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师级人物,同时也是在世界文化史上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但是,由于岁月的流逝,我们今天很难对老子的生平事迹有一个确切的了解,并且早在西汉初期,关于老子的一系列传闻就已经真伪难辨了。
根据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记载,以及近现代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的考证,我们可以大略知道老子的生平:
一、老子本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太清宫)人,老子出生于公元前571年,生活于春秋晚期,比孔子年长约二十岁。他精通天文,懂兵法,熟谙养生之道,熟悉历史掌故,其知识渊博的程度在春秋时代可以说首屈一指。孔子曾经多次向老子问道,事后孔子对他的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由此可见老子“功力”之深。
二、老子从年轻时就在东周王朝担当守藏史(也称柱下史),负责管理史册典籍,其职务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三、大约在中年时期,老子因受到贵族的迫害,曾一度罢官,到鲁国避难多年。后来,他又被朝廷召回,恢复了职务。
四、大约在老子五十岁的时候,在王朝内战中失利的王子朝,携带朝廷的史册典籍逃到鲁国避难,由于史册典籍的遗失,老子也被免去了官职。
老子
老子,又称老聃,本名李耳,字伯阳,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五、老子看到东周王室日渐衰落,于是便离开周都前往秦国。
六、老子在西行的途中,经过函谷关,当时负责把守函谷关的是尹喜(又称关尹或关令尹喜)。尹喜对老子十分崇敬,于是请他著一部书供自己研读,于是,老子便写下了五千余字给他,这就是《道德经》,也称《老子》。尹喜对老子万分仰慕,于是便“去吏而从之”。
七、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就在秦国定居下来,至于他的卒年,没有确切资料,后人只是说他寿命很长。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这种说法虽然只是传言与推测,且含有夸张的成分,但说他由于“修道而养寿”还是可信的。
以上就是老子一生的大致轨迹,其中最令后人费解的就是他西出函谷关一节。老子的祖籍在幅员辽阔的楚国,他为什么要向西隐去呢?据史料记载,老子曾经对秦国有过一次短暂的游历。当时的秦国虽然在文化方面比晋、齐、楚等中原大国略逊一筹,但这里毕竟封地千里,称霸西戎,而且由于远离中原是非之地,所以社会稳定,战争较少,民风淳朴,极易相处。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使得老子“见周之衰”后,归宿于秦地。
司马迁曾这样说过:“老子,隐君子也。”事实确是如此,老子来到秦国以后,就开始真真正正的过隐姓埋名的生活,其目的很明确,即“隐居以求其志。”
老子入秦以后,在渭水、湟水、洮水、居延泽一带都有过活动迹象。今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二十公里处的秦岭山麓上就有一座老子的“说经台”,在槐里,更有老子的衣冠冢。今甘肃省天水市的《秦州新志》里还有关于老子游历羲皇故里的记载。根据《汉书》、《后汉书》、地方史志的记载以及大量的民间传说及考古发现,老子当初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之后就沿渭水西行,越过陇山,进入天水、武山、渭源等地,并且在渭源一带寻访商周之际的著名隐士伯夷、叔齐的墓地,而后越关山,沿滥水,到达狄道。之后,老子又来到河西走廊的流沙—居延泽地区,后来返回狄道。
春秋时期的狄道,也就是今天的临洮,属于古代“九州”之一的雍州。这里不但是马家窑、辛店、寺洼等古文明的诞生地,而且也是古代多个民族的杂居区,在当时被人们称为“夷狄”区。这片土地历史悠久,地理条件优越:岳麓南有皑皑白雪的南屏山;北有云雾缭绕的马唧山;东有翠峦掩城的岳 ;西有山水相映的卧龙洮滨。农耕与游牧文明在这里交融,这里正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的理想隐居之所。
在临洮隐居期间,老子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由此可知老子在此生活的时间较长。他经常应朋友之邀谈经论道,教授炼气养生、采药治病的方法,还向青少年传授“走方”、“五木”、“下码”、“围茅坑”等益智游戏。他还在闲暇时到马家窑探寻彩陶文化,到海甸峡寻找大禹的足迹,到洮河观赏流珠的风情。总之,临洮成了老子的第二故乡,这里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有关老子的美丽传说。
根据《庄子》、《狄道州志》、《临洮府志》和明代杨继盛《自述年谱》的记载,老子逝于临洮的东山凤台。在今临洮东(又称岳麓山)老子逝地的崖壁上,“凤台”两个大字遗迹尚存。临洮民间也一直流传着老子“仙逝”前挥笔点太极,“仙逝”时凤台来凤接老子西去,以及老子在凤台“羽化升天”等故事。
由于老子“仙逝”在临洮,因而临洮先民对老子极为敬重,在他生活过的地方修建了老子庙、说经台、笔峰塔、飞升崖等以作纪念。到了东汉时期,道教门人更是在临洮东山上修筑了宏伟的“太平观”以供奉老子,而且无论官府还是民间,都要年年祭祀。按照民间的说法,农历的三月二十八是老子的忌日,因此人们常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传统的庙会。时至今日,临洮县更是将老子逝地辟为公园—岳麓山公园,老子的后裔为纪念祖先,特在此竖立了一座巨型花岗岩雕像;当地人民为弘扬老子文化,还在此地全文刻出了《道德经》,以作纪念。
老子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以至于后来兴起的道教也将其视为鼻祖,并以“太上老君”之名将其神化。千百年来,经过人们的不断装点,老子其人变得更加神秘莫测,关于他的人生历程,我们也只能从虚实相生的传闻中寻找答案了。
公元前577年六月,宋共公去世,由右师华元执掌大权。当时,以左师鱼石为首的桓氏宗族早就想夺权篡位,只是由于共公在位,因此没有机会下手。现在他们看到共公去世,就打算乘机起事。可是,由于他们谋事不周,事先走漏了风声,结果被以华元为首的戴氏宗族赶出了宋国。在这以后,向戎任左师,老佐任司马,乐裔任司寇,同时拥立新君即位,是为宋平公。
鱼石离开宋国以后,就率领桓氏宗族二百余人逃到了楚国,在那里客居三年。公元前573年六月,楚国出兵攻打宋国,一举攻下了宋国的彭城(今江苏徐州),然后鱼石、鱼府便奉命镇守此城。
这时,宋平公忧心忡忡地把大臣召来议事。他说道:“现在敌强我弱,楚军又攻占了彭城。这个地方可是兵家必争的要塞,如果我们坐视不管,必将后患无穷!有谁愿意为我夺回此地?”宋平公话音未落,只见大臣中间站出一个人来说道:“臣愿意前往!”宋平公一看,只见此人身高过丈,浓眉大眼,肩宽背厚,十分威武,原来是宋国的司马老佐。华元心中有些顾虑,于是对平公说:“鱼石这个人十分狡诈,而鱼府又异常凶残,现在彭城有楚国战车三百、守军三千,实力强大。司马大人虽然艺高胆大、刚健勇猛,但恐怕很难取胜。”老佐则满不在乎地说道:“鱼石,不过是只会啃书本的蛀虫;鱼府,只不过是会捆鸡的狗。他们有什么可怕的?臣老佐愿携带家小围攻彭城,如果不把此城拿下,臣绝不回来!”宋平公听了这番话后信心倍增,于是就任命老佐为上将军,率两万人马前去收复彭城。
宋军包围彭城后,就开始不分昼夜地攻打。老佐更是身先士卒,奋勇向前,这使得宋军士气大增。就这样不到半个月,彭城就快要守不住了。
一天,鱼石和鱼府在城头上督战,只见宋军架梯登城,个个争先;又见一员大将气宇轩昂,在战场上调兵遣将。一名楚将问道:“这位宋国的将官是什么人?”鱼石答道:“这位就是宋国新任司马老佐。”听了这话,楚国的将官纷纷议论道:“原来攻城主将就是堂堂的司马呀!他不在后方观阵,却到军前驰骋,怎能不激励士气!这样看来,彭城可就太危险了!”
