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1012—1067),字君谟,号莆阳居士,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景祐三年(1036)为西京留守推官,时范仲淹等人以言事贬,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称赞范仲淹等人,一时知名。后为馆阁校勘,庆历三年(1043)知谏院,支持范仲淹等人的改革,论事无所回挠。庆历四年,“庆历新政”失败,蔡襄出知福州。皇祐二年(1050)以右正言召,进知制诰,五年,获赐“君谟”二字。至和元年(1054)知开封,二年,知泉州。嘉祐五年(1060)入为翰林学士,治平二年(1065)出知杭州,治平四年卒。赠礼部侍郎,孝宗淳熙三年五月,赐谥“忠惠”。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学识渊博,尤善书法,字体浑厚端庄,淳淡婉美,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天下称“苏黄米蔡”,为北宋书法四大家。清人刻有《宋端明殿学士蔡忠惠公文集》。《宋史》卷三百二十有传。
天子之尊,下视民人,远绝不比 。然出政化 ,行德泽 ,使之速致而均被者 ,盖其所关行 ,有以始而终之者也。恶乎始 ?宰相以始之 ;恶乎终?县令以终之。辅相天子 ,施政化德泽,自朝廷下四方而止于县者,承其上之所施,然后周致于其民也 。近天子莫如相,相必得贤,故能辅其政化德泽之施也。近民莫如令,令无良焉,虽政教之美,德泽之厚,而民莫由致之也 。相近天子而令近于民,其势固殊然 。其相与贯连 ,以为本末 ,是必动而相济者也 。民知其所赖 ,而相休养以业其生 ,惟令而已。令之于民,察其土风井闾 ,而别其善恶、强弱、富贫、勤堕、冤隐、疾苦 ,以条辨而均治之 ,使咸得其平焉 ,令之负岂轻也哉 !今之取令,率以岁年,不称其能否 。是故天下之令有贤有不贤,天下之民有幸有不幸。必尔尽天下之令无有不贤,则尽天下之民亦无有不幸矣。
子思黄君,业儒 ,以才名于时。前此为狱官 ,莅囚必直其情 ,而未尝以色语威之 。今之为县,从可知矣 。故予序其行,既属子思以为令之重 ,而又庆咸阳之民之幸也。
宋刻本《莆阳居士蔡公文集》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