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02—2003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本人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曾分别在印度南方喀拉拉邦的圣雄甘地大学和新德里的尼赫鲁大学各待了近半年。自此之后,我常去印度访学。特别是近十年,我去得更多、更勤,待的时间也更长;年年都去,一般待两三个月或更长时间,访问很多地方,多落脚在大学,与印度主要知名大学的许多同行交往颇多。这些访问,主要是学术交流和讲学。这些活动,虽然不敢标榜交往深入,或自诩有所发现,但可能也不是走马观花或浮光掠影之举。自始自终,我都没有进入职业旅行家的角色,也并无媒体人的动机或作家的计划。然而,以本人之愚钝和散漫,在繁忙、劳累之余,似乎也有所得——除了对印度社会和高校的切近观察,更有与人民(主要是学者和学生)的各种对话。这本小书就是对这些对话和交流的记录,同时也是对印度社会的一些直观感受的描述。

这些文字的形成,多少也出于偶然——主要应感谢2014年初偶然学会了手机上网。手机注册了微信和QQ账号之后,我养成了在旅途中随手记录并发布行程及随感的习惯。这就是本书主要内容的基本来源。应该说,2014年以来我出国访问的行程及主要活动,都得到了系统记录(也有不少文字和图片因硬盘损坏、手机丢失等各种原因未能发表并永远遗失)。本书的内容,只是这几年记录的一小部分。这些篇什,多为在旅途中匆匆忙忙用手机挤时间零散写就,文句相当粗糙,虽然经过串并、修改,但基本面貌实难改变。然而,虽然这个记录显得口语较多,也不免啰嗦重复,但却原汁原味,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经历和情绪。

对于是否出版这些内容,本人一直是颇有些踌躇的。特别是在两次的校对过程中,几度打起了退堂鼓。这些文字是不是太庸俗、无聊了?然而,最后豁出去的心态战胜了羞怯。出版此书,最直接的原因是,几年来本人的电脑和移动硬盘数次损坏,手机也曾损坏两次并丢失两个,损失了大量的文稿和图片。而且,存在家中的过去20多年来,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也有不少永远遗失了。近几年我一直在忙于整理过去的文稿,企图结集出版。这本书只是这一工作的一部分。

其实,以本人这点儿微不足道的经历,是不值得向人炫耀的。此书问世之际,我不但没有丝毫出些风头的期盼或得意,反倒增添了出洋相的忧虑和不安。不过,本书虽然浅陋,经历本身却是真的,没有一点儿虚构和欺骗。它,本来就是写给自己和圈里的朋友的,像是在交代自己的行踪,汇报自己的观感,没有刻意或为文的雕琢,更无博眼球的打算。然而,文章写出来毕竟还是想与人分享的,哪怕有心虚的忐忑和献丑的难堪。或许,在纸质出版物退潮之际出版此书,本身就有些马后炮的落伍嫌疑。然而,如果它并没有多少读者的话,其实正合我意——免得让人笑话。

本书的题目本意为“印度的对话”,或“与印度人的对话”。现在这个题目或许有些大言炎炎,自不量力。然而,也未尝不是一种实情,还望诸位看官原谅。

此书的出版,首先要感谢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大力帮助。当然,我还要感谢印度驻广州总领事馆多年来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没有领馆朋友的关照,这么长期而持续性的访问也不容易发生。另外,我还要感谢暨南大学外事处、社科处、人事处以及文学院各个部门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然而,我最应该感谢的还是我书中对话的主体和给我提供接待及帮助的东道主——我走访过的几十所印度大学和智库,以及那里的众多的朋友们。没有这些印度大学里朋友的厚爱和慷慨相助,我的这些独特的经历就不会发生。正是由于这些非同寻常的经历和感受,使我发现了一个真正的印度,与印度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想,我之所以不揣浅陋,斗胆献丑,主要是出于展示一个我所认识的印度和印度人民的目的,而不是别的。如果此书有助于读者对印度有一个新的或全面的认识,或者说提供一个认识印度的窗口,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心中的惭愧或许就会减弱几分。如果读者对此书的客观性有所肯定,我就心满意足了。

2020年1月12日 YMdidAcw1Ydd/jCc4zyBwAUSjVXlwfJ0iAjwNrrC5s2+AXRv/I2VRXEzD7QdXLf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