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私塾新来的小学童

清朝龙震有诗云:“繁华真可比京华,都说津门有大家。一自虚名传海内,徒劳多士走天涯。尊中酒许醉千日,架上书空过五车。春色年年看不厌,满城风雨满城花。”说的正是天津卫。据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靖难时,由此南下称帝,以“天子津渡之地”为福地,并赐名天津。

早在元、明两代,天津就是漕粮北运的枢纽。到了清代,天津又成为长芦盐纲的基地。1860年天津开埠,洋人于此开设建造银行、教堂、学校,西方的宗教文化迅速渗透进来。清帝退位后,天津本地势力北洋系,获得国家政权,天津遂成为中国政治、金融等中心,中国的第一所大学、第一条电话线、第一个邮局、第一家劝业场、第一个近代造币厂、第一部电梯等均产生于彼时的天津。辛亥革命后,因为战乱,北京不宜居住,天津成为当时风云人物的首选隐居地,包括孙中山、溥仪、袁世凯、张学良、冯国璋、汤玉麟、梁启超、曹禺、李叔同、顾维钧等名人,不约而同地聚集津门。

经济发展与社会需要推动了天津中药业的繁盛,药业的兴起又促进中医的繁荣,使得天津拥有丰厚的中医文化底蕴。当时天津的中医界名医荟萃、大家辈出,不仅涌现出张锡纯、丁子良、王静斋、苏式骨科、哈氏世医等诸多名医,还有中医教育家陈泽东、古今人,以及医药家刘秉彝。天津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融汇东西南北各方医学文化的精华,培育出兼收并蓄的中医药文化,为现代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积淀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1938年6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出生在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石家庄村(后更名为石庄子村)。从星相学上来说,6月6日这一天出生的人,极具远见,将运用高瞻远瞩的想法,使周遭的人有所启发、发展。与石学敏以后的人生相较,确有相似之处。

石学敏弟兄6个,上面还有一个姐姐。石学敏的母亲张桂荣是典型的中国女性,任劳任怨、不辞辛苦照料一家老小。父亲石耕田很了不起,是当时天津直沽高粱酒的领衔技师。天津直沽酒,现称津酒,是当时的名牌。大直沽田庄有古井,水质甘洌,久取不竭,配以上等红粮酿制,经大缸深埋,锡盖加封,得酒余香绵长,风格独特。清诗《津门百咏》赞之云:“名酒通称大直沽,色如琥珀白如酥。”石学敏的父亲善钻研,又肯下苦功,掌握了一手酿酒绝技,是酒厂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

直沽高粱酒商标

石学敏幼时聪颖早慧,善于思考。他的话很少,个性比一般孩子沉稳,言行间充满自信。他年龄虽小,却思路清晰,谈吐大方,做事也有条理,深得父母的喜爱。父亲觉得这个儿子将来能成大器,就准备培养他。到了上学的年龄,把他送入了私塾。

当时中国虽已进入20世纪30年代,私塾教育仍是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形式。石学敏就读的学堂,设在一间大厅里,正对大门的墙上,挂着孔夫子的画像。石学敏的父亲提前把自备的条桌、凳子送到学堂。开学这天,穿着整洁的石学敏先向孔子画像行跪拜礼,再给先生磕头,并赠送束脩。先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老秀才,年近六旬,稀疏的头发已经花白。石学敏注意到,先生面前的大桌上,除了笔墨纸砚,还摆着一根两指宽的木板。后来他才知道,那就是令学子们恨之入骨的戒尺,专为警诫学童违规所用。

开蒙从相对易学易记的《三字经》开始,继以《百家姓》《千字文》《龙文鞭影》《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千家诗》等启蒙教材,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三字经》相传为南宋礼部尚书王应麟所作,明清两代续有增补。全书共376句,包括天文、地理、典籍、历史、人物以及社会人生种种;《百家姓》是四字一句,因为这本书是在宋代年间编的,宋朝的皇帝世家姓赵,所以赵姓排在第一位;《千字文》则用一千个不同的中文字,写出了一部中国文化基本的大要。相传此书作者周兴嗣因得罪皇帝,被罚在一夜之间,用一千个不同的字,做成一篇好文章,才得赦罪。周兴嗣确实在一夜之间,写出了这篇有关宇宙、物理、人情、世故的《千字文》。不过写完后,他的须发一夜皆白;《千家诗》集唐宋时期名家名篇,题材多样,易学好懂……

私塾先生上课没有板书,采用逐一面授的方式。因石学敏是新生,先生就指着课本从头逐字逐句地教他:“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石学敏认真地跟着先生唱读。学会了这两句,先生再教下一句。教材的词句比较押韵,石学敏很快掌握了先生教过的内容。先生满意地点点头,示意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熟读。

下午是习字课,先生先写几个笔画少的红字,再把着石学敏的小手描写,教他学习执笔的正确姿势。等他熟悉了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就让他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笔顺,照着原帖的字画行笔。先生会对每个学童的字作出评价,写得好的字就在旁边圈个红圈。石学敏握笔描红,特别有耐心,最后得了好几个红圈圈。 2ZHCtA5x0rR1ox7VUyjLxFjNNvW64mgStS3Lcxlf7ta+ltr1sW4q2xyBmAauBnW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