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 言

文学概论是文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素以“难读”著称。造成难读的原因,不仅在于它理论来源广泛,举凡哲学、美学、艺术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以及时兴的文化研究等都可以被纳入其知识视野中来,让初学者如行山阴道中应接不暇;而且,就国内的文学概论教材本身来看,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经典”的流失。比如,最常见的是,通篇大谈刘勰、黑格尔、伊格尔顿,但是既没有附文以参证,也没有明确标注具体的阅读范围,让学生难得一睹经典的真容。其实,所谓文学概论,无论编者持什么样的观点,也无论如何组织材料,从根本上来说,它们都必然从经典中来。而一旦失去背景资料的支撑,只剩下被“概述”出来甚至难免失之偏狭的理论观点,对于刚接触的读者来说,当然就显得有些勉为其难了。

经典缺失同样会对学习的效果带来很多影响。比如,接受的浮浅化。很多学生学了文学概论不知道它到底说了什么,能够说上来的,大概也就是意识形态、情感、语言、文本、语境等几个关键词而已。换句话说,学生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没有深刻领悟到文学真正的意蕴、功能和价值。不得不说,这样的文学概论反倒成了经典传播的一道屏障。再比如,学完文学概论,无法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缺乏创新能力。这一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得明白:一方面,“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宗经》篇);另一方面,“夫青生于蓝,绛生于茜,虽逾本色,不能复化”,“故练青濯绛,必归蓝茜;矫讹翻浅,还宗经诰”(《通变》篇)。刘勰还特别提醒:“夫才有天资,学慎始习,斫梓染丝,功在初化,器成彩定,难可翻移。故童子雕琢,必先雅制,沿根讨叶,思转自圆。”(《体性》篇)可见,对于初次接触文学概论的大学生来说,学习和了解文学理论经典不仅能够带来无穷的创造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这种经典教育,奠定深厚的创造力的根源。

考虑到以上问题,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特别强调用经典、选经典,尤其节选经典文献中的经典篇目和经典段落,在体例上基本遵循了概论和经典“一加一”的模式。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走进经典,学习经典,理解经典。

如果说,“文学概论”可以分为“概”和“论”两个方面,那么本书在编写体例上的具体思路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概”的方面,既尽可能宽泛地“概述”文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板块,又尽量“涵盖”相关知识点的经典对照阅读,换言之,给每个关键知识点指明其“源头活水”。

其次,在“论”的方面,以经典理论为“立论”基础,强调从经典中抽绎观点,在观点中寻绎经典;反之,对于那些过于时髦花哨、还没有经过时间考验的理论,可以用以参证,但未必会不假思索地接纳。

基于这样的体例安排,本书各章节的主要内容见于以下七个部分:

第一章本质论部分,主要围绕“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展开,以系统梳理东西方文学本质论的传统脉络为起点,总结提炼出本书对文学本质的基本理解,即文学本质由形象、情感和形式三个基本的要素构成,三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共同构造了文学的本质特点。这种界定打破了传统文论话语中“社会—历史主义”和“形式—结构主义”的二元论偏见,同时也兼顾了文学思维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价值论部分,主要论述文学的价值和功能。本书认为不存在完全中立的、零度的文学观念,文学不是科学,它必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偏向,文学也因此具备了特殊的价值和功能。本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论述文学的审美价值、认知价值和教育价值。

第三章文学作品论部分,分别论述:文学作品的起源,也就是文学发生学问题,根据中西方文论资源分为社会历史起源和精神起源两个方面;文学作品的文本结构,它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之间尤其具有值得探讨的重要关系;文学作品的语言问题,它与意义的关系问题也非常值得关注;文学作品的风格问题。

第四章创作论部分,包括:文学创作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文学创作的过程,一般分为起兴、构思、物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是高度的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过程;文学创作的形式表达问题,牵涉到文学形式表达与情感的关系、文学创作的一般技巧规律等重要问题。

第五章作家论部分,包括:作家的个性和心理特点;作家与天才的关系,其中种群问题以及有血缘关系的家族作家群的问题值得关注,但作家的先天因素不得不受制于各种客观环境的影响;作家与外部环境如文化、自然、社会等之间的关系,强调一个成功的作家是上述各种因素合力塑造的结果。

第六章文体论部分,首先论述文体的概念及文体学问题,探究文体的形成、流变以及文体类型及其划分原则等;然后分为四个部分来探讨几种常见的文学文体,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和报告文学等,以上每种文体都要关注其基本特点、类型、流派及经典文本等,基本上涵盖文学文体的最重要问题。

第七章接受论部分,分为四个小节,其中前两节论述文学接受问题,后两节论述作为特殊接受类型的文学批评问题。在文学接受部分,重点论述文学接受的性质、特点、基本方式以及接受过程等;在文学批评部分,首先论述文学批评的价值和影响,尤其关注它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流派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总结提炼出文学批评的基本类型及其原理,包括社会历史批评、形式结构批评以及形而上学批评三种模式。

本书倾力论述的这七个部分即一般文学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文学的本质特点,文学的价值和功能,文学作品的起源、存在方式和结构层次,文学创作的本质和一般过程,作家个性、素养及其后天养成,文体学及文体的基本类型,文学接受及文学批评的特点、类型、功能和原理。这些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文学理论最经典、最重要的问题。

当然,由于本书独特的编写体例和思路,以及参编者有限的阅历和理论水平,疏漏、不周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同行方家不吝批评指正,以共勉进学!

2014年12月6日 y8JWwlDg7OMbJbR5p4lBxxfzOYlLe3oCPeEFuHMWG6zjjIuRrzONISJXAyXHCqa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