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禅学长期以来一直是备受学者关注的热门问题,有关禅学研究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不计其数,单是近年来与之有关的博士论文就有好几部。然而,众人所关注的禅学似乎只限于禅宗之禅,而对于禅宗以前的禅学发展、禅宗以外的禅学宗派以及禅宗与这些禅学派别之间的关系等等,则言者寥寥,或一笔带过,或只字不提。其实,禅宗只是中土禅学发展的高峰而非全部历史,它也只是中土禅学宗派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派别,而非唯一的禅学宗派。因此,要想对中土禅学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就必须对禅学的历史及其各个派别进行整体的把握和客观的分析。是故本书准备从禅学思想史的角度对中土禅学的开始、发展、兴盛等历史阶段进行分析和评述,时间跨度是从东汉安世高到中唐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算是中土禅学的前期,涉及其间各个重要的禅学宗派,力求反映禅学发展的全貌和揭示其自身内在的规律。

由于本书的中心是禅学,涉及的主要是与此密切相关的经典、人物、宗派和史事,因而对于一般的教法、人物则不作为重点。而在禅史方面也侧重于思想史的研究,对于一些习禅有所成就,而在禅法方面不能有所创新或作为一派代表的人物,也不单独述及。对于神异一类的僧人,如宝志、傅大士、万迴等,不作为研究对象。另外本书还以禅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为中心,对于禅学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关系问题不着重述及。

本书准备首先展示中土禅学前期历史的全貌及其间各个主要禅学宗派的基本情况,以求对之有一种整体的全面的把握。其次,揭示中土禅学自身发展的内在矛盾和逻辑,即中土禅法从小乘禅到大乘禅、从大乘禅又到最上乘禅的自我发展的辩证过程和内在规律,力求更本质地揭示其深层的意义。再次,分析各个主要禅学宗派自身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说明禅学由初期禅宗派别的一支逐步发展成为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佛教宗派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两个新问题:一是《大乘起信论》与地论师南道的关系问题,二是《金刚三昧经》与达摩、慧可一系禅宗的关系问题。尽管由于条件的限制,尚无法找到非常充分的根据来说明这两个问题,有些证据限于篇幅也不能全写出来,然而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也许会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侧重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禅法与禅理的结合。所谓逻辑,是指佛教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内在的规律。众所周知,佛教是一种以解脱为根本目的的宗教,故解脱论高于认知论,认知的目的在于解脱,要想获得解脱,就必须首先对解脱的必要性有所理解。佛教是从两个方面说明解脱的必要性的,一方面,强调人生是苦,人生世间苦、空、无常、不净,通过对人生和世间的彻底否定说明不解脱的危害。另一方面,强调涅槃清净,佛及佛土无限美好,通过对佛与佛土的赞美说明解脱后的利益,由此表明不解脱则苦、解脱则乐,充分显示解脱的必要性。

在认识到解脱的必要性之后,众生就会努力寻求解脱,而在寻求解脱之时又会面临解脱的可能性问题。解脱尽管很有必要,但若毫无可能,也就无法寻求解脱。为了说明解脱成佛的可能性,佛教又提出了世间即涅槃、众生即佛的新命题,表明众生具有成佛的可能性。从中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矛盾,在说明解脱成佛的必要性时,强调的是世间与佛土、众生与佛的巨大差距,而在说明其可能性时,强调的是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又悄悄地缩小了其间的距离,但其目的是一致的,即是诱使众生一步步信仰佛教,走向解脱。

在解决了成佛的可能性问题之后,如何成佛即成佛的途径、方法问题就变成首要的问题了。解脱成佛既然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那么如何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呢,这就需要具体的方法和实际行动了。如何成佛既是解脱的第三阶段,又是一种具体的方法问题。在必要性阶段有这一阶段的禅法,如小乘厌离禅与大乘念佛禅,在可能性阶段也有可能性阶段的禅法。如何成佛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还包含着具体的修行。只有在实际修行中使用适当的方法一步步趋近解脱目标,才能解决如何成佛的问题。

如果说解脱的必要性、可能性偏重于理,如何解脱偏重于行,那么合此理行而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便是解脱成佛。成道证果、解脱成佛是根本的目的和最后的结果,上述方面只是它的准备和手段。真正成佛也许是非常艰难、高不可攀的目标,但达到成道证果的初门还是有可能的。小乘佛教以阿罗汉等四沙门果为目标,还算切实可期,大乘佛教以成佛为目标,目标崇高而难以企及。

这四个阶段可以用信、解、行、证来表示。信指信仰,相信解脱的必要性是信仰佛教的前提条件;解指理解,即是理解成佛的可能性,通过实修趋近目标;证指证果,指通过实修达到预期的结果,也就是得道证果,其中最高的果位是佛果。证果,使成佛从抽象的可能性变成现实,这是佛教的最高目标,也是佛教本身发展的最高阶段,而修行则贯穿于佛教发展的全过程。

这就是佛教解脱的基本逻辑。禅法是解脱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其发展的逻辑与解脱论的逻辑是相应的。小乘厌离禅与大乘念佛禅相应于解脱的必要性,最上乘禅则与解脱的可能性、如何解脱、解脱证果都有联系,其相对应的关系亦不如前者那样清楚直接。

本书在论述中土禅学早期发展史时准备以此对历史现象进行整理,理清历史发展的主线,但并非以此为标准对历史任意分割和取舍,这是因为历史的发展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事物自身的逻辑并非时时占主导地位,而且中土禅学亦不同于印度禅。例如,在菩提达摩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大小乘禅法并存的时期,在达摩之后,以念佛往生为特色的大乘念佛禅也一直存在。本书在论述禅学理论时将会注意禅法与禅理的结合。许多禅学论著都津津乐道于禅理的深奥而忽视了禅修的具体方法,这只是重智慧而轻实修、尚言说而贬践行的一种表现。本书则准备克服这一弊端,对各派具体的禅法尤其是为时人所忽视的小乘禅法进行系统的、清楚的说明,使人在了解禅理的同时,也能对禅修的具体方法、步骤、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有所了解,对禅学有一种整体的把握。

本书试图依照一定的次第,从禅的类别(小乘禅、大乘禅等)、宗派(包括译经集团)、经典、人物等各个角度多层次地透视禅学的全貌,其中既有一般的历史叙述,又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还有一些掌故公案的介绍、评判;既有宏观方面的简明概括,又有细节方面的详细考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想只是作者的良好愿望,未必能够在论著中完全体现出来,也许写出来后有橘枳变体之嫌,这方面还有待于方家的指点和作者以后进一步的努力修正。 i098s2Tly08RF5/hw+X+hxMiBzjI6IFsbBiQs5DOtxjw+9dMLJJemTGAbhFgIN+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