鱼石是个工于心计的人,他对部下说:“历史上,事情即将成功的时候失败、即将失败的时候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数,你们怎么知道我军必败、宋军必胜呢?老佐这个人英勇无畏、身先士卒,这算得上是他的成功之本;可同时,他刚愎自用、狂妄自大,这也是他的失败之根。你们怎么能只因为看到他英勇的一面就断定他的军队必胜呢?”众将官问道:“左师大人好像有取胜的把握,那么您有什么好的计策呢?”鱼石答道:“两军对峙,将帅在前还是在后,应当顺应时机。现在宋军攻城,主将在阵前冒着箭矢驰骋,这可是兵家大忌。我倒是有一个办法,如果能照计行事的话,谁赢谁输就不好说了。”
原来,鱼石的办法是让部下暗中放箭射杀老佐。老佐正在军前指挥战斗,突然飞来一支利箭,深深地射入胸部,老佐就这样坠马身亡。宋军顿时群龙无首,于是很快溃散。
当时,老佐的家眷正在军帐中,侍女、家将、侍卫数十人守护着老佐的夫人。他们听说老佐不幸阵亡,又见败军如潮水般涌来,就连忙驾车,保护老夫人奔逃。
众家将一面保护老夫人出逃,一面与追兵搏斗,到了傍晚,追兵虽然已经被甩开,但是老夫人身旁也只剩下两名侍女和一名驾车的家将了。家将怕被楚军追上,因此不敢停留,慌不择路地朝西南方向奔去。到了次日天明时分,他们来到一个偏僻的村子,向当地居民打听去宋国都城的道路,可是人们都说不知道。家将只知道向西行进,可是却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早已偏向南方。就这样,主仆四人奔走了七天,并没有看见宋都,却意外地来到了陈国的相邑(今河南鹿邑东)。就在前行之时,老夫人忽然感到腹中一阵疼痛。原来,老夫人已经有七个月的身孕了。当初老佐以必胜的决心携带家眷出征,此时兵败被杀,老夫人本来就悲痛万分,在经过旅途劳顿,以至腹中胎动,痛苦难忍。当下,侍女手足无措,家将连忙把车停在道边,迅速跑到村中找来一位老妇人。没过多长时间,只听车内响起一阵“哇哇”的哭声,一个早产的男婴便出世了,这就是老佐之子──老子。
老子降生之时,身体比较虚弱,头显得比正常的孩子大很多,眉宽耳阔,双眼如深渊珍珠般明亮。由于他双耳长大,所以取名为“聃”;又由于他出生于庚寅虎年(前571年),所以大家又称之为“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当地百姓习惯把“猫”叫作“狸儿”,音同“李耳”,因此久而久之,老聃的小名“狸儿”就变成大名“李耳”了。
接生老子的老妇人见母子可怜,就让他们一行五人在自己家中住下。这家的男主人姓陈,以开药店为生,大家都称之为陈老爹,称老妇为陈妈妈。陈妈妈无儿无女,为人厚道而且十分热情,她让出自家的三间西厢房,供老夫人一家五口居住。
老夫人在危难之时遇到此等善良之人,心中自然感激不尽,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细软度日,并让家将帮助陈老爹经营药店,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就这样,老聃一家就在陈国定居下来。
老聃从小就聪明好学,常常缠着家将,要他讲国家兴亡、战争成败、观星测象、祭祀占卜之事。老夫人看到儿子这般好学,就请来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育儿子。商容先生熟谙天文地理,又通晓古今礼仪,因此深受老聃一家的敬重。
一天,商容在教授学问的时候对老聃说:“天地之间,人是最尊贵的;在众人之中,君王是最根本的。”老聃问道:“天是什么东西呢?”商容答道:“所谓的天,就是高高在上的清清者。”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什么呢?”商容答道:“所谓的清清者,就是太空。”老聃问:“太空上面,又是什么呢?”商容道:“太空之上,是清之清者。”“那么它上面又是什么呢?”“清之清者上面,就是清清之清者。”老聃抱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态度接着又问道:“清清之清者的尽头是什么呢?”商容被问得无可奈何,就说道:“古圣先贤并没有解释,古籍也没有记载,为师不敢随便说。”
到了晚上,老聃向母亲提出了这个问题,母亲无法解答;问家将,家将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老聃仰面观察日月星辰,俯首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整夜睡不着觉。
又有一天,商容向老聃讲授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宇宙中,天、地、人、物是并存的。天,拥有天道;地,拥有地理;人,拥有人伦;物,具备物性。有了天道,日月星辰就能够运行;有了地理,山川江海才会形成;有了人伦,长幼尊卑才有所区分;有了物性,长短坚脆才会有别。”老聃又问道:“那么,日月星辰,是什么人推动使之运行的呢?山川江海,是什么人创造出来的呢?长幼尊卑的层次,是谁划分的呢?长短坚脆的特性,又是谁加以区别的呢?”商容答道:“这些都是神做的。”老聃又问道:“神为什么能做到这些呢?”商容答道:“神有变化的本领、创造万物的能力,所以能做到这些。”老聃问:“那么神的能力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商容又被问住了,于是又说:“古圣先贤并没有解释,古籍也没有记载,为师不敢随便说。”
到了晚上,老聃又向母亲提出这个问题,母亲无法解答;问家将,家将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于是,老聃开始对着身边的事物进行思考,由于太入神,以至于一连三天都不知道自己吃下去的饭是什么味道。
又有一天,商容教授道:“君王,是代表上天管理人世的;百姓,是被君王驾驭的。君王如果不按照上天的旨意办事,就会被废掉;百姓如果不顺从君王的命令,就有罪。这就是治国之道。”老聃听了觉得很不理解,就问道:“百姓不是由君王创造的,有时候不顺应君王的驾驭,这还可以理解;而君王代表着上天的旨意,又怎么能违背天意呢?”商容答道:“神灵派君王代替上天管理人世,这样一来,君王就好像将领在外面领兵打仗一样。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因此君王有时候就会违背天意。”老聃又问道:“既然神灵有造物的能力,为什么不造一个听话的君王呢?”商容又被难住了,只得说道:“古圣先贤并没有解释,古籍也没有记载,为师不敢随便说。”
到了晚上,老聃再次向母亲、家将提问,可是他们都不能作出回答。于是,老聃就四处寻找乡里的读书人,希望能够找到答案。他走遍了附近的乡村,由于太过执着,就连风吹雨打也感觉不到。
一天,商容又对老聃说:“天下的事,以和为贵。如果失去了和谐,那么战争就不可避免;战争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残杀,最后必然两败俱伤,这实在是有害而无益。所以说,给他人利益就等于是给自己利益,给他人灾祸就等于是给自己灾祸。”老聃问道:“既然天下失去了和谐就是百姓的大灾难,那么君王为什么不加以治理呢?”商容道:“百姓之间的纷争,是失去小的和谐;失去小的和谐只是产生小的灾祸,君王是可以治理的。国家的纷争是失去大的和谐,这就会产生大祸,大祸是由于君王的过失造成的,这又如何能自治呢?”老聃问道:“君王治理不了自己,神灵为什么不去治理他呢?”商容没办法回答,于是再次说道:“古圣先贤并没有解释,古籍也没有记载,为师不敢随便说。”
面对这个问题,老聃又陷入了沉思,他见自己在家中找不到答案,于是又四处拜访贤士,并四处借书来读,由于他太用功,以至于察觉不到天气的温热寒凉。
老聃就是这样勤学好问、善于思考,他年少时的努力,为他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容先生教了老聃三年,发现这个孩子实在不同寻常,自己已经不能满足他求学的需要了,于是就向老夫人辞行:“老夫人,今天我特来辞行,并不是因为我有始无终,也不是因为聃儿学习不刻苦。实在是因为老夫学识有限,而聃儿的求知欲却无穷无尽。聃儿是个志向远大的孩子,可是这片乡村实乃偏僻闭塞之地,若想使他有所成就,就应当让他到周朝的都城去求学。周都的典籍浩如烟海,贤士更是数不胜数,实乃天下之圣地,只有到那里求学才能成大器。”
老夫人听了商容先生的话,心中有些为难:一来,老聃只有十三岁,前往周都岂不比登天还难?二来,自己仅有这么一个儿子,怎能放心让他孤身独行?老夫人正在犹豫之间,商老先生已经猜到了她的为难之处,于是说道:“老夫的师兄是周朝太学博士,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心胸旷达,特别喜欢培养年轻人。他家里供养着数名神童,都是由民间选拔上来的,他对待这些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博士听我说起过聃儿聪敏过人,一直想见上一面。前两天他的几个家仆路经此地,给老夫写了封书信,希望把聃儿带到周都。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希望老夫人珍惜!”
