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0日下午2:30-3:30,应邀在钦奈Loyola企业管理学院(Loyola Institu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为250名研究生、副博士生、博士生和部分教师做题为“Urbanization: EconomicDevelopment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oday's China”。报告时间为50分钟左右,另有十余分钟的问答、互动环节。
本来,学院的负责人Saleth教授希望他在的时候我做讲座,因为他非常希望听到我的报告。他一再跟我到讲这个愿望,希望我在他没有出差的时间来。但那位跟我联络的女士与我沟通不畅,最后将时间定在了周四下午。这个时间Saleth教授出国去以色列了。我们后来在电话中决定就不再改变时间了,给他留下了点儿遗憾。其实我不喜欢那个日子,因为我周五有两场报告,都需要准备。三场报告挤在两天无疑有点紧张,让我很累。由于在马德拉斯大学新闻系的报告已经大张旗鼓公告出去了,还被要求准备PPT以便传播和翻译成泰米尔语,我不得不花了一定的时间做准备(结果由于种种原因PPT并没有用上)。这个关于城市化的报告并没有书面的准备,没有时间。周三晚上马德拉斯大学招待所我的楼上一位客人睡得很晚,不停地拉椅子,折磨得我没法睡觉,直到后半夜两点多才睡着。第二天很累,昏昏沉沉地准备好了马德拉斯大学新闻系的报告要用的PPT。周四下午,我只是在被接到后在小轿车的后座上简单地列了个提纲,以便提醒自己。我当时颇有些紧张。但接待我的两位女士让人如沐春风,我顿时感到非常放松,因此报告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
演讲前
讲座的内容对印度学生来说都很新奇,大家听得认真,可谓聚精会神。我也放得比较开,讲得尽兴。学生也积极提问,气氛相当热烈。对有些回答,听众还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惜时间不够,要不可能会有更多的互动。这里的学生真是太棒,非常有修养,同时英语也极其出色。
我的这场报告及我的接待工作由S. Arockiasamy女士负责。她是人力资源系的负责人,已经是正教授。她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报告开始前向我提了很多问题,以至于一点整理下思路的时间都几乎没给我留下。但她的亲切、随和、机敏和优雅无疑是最佳的提神剂。
我报告的题目是提前两天发给Saleth教授和那位与我联络的Christine女士的。报告前,Christine女士要求我谈谈中印关系的现状,说是学生想听。而Saleth教授也有一些要求,但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围。我觉得我的报告涵盖Saleth教授要求涉及的理论点没有困难,但嫁接中印关系却有点不伦不类,跟主题毫不相关,因此拒绝了,并致信Saleth教授作了解释。他也表示认可。
Loyola Institu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LIBA)与Loyola College是姊妹机构,互不统属,属于平行的同级关系,都属于LoyolaSociety管理。Loyola Society是个教会机构,在印度大名鼎鼎,全球著名,势力很大。它的旗下有很多教育机构,其中Loyola College最有名,在印度是顶尖的名校。Loyola Institu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是新成立不太久的新的高等教育机构,就在Loyola College的校园内,但二者各自为政。依托Loyola的品牌和Loyola Society的影响和实力,这个新机构很快在印度异军突起,在同类机构的排名榜上名列前茅。它应该是比Loyola College级别和档次更高的教学与研究机构,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目前也正在加强学术研究。
反响还不错
在印度,据说一般情况下college更能体现其教育的水平和实力,比大学(university)更重要。在印度的college中,很多私立学院办得不错,几乎可以与公立的学院平分天下,甚至要优于公立学院。以前,印度的大学基本上都是公立的,分国立和邦立两类。最近几年,私立大学也异军突起了。Loyola似乎也在走这条路,办起了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研究所。
Loyola Institute of Business Adminitration可以翻译成企业管理学院或商业管理学院,因为印度其他同类机构都被中国人翻译为这类名称,但它也个可以翻译成研究所或研究院。
