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舞蹈篇
——民族的、民间的与传统的

近两个月来,中国舞蹈界在舞蹈创作、批评、文化、教育、史学等方面得到了一些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舞蹈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土壤。

一、热点活动与作品

两个月以来,在舞蹈界,既有大规模的全国性研讨会、活动等,也有受到人们喜爱的各种舞蹈演出。

(一)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2015年11月17日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舞蹈工作者代表近200余人参加了会议。此次大会上,全国舞蹈界代表聆听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蹈作品,跳出精彩的中国舞步、深情的人民舞步、昂扬的时代舞步,谱写我国舞蹈艺术新的华彩篇章。刘奇葆指出,中国舞蹈承载和传播着鲜明的民族精神和审美典范,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独具特色。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汲取中华传统舞蹈艺术精华、适应当代审美要求,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中华舞蹈艺术血脉延续,体现鲜明的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修改了《中国舞蹈家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由140人组成的中国舞协新一届理事会。在11月19日的闭幕式上正式宣布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冯双白当选中国舞协第十届主席,丁伟、山翀、王小燕、冯英、达娃拉姆、刘敏、杨丽萍、杨笑阳、陈维亚、迪丽娜尔·阿布拉、罗斌、赵明、赵林平、黄豆豆当选为副主席。

(二)全国性舞蹈研讨会

● 2015年11月25—27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承办的“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学术大会”在上海戏剧学院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立足当代 面向未来”,出席大会的有来自北京舞蹈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英国三一拉班音乐舞蹈学校、英国伦敦现代舞蹈学校、香港演艺学院、台北艺术大学等国内外35家音乐舞蹈学院的代表,各方专家近150人,以及100多名各地高校的本科和研究生。此次会议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一些著名的舞蹈教育专家和学者。大会议程共分四部分,分别是特邀专家主题学术报告、上戏教学成果观摩、专题教学研讨和学术大会论文主题发表。

● 2015年12月16日,由广西艺术学院、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2015中国——东盟舞蹈教育论坛”在广西艺术学院召开,与会的东盟国家院校及单位共8所,中国院校及单位共20所,来自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家的舞蹈业内专家、学者嘉宾共95人。开幕式上,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用广西壮族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打扁担》作为欢迎仪式,令国内外专家感到惊喜万分。通过论坛,积极推动和搭建了中国与东盟舞蹈艺术的交流与合作,传播和弘扬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舞蹈文化,吸收并引进了东盟一些国家优秀的舞蹈资源。

● 2015年12月22—24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拉班中心主办了“拉班口述史研讨会暨动作分析大师班”,邀请了近20位我国知名理论专家一起回顾前辈们为拉班舞谱付出的辛勤工作,总结了拉班舞谱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研讨会中专家学者们深入探讨拉班理论在舞蹈教育中的发展及应用。并为来自40多位中小学一线舞蹈教师开设了为期两天的拉班大师课程,使中小学教师受益匪浅。

● 2015年12月6日、7日,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北京舞蹈学院主办“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启动仪式暨首届中国社区舞蹈研讨会”在湖北大厦拉开帷幕。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代表近100多位,会议共分为三个议题:“首届全国广场舞蹈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的理论自觉与实践创新”“云贵川不同彝族支系舞蹈现状调查、传承发展研究”。

● 2016年1月9—12日,由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主办的“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为更好地促进民族舞蹈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本次会议邀请了各民族地区院校领导、专家、学者、教师等近百位代表参与研讨。会议围绕民族舞蹈教育教学主题分别举办了“院长论坛”和“专家论坛”,还有课堂教学展示、三场主题作品晚会以及原创民族舞剧展演。此次研讨会是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近年来主办的规模最大的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发展研讨会。在研讨会期间,三场主题作品晚会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体现了各族学子的精湛技艺,可谓民族舞蹈艺术的精品盛宴,充分体现了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数十年来在民族舞蹈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三)热门舞蹈演出

● 2015年12月4—6日,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演出了经典芭蕾舞剧《吉赛尔》;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月2日,爱尔兰国家舞蹈团的《舞之韵》登陆国家大剧院;2016年1月9日、10日,中国国家芭蕾舞团的《过年》(又称:中国版《胡桃夹子》)将观众带入新年的气氛中。

