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文本与解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最为直接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手稿、书信和著作,并成为后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的直接第一手“文本”。 从世界范围看,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和研究在马克思在世时就已存在。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和研究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前的部分著作的翻译和研究阶段;二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系统翻译和研究阶段;三是自改革开放至今的重新翻译和深入研究阶段。 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现了以“重读马克思”、“回到马克思”为口号和标志的“文本解读”热。

在这一解读热潮中,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解读什么”;另一个是“如何解读”。前一方面涉及的实际是解读的“文本”(版本)问题;后一方面涉及的实际是解读的“方法”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单就中文一版来说,就有50卷53册,而中文二版(历史考证版MEGA2),自1995年到2008年已出21卷,计划出70卷。关于文本研究,国内学者分别相对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文本的“内容”研究 ;另一方面是侧重文本的“版本考证”研究 。对于前者,学者们或者选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部或几部经典文献,进行集中的系列解读。如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解读,对恩格斯《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解读,对列宁《哲学笔记》、《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解读;或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某个时期的思想,结合相关文本进行集中研究和解读,如对青年马克思思想的研究、成熟马克思思想的研究等;或者抓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个概念或主题,结合相关文本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如研究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市民社会概念、国家概念、实践概念、历史概念、异化概念,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人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学思想、伦理思想,列宁的国家理论、阶级理论、帝国主义理论等。对于后者,学者们主要是选取和抓住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经典文本进行具体的版本考证,如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的版本考证,以期完整、全面、客观地理解、把握和评价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

国内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第一个问题的关切,实际上是进一步明确和确立了马克思文本解读的目标和对象问题。虽然在具体文本对象的选择和认识上存在争论,但学者们普遍意识到,研究和解读马克思,必须回到马克思文本自身的“源头活水”。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即解读的“方法”问题。解读的文本和对象明确之后,关键就在于如何解读。文本解读决不是“钻故纸堆”的照本宣科,更不是抛开文本的主观任意诠释。对这一问题,国内学者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为“差异分析法” ,另一种为“以马解马” 。“差异分析法”认为,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读,往往看重“本质认同法”,也即研究中总是求“大同”、求“大概”,缺乏对所研究事物、问题之间的差异的深入考察和具体分析。而“差异分析法”是区别于传统“本质认同法”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维,它没有先入为主的本质认同,而是在区别、比较、分析中揭示和推进所研究对象的不同方面,使其本质在分析比较中逐渐凸显出来,从而推进马克思文本和思想的纵深研究。它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差异、研究视角的差异和研究文本的差异三个方面。“以马解马”的解读方法也是在对马克思传统的解读模式的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提出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到今天的160多年里,存在解读马克思的“三大解读模式”:第一个50年——19世纪后期“以恩解马”,通过恩格斯的通俗性、论战性著作来解读马克思;第二个50年——20世纪前期“以苏解马”,根据苏联模式的教科书体系框架来解读马克思;第三个50年——20世纪后期“以西解马”,依据现当代西方学者的理论来解读马克思。这三大解读模式虽然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对理解马克思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它们大都是借助于马克思之外的理论范式与思想棱镜来间接解读马克思,都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缺陷。在分析比较这三大解读模式的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一种新的解读模式——“以马解马” ,也即通过回到马克思本身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中国特色马克思学”。而通过“以马解马”来创建“中国特色马克思学”,又需要为之奠立“新型解释学”、“新型目录学”、“新型版本学”和“新型文本学”这“四大基石”。

国内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实际上是为了通过确立解读方法的可靠性来保证实现自己对马克思文本内容解读的科学性、客观性,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马克思文本解读的主观任意性,避免“制造马克思”。仅就学者们的这一方法论的理论自觉来说,就体现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读的进步。

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在国内兴起的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文本的解读“热潮”中,往往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谁来解读”——解读的“主体”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作其文本的本意,决不是为了自我欣赏和自我消遣,也不仅是为了公开发表和驳倒对手,更多的是为了说服群众和掌握群众。但实际上,今天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读主体,主要是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一些研究者和理论家群体,相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阅读群体有限。因此,一方面我们要“走近马克思”——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另一方面更要让马克思“走进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人、武装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对马克思主义本身来说,我们既不能简单说“文本”的马克思主义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也不能简单说“解读”的马克思主义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而只有通过牢牢抓住马克思主义寻求“无产阶级的解放及其道路”这一根本理论旨趣,选取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经典文本,在文本与现实、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中进行合理解读,这样才能使我们所解读的“马克思”不断地“走近马克思”和“走进群众”。一句话,回到“文本”,是为了走向未来。 VP0PttBH0372gijl4gxcik8uGoeYOCK/SMjMNADE+wlB2c2mlU8lRFqKH3AaffZ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