老夫人听了以后,不禁悲喜交加:喜的是经商先生推荐,聃儿有了入周求学的机会;悲的是母子分别,何日才能相见?想到这里,老夫人禁不住潸然泪下。这时老聃扑到母亲怀里,说道:“母亲不要难过,聃儿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厚望。等我学有所成之后,一定回来接母亲!”说完,母子二人便相拥而泣。
哭了许久,母子二人才转忧为喜,一起拜谢商老先生的举荐之恩。三天以后,全家人与商老先生一起把老聃送至五里之外。老聃跪拜众人之后,便随博士的家仆西行而去。老夫人遥望儿子的背影渐渐消失,才依依不舍地转身回家。
老聃来到周都,拜见了博士,入了太学,从此以后,天文、地理、人伦等知识,他无所不学;《诗》、《书》、《礼》、《易》、《乐》,他无所不览;典章、史书、文物,更是无所不习。就这样过了三年,他的学问大有长进,于是,博士举荐他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代收藏典籍的地方,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全天下的书籍尽收于此。老聃身处其中,如饥似渴地扩充自己的知识,三年之后,他的水平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于是他被提拔为守藏史,负责掌管全国最为重要的文化机构。从此以后,老聃声名日渐显赫,很多读书人都把他当成自己的偶像。
老聃在周都学习的时间长了,学问越来越深,名声也越来越响。春秋时期,人们尊称学识渊博者为“子”,自从老聃的名声传播开来以后,人们就称他为“老子”。儒学宗师孔子也曾多次登门拜访,向他请教礼乐之道。
据史料记载,孔子第一次向老子问礼是在鲁昭公七年(前535年),地点是在巷党(今山东境内)。当时,由于周王朝内部出现矛盾,老子因受陷害而被免去了守藏史之职,于是他便开始游历各国。当他游历至鲁国时,正好赶上他在鲁国巷党的一位朋友去世,人们都知道老子是熟谙周礼的人,于是就请他前来主持丧事。
出殡那天,十七岁的孔子也在场。因为他当时担任丧祝,所以也受邀助丧。
就在送葬的队伍行进之时,突然出现日食。老子当即命令送葬的队伍停止前进,靠右侧站立,并且停止哭泣,待日食过去以后再继续前进。在前面负责引导灵柩的孔子很是不解,可是面对精通礼法的老子,他只能照着前辈的吩咐去做。送葬回来以后,孔子就向老子表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途停止前进不合周礼,况且人们对于日食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过去并不清楚,如果等得时间太久,死者必然不安,所以应该继续前进。老子听了孔子的质疑,说道:“诸侯朝见天子,都是在日出时上路、日落前休息;大夫到别国访问,也是日出赶路、日落休息。同样的道理,送葬也不应该在日出之前进行。夜间赶路的,只有犯了罪或回家奔丧的人。出现日食的时候,天黑得就像夜晚一样,对于遵守礼仪的君子来说,是不能把死者置于这样一种黑夜出奔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殡时遇到日食,应该马上停下来,等日食过后再继续前进。”
孔子与老子的第二次交谈是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这时老子早已复职守藏史,而此时的孔子也已经颇有名气。当时,鲁国有很多读书人都拜孔子为师,可是孔子觉得自己对周礼的学习还不够系统,尤其是一些理论原则,自己掌握得还不太得心应手,于是他就和弟子南宫敬叔一起到周都学习周礼。
孔子和南宫敬叔来到周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之后,亲自登门拜访老子。这次,孔子所要探讨的问题还是集中在丧礼方面。
孔子问道:“在何种情况之下,各宗庙的神主需要请出来呢?”老子答道:“天子或诸侯辞世时,应当由太祝将各宗庙神主请到太祖庙中,这样做的目的是表示各位祖先为国丧而聚会。等丧事办完以后,再把各宗庙的神主请回到各自的宗庙内。”老子还强调说:“不管是迎请神主出庙还是回庙,都要有专门的仪仗队,不允许闲人窜动。”孔子又问:“大夫家中八到十一岁的孩子死了,可以用棺材吗?”老子答道:“从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死了,应当葬在田地,而不葬于祖坟,更不能用棺材。”孔丘又问:“国家大事有两件,一是祭祀,二是战争。如果在战争过程中父母去世,是应该停战服丧还是继续参战呢?”老子答道:“在为父母服丧的时候,按礼说是不应该打仗的。通常情况之下,一个人不能因为贪图方便而不认真服丧三年。”孔子听完了老子的话以后,觉得收获颇丰,于是便起身告辞。
老子把孔子送出大门,对他说:“富贵之人喜欢用金钱送人,有学问的人喜欢用言语送人,我算不上是有学问的人,但我还是送你几句话吧!”老子顿了一下,说道:“孔丘,你所极力要恢复的周礼早就没有生命力了。你时来运转的时候就驾着马车去为官,一旦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旋转。你应当知道,善于经商的人,总是把货物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一样;道德高尚的人外表谦虚得像个愚人。身为人家的臣子,切不可高傲,希望你能牢记!”听了这番话,孔子顿首道:“弟子一定铭记于心!”
孔子第三次问礼是在老子罢官回乡以后,地点是在老子的家乡苦县(今河南鹿邑)。
老子复职没几年,周王室又发生了一场变故。周景王去世以后,王子朝即位,可是都城的百姓又立了一个王子猛为王。经过几年争斗,王子朝最终战败,他掠走了大批典籍逃往楚国。老子因“失职”,再次丢官,无奈之下又回到了阔别三十多年的家乡。
孔子自从上次问礼于老子后,虽然学问一天比一天进步,作风也趋于朴实,可是他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因此还是不断地到各地访问学习。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对他说:“我听说周朝守藏史老聃先生被免职回乡。老师要把一些书籍典册藏于王室,不妨请他来帮忙。”孔子赞许地说:“好主意!”于是,他就带着子路等弟子和准备藏于周王室的书籍来到苦县找老子。他们对老子说明了来意,希望老子能把这些书推荐给王室收藏,可是出乎他们的意料,老子竟然拒绝了。老子之所以会拒绝孔子的请求,一方面是因为周王室的藏书已经名存实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时的老子对万物的认识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可是,孔子对老子的认识仍停留在过去,所以他引述六经,试图用礼法来说服老子。
老子不想听孔子的长篇大论,于是说道:“你的话有些过于冗长,只要说明要点就可以了。”
孔子回答说:“六经的主旨在于仁义。我本人就是以仁义为标准来衡量人世间一切事物的。”老子笑道:“你所谓的仁义是人的本性吗?”
孔子答道:“不错,仁义正是人的本性!君子不仁就不能成为君子,不义就不能生存于世。仁义,的的确确是人的本性。”
老子问道:“那么你说说看,什么叫仁义呢?”
孔子答道:“心中正直而无邪念,希望万物和乐而无怨,对众人博爱而没有偏心,做有利于万民的事而大公无私,这就是仁义的大致面貌。”
老子摇头说道:“你刚才说的这些话真是太危险了。现在这个年月讲博爱,不是有点太迂腐了吗?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所谓的无私都是为了实现自私。”
孔子这次问礼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因为他和老子对社会的看法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分歧,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问礼老聃
老子长于礼,因此,孔子曾经多次登门拜访老子,向他请教礼乐之道。
从公元前551年开始,吴国和楚国之间战争不断,为了避难,老子来到了沛地(今江苏沛县)隐居。
此时的老子已经与周礼彻底决裂,转而探索新的治世之道。他努力探索宇宙的本源,并形成了道法自然、有生于无的天道观。而此时此刻,孔子仍在为探索天道却不得结果而苦恼。当他听说老子经过探索已经悟得天道的消息之后,决定再次拜访老子。
老子见孔子来访,主动问道:“我听说,你如今已经成了北方有名的贤者,但不知道你现在是否已经悟得了‘天道’?”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悟得‘天道’。”老子又问道:“那么,你是用什么方式去探求‘天道’的呢?”孔子答道:“我一直钻研‘礼’和‘仁义’,我是通过制度教化来寻求的。到现在已经整整五年时间了,可是我还是没有悟到。”老子又问:“你又是如何继续去寻求的呢?”孔子回答说:“我是从阴阳二气的变化之中寻求的,已经有十二年了,可依然一无所获。”
老子说:“所谓的阴阳之道是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言语表达不了的,也是一般的智慧所无法把握的。所以说,所谓的得‘道’,其实只能是体悟‘道’,你如果想像认识有形、有声的实物一样去认识‘道’,那是既听不到,也看不到的,如果想用言语来表达,也没有适当的言辞能够表达清楚。”
老子看了看孔子,略微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你说你已经寻求了十二年而没有得‘道’,那是理所当然的。如果‘道’是可以奉献出来的,那么大家都会把它献给君王;如果‘道’是可以用来进贡的,那么子女就都会把它进贡给自己的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诉给别人,那么就没有人不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赠予他人,那么就没有人不赠予自己的子孙后代。但是,这些都只是假设,是根本实现不了的。原因就在于‘道’看不见、听不着、不可言传、不可赠送。寻求‘道’,关键就在于你内心的感悟。如果心中没有这种感悟,那么就不能保留住‘道’;心中悟到了‘道’,还需要和外界环境相印证。可以说,真正的得‘道’之人是清静无为的,他生活简朴却能满足,他不以施舍者自居其功,也没什么耗费。自己贞正的人才能使别人贞正。如果自己的内心不能正确地领悟大“道”,那么心灵活动就不会通畅。
孔子回去以后,弟子们纷纷向孔子打听这次拜见老子有何收获。孔子说:“鸟,我知道它们善于飞翔;鱼,我知道它们善于游水;兽,我知道它们善于奔跑。对于鸟,我可以用弓箭射它;对于鱼,我可以用渔网捕它;对于兽,我可以用陷阱将它擒获。至于高飞于天上的龙,我既不知道它的形状,也不清楚它是怎么样乘风飞天的。今天我看见了老子,就像见到了龙一样!他的学识高深莫测,志趣之高远令人难以揣摩。他就像蛇一样时刻伸缩,就像龙一样随时变化。老聃先生,真是我的老师呀!”
