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特别喜欢用“天水一朝”指代宋朝,盖其原因,不过是《宋史》卷六十五所记载的:“天水,国之姓望也。”即天水乃是赵姓的郡望。

陈寅恪大师对“天水一朝”的评价非常高,他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的确,纵览有宋一朝,其文化之昌明、思想之繁荣、经济之发达,远超汉唐。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的GDP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最让人称道的是其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发展,儒学得到复兴、宋明理学出现、科技发展迅速,天文学、数学、医药学、机械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等方面成果累累,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也发展到新的高度,涌现出众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画家和诗人。

一句话,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样(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陈寅恪大师因此无比傲骄地说:“尚气节而羞势利,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永远之瑰宝。”

话说回来,宋朝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文化成就,是与其重文轻武,要“与天下士人共治天下”的立国思想有直接关系的。

宋太祖在立国之初,就曾密镌一高七尺、阔四尺石碑立于太庙寝殿的夹室中,称“誓碑”,用销金黄幔遮蔽,封闭门钥。

“誓碑”上刻誓词三行,其中有一行,赫然刻:“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所以,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读书人最受尊重、最幸福的时代。

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一书中就不无感叹地说:“宋朝就是士大夫的乐园。”

也正因如此,宋朝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在中国历史上其兵变、民乱次数相对较少,规模也较小。北、南两宋立国三百余年,两次都是倾覆于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西方与日本史学界的许多学者都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时期。

不过,宋朝是接替五代十国中后周的政权而来,虽说后来灭荆南、灭后蜀、灭南汉、灭南唐、灭北汉,接纳了吴越国和清源军,但领土面积只有230万平方公里,不仅比唐大有收缩,而且还不及辽的面积。

在北宋时期,北宋王朝周边有占地面积50万平方公里的大理、占地面积70万平方公里的西夏,还有占地面积448.54万平方公里的辽国!

最要命的是,中原王朝用以抵御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以及那依山而建的万里长城都因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送辽国而在辽国手中,这就使北宋王朝从一开始就是个先天不足的大一统王朝,自始至终都在感受着来自辽国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还一直抱守着“重文轻武”思想,则不要说开疆拓边,就连自保都成问题。

实际上,北宋先是疲于应对北面的辽国,后奔命于应对西面的西夏,一直不得消停,故其文明虽然鼎盛,却被称为“刀锋上的文明”。

而当辽国灭亡,宋金对峙,南宋政府退缩到长江以南,最后与金国以淮水为界,已是风雨飘摇,偏安一隅了。

弱小的南宋却与元苦撑了约半个世纪,最后的崖山一战,“尸浮海上者十余万人”,丞相陆秀夫负幼帝蹈海,气节惊天地,泣鬼神!

本书就围绕着这样一个让人又爱、又恨,又神往、又敬仰的朝代展开叙述,通过“宋初疑云”“宋史公案”等章节讲述宋朝先天不足和积贫积弱的缘由;通过“北宋名臣”讲述北宋文化的发展;通过“衰世乱象”讲述北宋灭亡的前因后果……但重点以“抗金名将”“英雄岳飞”“宋金争锋”讲述两宋之交的重大转折,以“河山半壁”“千秋评说”讲述南宋最后的历史,让读者对整个宋朝历史有一个系统、全面和感性的认识。 qH4WNEMo1t9H1R457bso67FdqDA20oONKEHSN3x+w8OAleW+JDl12TiM++sKVYW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