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解放战争即将进入关键时期,方成和亲人随着父亲一起返回阔别多年的上海。对回上海生活,他只是有一种朴素的期待。然而事实上,一出车站,他就被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震惊了,从小就生活在宁静乡村的他,从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喧闹的地方。
这个简称“沪”的城市,拥有“东方巴黎”的美誉,闪烁的霓虹灯、飞驰的汽车、穿着旗袍且打扮精致的女性、随风飘来的香水味、各种西餐厅……这座著名的繁华城市给方成的第一印象就是迎面而来的喧闹,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了一曲都市交响乐。他怯怯地揪住了母亲的衣角,与兴奋的哥哥、姐姐不同,他显得有些呆呆的。哥哥、姐姐们对上海的生活还留有一丝印象,但对于方成来说,这是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他甚至听不懂这座大城市里的人说的话,他只会说昆明话。
到上海后,作为插班生,方成进入了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开始了六年级的学习生活。就在他小学即将毕业的这一年,中国出现了一次新的转折,而这个转折,也成为他新生活的一个起点。
1949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胜利渡过长江后,对国民党军重兵据守的上海市进行了城市攻坚战。解放军发动了以消灭汤恩伯主力、解放大上海为目的的上海战役。在战火中出生的方成又经历了一次战争,然而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是一场解放全中国的战争。
进入5月之后,方成就经常听到稀稀落落的枪响,有时在城外,有时在城内。到了24号、25号,这些枪声忽然变得密集起来,经常一响就是一晚上,所有居民都惶惶不安,晚上紧闭房门,遭受了太多苦痛的平民百姓不知道接下来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方成也是一样,他对“解放军”的认识也仅限于人们口口相传,真实的解放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5月27日清晨,响了一夜的枪声终于停歇,早起的人们小心地推开家门朝外望去,出乎意料的场景让每个人都震惊了!战士们或躺在地上,或靠在店墙上,或枕在马路牙子上,他们抱着自己的枪,闭着眼睛,脸上是疲倦的沉沉睡意。
方成也看到了这一切,这就是解放军吗?他朦胧的认知逐渐明朗起来,新的世界和新的生活在他眼前逐渐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印象。他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他,即将成为这个新时代的一分子,从祖辈父辈流传下来的科技报国梦想在自己身上也许有实现的一天了。
1949年7月6日,150万军民大游行庆祝上海解放,江湾路1号门前搭起了检阅台,士兵和游行队伍昂首挺胸地接受陈毅等首长的检阅,方成兴高采烈地观看了这次大阅兵。没过几个月,1949年10月1日,方成从广播里听到了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声音,他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