老子任周朝守藏室史期间,曾多次回家省亲,想把母亲接到周都居住。可是,老夫人在陈国的乡村住得时间长了,跟乡亲们都很熟识,不愿远迁。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已经过去三十余年。这一天,老子突然得到家讯,说母亲病危,于是他立即向周天子请假还乡。
当老子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时,母亲已经辞世。面对一堆黄土,回想着母亲的音容笑貌、养育之恩,老子悲痛欲绝,茶饭不思。他席地而坐,不断地沉思冥想,忽然发现自己的愚钝;再次进行思索,终于恍然大悟。于是,老子如释重负,愁容立刻消解。这时他感觉腹饥体倦,于是饱餐一顿,然后倒头便睡。
家将和侍女看到他这样的举动都举得奇怪,等他醒来以后,便问其缘故。老子说:人生在世,既有感情,又有理智。有感情,人们才能和谐相处;有理智,才能通达而不乱。感情,依附于理智;而理智,则是感情的主宰。用感情来影响理智,就会使人变得昏庸,做事也会黑白颠倒;用理智来规范感情,就会使人变得聪慧,做事也会合乎法度。母亲生了我,恩情可以说比山还重。现在母亲去世了,我的怀念之情实难斩断。情难断,是人之常情。可如果因此而违背了理智,一个人就会心智大乱,有时甚至会痛不欲生。今天我沉思了许久,突然明白了用理智约束感情的道理,只有保持理智,才能使感情得以节制。感情有了节制,事情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我才感到腹中饥饿、身体疲倦,于是便饱餐一顿,然后就睡上一觉。
家将听了老子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问道:“那么,理智怎么能约束感情呢?”
老子答道:“人的出生,都是从无到有,同样的道理,人们最终还会从有返回到无。在我和我的母亲都未出生之时,根本就没有什么母子之情;当有了我的母亲,并且有了我以后,才开始有母子之情。现在母亲已经故去了,我还留在这个世上,所以母亲已经无情,而我作为儿子还是有感情的;等到我也死去的时候,感情就完全不存在了。由此看来,人的感情出现之前和人的感情消亡以后不是一个样子吗?既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还这样沉浸于悲痛之中,不是很愚蠢吗?所以说,骨肉之情难以割舍,是合于感情的;但如果因此而失去节制,就会违背自然之理。违背了自然之理,就是愚蠢的表现。所以想到这里,我才吃得下饭、睡得好觉。”
大家听了老子的这番话,顿时觉得心胸旷达了许多。
一天,老子骑着牛在梁地(今河南开封)郊外闲逛。他正在闭目养神,忽然听到有人大喊“老师”。老子随即睁开双眼,发现是自己的弟子阳子居。
阳子居原是晋人,当初进入周都太学,听说老子学识渊博,因此拜老子为师。他没想到自己会在这里与老子相遇,于是连忙下车,跪拜在老子面前。老子从牛上下来,扶起阳子居,然后与他并肩同行。
老子问道:“你近来做什么呢?”
阳子居说:“弟子来这里是为了置办房产,招聘仆役,制定家规。”
老子说:“一个人有吃饭、睡觉的地方就足够了,哪用得着这么张扬?”
阳子居说:“老师修身,坐着需要安静,行动需要放松,饮食需要清淡,睡觉需要安宁,如果没有深宅大院,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置办了深宅大院之后,如果不招仆人,不准备日常用具,又怎么能支撑呢?招来仆人以后,如果不立家规,又怎么能管理他们呢?”
老子听了以后微微一笑,说道:“大道自然,何必要强求安静呢?行动无所求自然会放松,饮食无所奢自然会清淡,睡觉无所欲自然会安宁。修身为什么一定要住深宅大院呢?肚子饿了就吃饭,身体疲倦就休息。生活为什么一定要用仆人呢?一切顺其自然,就会神安体健;如果违背自然,就会对精神和身体造成伤害。”
阳子居听了老子的话以后,才知道自己见识浅薄,于是惭愧地说道:“弟子才疏学浅,多谢老师指教。”
老子问他:“你现在住在什么地方?”
阳子居答道:“在沛地(今江苏沛县)。”
老子说:“那我们正好同路。”于是,阳子居便欣然与老子结伴向东行进。到了难水,二人需要乘船过河。老子牵着牛先上了船,阳子居随后才上。老子一脸慈祥的笑容,与船上的其他乘客谈笑风生;阳子居则昂首挺胸,一副贵人的架子,乘客见了他纷纷给他让座,船主人更是小心翼翼地给他献茶。
上岸以后,两人继续前行。老子叹了一口气,说道:“刚才我观察了一下你的神态,发现你昂首挺胸,唯我独尊,目中无人,实在没办法教育了。”阳子居面带愧色,说道:“弟子这样已经习惯了,但是从今往后一定改正!”老子说:“君子与人相处,就好像冰在水中融化一样;与别人共事,应当像童仆一样谦恭。”
阳子居听了以后,一改原来的高傲态度,变得温文尔雅、不卑不亢。老子赞许道:“你终于有了一点长进!任何人都是父母生养出来的,都是天地之间的自然之物。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如果把自己很尊贵,把别人看得很低贱,那么就违背了自然;相反,如果把自己看得很低贱,把别人看得很尊贵,就违背了人的本性。只有把自我与外物视为一体,才真正合于大道啊!”
老子来到宋国的沛地以后,就在此隐居起来。由于他的名声实在太大,因此很多人都专程赶来求教修身、养生、出世之道,就这样,老子的弟子很快就遍布四方。
老子的弟子中有个名叫庚桑楚的,深得老子真传。他在北部的畏垒山上住了三年,当地的民风因为他的原因有很大变化:男子耕作,女子织衣,人们各尽所能,衣食无忧;而且这里民风趋于淳朴,人们和睦相处,没有欺骗与纷争。正因为这样,大家公推庚桑楚为君,可是庚桑楚知道以后心中很不高兴,于是决定搬迁。他的弟子很是不解,就去询问缘故,庚桑楚说:“巨兽张开血盆大口就可以把车辆吞下,其势头可以说很强了,可是当它独自走到山林之外,就难免被罗网捉住;巨鱼张开口可以把船吞掉,其力量可以说很大了,可是当它在海滩上搁浅的时候,一群蚂蚁就可以把它吃掉。所以说,鸟不嫌天高,兽不嫌林密,鱼不厌嫌海深,兔子不嫌洞多。天高,鸟就可以自由翱翔;林密,兽就可以隐身其中;海深,鱼就可以藏匿水下;洞多,兔子就可以灵活逃窜。这些都是有利于保护自身的,所以一个人要想自保,就应该收敛自己的行为,隐藏自己的踪迹,而不应该不满于卑贱和平庸。”
庚桑楚的弟子中有一个名叫南荣趎的,他听见老师的养生高论,就想进一步求得养生之道。庚桑楚对他说:“古人曾经说过,土蜂孵不出青虫,越鸡孵不出鸿鹄,人们各有所能,但同时也都各有所不能。我的见识有限,不足以教你,你为什么不到宋国沛地向老聃先生请教呢?”南荣趎听了老师的话,就顶风冒雪,走了七天七夜,终于来到了老子的住处。
南荣趎见到了老子,说道:“弟子南荣趎天生愚钝,很多问题都搞不清楚,因此特来向圣人求教。”老子问道:“你想知道什么?”南荣趎回答:“养生之道。”老子说:“养生之道,在于静心凝神,只有这样,才能洗去内心的污垢。人们心中的污垢,一是物欲,二是内心的追求。只有去除这两样,心中才会坦然;只有心中坦然,行动才会自然;只有行动自然,心中才会无所牵挂。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在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起床的时候起床,该行动的时候行动,该停止的时候停止,外界的任何事物都不能扰乱其心神。所以说,学道的方法,就是忘掉内心与外物,得道之人莫不如此。只有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内心才能与外界合二为一,从而使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
听了老子的解答,南荣趎苦心求道的欲望顿时消解了。他立即感到如释重负,于是连忙拜谢老子:“圣人一席话,令弟子茅塞顿开。如今弟子不再请教大道,只希望先生授我养生之经。”
老子说:“养生的关键在于自然:行动却不知方向,停止却不知缘由;根据外物而卷曲,随着水波而漂流。这就是养生的真谛所在。”南荣趎问道:“这就是完美的境界吗?”老子说:“不,这只是使自己的内心融于自然的初始阶段。要想进入完美的境界,还应当做到与禽兽生活在一起而不自卑,与神仙共同生活在天上而不自以为尊贵;做任何事都没有欲求,更不需劳心费神。”南荣趎问道:“这就是终极境界了吗?”老子说:“这也不是。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就好像干枯的枝叶一般;内心居于身体之中,就好像死灰一样。达到了这个境界以后,即使烈日炎炎也不会觉得热,即使冰雪皑皑也不会觉得寒冷;兵器不能伤害他,虎豹之类的猛兽也不能对其造成威胁。这样,祸患和幸福都不会到来,一个人福祸皆无,自然就会忘记痛苦与欢乐。这就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老子看到周王朝日趋衰落,已经无可救药了,于是他就决定出走。
老子准备离开中原,到秦国去,函谷关就成了他的必经之路。
镇守函谷关的长官名叫尹喜,人称关令尹喜。这天他站在城上四处眺望,忽然看到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来。尹喜是个修养与学识都极为高深的人,他见此情形,就感到将有圣人来了,因为只有圣人来才会带来这样的云气。
尹喜就这样等着,过了不长时间,只见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骑着一头青牛缓缓地向关口行来。尹喜仔细观看,但见这位老者发白如雪,长眉垂鬓,大耳垂肩。他仰天而长叹:“我真是三生有幸,得以与圣人相见!”说罢就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过去,跪在老子的青牛面前说道:“尹喜叩见圣人!”
