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民间兴起的汉代道教

早期道教形成过程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道教经书的出现。最早的道教经书是汉成帝(前32—前7在位)时,齐人甘忠可造作的名为《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共12卷的经书。此部经书早已不存于世,故今不可能详知其内容。然而,据《汉书·李寻传》,这部经书所言为“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 。在这里,值得特别加以注意的是此书有了不同于以往的两个新内容:一是构造出了天帝—真人—方士的传授系统,将君权神授的观念与真人奉天帝之命传达“天意”给经书制造者的神话结合了起来;二是神仙被赋予了新的职能,他们不再是游戏于世外超现实的神人,而是直接参与并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的活生生的人。从其他历史资料及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来看,我们大致可知此部经书的内容,除以传统的天人感应思想与神仙思想相结合,宣扬阴阳灾异,述统治吉凶,假天帝、真人之力为统治者服务外,还以天帝使真人“教我此道”。可见,该书从思想面貌上已经表现出其已具备了宗教神学的特征。其祈求太平世道的愿望和托天帝使神仙下凡以道教人的手法,在随后出现的道教早期重要经书《太平清领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挥。

《太平清领书》又称《太平经》,分为自甲至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没有署明作者和成书时间,书中自称是天师代天传言,授予真人的“天书”。这当然是一种不足为凭信的神话。在官修正史中,最早出现关于《太平经》记载的是范晔所修的《后汉书》。《后汉书·襄楷传》云:“初,顺帝时,琅玡宫崇诣阙,上其师干(一作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 说明宫崇上书没有引起皇帝的重视。到汉桓帝延熹九年(166),襄楷“自家诣阙上疏曰:臣前上琅玡宫崇受干吉神书,不合明听” 。后又上书曰:“前者宫崇所献神书,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其文易晓,参同经典,而顺帝不行,故国胤不兴,孝冲、孝质频世短祚。” 根据这些记载,使我们对《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至少它于东汉顺帝时成书,并献给皇帝。此书的内容,亦不可能是由一个人于一时一地所作,乃是东汉时期秘密流传的原始道教徒多人著述,经过逐步积累,最后汇集而成。概言之,《太平经》一书乃是以道家哲学、阴阳五行学说、传统的宗教思想、巫术以及儒家的伦理观念,并吸收当时的天文学、医药学、养生学等自然科学成就等,来建立其宗教神学庞杂理论体系,运用神道设教的方式,宣扬天人合一和善恶报应思想,以及帝王统治术和封建道德观念,以实现“太平世道”为理想目标。其主要内容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一分为二”及天、地、人“三合相通”的宇宙观,论述了天、地、人和万物的起源及其相互协力的生存法则。它继承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思想,结合《周易》的阴阳之道和汉代流行的“元气”说来阐述其宇宙生成理论,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元气”,“元气”的聚合生成天、地、人和万物。

第二,提出了建立“太平世道”的政治设想,描绘了公平、大乐、无灾的理想社会蓝图。它要求明君以民为本,实行仁治,举贤善任,远奸佞小人,而臣民事君也应尽忠尽孝。强调敬奉天地、忠孝顺慈仁诚信等宗教伦理道德,并发展了天人感应的善恶报应观念,提出“承负说”。认为善恶报应,不仅应在自身,而且影响到子孙后代,而自身也要承负祖宗善恶的报应。其范围是:承负前五代,流及后五代。但是,如果自身能行大功,就可避免祖先的余殃,并为子孙后代造福。这种思想,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中国封建社会里,自有其特殊意义。

第三,提出了“乐生”、“好善”的传教依据和有关生死的理论及修炼方术。《太平经》认为人人都有成仙的可能性,精、气、神具足是人生命存在的条件。所以,人欲想长生不死,就应固精、爱气、养神,行持“守一”、“食气”、“胎息”等等修炼方术。

第四,从“天人一体”的神学思想出发,构筑了以“天君”为最高神灵的鬼神系统。《太平经》认为,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存在着无数的神灵。神是“皇天之吏”,为“无形象变化无穷极之物也” ,神根据人的行为,赏善罚恶,毫厘不爽。最高神灵为天君,又称天公,下辖有众多官属,各司其职,不仅统治神的世界,且管辖人的世界。

