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街小学位于附近离方成家五六里路的一个镇上,父亲工作的面粉厂里的子弟们大多都上这个小学,所以工厂安排了一辆马车作为“校车”,上学、放学接送小孩子们。但是,比起“校车”的接送,小方成和他的朋友们更喜欢自己走回家去。几人结伴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滇越铁路旁,打闹嬉戏着回家,也不过个把小时而已。小路旁边簇拥着很多野菜野花,女孩子们一路折下柳条和小花,为自己编一个漂亮的花环戴在头上;而像小方成这样的男孩子,则喜欢偷偷捉几条毛虫、几只蚂蚱,吓唬吓唬这些小姑娘。还有一些懂事的孩子边走边采摘路边的野菜,这些可是好东西,带回家就能给全家加餐了!
回到家以后,小方成的家庭作业从来不用父母操心,他自己坐在桌边,捏着铅笔一笔一画地写着作业,外面的嘈杂丝毫影响不了他,只有等作业写完后,他才干别的事情。
这样的认真和努力让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昆明念小学的5年里,小方成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
当然,学习并不是小方成生活的全部,他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孩子们总能寻找到玩乐的方式。他们爬树,在一起打子弹,一起做弹弓,班里时常会出几个“神枪手”。方成是小伙伴中最会做弹弓的,他很细心,制作弹弓需要的材料,都是他经过对比搜集来的。树林里有许多园艺工刚修剪下来的树枝,他从许多有杈的树枝中挑选一个最合适的树杈,把它拿回家,找一些牛皮筋,材料就全部收齐了。动手制作是一个有趣且需要耐心的工作,用刀把树杈的皮剥光,在两个杈子上用刀刻槽,用牛皮筋接起来,放进木杈子上的槽子里,然后用线把牛皮筋固定住,一把小巧玲珑的弹弓就做成了。在制作弹弓的过程中,小方成不断观察、改进自己的“技术”,手法越来越娴熟,做出的弹弓也越来越“精良”。到了后来,小伙伴们的弹弓都赢不过他了,大家都纷纷去找他为自己做一把好“武器”。
学校里有几棵大桑树,每到结桑葚的季节,整个校园都弥漫着桑果儿的香气。浓绿的桑叶,紫红的桑葚,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那桑果发出的诱人的香味,真是让人心旷神怡!一片片比手掌还大的桑叶绿得发亮,仿佛翡翠一般。一棵棵紫色的桑果躲在绿叶下。那里还有一些没有成熟的半红半青的桑果和一些红色的桑果。看着那些葡萄似的桑果,馋得大家口水直流。
小方成和他的小伙伴们便趁着午休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往手上吐两口唾沫,“噌噌”几下就窜上了树,坐在树上大嚼起甜美的桑葚来,手上抓一把,嘴里塞一堆,口袋里还要藏一些。紫色的汁水顺着嘴角流了出来,淌到了衣襟上染上了颜色,可是他们早就顾不得回去会被妈妈揪着耳朵骂,只是贪婪地享受着大自然馈赠的美味。啊,好甜呢!
当然,他们也不会独享这份喜悦,树下眼巴巴望着的小伙伴们也会获得树上的伙伴抛下来的桑葚,大家在欢乐声中一起大嚼起来。不过,也有运气不好的时候,有时候他们刚爬上树,就会被老师发觉,然后只能灰溜溜地蹭下树,低着头挨个被老师训斥。不过大多数时候,大家运气都不错,吃了个饱之后,趁着还没上课,赶快溜下树,擦擦嘴,再互相为对方检查检查,而且一定得擦干净,要是留下紫色可不得了,老师一看就知道你爬树了,免不了一顿批评。
除了大自然给予的乐趣,上学本身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小方成自小就不是一个愿意安安静静坐在桌子前读死书的学生,他的成绩优秀,却并不需要家长施加压力。当时的家长们不像现在这样,过早地忧虑孩子的升学问题,或者给孩子们报些奥数、英语之类的辅导班,当时整个小学的氛围十分宽松,基本没有什么压力,方成每天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放学,在学校里面一边学一边玩。
方成喜欢读书,书里很多内容对他都有所触动,他一边看一边想,并把自己的感受尽可能逻辑清晰地整理出来,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记录下来。随着他的想法逐渐丰富,他又在原先思路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总结整理,这种整理所思所想的训练非常有助于他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慢慢地,他的思考能力超过了身边的小伙伴们。
马街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但学校的基础设施并不简陋,球场、篮球架、乒乓台非常齐全。方成特别热爱体育运动,将运动当作学习之余放松的方式,充分的运动让他更投入地学习。
他经常一个人绕着操场跑步,磨炼意志力;和小伙伴一起在球场上拼搏,增强团队合作能力。运动一直伴随着方成的成长,使他一直保持强健的体魄,拥有向上的力量。
在周末或者寒暑假时,家里的长辈也会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去附近划船、放风筝,一家人欢声笑语,非常尽兴。尽管家里的条件比较艰苦,小方成却生活得十分快乐,不管是学习还是玩耍,他都能找到乐趣所在。
更值得高兴的是,1945年,抗日战争终于结束了。中国人民赢得了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饱经风雨的中华民族又一次渡过了巨大的劫难,无数人经历的创伤总算得到了抚慰。全国各地的人民在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都自发地组织起了欢庆活动,昆明也不例外。
一大早,小方成就被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外面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全部都透露着一个消息:“日本投降了!”尽管还小,小方成却也已经明白,是那群讨厌的日本鬼子跑了!伴随着巨大的喜悦,小方成赶忙穿好衣服,跑到了外面。只见城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挤满了人,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喜悦,那鞭炮声正是在离自己家不远处的一家商店门口响起的。小方成在欢庆的人堆中挤来挤去,他还是个小学生,还不是很懂大人们的欢乐,但他也知道,日本人失败了!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父亲报国的理想和对国家的忠诚早已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他渐渐懂得祖国强大的重要性。
1945年的8月,小方成和家人们在这个炎热的夏日中尽情地感受着胜利的喜悦,随之而来的一段平静让方成的小学生活也变得更加美好,他与生活了七八年的同伴们快乐地延续着多姿多彩的小学时光。这时的他还不知道,再过几年,他将离开这个第二故乡,直到许多年以后才能再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