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两千年前,老子骑青牛,过函谷,西出流沙不知所终。他过函谷关唯一留给后人的便是洋洋洒洒的五千字《老子》。

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生卒年具体不详,是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长孔子二十余岁,孔子曾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老子修道而长寿,大概活了一百六十余岁,或说二百余岁。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后人称其为“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经》《五千言》,是先秦道家学派代表性著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老子》一书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全书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上篇道经,第三十八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老子》全书篇幅不长,但却论述精辟,意义丰富,思想深邃。全书内容重在详尽论述了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道”,以“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既是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既“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又是运动规律和法则。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不仅是指宇宙间的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同时,老子还用这种“道”来指导治国和修身,并且直接面对现实社会。他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规律,客观条件不允许,勉强作为,必然劳民伤财,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只有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人心复朴,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办法。

老子认为要达到心灵修养的最高境地,就要“少私寡欲”,要“知足知止”。少私寡欲,不是要灭绝私欲,而是主张恬淡为上,把私欲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无休止的追求名利,结果必然是招致物质和精神上的严重损失,只有知足而止,才是长久的、真正的富足。

老子《道德经》仅仅五千言,古今中外解释者却有七百余种,然释意离题万里者自不必说,能够通俗易懂的详解《老子》一书却又并非易事。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老子》,我们翻阅大量古代刊刻资料,从众多古籍中甄选出图画,配以精辟图文说字,力求用最直观具象的方式以图释文。同时还运用大量的事例故事,从不同角度来诠释《道德经》中蕴含的朴素真理。

《道德经》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为学、修身的宝典。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奇书,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LG/57ljtU0+n0lmvfxtOQ2ty7xWjGYNN5YN0XAOiPrgPPdIEASQM3vE00gWZcZX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