总之,《太平经》里所表明的宗教神学观念,已奠定了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的基调,特别是其“乐生”的主旨,更是道教区别于其他任何宗教的最为显著的特点。《太平经》的思想,均为早期道教两大派别“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所接受。在道教发展史上,《太平经》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另一部早期道教经书是《周易参同契》。它出现在东汉中、后期,对以往的养生术、炼丹术作了总结和发展。该书作者魏伯阳(生卒年不详),一说名翱,号伯阳,自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人,生平事迹正史无载。据晋代葛洪所著《神仙传》载:“魏伯阳者,吴人也。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其所从来……伯阳作《参同契》、《五相类》凡二卷,其说如似解释《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而儒者不知神仙之事,多作阴阳注之,殊失其奥旨也。” 概而言之,《周易参同契》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及《周易参同契鼎器歌》一首,共约六千字。其内容系借《周易》爻象的神秘思想论述炼丹修仙的方法,它将“大易”、“黄老”、“炉火”三者参合,强调修丹与天地造化是同一个道理,易道与丹道是相通的,故能用说明天地造化的《易》的道理来解释炼丹内养。魏伯阳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皆是精气得以舒发的结果。欲求长生不死,必须顺从阴阳变化,掌握乾坤六十四卦运行规律来进行修炼,即所谓炼丹。《参同契》既讲了外丹炉火,也述说了内丹修炼;既肯定外丹,也肯定内养;既批评了外丹的失误,也对内炼的某些不正确做法有所指责。这样,以致后来的主外丹者和主内丹者都可以从中找根据、受启发,而受到极大重视,被尊为“万古丹经王”。《四库全书总目》说:“后来言炉火者,皆以是书为鼻祖。”

有了经书,又有了类似道教组织的活动存在,到东汉顺帝、桓帝之际,早期道教派别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便相继出现,标志着道教的正式诞生。

诞生于东汉顺帝、桓帝时的早期道教两大派别——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主要活动于民间,在下层群众中间流行,都受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部分反映劳动群众愿望和要求的思想影响,并与农民反封建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等要求相结合。五斗米道的首领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太平道的首领则发动了农民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使之迅速走向崩溃。

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正一道或正一盟威之道,创立者是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道门内又称其为张道陵、张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等。其子张衡被称为嗣师,孙子张鲁被称为系师。在这里,有必要对“张天师”之称作一点说明。“张天师”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仅专指张陵,后者则指张陵及其后代嗣教天师。张陵创立五斗米道的时间是在东汉顺帝时,创教地点在西蜀鹤鸣山。《三国志·张鲁传》载:张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 。《后汉书·刘焉传》的记载与此相同,只是“鹄”作“鹤”、“道书”作“符书”。《华阳国志·汉中志》亦说:“沛国张陵,学道于蜀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惑百姓。”

关于张陵的生平,正史记述非常简略,且未记载其生卒年代。根据晋葛洪《神仙传》和晚出的《汉天师世家》及其他一些史料,张陵生平大致为:张陵(生卒年不详),字辅汉,沛国丰人,传为汉留侯张良之后。少年时即精研《道德经》,旁及天文地理、河洛图纬之书。曾入太学,通达五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明帝(58—75在位)时,出任马巴郡江州(今重庆)令。后隐居北邙山,学长生之道,朝廷征为博士,称病不应。和帝(89—105在位)征为太傅,三诏不就。顺帝时,修道于蜀中鹤鸣山,自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 ,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造作道书24篇,开始传播五斗米道。其道尊老子为教主,奉《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基本经典。据传张陵曾著《老子想尔注》,称人君按“道意”治国,则国太平;循“道意”爱民,民即寿考;人法“道意”,可得长久。以佐国辅命、养育群生为己任。张陵弟子有三百余人,在蜀汉一带和东都洛阳立有二十四治(即教区),为其后五斗米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后,张陵与弟子王长、赵升等同时升天而去。这些传说中虽然有后人加上的神话,但是,张陵确实于蜀中创立五斗米道和设立二十四治,却为大多史料所肯定。