老子见此人相貌端正,柔慈而无媚态,威严而不冷酷,就知道他并非常人,于是试探道:“关令大人竟然叩拜老夫,老夫实在不敢当,不知大人有何见教?”尹喜说:“老先生真是圣人啊!在下不才,平时喜欢观天象。刚才看到紫气东来,就知道有圣人西行。我见紫气浩荡,就像长龙一样,连绵三万里,就知道来者并非一般的圣贤;我又看到紫气之首白云缭绕,就知道圣人为白发;我又看到紫气前面有青牛星相伴,就知道圣人是乘青牛前来的。”
老子听了以后,笑道:“过奖、过奖!其实老夫早就听说过关令大人的声名,今天特来拜会。”尹喜欢听了以后非常高兴,连忙把老子引到官舍,要拜老子为师。
老子告诉尹喜说,自己打算出函谷关,前往秦国。尹喜知道老子不会再回来了,心里感到有些遗憾,于是他就请老子把他的思想写成书,供自己研读,于是,老子用了数日时间,写出了一部分为八十一章、共五千余字的著作,这就是《道德经》。
在这部书中,老子阐述了自己对于宇宙、人生、社会的看法,见解十分独到,尹喜读了以后深深地陶醉了。
老子留下了这部著作之后,便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前往西方的秦国……
据说,老子隐居秦地之后,凭借其养生之道活到160多岁。在他辞世的那一天,乡里乡亲都来吊唁,大家都把他当成是自己的亲人。
邻里的哭声不绝于耳,可是老子的好友秦佚却很特别,他站在老子灵前,不跪也不拜,只是拱手致意,哭号三声就停下来了,然后他就转身准备离去。这时有位邻居拦住他问道:“你不是老子的好朋友吗?”秦佚答道;“我当然是。”邻居又说:“既然你是他的好朋友,怎么能如此薄情少礼呢?”秦佚反问;“为什么不可以呢?”邻居听了这话,顿时怒火中烧,大声责问:“那你倒是说说,你有什么道理?”秦佚笑道:“我的好朋友老聃曾经说过,活着不必太欢喜,死了也不用太悲伤。你听说过吗?当初老聃出生的时候,是从无到有,真气凝结而成,顺应形势而来,合乎自然之理,有什么可欢喜的呢?现在他死了,是从有回到无,真气消散而亡,顺应形势而去,也是合乎自然之理的,这又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呢?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大家为他感到欢喜,实际上是在不应该欢喜的时候欢喜;一个人死的时候大家为他而悲伤,也是在不该悲伤的时候悲伤。这些做法,都是以个人的意愿来强求生与死,严重违背了自然之理。如果我也在老聃死后悲痛欲绝,那不就是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大道了吗?既然违背了大道,我还算是老聃的朋友吗?正因为我和他是好朋友,所以我才不会悲伤。”
邻居听了以后好像有点明白过来了,于是又问:“既然你不悲伤,为什么又要哭号三声呢?”秦佚说:“我哭号三声,并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在与老聃辞别。我哭号第一声,是说他的出生是顺应天时的,合乎自然之理;第二声,是说他的死亡也是顺应天时的,也合乎自然之理;第三声,是说他活着的时候在人间传播自然无为之道,同样是合乎自然之理的。老聃做任何事情都是合乎大道的,我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大家听了这番话以后,都说秦佚才是老子真正的朋友,于是公推他为葬礼的主持人。
在秦佚的主持下,老子下葬了。在合土之时,秦佚诵读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老子西出函谷关以后,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他升天成了神仙,也就是太上老君。因此,在人们口耳相传的过程中,老子变得越来越具有传奇色彩,在他的故乡鹿邑县(也就是春秋时期的苦县),至今仍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民间风物传说。
一、玄武千层馍
老子晚年看到天下战乱频繁,就决定出函谷关,到相对安定的秦国去隐居。
老子骑着青牛从鹿邑县出发,第一站就住在了玄武集南头的刘家店。老子见这家店兼卖热蒸馍,就问店主人刘老头最近生意怎么样、馍好不好卖。刘老头答道:“我开这个小店,外加上卖馍,两样生意勉强糊口,没什么油水。”老子问道:“你打算把馍店开好吗?”刘老头说:“谁不想把生意做好呢?多赚钱,过好日子,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啊!”
老子听了这话,对刘老头说:“要想让生意更红火,你就要记住这四句话:面和百遍用棍压,掰开千层味道佳。吃了这馍消灾难,老少咸宜笑哈哈。”老子接着说道:“要想让馍味道好,就必须得卖力气,面和不到千层是绝对不行的。”
刘老头听了以后连忙说:“我们都是本分人,不怕吃苦,只要卖得好,出再多的力也无所谓。”说罢,他就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叫过来,把老子刚才所说的方法向他们作了交代,然后,他们父子三人就干了起来。
他们先把面粉倒在盆里,兑上适量的水,把面和成团状,再把面团放在案板上反复揉搓。然后,用圆木棍一遍又一遍地碾压面团,使面团变成一层一层的,每一层比纸张厚不了不少。和好以后,把面团做成馒头形状放到锅里蒸,这样蒸出来的馍掰开以后就是一层一层的。放到嘴里嚼一嚼,既筋道又香甜,口感就像吃肉一样;放到凉水里一泡,“扑愣”一下就散了,比一般的馍放到热水里泡得还快。
第二天,刘老头把千层馍拿到街上去卖。他吆喝道:“这有掰开的馍,大家可以先尝后买。”话音未落,就有许多人围了上来品尝。尝过之后,大家都说这馍口感奇特,味道也比以前好多了。就这样,刘老头的馍很快就卖光了。
刘老头回到店中,不停地感谢老子。老子说:“这种方法是我的姨母传给我的,姨母说是我祖母传给她的,比这再早的事我就不知道了。虽然这种做馍的方法很费力,但是做出来的馍吃着香,卖得快,赚钱也快。以后你们就好好干吧,再把这做方法传给子孙,让后代也有生活的门路。现在我该走了,你们也不用送我。”
刘家父子三人说什么也不让老子走,非让他再住几天。可是老子坚持要走,爷几个没办法,只好把他送到玄武集西门外,目送老子西去。
老子走了以后,刘老头和他的儿孙们谨遵教导,把馍店经营得井井有条。由于生意越做越大,自家人手不够,于是又招了几个伙计,新置了十口大锅,可还是供不应求。就这样过了不长时间,他们就发了财,成了当地有名的富户。富裕了以后,刘家人也没有忘记老子,每到逢年过节,全家人都要点上香纸和红蜡,跪在地上祈祷:“愿上神保佑李老聃长命百岁。”
二、试量狗肉
试量镇是鹿邑县的中心地带,这里狗肉很出名,尤其是热烧饼夹狗肉,更是一道难得的美味。为什么其他地方的狗肉没有试量镇的好吃呢?按照当地百姓的说法,这与老子有很大关系。
传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当上了皇帝,刘秀作为汉室宗亲很不服气,于是打着恢复汉室江山的旗号,聚集数万民众,准备推翻王莽,重新建立大汉王朝。
当时,王莽实力强大,刘秀处于劣势,因此每次交战都是刘秀失败。
一天,刘秀在鹿邑被王莽的大军打败,他和部队失去了联系,只好一个人在试量一带东躲西藏。这时王莽的大军正加紧追赶,刘秀眼看就要被敌人逮住了,情况万分危急。
这时,云端里的老子骑着青牛,准备到故乡看看。他来到试量上空,看到下面有一个人快跑不动了,而不远处却有数不清的军兵在追赶。他看到这个人头上有一团瑞气,不是等闲之辈,于是就打算帮他渡过难关。
老子按落云头,吹了一口气,身边顿时出现了犁和牲口套。他把青牛套好,扬起鞭子,青牛就开始犁起地来。
老子看到的那个快跑不动的人就是刘秀。他在走投无路之际,看到一位犁地的老者,于是就跑过去跪在地上求助:“这位老丈,快救我一命,如果我大难不死,日后做了皇帝,一定要好好报答您。我叫刘秀,后边的追兵快到了,求您救救我吧!”
