社会集团间的理性需求相冲突,或者公共利益与集团利益需求形成冲突时,作为“仲裁者”的政府究竟是满足社会共同需求,还是满足特定社会集团的特殊利益?在多大程度上对以上两种功能加以分配?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本身也存在自身特殊利益需求,这种利益需求也未必与社会公共利益一致,在政府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究竟是满足社会共同需求,还是满足政府部门或官僚个体的自身利益?这一系列政府行为问题的解析,最基本的前提在于确立权力主体的人性假设。
一门独立学科的成立,主要不是以研究领域而应该是以该学科特有的基本研究方法尤其是特定的人性假设作为存在前提。若将政治人性假设设定为“道德人”,所有的问题似乎迎刃而解。“道德人”假定政治活动中的人和经济活动中的人彼此独立,在政治领域中,政治人的动机表现为超越个人利益的利他主义,政治人的唯一目标在于谋求、维护与实现公共利益,道德人假设显然无法充分解释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复杂的、相冲突着的政治行为与政治活动,“道德人”假设因而在本文中不作为论述重点。作为方法论的经济学对当代政治学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理性选择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运用经济学方法论对政治学领域进行研究,取得丰富研究成果。但若将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简单移植到政治学领域,以作为政治学研究的基本人性假设前提,那么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学科的最基本人性假设方法论的依据何在? 基于历史演进过程中的政治行为实践,本研究在经济理性人与政治理性人的比较中,来挖掘与建构人性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