张陵选中蜀地作为创教之地,并非偶然,而是与当时蜀地的社会状况及宗教习俗、风土人情有密切关系。当时,蜀中图谶数术之学和黄老道术相当盛行,《后汉书·杨厚传》载:新都人杨厚“修黄老,教授门生,上名录者三千余人” 。广汉人翟酺“好《老子》,尤善图纬、天文、历算” 。另一广汉人折象“能通《京氏易》,好黄老言。……乃散金帛资产,周施亲疏” 。诸如杨厚、翟辅、折象一类人,在蜀中还有很多。可见,黄老道在蜀地是广为传播的。另外,蜀地居有多种少数民族,其宗教习俗颇尚鬼巫,《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谓“俱事鬼神”,人(即巴人)“俗好鬼巫” 。《晋书》也说:“賨人敬信巫觋。” 这些,都为五斗米道诞生于蜀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五斗米道亦被称为“鬼道”。《渊鉴类涵·道部》引《正一经》说:“陵学道于蜀中鹤鸣山,时蜀中人鬼不分,灾疾竞起,感太上老君降正一盟威之法,始分人鬼,置二十四治。”张陵创教时建立的二十四治,实为二十四个教区,其分布为:在蜀郡的是阳平治、鹿堂治、鹤鸣治、漓沅山治、葛璝山治;在广汉郡的是更除治、秦中治、真多治、昌利治、隶上治;在遂宁郡的是涌泉治;在犍为郡的是稠稉治、北平治、本竹治、平盖治、平刚治;在越嶲郡的是蒙秦治;在巴西郡的是云台治;在汉中郡的是浕口治、后城治、公慕治;在成都南门左的是主簿治、玉局治;在东汉都城洛阳的是北邙治。不过,关于北邙治,《无上秘要》称北邙山是在京兆(今陕西西安)一带,而《云笈七签》则记载说是在东都洛阳县渠水旁。这二十四治中有二十三治分布在今川西北和陕南一带,最为重要的治为阳平治、鹿堂治和鹤鸣山治,其中阳平治规模最大,说明五斗米道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今天成都市及其周围蜀郡地带。张陵初创的五斗米道,是一种具有主神崇拜特征的多神教,据《华阳国志》载,张陵自称“太清玄元”,除崇奉老子为教主外,他还造出了许多神灵,《正一法文经章官品》称有“百二十官”,其道术主要是上章招神和符咒劾鬼,并以长生成仙为最高目标。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孙张鲁相继嗣教。

张衡(生卒年不详)的生平事迹,除道书臆造的一些传说外,见于正史的记载是少之又少,这至少表明张衡在传播五斗米道的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大。张鲁(?—216)嗣教后,不仅继续传播五斗米道,而且壮大并发展了五斗米道,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据《三国志·张鲁传》说:张鲁,字公祺,生年不详。他“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 。“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 可见,张鲁割据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百姓,自封为“师君”,规定初入道者称“鬼卒”,经过考验而信仰坚定者为“祭酒”,祭酒各领部众,为首领,部众多的称“治头大祭酒”。祭酒既管教务,也理行政。张鲁建立起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和从鬼卒、祭酒、治头大祭酒直至师君的金字塔式的教阶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祭酒是教内骨干,他们保证义舍、宽刑、禁杀、禁酒等项措施的实行。此外,还设有专为信徒讲解《老子五千文》的“奸令祭酒”,设“鬼吏”给请求治病者主持祈祷仪式。其政令的实施,是以廉耻治人,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修路补过等具有浓烈宗教色彩的措施来保证的。而这些措施,多与《太平经》的思想一致,受到百姓的普遍欢迎。

张鲁以五斗米道统治巴、汉一带前后将近三十年,扩大了道教的势力,史称“民夷便乐之”,朝廷“力不能征”。 直至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统兵十万进攻汉中,张鲁遂投降。由于张鲁本有降意,被拜为镇南将军,封为阆中侯,邑万户。他的五个儿子,皆封中侯。 建安二十一年(216)张鲁卒,葬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其道众也大量北迁,五斗米道遂发展至中原地区。