老子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用鞭子指了指深深的垄沟,刘秀很聪明,他当时就明白了老子的意思,于是马上躺到垄沟里。刘秀躺好以后,老子又返回来犁了一趟,翻起来的土就压在了刘秀的身上,这样一来,刘秀就完全被盖住了。
追兵赶到时,发现刘秀早已不见了踪影,只有一位老头在犁地,于是他们就问:“老丈,刚才有没有见到一个人从这里经过?”
老子说:“看到了,他向东边跑了,估计不会跑出太远,你们快点追,也许能追得上。”
于是,追兵就向东追去,刘秀这才躲过一劫。
刘秀从垄沟里出来以后,连忙向老子道谢:“多谢老丈救命之恩!如果我当上皇帝,一定会像对待亲生父亲那样对待您的!”
刘秀的话刚说完,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条野狗,在老子犁过的土地上乱闻,老子抡起鞭子就把野狗打死了,然后对刘秀说:“你现在肯定又渴又饿,就先拿这只狗充饥吧。前面有一座破庙,里面住着几个乞丐的,你们共同分享这只狗吧。”
说完,老子就不见了,只留下刘秀和那只死狗,刘秀心想:“看来这是神仙特来救我,我命不该绝啊!”
随后,刘秀把狗拿到破庙里,与那些乞丐一起扒了狗皮、撕开狗肉,扔进锅里煮了起来。
不大一会儿,狗肉就煮熟了,刘秀就和大家一起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他们饱餐过后,就带着巨大的满足感各自散去,只留下那个装着一些剩汤的破锅。
这时,有一个姓崔的老者路过这座破庙,看见破锅里有一些狗肉汤,闻起来香气扑鼻,于是他就回家拿个罐子把汤盛出来,端回家,倒在锅里,又添上些水,把一些狗肉放进锅里煮,结果煮出来的狗肉比过去好吃多了。从此以后,崔家就做起了狗肉生意,他们一直用这锅汤煮狗肉,汤少了就往里加水,这样锅里总是留有老汤,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为什么试量镇的狗肉这么好吃呢?人们都说老子飞天成仙之后,他的青牛也成仙了,赶牛的鞭子也沾了仙气。老子用鞭子抽打野狗的时候,鞭子里的仙气便钻进了狗肉里面,所以煮出来的狗肉味道十分特殊。
再说刘秀,他后来打败了王莽,做了东汉的第一位皇帝,吃尽各种山珍海味,可总觉着比不上试量的狗肉,于是就命御厨为他煮狗肉吃。那些技艺超群的厨师用了很多配料,下了很大功夫,可是煮出来的狗肉还是不能让刘秀满意。于是,刘秀派人到试量去买崔家的狗肉,拿回来一尝,味道美极了。
后来,刘秀知道是太上老君救了他,于是亲自到太清宫朝拜了老子,后来还去试量镇感谢当地的父老乡亲,并赏赐给崔家赏很多银两,还把试量的狗肉列为贡品。
就这样,试量狗肉的做法代代相传,时至今日,有关试量狗肉的故事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
三、孔集卤鸡
鹿邑县的西部有个地方叫做辛集镇,辛集镇西部有个小集子叫做孔集,这里住着一位麻大娘。其实,这位“麻大娘”是个男子,只是因为他脸上有麻子,说话女人腔,所以大家送给他一个外号叫“麻大娘”。
麻大娘家世代都开卤鸡店,到了他这一代,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因此他整天都愁容满面、无精打采地坐在店中,只有一些散客来光顾。
有一天,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飘然而至,麻大娘态度冷淡地招呼他坐下。老者说道:“给我撕一只卤鸡,另外再来四两白酒,我要尝尝你的手艺如何。”
麻大娘不紧不慢地撕着卤鸡,然后码放到盘子里,由于码放得很规矩,因此看上去就像一只整鸡趴在那里,可实际上都已经撕烂了。然后他又打了四两白酒,端到桌子上,让老者慢用。
老者悠然自得地吃着卤鸡,喝着白酒,过了很长时间才吃完喝完。
老者抬头说道:“你的卤鸡,吃起来口感差一些,而且缺乏后味,看来你的生意不太好吧?”麻大娘说:“您算是说对了,从我开卤鸡店那一天起,生意就一直不好,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老者说:“我可以让你的小店红火起来,你愿不愿意接受我的帮助?”
麻大娘听了之后将信将疑,就问道:“老先生,您有什么秘方吗?”
老者从腰间解下了一个葫芦,走到煮卤鸡的锅旁边,然后打开葫芦盖子,把里面的药丸倒进锅中。然后,他对麻大娘说:“这锅鸡汤千万不要搅动,水少了就往里添,这叫套着煮。头两天煮出来的鸡不要卖,只是让过路人都免费品尝一下。另外,你这店名也应当改一下,叫“千里香卤鸡店”。
话音未落,老者就不见了,麻大娘在店里店外转了好几圈也没找到这个白胡子老头。
事后,麻大娘就按照白胡子老头说的,换了招牌,写上“千里香卤鸡店”六个大字,头两天的鸡不要钱,让过路人都免费品尝一下。
令麻大娘没有想到的是,所有吃过卤鸡的人都伸出大拇指,说这鸡是世间少有的美味。麻大娘自己也尝了尝,果然觉得这鸡又筋又烂,吃了之后满口溢香,回味无穷。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村的人都听说麻大娘家的卤鸡好吃,于是大家纷纷来到他的小店买他的卤鸡吃。麻大娘看到顾客越来越多,原有的一口锅已经不够用了,于是添到十口锅,可还是供不应求。就这样,麻大娘很快就发了财,而且名声越传越远,连皇宫里的人都争着来买他的卤鸡。
麻大娘看到自己的生意这么好,猛然间想到当初那个白胡子老头,顿时明白过来了:那位老者就是老子,他给百姓送来了味美绝伦的卤鸡,同时也给他带来了财富。于是,麻大娘置办了丰厚的祭品,前往太清宫去拜谢老子。
如今,孔集卤鸡已经成为河南名产,深受全国各地人民的喜爱,鹿邑人都说,是老子葫芦里的丹药造就了这道美食。
老子
道教把老子奉为创始人,也称他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坐骑为青牛。传说老子经常下凡帮助百姓。
四、辛集麻花
一天,一个白胡子老头从孔集向东走,来到了辛集。他看到有个年轻人在炸麻花,生意不太好,于是走到炸麻花的油锅旁,把手罩在油锅上方,说道:“你看,这油还没烧到时候,你得晚下一会儿面,这样炸出来的麻花才会更好吃,不信你就试一试。”
年轻人说:“那我就按你说的做,如果炸不好,你可得负责!”
