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宋仁宗的不“仁”事

宋仁宗是一代明君,在历史上拥有很高的评价。

据说,宋仁宗驾崩的消息刚一传出,大宋朝野莫不号哭,举国哀痛。

甚至,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如同五雷轰顶,抓住前来送讣告的使者的手,失声痛哭,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

从此,辽国历代皇帝供奉宋仁宗的御容一如供奉祖宗。

明文学家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直称宋仁宗之德堪为北宋诸帝之冠。

就连一向眼高过顶的清乾隆皇帝也说:朕平生最敬服三个帝王,爷爷康熙、唐太宗和宋仁宗。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深得人们崇敬的圣主,也常做一些不厚道的事儿。

比如说,大词人柳永好不容易才通过了考试,但宋仁宗心眼儿忒小,恨他才名太高,并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传颂于市井坊间,便划掉了他的名字,讥讽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相比之下,柳永就大气得多了,虽然就此与功名绝缘,却还说:“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意思是,没有关系,我还希望年年都能看到陛下的仪仗,希望能瞻仰陛下的风采。

因为一句词,就掐断了一个人的前程,宋仁宗实在太霸道了点儿。

对文人是这样,对武将,宋仁宗的心肠也够狠够黑。

宋仁宗朝的武将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狄青,但狄青就死于宋仁宗的软刀子下。

与柳永的功名被毁相比,狄青的冤死过程,就要复杂得多了。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省)人,出身贫寒。十六岁时,因为兄长与乡人斗殴,将人打残,跑路了,就代兄顶罪,被判罪劳改,如《水浒传》里的林冲一样,双颊刺上文字。

劳改结束,狄青投身行伍。他从一个小兵做起,在与西夏作战的岁月里,冲锋陷阵,奋勇当先,一直做到了边疆大将,任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

因为面颊上有刺字,军中咸呼“面涅将军”。

得到这样的称呼,狄青以后每临阵作战,都戴上一只青铜面具,出没敌阵,敌人无不望风披靡,不敢抵挡。

范仲淹深喜狄青的将略之才,教他读《左氏春秋》,鼓励他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

狄青虚心受教,认真读书,融会贯通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在战场上更加如虎添翼,一直打到西夏李元昊称臣降服,积功升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宋仁宗看到狄青脸上还留有刺配的黥文,就假惺惺地劝他敷药清除。

狄青朗声回答说:“狄青若无此两行字,何由致身于此?断不敢去,要使天下健儿知国家有此名位待之也。”

在宋代重文轻武的积习之下,很多文臣都对狄青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打压。

当时,宰相庞籍就以祖宗旧例极力阻挠,说宋朝开国以来,还没有武将担任枢密使重位的,狄青何德何能,敢篡取国家重器?

而在狄青做定州的副总管时,知州兼安抚使和都总管韩琦就经常给狄青甩脸色,使得韩琦的歌伎都敢狗仗人势,向狄青劝酒时,毫不客气地说“斑儿请你喝一杯”。

狄青的旧部焦用是个骁勇善战的悍将,偶有小过,韩琦要将之斩首。

狄青立在阶下求情,说:“焦用有军功,是难得的好儿郎。”

韩琦反唇相讥,说:“东华门外以状元身份骑马出来的才是好儿郎,这个算什么好儿郎!”当着狄青的面儿把焦用杀了。

狄青悻悻而走,对左右说:“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

现在,狄青做枢密使,文彦博为同平章事,两人的地位差不多,但文彦博总是想方设法要搞倒搞臭狄青。

文彦博劝宋仁宗免掉狄青枢密使的职务。

宋仁宗有些磨不开脸,说:“狄青是个忠臣。”

文彦博答:“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这一句话戳中了宋仁宗内心的隐私,立马改授狄青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护国军节度使,出判陈州。

这就跟撤职差不多了。

狄青莫名其妙,向文彦博询问此中缘故。

文彦博面无表情地说:“无他,朝廷疑尔。”

俗话说:“君疑臣臣必死,臣疑君臣必反。”

狄青寒毛直竖,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

临发陈州,狄青自知凶险,对人说:“陈州有一种梨,叫青沙烂,狄青现在去陈州,必然烂死。”

一语成谶。狄青到了陈州,仅一年多,就暴病身亡。

在陈州期间,宋仁宗每月两次遣使探视狄青的近况。狄青每听说使者来了,就心惊肉跳,疑惧不安,终于病亡。

可叹!一个不畏敌人枪林箭雨的绝世名将,竟然悄无声息地死在了宋仁宗的软刀子之下。 99K3n5jWuxUcd2JKQfVv8PAKTp0dLEJZxFs9ex3ggeSIr/+5W1uUhhizhPcfhmr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