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洙(1001—1047),字师鲁,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圣二年(1024)登进士第,授绛州正平县主簿,历任河南府户曹参军等职。后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时值范仲淹因指责宰相吕夷简而贬饶州,尹洙上疏自言与仲淹义兼师友,当同获罪,于是被贬为崇信军节度掌书记,监郢州酒税。陕西用兵,尹洙被起用为经略判官,累迁至右司谏,知渭州,兼领泾原路经略公事。坐以公使钱为部将偿债,贬监均州酒税。病卒。有《河南先生文集》二十七卷。尹洙年轻时从穆修学《春秋》,力为古文,为北宋古文运动先驱,韩琦《祭龙图尹公师鲁文》曰:“首倡古文,三代是追。学者翕从,圣道乃夷。名重天下,无人不知。”《宋史》卷二百九十五有传。
国家割弃朔方,西师不出三十年
,而亭徼千里
,环重兵以戍之。虽种落屡扰
,即时辑定
,然屯戍之费亦已甚矣
。西戎为寇,远自周世
。西汉先零
,东汉烧当
,晋氐、羌
,唐秃发
,历朝侵轶
,为国剧患。兴师定律
,皆有成功,而劳敝中国
。东汉尤甚,费用常以亿计。孝安世,羌叛十四年,用二百四十亿。永和末,复经七年,用八十余亿。
及段纪明,用才五十四亿,而剪灭殆尽
。今西北泾源、邠宁、秦凤、鄜延四帅,戍卒十余万,一卒岁给,无虑二万。(原注:平骑卒与冗卒,较其中者总廪给之数,恩赏不在焉
。)以十万众较之,岁用二十亿。自灵武罢兵
,计费六百余亿。方前世数倍矣。平世屯戍,且犹若是。后虽无他警,不可一日辍去
,是十万众有益而无损期也
。国家厚利募商入粟
,倾四方之货,然无水漕之运,所挽致亦不过被边数郡尔。岁不常登
,廪有常给
,顷年亦尝稍匮矣。倘其乘我荐饥
,我必济师
,馈饷当出于关中
,则未战而西垂已困
,可不虑哉。为今之计,莫若籍丁民为兵,拟唐置府,颇损其数。(原注:唐府兵,上府千二百人,中府千人,下府八百人
。)又,今边鄙虽有乡兵之制
,然止极塞数郡,民籍寡少,不足备敌。料京兆、西北数郡
,上户可十余万
,中家半之,当得兵六七万。质其赋无他易(原注:赋以泉石者,不易以五谷
),畜马者又蠲其杂徭
。民幸于庇宗
,乐然隶籍。农隙讲事,登材武者为什长、队正
。盛秋旬阅,常若寇至。以关内、河东劲兵傅之
,尽罢京师禁旅
。慎简守帅,分其统,专其任。分统则柄不重,专任则将益励。坚其守备,习其形势,积粟多,教士锐,使虏众无隙可窥,不战而慑
。兵志所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其庙胜之策乎
。
《四部丛刊》本《河南先生文集》卷二
皇帝陛下:臣闻汉文帝盛德之主
,贾谊论当时事势,犹云可为恸哭
。孝武帝外攘四夷,以强主威
,徐乐、严安尚以陈胜亡秦、六卿簒晋为诫
。二帝不以危乱灭亡为讳
,故子孙保天下者十余世。秦二世时
,关东盗起。或以反者闻,二世怒,下吏;或曰“逐捕今尽,不足忧”,乃悦
。隋炀帝时,四方兵兴
。左右近臣皆隐贼数,不以实闻。或言贼多者,辄被诘责
。二帝以危乱灭亡为讳,故秦、隋之宗社数年为丘墟
。陛下视今日天下之治,孰与汉文
?威制四夷,孰与汉武?国家基本仁德,陛下孝慈爱民,诚万万于秦、隋。至于西有不臣之虏
,北有强大之邻
,非特闾巷盗贼之势也
。自西虏叛命者四年
,旁塞数扰,内地疲远输,兵久于外而休息无期。卒有乘弊而起,兵法所谓“智者不能善其后”
。当此之时,陛下当夙夜忧惧
,所以虑事变而塞祸源也。陛下延访边事
,容纳直言,前世人主勤劳宽大,未有能远过者也。然未闻以宗庙为忧,危亡为惧,此贱臣所以感愤於邑而不已
。何者?今命令数更,恩宠过滥,赐与不节,此三者戒之慎之,在陛下所行耳,非有难动之势也。陛下因循不革,敝坏日甚。臣是以谓陛下未以宗庙为忧、危亡为惧者以此。夫命令者,人主所以垂信于天下也
。异时民间闻朝廷降一令,皆竦视之
;今则不然,相与窃语
,以为不久当更,既而信然
。此命令日轻于下也。命令轻则朝廷不尊矣。又闻群臣有献忠谋者,陛下始甚听之,后复一人沮之
,则陛下意移矣。忠言者以陛下信之不能终,颇自诎其谋
,以为无益。此命令数更之弊也。夫爵赏,陛下所持之柄也
。近时外戚、内臣以及士人,或因缘以求
,恩泽从中而下,谓之内降
。臣闻唐氏政衰,或母后专制,或妃主擅朝,树恩私党,名为斜封
。今陛下威柄自出
,外戚、内臣贤而才者,当与大臣公议而进之,何必袭斜封之弊哉?且使大臣从之,则坏陛下纲纪
;不从,则沮陛下德音
。坏纲纪,忠臣所不忍为;沮德音,则威柄日轻。臣又闻尽公不阿
,朝廷所以责大臣
,今乃自以私昵挠之
,而欲责大臣之守正不私,难矣。此恩宠过滥之弊也。夫赐与者
,国家所以劝功也
。比年以来
,嫔御及伶官、太医之属,赐与过厚。民间传言:内帑金帛
,皆祖宗累朝积聚。陛下用之不甚爱惜,今之所存无几。疏远之人,诚不能详内府丰匮之数
,但见取于民者日烦,即知蓄于公帑者不厚
。臣亦知国家自西方用兵
,用度寖广
,帑藏之积,未必皆为赐予所费。然下民不可家至而户晓,独见陛下行事感动耳。往岁闻边将王珪以力战赐金
,则无不悦服;或见优人所得过厚,则往往愤叹,人情不可不察。此赐予不节之弊也。臣所论三事,皆人人所共知,近臣从谀而不言,以至今日。方今非独夷狄之为患,朝政日弊而陛下不寤
,人心日危而陛下不知,故臣愿先正于内以正于外,然后忠谋渐进,纪纲渐举,国用渐足,士心渐奋,夷狄之患,庶乎息矣。伏惟陛下深察秦、隋恶闻忠言所以亡,远法汉主不讳危乱所以存。日新盛德,与民更始
,则非独贱臣幸甚,实亦天下幸甚。干犯斧钺,臣无任战汗激切俟命之至
。臣洙再拜昧死上疏。
《四部丛刊》本《河南先生文集》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