于是,年轻人就按照老头的说法,等油烧到火候了才下锅。
过了一会儿,白胡子老头见麻花已经熟到了一定程度,就说:“现在用笊篱捞出来,让我尝尝。”
年轻人把刚刚出锅麻花放到老头面前,老头尝过之后对年轻人说:“你也来尝尝”。
年轻人把麻花放在嘴里嚼了嚼,确实感到这跟以往有很大不同:嚼起来又香又脆,咽下去以后回味无穷,让人吃了一根还想吃第二根。
麻花的香气很快就飘遍了整条街道,很多人都被这香气吸引而来,年轻人就拿出刚出锅的麻花让大家免费品尝,众人一吃,都说味道好极了。
白胡子老头对年轻人说:“你的这锅油不要用完,油少了可以添新油,但不能完全用新油。你拿出文房四宝来,我给你留四句话。”
年轻人连忙取来笔墨纸砚,白胡子老头大笔一挥,写下了四句话:
碧油炸出嫩黄深,
凡人吃了能成神。
延年益寿似灵丹,
孝子买回敬老人。
下面落款:石八子。
白胡子老头解释说:“我姓石,由于我家兄弟八名,我排行第八,所以取名八子。”
说完,白胡子老头就不见了。年轻人回想着这位老人的言谈举止,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有人猜测,这位老人就是大家天天供奉的李老君,你看,“石”和“十”同音,“十”下面添个“八”,再添个“子”,不就是“李”字么?至于新炸出来的麻花为什么那么好吃,也有人给出了解释:刚才老者用手在锅上罩了一下,就把仙气传到油里去了,用这种油炸出来的麻花,自然美味无比。
从此,炸麻花的年轻人生意越来越红火,后来发了大财。为了感谢老子,他就在辛集修建一座庙宇,把老子的雕像安置在里面,天天供奉。
五、磨糊
有一年,鹿邑地区遭了灾,先是水灾,然后又是旱灾,结果造成很多农作物绝收,只有大豆和谷子勉强收了一部分,于是很多人家都把这两种粮食留给老人和孩子,青壮年纷纷出去逃荒,有的甚至去要饭,整个鹿邑一片凄惨的景象。
一天,有一个白胡子老头来到鹿邑,他腰间系着个葫芦,手里拿着赶牛的鞭子,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甩了一下鞭子,说道:“喝稀不吃干,多活几十天。”
当时有些细心人听了以后,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既然现在大灾当前,就不能按正常的方式过日子,于是回家就把谷子去了皮,和黄豆一起泡在水里,泡好以后磨成了糊糊,再放到锅里一煮,再配些野菜、榆树皮之类的东西,就可以用少量的粮食充饥了。只要挨过一年,明年就可以吃到新粮了。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认为这是老子在点化大家,让大家靠稀饭度日,不要轻易外出,因为即使出去了也很有可能饿死在外面。
于是,家家户户都不再逃荒了,而是一边种庄稼,一边做稀饭。人们把泡好的小米和黄豆放在石磨上磨,再把磨出来的汁水倒进锅里煮,煮出来的糊糊看起来很稠,喝到嘴里又很顺滑,味道好喝极了!如今,磨糊已经成了鹿邑本地的特色食品,就连外地游客也对这道小吃赞不绝口。
后来,人们经过不断研发,把煮软的黄豆直接撒到磨糊上,喝起来味道就更好了。不过,无论怎么变,人们都忘不了老子的功绩。
六、泥机子
有一次,老子骑着青牛回到故乡体察一下民情,他在云端看见到曲仁里的乡亲们正艰难地在泥泞不堪的土道上行走,人们的鞋都湿透了,小孩子哭喊着说脚快要冻掉了。老子看到这样的情景,顿生怜悯之心。
老子回到天庭以后,反复回想着人们在泥地里走路的情形,怎么才能让人们摆脱这种不便呢?思来想去,他突然眼前一亮,想出来了一个办法:把木板绑在脚上,离地几寸高,脚就不会沾上泥了。
有了想法以后,老子马上找到刚刚进入天庭、位列仙班的鲁班,与他商量这件事。听了老子的构想之后,聪明的鲁班立刻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非常爽快地接受了任务。
鲁班下凡到人间,化身为一个木匠师傅,并召集民间的一些木工,画出图纸,置办好木料,由他本人做个样子,再让其他木工照着做。做木匠活的人都很灵巧,一看就懂,于是,大家很快就做出了一大批泥机子,然后就到集市上贩卖。
大家被这种新奇的东西吸引住了,同时又听说这种东西可以帮助人们在泥地里行走,于是纷纷购买。大家买回去以后把它绑在脚上,走起来十分轻便,就是踩在泥窝里,脚也不会粘泥了。
鲁班见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就准备回天庭复命了,临走时他告诉大家说:“这个泥机子是李老君琢磨出来的,大家应该感谢他!”
上面几个故事都是关于老子的传说,虽然有些神乎其神,但也可以从中看出人们对老子的崇敬与爱戴。
1.孔子拜见老子归来以后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2.战国时代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说:“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庄子·天下篇》)
3.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太史公自序》)
4.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多自明也”。
5.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指出:“道家者流,盖出史官。历记成败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王南面之术也。”
6.晋代道学宗师葛洪指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抱朴子内篇·明目》)
7.晋代玄学家王弼说:“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老子指略》)
8.唐太宗在《贞观政要》中指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他还曾下诏令弘扬无为而治的为政方略:“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宜有改张,阐兹玄化。”百官“各当其任,则无为而治矣”。
9.唐玄宗在《御制道德真经疏》中指出,《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
10.宋太宗说《道德经》“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宋朝事实》卷三《圣学》)
11.宋徽宗在颁行《御解道德真经》的诏书中说:“道无乎不在,在儒以治世,在士以修身,未始有异,殊途同归,前圣后圣,若合符节。由汉以来,析而异之,黄老之学遂与尧、舜、周、孔之道不同。故世流于末俗,不见大全,道由之以隐,千有余岁矣。朕作而新之,究其本始,使黄帝、老子、尧、舜、周、孔之教,偕行于今日。”
12.北宋的欧阳修说:“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彭耜《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
13.北宋的苏辙在《双溪集·遗言》中说:“言至道无如五千文。”
14.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说:“盖老聃,周之史官,掌国之典籍,三皇五帝之书,故能述古事而倍好之。如五千言,亦或古有是语而老子传之,未可知也。”(《朱子文集·卷三·答汪尚书》)
15.明太祖朱元璋在《御注道德经》中说:“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16.明代思想家王廷相说过:“老、庄谓道天地,宋儒谓天地之先只有此理,故乃改易面目立论耳,与老、庄之旨何殊?”(《王廷相哲学选集》)
17.顺治皇帝说:“老子道贯天人,德超品汇,著书五千余言,明清静无为之旨。然其切于身心,明于伦物,世固鲜能知之也。”(《御制道德经序》)
18.清代著名学者纪昀说,道家学说“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19.清朝末年思想家魏源在《老子本义》中说:“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20.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说:“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之所用也。故能‘长而不宰’,‘无为而无不为’。君主之国,未有能用黄老者也。汉之黄老,貌袭而取之耳。君主之利器,其惟儒术乎!”
