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为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最终成果,首席专家为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所使用的方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特别是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及学科建设亟待加强。”这为21世纪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历史任务和重大课题。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为内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梳理和反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状况,比较全面地总结当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向作出全面的、深入的总结与评价,进而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

二是以“超学科”的研究方式,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出发,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具体地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三是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为核心内容进而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特别是以《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文本对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论述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形成关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系统化的研究成果。

四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既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又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研究,从而切实地、全面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学科建设。

本书的研究方法:一是“超学科”的研究,二是文本解读,三是史论结合,四是调查研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本项研究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出发,力图超越学科界限,从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并从当代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1.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序和导论;正文,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共十章;附录,关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状况及其学科建设的调研报告。

在“序”中,我们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整块钢铁”进行“超学科”研究的指导思想。恩格斯说:“马克思首先是革命家”,他的“毕生的真正的使命”是“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他的“两大发现”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学院化的研究方式去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及其基础理论,必须沿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及其开辟的理论道路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在本项目成果中,我们把关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集中在关于马克思的“两大发现”的研究。

“导论”部分针对学术界、理论界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观点,集中地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若干前提性问题,主要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称谓与定位”、“学说与学科”、“整体与部分”、“经典与阐释”、“文本与解读”、“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学养”、“坚持与发展”等前提性问题,深入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和理论使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和“解释原则”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本书的主体部分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本书的十章内容,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辩证法和科学观为基础,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和发展观,并集中地探讨和论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的“两大发现”,阐明了由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所构成的马克思主义。

本书的第一、二、三章集中地探索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辩证法和科学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世界观问题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基础理论问题。本书的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针对学术界、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理解和阐释,提出并论述了三个问题:怎样理解世界观理论?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怎样概括和表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以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理解和阐述为前提,第二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主要包括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辩证法的理论遗产、辩证法的发展学说、辩证法的精神家园、辩证法的现实基础以及辩证法与后形而上学的关系等内容,集中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观”,集中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历史形成、基本内容和当代价值,特别是深入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上述三章内容,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论述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发展观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本书的第四、五、六、七章,在前三章集中论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辩证法和科学观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为实质内容,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和发展观。第四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批判了“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并因而“造成了自然与历史之间的对立”的旧哲学的存在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唯物主义内涵;第五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以“全部社会关系”为实质内容的社会观;第六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阐述了马克思的“历史”概念和以历史规律为实质内容的历史观;第七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实质内容的发展观,并论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几章均从学术界、理论界讨论的问题出发,特别是从有争议的重要问题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著述为依据,从跨学科的视野,集中地阐述了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本书的第八、九、十章,在集中阐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的理论巨著《资本论》。本书的第八章以十余万字的篇幅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分别论证了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基本立场以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体制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文化体验的批判,并论述了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政治规划和伦理理想。第九章以近十万字的篇幅集中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分别论证了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第十章集中地探讨了马克思的理论巨著《资本论》,通过研究马克思所分析的“现实的历史”,论证了这部巨著在理论内容上所实现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在思想体系上所实现的存在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在理论性质上所实现的存在论、真理论和价值论的统一,从而深入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这三章的研究内容,也是从当今学术界、理论界关切的重大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论证了马克思所发现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上述十章内容,以深入地阐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基础,以集中地阐述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为基本内容,针对当今学术界、理论界正在讨论的重大问题,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系统地展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

“附录”部分,以关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调研报告的方式,分别总结和分析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状况、国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状况、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状况和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进展状况。

2.研究成果的重要观点

本书的重要观点:一是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整块钢铁”进行“超学科”研究的总体思路,并具体地论证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超学科”研究的根据与意义;二是提出马克思的“三大批判”即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灵魂,并把这种统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当中;三是提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并以此构成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概念框架;四是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解和阐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性的“解释原则”,从而在世界观的意义上重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五是从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出发,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辩证法、科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和发展观;六是从马克思所发现的资本主义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出发,从马克思所实现的资本主义批判与现代性反省的统一出发,重新阐释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七是以马克思的理论巨著《资本论》为文本对象,集中地阐述了《资本论》所体现的存在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以及《资本论》所实现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深入地论证了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八是提出从马克思主义作为“学说”、“学术”和“学养”的统一出发,阐释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本书认为,就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内容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关于“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理论;而这个理论的宗旨则是“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这就是作为“一整块钢铁”的、“超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推进和深化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推进和深化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推进和深化对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宗派主义,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作为“一整块钢铁”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又是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的“学术”成果而存在的。这具体地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在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独到的发现”,也就是在“学科”意义上所形成的“学术”成果。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又必须诉诸“学科”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学术”内涵。

