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至19世纪中国的主要通货是白银和铜钱。白银有银两和银元两种形式,它们都用两、钱(0.1两)、分(0.1钱)的单位计量。银两的铸造约于元代开始,故称“元宝”。1838年前后总督林则徐提到一个中等收入家庭日均消费大概1钱。 户部或各省布政使用以计量的库平银约为37.3公克。通过对民国时期中国不同地方银两的比较,1两的重量在33.99到37.5公克之间,纯度在0.979到0.987上下(如图E1)。 1863年的一个记录指出各地银两重量和纯度的差异比各地容器容积的差异少。 本书所提到的银元,包括墨西哥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之前的西班牙银元及之后的墨西哥银元(如图E2)。因为两种银元重量都约为27公克及纯度都在90%左右 ,所以两者在此书中都以“银元”相称,以便于进行不同时期银元数量的比较。1银两约相当于1.43银元。 计量单位海关两约为1.114银两。1860到1887年,1海关两相当于1.45银元,1887到1895年间为1.52银元。 直到19世纪前期,来自墨西哥的银元仍是北美殖民地以及美国的重要通货。 本书计算中美两国国际收支的美国银元视同西班牙银元和墨西哥银元。计算中英两国间的国际收支,采用的是19世纪前期惯用的1英镑为4银元的换算比率。 计算日本输往中国的银两,1贯日本白银的重量大约是3.75公斤(如图E3) ,1公斤为25.098两。 铜钱即制钱,它是圆型货币,中间有一方孔,面值1文(如图E4)。1千文通常用绳子贯穿而称1串或1贯。按清初计算,12,880串即是1卯。卯原意为1年内所铸造的铜钱数。 中国传统铸造铜钱的方法是先将铜与白铅、黑铅或锡混合冶炼成合金,最后再压铸成铜钱。合金中铜的含量于不同皇帝统治时期在50%—80%之间变化。 因为锡只占少量,所以中国惯用铜钱而不是青铜钱来称呼。
2. 本书有关货币论争的描述引用了官员对皇帝的奏报等第一手资料。清代官员对皇帝的例行奏报,其详细程度可与英国议会文书相比。这些官方档案现保存于台北和北京。奏议大多来自省级官员,有的也来自御史和京官。本书利用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档案包括“钱法档”、“宫中档”、“上谕档”、“军机档”、“外纪档”、“议覆档”和“长编总档”。 本书引用的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军机档来自已出版的《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本书也利用了《大清实录》、《筹办夷务始末》等已出版的清朝官方档案。
3. 除了张舜徽所编《清人文集别录》或成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续编》所收集的清朝学者官员的个人文集之外,贺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王云五编《道咸同光奏议》也包括了19世纪前期清朝学者官员关于时政的讨论。本书大约搜集了当时50余位学者官员的这类资料。为追索这些学者官员的背景,本书也参用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朝为修国史所收的传稿、传包或《清代传记丛刊》中的学者官员传记。
4. 海关资料对作者从世界角度看中国经济的一些背景研究非常重要。1853年太平天国的一支部队攻占了上海县城,从此中国的行政机构——上海海关开始在条约口岸体系安排下由英、法和美国的领事所共管。因为领事的管理更为有效,加上,在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压力下,1858年后所有中国海关变成国际共同监管。从那时起,海关用英文发行每年度以及每十年度的涉及全国及各个条约口岸或某个专题的贸易报告。
图E1 银锭(银两)
称为元宝的50两银锭,大多由商人将进口的银元或较小的银锭,依政府指定的样式改铸而成。(资料来源:除非另外标注,以下银两、银元、纸币、普尔钱图像均由张惠信先生提供)
图E2 西班牙银元和墨西哥银元
1823年以前处在西班牙统治下的墨西哥铸成的银元,中文称本洋或佛头。因为英国政府禁用英国银元与中国贸易,实际上用的是西班牙银元。 1823年以后墨西哥政府铸造的银元,中文称鹰洋。因为这个银元底面的图案是一只嘴中衔着一条蛇的老鹰站在仙人掌上。这个图案是墨西哥共和国的国徽。在银元的正面,图案是闪烁的光芒环绕一顶织有“自由”字样的软帽。
图E3 日本白银
这个日本银元拍自神户附近山区生野银山博物馆。这是德川时期用灰吹法制成的质地精良的白银。灰吹法是用热风吹到放上铅的银矿上,使两者熔合,再将这个溶合物铺到由兽骨与松针烧成的灰硬化以后的床底上。向这些上面吹热风之后,氧化的铅与灰结合,银就会脱落而出。这个开采银矿的方法使日本可以直接在银山提炼出银来,而使其产量大增。这个用铅的采银法与拉丁美洲用汞的采银法有所不同。
续图E4 嘉道年间的制钱
制钱的正面铸有皇帝的年号与通宝两字,背面则铸上铸局的满文。中国的铸钱中间有一个方孔,上面没有西方硬币有的人物、动物或其他图像。(资料来源:奥平昌洪,《东亚钱志》,1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