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詩源流

鄭氏曰:「詩之興也,諒不於上皇之世。 孔氏曰:「伏羲,三皇最先者,故謂之上皇,其時淳朴,故知無詩。」 大庭、軒轅逮於高辛,其時有亡載籍,亦蔑云焉。 孔氏曰:「大庭,神農别號。」 《虞書》曰:『詩言志。』然則詩之道放於此乎 ?」

林氏曰:「舜與皋陶之賡歌,三百篇之權輿也。」

黄實夫曰:「自有天地有萬物,而詩之理已寓。嬰兒之嬉笑,童子之謳吟,皆有詩之情而未動也。桴以蕢,鼓以土,籥以葦,皆有詩之用而未文也。康衢順則之謡,元首股肱之歌,皆詩也。故曰詩言志。至於五子述大禹之戒,相與歌詠,傷今而思古,則變風、變雅已備矣。」

呂東萊曰:「觀舜、皋陶之歌,則見詩之雅、頌;觀《五子之歌》,則見詩之變風、變雅。」

程子曰:「虞之君臣迭相賡和,始見於《書》。夏殷之世,雖有作者,其傳鮮矣。至周而益文,人之怨樂,必形於言;政之美惡 ,必有刺美。至夫子時,所傳者多矣。夫子刪之,得三百篇,可以垂世立教。」 陳夀翁曰:「舜、皋《喜起》《明良》之歌,即虞詩也。《五子之歌》,即夏詩也。商詩多亡,唯存《商頌》五篇。外此,《風》《雅》、二《頌》皆周詩也。」

歐陽子曰:「《詩》述商周,自《玄鳥》《生民》,上陳稷、契,下訖陳靈,千五六百年之間,旁及列國君臣世次,國地山川,封域圖牒,鳥獸草木蟲魚之名,與其風俗,方言訓詁,盛衰治亂,美刺之由,無所不載。」

朱子曰:「嘗考詩之原委,古今凡三變。蓋自書傳所記虞夏以來,下及魏晉,自為一等;自晉、宋間顔、謝以下及唐初,自為一等;沈、宋以後,定著律詩,下及晚唐 ,自為一等。」 又曰:「自唐初以前,法猶未變;至律詩而後,詩與法始皆大變;以至今日,益巧益密,無復古人之故 。嘗妄欲抄取經史諸書所載韻語,及《文選》、漢魏古詞,以盡乎郭景純、陶淵明之作,自為一編,而附三百篇、《楚詞》之後,以為詩之根本準則。又於其下二等之中,擇近於古者,各為一編,以為之羽翼輿衛,其不合者,則悉去之。」 cqsKykafnJ2er0rxC3/FxVQ4mjhMNa1PhHfLp07n4iPlb2Wmh5UC0dbhRrF7ygR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