在这里,有两个问题需加以说明。一是五斗米道崇尚符箓、咒祝。此道在为人治病时,令病人饮符水,居静室思过,并继承了古代关于天官(天帝)赐福、地官(地祇)赦罪、水官(水神)解厄的神话传说,令病者自书姓名、服罪、悔过之意的文书一式三份,一份放置于山上,一份埋入地下,一份沉入水中,称为“三官手书”。二是关于五斗米道名称的来源。据《后汉书》和《三国志》等的记载,五斗米道初创时,要求奉道者和求治病者交纳五斗米为“信米”,故得名。另外,也有人认为它的得名,与其崇拜五方星斗和斗姆有关。五斗米即“五斗姆”,亦即五方星斗中的北斗姆,为众星之首。

早期道教的另一派别为太平道,它出现的时间与五斗米道相差不远,是奉事黄老道的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张角(?—184)于东汉灵帝(168—188在位)时创立的。因主《太平经》而得名,并以之为主要经典,以“中黄太乙”为其奉祀的至尊天神。据《后汉书·皇甫嵩传》载:“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中平元年(184),大方马元义等先收荆、扬数万人,期会发于邺。元义数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未及作乱,而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灵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隶,使钩盾令周斌将三府掾属,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余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着黄巾为标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为‘蛾贼’。杀人以祠天。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说:“初,巨鹿张角奉事黄、老,以妖术教授,号‘太平道’。……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或弃卖财产,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万数。郡县不解其意,反言角以善道教化,为民所归。” 从上述记载和其他一些资料,可知太平道的大致情况为:张角在传教之初,先是事奉黄老道,后据《太平经》中“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蚑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 之义,角自称“大贤良师”,其弟张宝、张梁称“大医”。宣称太平之气将至,太平之世将来,反对剥削聚敛,主张周穷救急,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说”

为人疗病的方式传教。由于当时疾疫流行,百姓纷纷找他疗病,且“病者颇癒”,因而信奉其道者甚众。张角在冀州布道成功后,便派遣八名弟子到四方传教,十余年间,其教徒便达到数十万,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为加强统一领导,张角以“方”为单位建立教区组织,共设三十六方,大方有上万人,小方亦有六七千人,并各立渠帅分管教务。太平道发展达到鼎盛,为其发动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

东汉中叶以后,社会动荡异常,阶级矛盾特别尖锐、突出。张角顺应时势,提出周穷救急、互相帮助,反对豪门大族对百姓的掠夺,勾画了一幅“太平世道”的蓝图,把广大流民和农民集中在太平道的旗帜之下。在太平道日渐强大的基础上,派教徒四处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为其发动起义制造舆论。以教区组织“方”为起义的军事组织,其大方渠帅马元义还收买宦官封谞、徐奉等为内应,预定于甲子年即中平元年(184)三月五日各地同时起义。就在预定起义日期约前十天,由于济南人唐周向官府告密,起义计划被打乱。于是,除青、徐二州外,幽、冀、荆、豫、兖、扬六州一同提前并起,“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声势极为浩大。张角按《太平经》中天、地、人“三统”思想,自称“天公将军”,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领导了这次起义。因起义军皆头著黄色头巾,故称起义军为“黄巾军”,称此次起义为“黄巾起义”。

东汉王朝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政治措施,全力以赴对其进行残酷镇压。起义军奋战十个月,其间张角病故,张宝、张梁先后战死。这次起义给东汉王朝的打击是沉重的,使“朝政日乱,海内虚困” ,东汉王朝随之衰亡。然而,在统治者的镇压下,太平道组织自身也遭重创,从此销声匿迹,传授不明。

由上可见,汉代是道教孕育和草创时期,既有了早期道教经书,建立了有组织、有规戒的宗教团体,其神学理论、教理教义虽然简单,但已初具体系,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的正式产生。这两大道派的组织形式,均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紧密相连,在阶级矛盾激化、广大百姓难以生存的条件下,神道设教便被农民群众用作维护自身利益的武器。总之,这两大早期道教派别的理论和各具特色的实践,不仅为后世统治者的宗教政策的建立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道教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模式。 djtKekximDibL4YsAY29GK+1pXMOmYzx29E813ZJUvDx0G1uoJXOCrXDUBv2F9k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