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功绩包括以下几点:
(1)中共八大是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关于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理论,以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决策,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它提出的许多新方针、新设想,对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答:(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 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
② 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③ 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原则和方针政策。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理论的意义
① 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 毛泽东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做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出来,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成果,为保证如何顺利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健康顺利发展指明了方向。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及其影响是什么?
答:(1)“大跃进”运动的原因
①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相继迅速顺利,产生了巨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内驱力,而毛泽东等领导人没有驾驭好这种内驱力。
②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毛泽东“一言堂”倾向相对严重,导致党的决策过于盲目偏颇。
③ 紧张的国际形势,制约中国为求生存发展而“大跃进”;苏联的急躁冒进,促使中国以苏联为师而“大跃进”。
(2)“大跃进”运动产生的影响
① 经济上,打乱了国民经济的秩序,浪费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各方面的紧张,影响到各个阶层的关系,使经济结构更加畸形。
② 政治上,左倾思想更加严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使人民不积极进取,铺张浪费,不计成本。
③ 生活上,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3)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的原因
① 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
②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大跃进”运动的产物,解决的是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使中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
③ 对国内经济局势的错误估计,盲目求快、急于求成的思想影响,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4)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① 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后果。
② 严重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群众的觉悟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
③ “共产风”、高估产带来的高征购,引起广大农民的恐慌和不满,农村经济陷入了混乱状态。
4中国共产党在纠正“左”倾错误中为什么会发生曲折?
答:中国共产党在纠正“左”倾错误中发生曲折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采取一系列措施,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大跃进”和公社化方面“左”的错误,初步缓和了紧张形势,但是毛泽东等是在充分肯定“三面红旗”的前提下,作为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去认识和纠正的,不能从根本指导思想上去认识和纠正。
(2)由于对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不能从指导思想上纠正“左”倾错误的原因。
5对“文化大革命”前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评价?主要成就是什么?有何经验教训?
答:(1)对“文化大革命”前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
“文化大革命”前十年被称作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这段时期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年间,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而且大庆,胜利,等油田建成使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业有较大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都有增长。
(2)“文化大革命”前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
①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在此指导下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
② 1960年的八字方针,使得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轨道。
③ 在这十年间,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而且大庆,胜利,等油田建成使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④ 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业有较大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都有增长。
(3)“文化大革命”前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国情来制定经济政策。
② 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 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④ 注重按比例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