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称谓与定位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话题首先面对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称谓”——为什么以“马克思”的名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马克思曾特别地强调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在这里,看来好像马克思是在否定“马克思主义”这种称谓,实际上,他只是为了与当时法国的一些歪曲、否定自己思想和理论的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划清界限,而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本身。由此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在于:到底什么是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与之划清界限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这一“称谓”并不是马克思本人的发明,但它的形成和发展却是与马克思本人密不可分的。马克思终生的朋友和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同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并强调虽然自己和马克思共同工作了四十年,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在此基础上,列宁则直接称“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当代国外学者也认为,“马克思主义——被理解为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思想” 。因此,用“马克思主义”——即以马克思的名义来“称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和理论是被普遍认同的。然而,自马克思、恩格斯19世纪中期创立马克思主义始,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到今天都一直没有停止过。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追问和探索“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的过程。这致使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要对卡尔·马克思进行思考或写点什么,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与当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困难相比,我们今天面临的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困难,更是件颇具学术性的工作。” 这一方面反映了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绝不是僵化的、死板的教条,而是发展的、活的灵魂。

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键不在于如何给它起一个完满的名称——如何“称谓”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而在于如何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究竟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一核心——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位”问题。恩格斯曾把他和马克思所创立的共产主义理论称之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 和“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列宁则直接称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 ;而斯大林又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 。正是以上述观点为依据,国内教科书和理论界也从不同的方面和视角来“定位”马克思主义。教育部最新统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定位”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的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从目前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定位”来看,主要有以下六种观点: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学说”;四、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五、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六、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上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定义”表明,人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具体的“定位”:恩格斯的解释主要是从其阶级属性说的,列宁的解释主要是从其理论功能说的,斯大林的解释主要是从其研究对象说的,教科书是从其创造者和继承者说的,而学术界则是从其理论内容说的。但集中到一点,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位”就是要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 这一最根本的核心。所以,只有从这一核心“定位”入手,才能从“根”上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本性、理论旨趣和发展道路,才能统摄不同角度或不同侧面的各种“称谓”,做到在这一核心“定位”中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从而真正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MGYqxnMZhcqlkptMI6hm7bvcBt7mscqq086u6OO3CeyCBXjJfnKcrABC2gIe9xh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