● 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月2日,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作品《傩·情》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正式公演。该作品由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与特邀来京的江西省南丰县石邮村傩班联袂演出,演出受到业界专家的一致好评。

● 2016年1月12、13日,中国国家芭蕾舞团的《经典芭蕾三合一》再次吸引了大量芭蕾爱好者。

● 2016年1月12—15日,由国家一级编导、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编导教研室主任徐小平担任舞剧、编剧和总导演的舞剧《永远的马头琴》在民族剧院首演,作品中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运用最新技术手段,积极表现民族舞蹈的文化精髓,深受好评。

二、焦点问题评述

舞蹈教育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艺术学科的门槛里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在专业教育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近几年国家对舞蹈普及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对专业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指出了新的方向。

(一)舞蹈教育思想碰撞的火花

在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学术大会上,吕艺生先生提出:舞蹈教育需要把舞蹈和国家的大发展紧密相连起来,提倡大舞蹈观,最终实现2018年美育的大突破和舞蹈自身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上海师范大学舞蹈系郑慧慧教授在“舞蹈学科建设与舞蹈高等教育的再生”的报告中指出,目前中国舞蹈教育仍存在“量变式、盲目性、脱节性”等相关问题,所谓“量变式”是通过大量招收舞蹈学生,不断增多舞蹈教材,以量取胜,变相提升舞蹈教育指标。盲目性是指对舞蹈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不够明确,教学目标不够准确。脱节性是指课程设置体系不够健全,课程内容不够严谨,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与社会发展脱轨。当下,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舞蹈教育的学科建设。只有加强学科建设,才能走出舞蹈教育的发展瓶颈。她强调,舞蹈高等教育是一种学术行为,学理建设应是舞蹈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科学追求。这些建议不仅为舞蹈教育的发展再敲警钟,也是当前推进舞蹈教育发展的重要着眼点。

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主办的“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研讨会”上,蒙小燕院长全面地回顾和展示了舞蹈学院的历史传承、现实挑战与对应策略。她指出高等舞蹈教育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应在继承和发扬优良民族传统文化上,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尤其要在教学质量上严格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扎实严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提出,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承担着传承民族舞蹈的精髓,继承、发展和弘扬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使命与重任。有些专家认为,民族舞蹈教育事业要强调深入民间、植根于民间、运用新媒介、新技术为创作民族舞蹈教学内容以及民族舞蹈作品而服务,在教学中保持民族舞蹈风格。

(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问题的观点交锋

民族舞蹈传承的话题,是舞蹈界一直讨论的问题,从民族舞蹈教学到民族舞蹈作品再到民族舞蹈研究,都不断在启示“如何传承”和“如何保护”的问题。

在“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启动仪式暨首届中国社区舞蹈研讨会”上,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强调“国家智库”为目标的顶层设计是十分必要,也是基地发扬传统、继承传统的重要标志。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李松主任,充分肯定了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成立的重要意义,他在发言中指出,民族舞蹈文化事业传承的途径要靠多学科、多领域通力协作,从民族舞蹈老前辈到新一代年轻人都应对传统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认知,不断继承与创新,为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基地首席专家、舞蹈教育家吕艺生教授在发言中强调,在大教育、大舞蹈视野下掌握话语权,舞蹈同其他文化一样形态多样,不同舞蹈文化形态有不同的功能。近年兴起的广场舞,就是当代老百姓自发的“俗舞”活动。而在民间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娱自乐起舞,并非为表演给别人看,只是娱己或娱神。就舞蹈本意讲,应对这些舞蹈加倍爱护,他们是专业舞蹈的源泉。北京舞蹈学院潘志涛在发言中提出跨界民族舞蹈的概念,应大力发扬民族舞蹈的多样性,从不同层面提倡艺术的审美追求,尊重民族舞蹈原生态律动的产生与情感表达,实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每一位舞蹈工作者的不懈奉献。中央民族大学艺术人类学王建民教授主张,民族舞蹈要从舞蹈本体出发,通过采风活动、专家授课、民间艺人学习、教材整理等方法提高对民族舞蹈的认识,以及对民族舞蹈文化的背景理解,应不断改善研究和实践分离现象,充分结合民间有效资源,获取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有效地发展民族舞蹈事业,提高教学质量。江西傩文化专家余达喜研究员,也表述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应建立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华舞蹈数据库,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必要前提。中国艺术研究院江东研究员,在会议中结合自身经历阐释了文化趋同即文化全球的产生原因,对全球化下中国舞蹈的现状进行镜头式解读。此次会议为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众多专家与学者都深刻地认识到民族舞蹈的地域性、传承性,也强调从不同角度大力发展民族舞蹈并大力推广其研究价值。