本书认为,人们通常所指认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并不是作为三个不同的学科体系存在的,而是作为三大批判——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所指向的“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而存在的。马克思的全部著作都融汇着这三大批判,而且都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现实的历史”,即资本主义社会,并由此构成“超学科”的、作为“一整块钢铁”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资本论》,是他的三大批判——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结晶,并真正地实现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变革。《资本论》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作为“超学科”的“一整块钢铁”而存在的;马克思在每个领域的精湛研究和“独到的发现”,结晶为他的全部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这就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而这个“总的结果”的理论内容就集中地体现为《资本论》。

本书认为,当今世界和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类的文明形态、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社会的思想潮流与创立马克思主义的19世纪中叶相比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我们深化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提供了新的条件,也提出了新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课题,首先是构建反映和表达、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世界潮流和创新实践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不只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的世界观,而且是以此为基础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不只是承认“绝对运动”的世界观,而且是以此为基础的冲破偏见、与时俱进的世界观;不只是承认“能动反映”的世界观,而且是以此为基础的创新实践、变革世界的世界观。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首先应当是关于现实世界和当今时代的“世界”之“观”和“时代”之“观”。它既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又为人们评价世界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价值观念和意义框架,还为人们改变世界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理想图景和解释原则。人的存在方式是历史性变革的,人的世界图景是历史性变革的,人对自己与世界关系的自我意识是历史性变革的,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是历史性变革的,因此,建构具有时代性内涵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必须提出和回答的问题是:以人的当代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与世界的当代关系是怎样的?以当代科学为中介的人的当代世界图景是怎样的?以人的当代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当代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是怎样的?这是时代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世界观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重大课题。

本书认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的时代性课题。“发展观”是基于对“发展”的评价标准而构成的在实践中作出顺序性选择与安排的关于发展的思想理论。人类历史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于,“片面性”是它的“发展形式”,即历史总是以某种“退步”的形式而实现自身的“进步”。历史过程中的任何进步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任何“正面效应”都会伴生相应的“负面效应”,任何“整体利益”的实现都意味着某些“局部利益”的牺牲,任何“长远利益”的追求都意味着某些“暂时利益”的舍弃,由此便造成了反观历史的“大尺度”与“小尺度”的矛盾。历史的“大尺度”,就是以人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的反观历史的尺度;与此相对应,历史的“小尺度”,则是以人的“非根本利益”、“暂时利益”、“局部利益”为出发点的规范人的历史活动的尺度。“发展观”蕴涵着一对根本性的矛盾,这就是发展的“标准”与“选择”问题。“以人为本”和“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于它为发展确立了明确的标准,为发展中的思想和行为的选择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这个发展理念的实践意义是巨大的。确立发展的标准,并依据发展的标准而确认实践中的价值排序和行为选择,具有不容回避和不可忽视的巨大的实践意义,并构成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重大课题。

本书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运动,是争取人类解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事业。反思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最重大的现实问题,因而也是我们时代最现实的理论课题。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灵魂,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当然具有科学地解释世界的功能,但更重要的是它实际改变世界的功能。马克思的“批判的武器”,明确地承担起把人从抽象的“普遍理性”中解放出来、把人从“物”的普遍统治中解放出来、把人从“资本”的普遍统治中解放出来、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变为人的独立性和个性的使命。争取人类解放和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我们时代最根本的理论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当代价值。

三、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

1.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书的主要学术价值在于:(1)以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术界、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全面地、深入地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和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2)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和实质内容出发,以“超学科”的视野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形成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和总体思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3)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整块钢铁”的基本理念出发,构成了以世界观、辩证法、科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发展观、资本主义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特别是集中地、深入地研究了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系统化的研究成果;(4)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学科建设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形成了关于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状况、国内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状况、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展状况的系列调研报告。

本书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源和学术资源。

2.本书的社会影响

本书已产生重要社会影响。本书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内刊》等权威性刊物,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权威刊物转载,在学界、思想理论界和社会各界产生广泛影响。

发表于《光明日报》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思考》一文,提出并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方法论,在思想理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一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评述,推进了相关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一文,以“后形而上学”思潮为背景,深入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该文先后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的《“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一文,深入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推进了以《资本论》为文本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发表于《哲学研究》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曾先后在2007年和2009年召开的中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日唯物史观国际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并进行讨论,推进了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在《哲学研究》发表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基本问题》一文,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发表于《光明日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一文,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从七个方面提出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解放思想与变革世界观》一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阐述科学发展观,在世界观的意义上论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该文先后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并转载于《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为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作出了深入的理论阐述。

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努力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魅力》一文,发表于《中国大学教学》的《哲学学科建设与哲学教育改革》一文,发表于《学术月刊》的《以哲学的工作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内刊》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三个问题》一文,发表于《学术界》的《关于我国文科研究范式转换及其他》一文,发表于《光明日报》的《理论及其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一文,分别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学科建设,其中的四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伟大的实践与实践的哲学》一文被收入由教育部社科司组编的《理论之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理论研究专集》。上述成果在探索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FF7c+43gI1x/HQ3/10Zu7RawD/iHho39YFEvTRsOCfhMxiAb6J2kyTrsAAqgUU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