Loyola学院这一带道路挺宽敞的,绿化也好。LIBA说是个商学院或商业管理研究所,其实也不准确,中国好像没有准确的对应名称。这个研究所是独立运营的,业务上属于中央政府设在新德里的一个机构直接管辖,但名义上隶属于Loyola College。我其实也没有搞清楚它的地位及它与Loyola学院的关系。这几天我问了好几个人,他们都知道Loyola学院的名气,有的就毕业于这个学院,也知道LIBA的大名,但对二者的关系却说不清楚,可能因为LIBA是新成立的机构。LIBA的主任Saleeth教授曾明确地对我说他的机构是完全独立的,不属于Loyola College。我第一次见到他时根本不知道Loyola的威名,说了一些不知深浅的话,可能Saleeth教授对于我对Loyola学院及LIBA的无知感到吃惊,但没多说,我也不好多问,免得出洋相。离开LIBA后我赶紧私下调查、了解,有了点眉目,但信息仍然不够。
演讲中
目前,这个学院(LIBA)可以招收硕士研究生、副博士生和博士生,现在共有各级别研究生共250多人,另有类似于中国的在职的part time学生50余人,以及一些培训班之类。他们的生源和毕业生质量非常好,毕业生在印度人才市场上很抢手,甚至有着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据一位教师告诉我这LIBA毕业生的就业率是100%。这也是衡量一个教育机构排名的重要指标。LIBA有不少外国教授来此任教,也有来自包括欧美国家的留学生。我吃饭的时候就看到不下10个外国留学生。跨入LIBA的门槛是很难的。
LIBA的教师质量非常好,用人制度也相当灵活。我的朋友Saleth教授被聘来此主持工作就是为了推动这里的学术研究。他原来在国立的正规学术研究机构担任领导职务,很有学术地位,可能刚刚在原来的单位退休了,来这里继续发挥余热。我上次见到他时,他还在另一国立的发展研究所担任负责人。此次来印度前跟他联系,他已经到这里任职了。他是孟买大学政治学院院长Jose教授的朋友,年龄也相当。是Jose教授推荐他与我认识的,但去年我在这里时间短,没能有机会到他的单位去交流。他专门安排车辆,请我吃了一餐午饭,匆匆忙忙地,差点让我误了下午的大会发言。当时,一屋子人都在等中国学者的发言呢。我的出现让组织者长舒了一口气。
印度大学生善于提问
LIBA的师资就我接触、了解而言,应该是非常优秀的,堪称个顶个,教师的合格程度比不少公立的一流大学都强。这里的人,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英语都很好,包括发音,授课技能也非常强。相反,一些国立一流大学却可能有个别人不太称职。这里不养闲人,也不会招聘混饭吃的,也不太可能在教学和招聘方面出现腐败和受权力及政治因素干扰,因为它是个私立教育机构。尽管它也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但其自主程度是很高的。政府部门或某些大权在握的人没法在用人或招聘方面对它进行干预,或是将自己的人塞进来。无论学生还是教师,他们只要是精英,它就大门敞开,但它不太可能为了政策的需要为落后阶层或少数族群保留席位。你只要在这里有任教的经历,去别处找工作是很容易的。我曾在喀拉拉某一顶级的私立学院访问,他们的院长就是这里的毕业生,也曾在此任教5年。我与他关于Loyola的交集让他对我分外热情。
LIBA以教学质量高著称,但正在朝研究型机构转变。像Saleth教授这样的人物在LIBA还有不少。有一位经济学家曾在印度政府部门长期任职,担任过印度中央政府的某部级机构的秘书(好像是邮电部),是这个部级单位的二把手,相当于中国的常务副部长。他在印度获得博士学位后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又读了一个博士学位,后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负责亚太地区好几个国家。他退休后来这里任教。你根本感觉不到他是在印度曾担任过部级领导的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现在就是普通教授,勤勤恳恳地做教学和研究工作。LIBA用他并不是为了他的名气,也不图他的资源。在印度,退休下来的官员不可能有很多权力和资源可用。我在印度开会曾见过好多退休下来部长级人物,包括前海军副司令、前外交秘书、前军区司令、前情报局长、前邦长、前部长、前校长等,他们出席学术会议并没有得到特殊的礼遇,更不可能前呼后拥,相反倒给人以受到冷落的感觉。他们加盟大学也必须有学术的实力和资质才行。当然,这也只有在私立机构才能成为现实,公立大学是不可能聘用他们担任实职的。这牵涉到编制和薪水的问题。他们要是到国立大学讲学或任职,可能不会有工资,基本上是义务劳动,当然也不会是全职,更不可能有机会担任领导职务。
这位部长级经济学家对中国很友好,在美国时认识不少中国人,对中国人评价很高。他认为中印错失了良机,没能抓住获得世界领导地位的机会。他为中印两国曾爆发战争而感到遗憾,更希望两国能够捐弃前嫌,重修旧好。他非常希望到中国去看看,一见到我就滔滔不绝地表达各种关于中国、中国人和中印关系的看法,我都插不上话。他还与我约定找个时间好好畅谈一番呢。他很幽默,将夫人称为老板。他给我讲老板每天给他提供了早餐,我开头以为是指他在这里的领导,又觉得不像,不知如何接腔。他看出我的狐疑,自己公布了答案。原来是他的老婆大人!他跟我大谈夫妻关系和夫妻相处之道,好一阵调侃。
