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战乱中的童年

“轰隆”一声炮响,震裂了中国的国土,震碎了无数幸福的家庭。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爆发,日寇的铁蹄迅速踏进祖国的四面八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由此拉开了序幕。

随着战火不断蔓延,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此时也陷入危机。

“妈妈,我们要去哪儿呀?”孩子们拽着母亲的衣角不断询问,父母都在忙乱地收拾行李,没有人顾得上理他们。懂事的哥哥悄悄拉走了妹妹,他知道,他们要搬家了,搬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在那个地方,他们要建起自己的新家。

这是一个书香之家,方成的父亲方刚祖籍江苏省江阴县,早年毕业于唐山大学,在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一位颇有名望的铁路工程师。故乡水土与历史的熏陶让他一直怀抱着科技救国的爱国主义梦想,但现在,这个梦想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打破了。

江阴,这个小小的县城,在它漫长的历史中,曾经有无数民族英雄前赴后继、为国献身。它原属吴地延陵,古代属常州,现在则是无锡市的下属县。江阴枕山负水,襟带三吴,处于“苏锡常”地区的几何中心,城江同在,有着“延陵古邑”“芙蓉城”等美称。

与美景相得益彰,这个地方素来是“忠义之邦”。明正德年间,宦官刘瑾擅政误国,在朝的三位江阴人——主事黄昭、御史贡安甫、史良佐,或死谏,或上奏章,被称为“江阴一时三忠”。

到了明末清初时期,清军南下攻打江阴,宣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江阴一城百姓宁死不屈,在“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的带领下,守城八十一天,最终粮绝城破,全城百姓慷慨赴死,毅然殉节,没有一人投降,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还有勇斗阉官魏忠贤,慷慨赴狱、死于酷刑,被列入“东林后七君子”的缪昌期、李应升;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游记》的作者徐霞客;著有《野叟曝言》《浣玉轩集》的夏敬渠……这些英雄豪杰、文人雅士使这座小城获得了千古传诵的美名。

在这些故乡英雄的熏染下,怀抱着强国梦想的方刚意识到,决不能生活在沦陷区,做一个亡国奴!于是,他决定带着家人,逃离上海,向中国的大后方转移。

之后,一家人经过武昌、长沙,扶老携幼、千里奔波,最后终于来到了春城昆明。在这里,方刚很快找到了一份工作,在民营面粉加工厂做主导解决技术问题的工程师,全家人至此便在昆明安定下来了。这里是大后方,远离日本侵略者,在国民政府的控制之下,大家绷紧的神经得以稍微松懈。作为高级技术人员,方刚担负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母亲、妻子、四个儿女……三代人都住在一起,虽然有些拥挤,所幸还算安稳。

1938年8月10日,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为这个逃难他乡的家庭增添了难得的喜悦。这个婴儿,就是方成。

方成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他出生后,家里又添了一个妹妹,父亲养家的压力陡然增大。方成的母亲和祖母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而父亲则终日在外忙碌,相对安稳的生活让小方成拥有了一个温馨的童年。尽管战火隆隆,依然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回忆。

方成家在昆明的郊区,离滇池不远。打小,方成就喜欢到滇池去玩,那时的滇池湖水清澈,一望无际,秀丽的西山环绕四周,映照着蓝天白云,美得小方成心都要醉了。他常常和小伙伴结伴到湖边嬉戏打闹,下水游玩。有时,他坐在湖边,仰望着广阔的银河,思绪慢慢飘远:天空上怎么有那么多星星呀?要是能飞上去看看该有多好!如果能飞出天空那就更好了!那么天空的外面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8个月大的方成在昆明

日子就像一首平静的乐曲,慢慢地流逝着,却也经常掺杂进不和谐的音符。战火仍旧在祖国的土地上蔓延着,日本人的飞机总是盘旋在空中,伴随着机关枪的射击声和炸弹的爆炸声,轰隆隆地飞来冲去。每当这种时候,小方成只能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一起躲到地窖里面去,在黑洞洞的地窖里,一家人挤作一团,脸上满是惊恐与疲惫。小方成被妈妈搂着,心想,这些飞机真讨厌!总有一天,我们会把这些日本鬼子都赶出去!

就在这样充满了欢乐与烦恼的生活中,小方成渐渐长大,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他背着小书包,走进了马街小学的校门。 wOFZMf2cTaSv8KTmlfao0UDpQnGNHjIkE4NbOAuql95tx2+NCTEpTmMt4JwO5mo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