21.清末改良运动的先行者梁启超说:“道家,信自然力万能,而且至善;以一涉人工,但损自然之朴。”又说:“老庄崇虚想、主无为、贵出世、明哲理、重平等、明自然等;孔孟崇实际、主力行、贵人事、明政法、重阶级、重经验等。”
22.鲁迅先生说过:“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29.胡适在《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中指出:“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23.郭沫若《中国史稿》中写道:“《道德经》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又是一部兵书。”
24.林语堂在《老子的智能》中说到:“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他还曾经说过:“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25.哲学家金岳霖在《论道》中指出:“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就是道。”
26.原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曾经说过:“道家,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这是确然无疑的。”
27.中国著名物理学家董光璧,在《当代新道家》中说道:“当代新科学的世界观向东方特别是道家的某些思想复归的特征,提倡一种以科学新成就为根据的,贯通古今、契合东西的新文化观。这是一种基于文化趋同性的世界主义文化观。”
28.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中国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
29.台湾著名学者陈鼓应认为:“中国哲学史实际上是一系列以道家思想为主干,道、儒、墨、法诸家互补发展的历史。”(《道家哲学主干说》)
30.台湾著名学者丁中江指出:“老子思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至少可以与孔子相提并论。我个人认为,他的贡献要超过孔子。”
31.毛泽东对老子的《道德经》有过这样的评价:“《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32.著名道学专家熊春锦认为:“老子的《德道经》,字字是灵符,句句是珠玑。他瑰集了上古时期和周朝末年之前数千年乃至上古中华文化的精华,他是世界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一切学科的精华。在他的大智能中,严谨地构成了一部亘古未有、承前启后、昭示万代、无出其右的一门绝学。这门绝学,就是道学,就是德学,就是老子大唯物主义和老子唯德主义辩证法。”(《圆融中华圣学,复兴民族道德》)
33.著名哲学家萧焜焘在《再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中说道:“老子是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哲学家,《道德经》是一部不朽的哲学全书。他研究了自然的本质、宇宙的构造、生命的奥妙、人类的秉性、社会的生成。……他高瞻远瞩,深入解剖人生,积极介入人生。……冷静地睿智地把握了宇宙人生的本质与规律,那就是‘道’。”
34.哲学史专家萧萐父在《道家学风述要》一文中说:“道家学风体现在学术史观与文化心态上,更有一种恢弘气象。从总体上与儒、墨、法诸家的拘迂、褊狭和专断相较而言,道家别具一种包容和开放的精神。《老子》是人类文明智能的源头活水,老子的道是本体,是道理,是道路,是道德,是自然规律,是有和无的自然统一,他代表世界和宇宙发展的过去和未来,是全部的经历和本根,这个经历包括了无机、有机世界,包括生命以及人类精神文化世界。故而宇宙之无和有以及发展规律都是道本身实现过程之体现,人类认识领悟了道就完全可以引领现代科学的革命腾飞。”
35.著名学者黄友敬在《老子传真》一书中对老子有这样的评价:“他将中华先祖从太古时流传至黄帝以来的大道,承前启后,发扬光大,从实践和理论上,从修身和治世上,都推进到一个划时代的水平,以至古人将他和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并称‘黄老’,他是当之无愧的。老子之道,宇宙中自然之道,上古流传迄今之道也。它究天人之际,察万物之情,通古今之变,应人生之事,证大道之真,是世人修真成圣之道。”
3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专家胡孚琛先生在《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再论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一文中说:“道学文化是人类唯一保存下来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原生态文化,它是人类最初的文化,也必将是人类最后的文化。新道学文化的创立是中国文化的第三次重构,也是世界上‘第二轴心时代’普世文明的发现。现代人类社会有必要借鉴道家的自然生态文化,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诠释和创新,将现代西方文化的精华接纳进来,创立集古今中外文明精粹之大成,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学文化,以解决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37.哲学家牟钟鉴说:“不读《老子》不足以谈论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已成为国际学界的共识。老子建立了一座道的丰碑,诸子百家环绕而敬仰之,得大道之滋润,用大道而生辉。”
38.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无为和有为的关系,不光对企业,对所有部门都一样,其实是非常关键的。所谓无为,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它是无形的,但非常重要。如果把企业当成一个人的话,它就是一个人的灵魂;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艘船的话,它就是罗盘。在这个无形价值观的指导下,可以产生有形的成果,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如果能做到‘无为’,则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有形的东西生于无形的东西。”
1.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说过:“斯宾诺莎所提出的泛神论以及尊崇自然的思想与中国古代的老子思想有很深的联系”。
2.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指出:“中国人所认可的基本原则是一种理性—被称为‘道’……‘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留下的《道德经》一书,最受世人推崇。”
3.德国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在《神话哲学:中国哲学》中强调:“‘道’并非人们过去翻译的理性,‘道’是门。”他还认为,老子思想是“真正思辨的哲学”。
4.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先驱尼采说过:“老子思想的集合—《道德经》,就像一个永远不会枯竭的井,里面满是宝藏,只要放下汲桶,就可得到。”
5.德国古典社会学奠基人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说道:“实事求是地说,在中国的历史上,每当道家(或道教)思想得到民众认可的时期(例如唐朝初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头总是比较好的,社会民众总是丰衣足食的。道家注重生命,这不仅体现为注重个体生命,同时也体现为注重社会整体的发展。”
6.德国著名哲学家、明斯特大学教授曼纽什在《中国哲学对西方美学的重要性》中指出:“中国哲学可以说是我们这个精神世界里不可或缺的元素。平心而论,我们这个世界的精神孕育者,当属柏拉图和老子、亚里士多德和庄子,以及其他一些人。遗憾的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很多哲学著作总是习惯性地只提及欧洲古代的一些哲学家,却偏偏忽略了老子的《道德经》,从而极不明智地排斥了一种对于欧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的源泉”。
7.德国著名学者克诺斯培说:“当下三大问题(发展、裁军、环保)的解决,都可以从老子那里得到一些启示。”
8.德国诗人柯拉邦德在《听着,德国人》一文中,主张德国人应遵循“神圣的道家思想”来生活,要做“欧洲的中国人”。
9.德国学者尤利斯·噶尔在《老子的书—来自最高生命的至善教诲》一书中说:“也许是老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并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也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尚未到来,老子已经不再是一个自然人,也不再是一个名称了。……他比任何生命,都更加具有活力。”
10.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语言的本性》一书中指出:“老子的‘道’可以理解为一种深刻意义上的‘道路’,也就是‘开辟出新的道路’,它的内涵要比西方人所说的‘理性’、‘精神’、‘意义’等概念更加根本。”
11.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说:“西方思想与西方民族精神的整个体系,都是以逻各斯为核心概念的。西方民族精神的最高概念是逻各斯,而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概念则是道,二者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可以说‘逻各斯与道同在’。”
12.英国生物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说:“中国人的性格当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元素都源自道家思想。假如没有道家思想,中国就像是一棵已经烂掉一部分深根的大树。”
13.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一书中说道:“在有人类生存的任何一个角落,道家思想都是最早的哲学,它早已推断出,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已经严重扰乱了自身与‘终极实在’精神之间的平衡,从而有损自己在宇宙当中所应有的地位。”
14.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经在电视媒体上呼吁,德国每个家庭都应该买一本老子的《道德经》,以帮助人们解决精神层面的困惑。
15.英国哲学家克拉克说:“现代经济的自由市场原理实际上源于老子的无为而治”。
16.英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彭马田说过:“《道德经》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著作,它是格言与注疏的统一体,前后并没有明显的逻辑顺序,这八十一章就像一串圆润无比的珍珠项链:就像珍珠一样,彼此独立,而又串联在一起,其效果更显得精美绝伦。”
17.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卡普拉对道家提倡的生态智能颇为推崇,他说:“在各种伟大的传统当中,我认为,道家提供了最为深刻同时也最为完美的生态智能。”
18.美国理论物理权威约翰·惠勒博士说:“现代物理学的大厦建立在无的基础之上,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导出了如今的所有。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代西方历经多年,花费了大量财力才得到的结论,在遥远的中国古代早就有了思想的先驱。”
19.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在其著作《世界文明史》中提到:“也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烧掉所有的书籍,而单独在《道德经》中寻找智慧的摘要。”
20.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将老子选了进去,他对老子的评语是:“如果老子真的是《道德经》的作者,那么他的影响力的确很大。这部书虽然只有不到六千字,但其中却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精神食粮。在西方社会,《道德经》比孔子或任何其他儒家著作更加流行。”
21.美国第40任总统里根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援引《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并以此来阐述其治国理念。
22.美国管理学权威艾博契特在《二十二种新管理工具》一书中引用了老子的“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他还议论道:“这几句话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代表着卓越管理者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但尚未有人趋近于这种道的境界。”
23.享有“欧元之父”美誉的蒙代尔曾经说过:“中国人信奉的是道,实际上,这种思想在中国的三种主流思想当中都有存在。道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是自然的法则,是一种统一的、自发的运动。”
24.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非常欣赏道家思想的现代性,他在《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中说道:“老子在距今两千多年以前就预见并批判了当今人类文明的缺陷。老子仿佛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了人类个体以及人类整体的最终命运。”
25.日本自然派学者福冈正信曾坦言:“假如我们早听老子的话,就可以避免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害。”
26.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应归功于阅读孔子,但主要还是读《老子》。”1891年,一位出版家问托尔斯泰,世界上有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他的影响最大。托尔斯泰回答说,自己受孔孟的影响“很大”,相比之下,自己受老子的影响应该是“巨大”。他在日记里还有这样的阐述:“做人就应该像老子所说的水一样。如果没有障碍,它就向前奔流;一旦遇到堤坝,就立刻停下来;等到堤坝出现了缺口,就再次向前流去。如果器皿是方的,它就呈方形;如果器皿是圆的,它就呈圆形。所以说,它比任何事物都更重要,比任何事物都更强大。”
27.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奇曾经说过:“老子是世界的,他属于我们全人类。”
28.突变理论创始人托姆在《转折点》中说道:“在老子的思想体系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突变理论的启蒙阐述。”
29.丹麦著名物理学家,互补理论创始人玻尔在被丹麦王室授予勋章时说道:“我并不是这一理论的开创者,我只是一个(道家思想)得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