两天之后,也就是11月1日下午,我自马德拉斯大学招待所(Guest House)搬到LIBA自己招待所的客房入住。这是周四我来搞讲座的时候就已经敲定的,司机还是上次接我的那位,是LIBA租的私家车。他们并没有公车可用。LIBA负责行政事务的Christine女士周六并没有来上班,但她电话遥控,与我联络,安排司机准时在下午1点前接到了我。从马德拉斯大学招待所到LIBA,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应该是很近的。从海滨大道转入一条主干道,沿途都是钦奈比较体面的建筑和机构,还有不少体面的商铺和大型超市。我去年三月曾经住过的一家酒店就在那条主干道上,离Marina海滩不远,大约1公里的样子。
开朗的女大学生
这里的房间我上周四已经看过的,非常干净、整洁,还有电视机、冰箱、空调、风扇及其他小设备。来到后意外发现,房间里有24小时WIFI上网,这是个意外惊喜。另外房间里有多项插座,不用转换的那种,充电也非常方便。一位马德拉斯大学的博士生昨天碰巧去马德拉斯大学招待所找我聊天,刚好陪我过来安顿。他对Loyola学院一带非常熟悉,便陪我到附近转了转,熟悉环境,然后带我再次吃了名为Biriyani的类似于新疆手抓饭的午餐。我觉得这里生活挺方便的,校园也方便散步,只是餐饮价格比马德拉斯大学附近贵些。我们本来想到附近一家藏人开的饭馆吃饭,因为那里有Momo和其他更符合我口味的饮食。但那里排着长队,我们不得不离开。
那个小饭馆很不起眼,都没有临街的门面,而是在楼梯后面的一间小屋里,没想到竟然也食客盈门。这是那位博士生提前提醒我的,说是可能因为排队吃不上。但由于就在附近,便过去见识见识。藏人在印度开餐馆的很多,我在新德里时没少去吃。他们卖的其实都是典型的中餐,也无甚特色,也大都非常印度化了。所谓Momo,其实就是饺子,在印度卖得很火。藏人的饮食和烹调水平其实不是中国饭菜的最高水平,但在印度竟然能够一领风骚,不得不让人感叹。
顺便讲一句,那位博士生其实是个藏人。他本科就是在Loyola学院毕业的。他领着我在这一带仔细地参观了一番,主要是参观学院。这个院子主要是学院的地盘,LIBA只是占地一角。据他介绍,学院(Loyola College)在印度的众多学院中非常有名,曾经连续好几年排名第一,近年来好像一直在排名榜的前5名之内,从来没有跌出过前十名。该学院有150多年的历史,是所教会学院。印度最好的学院都是教会办的,私立性质,质量很好,不过要挂靠、隶属于公立大学。近年来私立大学(Private University)在印度才不断冒出。而大学都是公立的,要么是国立,属于中央政府,要么邦立,属于邦政府管。Loyola college附属于马德拉斯大学,但只是在业务上要它监管,招生、资金、行政、聘用人员等方面完全自主。
校园留影
Loyola学院是我见到过的最干净的印度高等教育机构,绿化、管理很好,有足够的空间和运动场,光足球场就有好几个。它曾经为印度国家队输送过运动员。我在校园里看到过一位乒乓国手的肖像竖在路边。这在印度是非常难得的,或者说是罕见的。一般大学的校园没有这里管理得好。马德拉斯大学比不上。那个印度最早的有175年历史的Presidency College我已经参观过了,也远远比不上这里,相反倒显得破败不堪,空间狭小。不过这里不允许外来者照相。我用手机照相时被他们制止,并要求我删除。我不予理睬,被他们一路追过来,领去见他们保安的头头。我告知他们我的身份后,他们不再要求我删除照片,但要求我不要再拍照,还说按规定照相要罚款4000卢比,或许规定是交4000卢比的费用才能照相。他可能没说清楚,或许是我没听清楚。这不重要,关键是不能当着他们的面照相,脱离了他们的视线并没人管。当然,这个校园的基本格局和景色拍过之后,也没什么可拍的了。
实话说,校园里那个历史悠久的大教堂还是非常具有震撼力的,非常值得拍照留念。这个校园本身就是一笔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好的景点。一般游客是无缘游览的。
印度的大学(University)与学院(college)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一般来说大学不招本科生,而学院则以招收本科生为主。但有的大学也有本科生,如语言类的本科学生;而学院也会有研究生,直到博士级别,不过一般不超过副博士(M.Phil.),很少有资质招博士生。但这个Loyola College却不寻常,LIBA更是如此,有博士生。好几年前,一位印度领事曾经跟我讲印度的高等教育主要靠College,我还不信,现在看来是真的。这几天我在不同的场合见识到了好的学院的学生,觉得他们真的很出色,有的大学里的研究生倒显得参差不齐。一般情况下,好的学院的学生英语都很好,学习能力很强,显得很成熟、礼貌。
学生提问