(三)舞蹈作品原创性的再提升

在近两个月来的舞蹈演出作品中,有两部作品具有重要的原创性,分别是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北京“长城学者”支持项目。这两部作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作品《傩·情》和2015年进入文化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中国音乐舞蹈扶持发展工程扶持项目”的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创作的蒙古族舞剧《永远的马头琴》。

《傩·情》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月2日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正式公演。此项目经历了近三年研究与创作,由郭磊教授担任总导演。本次出演“傩公”“傩婆”的两位老艺人,以真实的民间形象直接参与“生生不息”段落,与青年艺术家们默契配合生动地演绎了古老与当下、传统与现代,舞蹈是一场与神灵共舞,天地人合一的“大情大爱”的升华!演员们精彩的舞台表演技术为观众们呈现了视觉盛宴。舞蹈开场由老艺人们在演出大厅开启了乡土习俗的傩祭仪式,这是民族文化中神圣的仪式,近半小时后在两位艺人的鼓声、锣声的伴随中,艺人们依次进入剧场走向舞台,开始激动人心的“冲傩”表演,他们很投入,并没有将舞台作为形式化的表演区域,而是将舞台想象成民间场地,接着他们聚集在舞台中央锣鼓齐鸣、喊声如雷,似乎是在与神灵呼唤,最后傩神“大伯”这位重要的角色,在台上唱起祈福词,随之虔诚祭拜各位傩神,场面十分震撼,为正式演出拉开序幕。《傩·情》的演出由序、开天辟地、生命造化、风调雨顺、生生不息、神鬼情缘、笃诚敦厚、和合昌盛以及尾声九个段落组成。

“傩”是悠久的原始文化,它的起源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巫术结合紧密相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经过几千年的沿袭与发展,流传至今。傩面是傩文化的象征符号,此面具代表着神的载体,舞蹈中扮演不同角色的神就戴着不同的面具,他们戴上面具时是神,摘下面具时是人。傩舞,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舞者舞姿优雅、动作舒展、气氛神秘而威严。傩舞的伴奏乐器较为简单,一般由鼓、锣等打击乐组成,表演傩仪、傩舞的组织通常称为“傩班”。围绕傩文化的系列创作正是基于它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宗教信仰者的心理诉求,同时巫傩活动的传承已融入习俗之中,即便是现代,也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及方式留存民间。

郭磊教授将这部作品称为“研创作品”,它为高等院校创作实践提供新的思考,他认为首要任务是发现探索、也是开创。在“研创”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原创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在这一作品演出结束后,期待引发更多学者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多创新的艺术作品。

舞剧《永远的马头琴》于2016年1月12日在民族剧院首演。此舞剧运用蒙古族具有文化代表的“琴弦”作为主线,讲述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上流传世代的凄美动人的故事。编导徐小平,以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带领创作组成员及学生,亲自到蒙古族地区民间等地进行采风,不断积累素材,经过两年的精心打造将这一传说搬上艺术舞台,呈现给广大观众。演员们以优美的舞姿和娴熟的技艺,赢得观众们热烈的掌声。剧情以琴示爱、以琴诉哀,最后一幕结束时数十位民间乐手拉着马头琴,从乐池中升上舞台,悦耳的琴声,在剧场的上空萦绕,牵动着全场观众的心,将大家带入蒙古草原的遐想中。该舞剧立意新颖、选材准确,音乐旋律与舞剧内容贴切,民族舞蹈的风格较为浓郁、时代气息强烈。

民族舞蹈作品的创作,往往让观众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题材、动作、元素、风格等都应具有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然而,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加以创新,对编导来说非常艰难,这就要求突破以往作品的创作手法,独立再思考、立意再新颖、手段再创新,具有一定高度的民族舞蹈审美特点,这不仅是对一个编导成长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民族舞蹈事业发展的理解与认识。 BrNVOk8tr1Ye2hwvSDuCA7HfFc2u5Uq/u1XGHq01GmGqnbcir/8XJ2xE6frAuR9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