在印度,还有Academy与Institute之类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们则是College与university的补充,起到辅助作用,如体育、音乐、军事之类的高等教育机构就归为Academy,而科技、商学类的则大多归为Institute。Academy与Institute可以完全独立,如一些体育、军事学院,还有著名的印度理工学院和商业管理学院等。它们并不一定要附属于哪些大学。但一般情况下,College是要附属于大学的,包括一些军事院校都要隶属于一般的大学。马德拉斯大学就有军事院校隶属。这是为了保障办学的质量和学术水平。我上年3月份在马德拉斯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开学术会议,就碰到两个军事院校的副教授,是从他们那里了解到这一情况的。LIBA作为一个Institute其实走的是独立运营的路子,但可能仍打的是Loyola的牌子,在它的旗下。
这个Loyola College据说有三四千学生,招生竞争很激烈,有的专业每年学费要好几十万印度卢比,但有的专业却不需要,如人文、社科类专业,大约几万卢比就够了。这个学院原来还有一些藏人就读,现在少了。藏人经济实力并不是很强的,他们能就读Loyola说明收费并不是很高,或者说门槛并不像夸张的那样高。钦奈另有一个Christian College在郊外,据说也有很长的历史。我前天在钦奈中国研究中心还见到一个该学院的教师,很想这两天过去参观一下那个校园,顺便拜访一下他。另有一位马德拉斯大学的藏人博士生自告奋勇要带我去。据他说那个校园很大,原始状态,房子和设备较旧,学生比较自由。听他的弦外之音是比较散漫的意思。他就毕业于那个学院,从本科到硕士。他说Loyola学院则不同,这里的学生行色匆匆,忙于功课,学习劲头足。对了,他还提到Christian College现在有不少中国留学生。这让我更有兴趣了。不过,不知道时间能否排得过来。周日(今天)倒有空,但他建议周日别过去,因为那里没人上班,见不着人。
学院行政大楼
Loyola学院附近是著名的印度理工学院(IIT)钦奈分院。印度理工学院非常有名,享有世界声誉,印度朋友经常将它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相提并论。它的原名是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其实该翻译为技术学院才对,大不了可以模糊地翻译为科技学院罢了,不知怎的翻译成了理工学院。印度理工学院原来只有一个,在新德里,后来扩大到六个分院,分布在孟买、加尔各答、钦奈等几个大城市,各自独立运营,没有隶属关系,现在还在增设分院。由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印度财力和科技实力落后,印度政府便求助于科技和教育发达的国家,并与美国、德国、日本等6个国家达成合作协议。据说钦奈分院的合作伙伴是德国,秉承了德国高等教育的严谨和管理方式,也得到了德国科技的真传,更得到了德国政府和高等教育部门资金上的资助和其他方面的支持。据说钦奈分院比其他5个分院实力都强,教育质量最好。因为美国、日本等国没有德国那样无私和实在,对各自负责支援的分院不太上心,因而其他5个分院没有钦奈分院搞得好,包括新德里本部的那个。这当然是一家之言了,是2013年3月我访问钦奈时一些马德拉斯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钦奈分院的学生(或毕业生)告诉我的,未经核实,不知道是不是事实。我2013年3月曾经在印度理工学院钦奈分院中国研究中心访问过,还做了一场学术报告,见识了该学院,觉得他们经费充足,校园很大,像个公园;还看见一只鹿妈妈带着两只小鹿到处乱逛,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一点都不怕人。我真的很喜欢那个校园。
与印度大学师生在一起
那次,为了我饮食方便,印度理工学院钦奈分院中国研究中心的主任Sonika Guputa博士将我安排在类似于中国的开发区或科技园附近的一个很现代的宾馆里居住,非常方便我与附近的一些科技白领打交道。那个宾馆其实就是为那个科技园区服务的,附近很多白领在那个宾馆的底层就餐。我每天见到不少高科技管理人员和白领,有的就是印度理工学院钦奈分院的毕业生。关于钦奈分院的情况,大部分就是听他们讲给我听的。我很喜欢听这些关于印度高等教育的传奇故事,尽管有些不一定很准确,因此逮到一个人就要问问。不过,Sonika博士的电话我搞丢了,这次来没法联系她。上周有个人说帮我问问,但一直没有下文。我本来可以打电话给朋友要到她的电话的,但由于不确定是否有时间去她那里,因此也没有采取行动。如果有空,可以在不提前预约的情况下到她的研究中心看看,顺便参观一下校园。见不着她也没关系,可以跟那里的工作人员打个招呼。
我很高兴搬到这个新的环境来住,让我见识到了印度的顶级学院,了解到印度高等教育的另一面,在体验其校园文化与风景的同时,能得以再次造访印度理工学院钦奈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