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项目时间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项目时间管理中,各工作过程会形成不同的成果,其中,项目网络图是(  )过程的成果。 [2012年真题]

A.工作定义

B.工作排序

C.工作时间估计

D.工作分解

【答案】 B

【解析】 工作排序的主要成果是表达项目各工作间逻辑关系的项目网络图。项目网络图按其绘制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单代号网络图和双代号网络图两种主要方式。

2.下列方法中,常用来表示进度计划的是(  )。 [2011年真题]

A.甘特图

B.因果分析图

C.流程图

D.雷达图

【答案】 A

【解析】 进度计划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①里程碑图;②横道图(又称“甘特图”);③时标网络图等。B项,因果分析图用于质量控制;C项,流程图用于流程管理;D项,雷达图用于财务分析。

3.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H有两项紧后工作,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30和20,持续时间分别为10和8。若工作H的自由时差为零,则工作H的最早完成时间为(  )。 [2010年真题]

A.10

B.12

C.24

D.30

【答案】 B

【解析】 最早完成时间(EF)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完成的最早时间。题中,H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min[30-10;20-8]=12。

4.某网络计划中,A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B、C,已知B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24,持续时间为6;C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28,持续时间为12,则A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  )。 [2009年真题]

A.16

B.18

C.24

D.28

【答案】 A

【解析】 最迟完成(LS)时间是指在完工时间内活动必须完成的最迟时间。题中,LS C =LF C -D C ,B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 B =LF B -D B =24-6=18,C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 C =LF C -D C =28-12=16,A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B、C两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者,即16。

5.某项目网络进度计划中,A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1天,持续时间为4天,该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B、C,B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17天,C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19天,则A工作的总时差为(  )天。 [2013年真题]

A.2

B.4

C.6

D.8

【答案】 A

【解析】 总时差(TF)是指在不影响计划完工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总时差计算公式为:工作总时差=最迟开始-最早开始=最迟完成-最早完成,TF=LF-EF或TF=LS-ES,本题中,B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17天,C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19天,且B、C均为A工作的紧后工作。所以,A工作最迟完成时间是第17天,最迟开始时间是第13天,故A工作的总时差为2天。

6.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C有两项紧前工作A和B。工作A的最早开始时间为10,持续时间为5;工作B的最早开始时间为14,持续时间为4。则工作C的最早开始时间为(  )。 [2011年真题]

A.10

B.14

C.15

D.18

【答案】 D

【解析】 最早开始时间的计算规则如下:①若某工作只有一个紧前工作,则该工作的ES等于其紧前工作的EF;②若某工作为汇聚工作,即存在有多个紧前工作,则该工作的ES等于其所有紧前工作的EF中的最大值。题中,工作C的最早开始时间为:ES C =max[EF A ;EF B ]=max[10+5;14+4]=18。

7.项目管理的中心任务是(  )。

A.项目整合管理

B.项目质量管理

C.项目风险管理

D.项目进度管理

【答案】 D

【解析】 项目时间管理(又称为“项目进度管理”),是指为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对所有必须完成的工作而进行的管理。项目能否按期完成往往关系重大,项目时间管理既是项目管理的中心任务,也是项目目标体系中三大目标之一。

8.在项目进度管理中,为具有合适的精细度和层级划分、可完整描述项目全部工作与进度的活动清单以及活动属性是(  )的成果。

A.定义活动

B.排列活动顺序

C.估算活动资源

D.制定进度计划

【答案】 A

【解析】 定义活动是指结合项目范围定义的可交付成果及其分解结构(一般为工作分解结构),确定为取得各项分解后可交付成果所需开展的各项具体工作(活动、作业和工序)。定义活动的成果为具有合适的精细度和层级划分、可完整描述项目全部工作与进度的活动清单以及活动属性。

9.在项目时间管理中,需要确定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工作过程是(  )。

A.排列活动顺序

B.估算活动资源

C.制订进度计划

D.控制进度

【答案】 C

【解析】 制订进度计划是分析活动顺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和进度约束,编制项目进度计划的过程。编制项目进度计划需要确定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10.下列关于横道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横道图又称甘特图

B.横道图是一种三维立体图

C.横维表示时间的刻度

D.常以线条或横道来代表工作包及其活动时间

【答案】 B

【解析】 横道图又称甘特图,是一种二维平面图,纵维表示工作包(工作任务)内容,一般在图的左方自上而下排列,横维表示时间的刻度。

11.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是用(  )表示的。

A.节点及其编号

B.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编号

C.箭线及其终点节点编号

D.箭线及其始点节点编号

【答案】 B

【解析】 双代号网络图是指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在双代号网络图中,箭线代表工作,箭线的箭尾节点表示该工作的开始,箭头节点表示该工作的结束。节点表示事件,节点的编号顺序应从小到大,禁止重复。

12.关于单代号网络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箭线表示时间和资源

B.节点表示工作

C.节点一般以圆圈或矩形表示

D.要标注工作名称、工作代号和持续时间

【答案】 A

【解析】 单代号网络图是指以节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网络图。在单代号网络图中,节点表示工作,一般以圆圈或矩形表示,并同时标注工作名称、工作代号和持续时间。箭线表示相邻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13.网络图中有(  )个时间参数。

A.5

B.6

C.7

D.8

【答案】 B

【解析】 网络图中工作的6个时间参数为:①最早开始时间(ES);②最早完成时间(EF);③最迟开始时间(LS);④最迟完成时间(LF);⑤自由时差(FF);⑥总时差(TF)。

14.工程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如果某项工作实际进度拖延的时间超过其自由时差,则该工作(  )。

A.必定影响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

B.必定变为关键工作

C.必定导致其后续工作的完成时间推迟

D.必定影响工程总工期

【答案】 A

【解析】 工作的自由时差(FF)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如果某项工作实际进度拖延的时间超过其自由时差,则该工作将影响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15.某工程网络图如图2-2所示,图中错误的是(  )。

A.有多个起点节点

B.有多个终点节点

C.有双向箭头联线

D.有循环回路

【答案】 A

【解析】 图2-2中,节点①与节点⑥均只有外向箭线,而无内向箭线,所以这两个节点均为起点节点。网络图绘制的基本规则之一为,一般情况下网络图中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图2-2

16.关于网络图绘制的基本规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网络图的流向一般是从左向右

B.节点代表事件

C.一项工作必须等到与它相连的所有紧前工作结束后才能开始

D.网络图中可以出现循环回路

【答案】 D

【解析】 网络图的绘制既要正确表达已经确定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又要遵从一定的绘图规则。网络图绘制的基本规则如下:①网络图的流向一般是从左向右;②节点代表事件,即工作的开始或结束,一般情况下网络图中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③箭线代表工作,不允许出现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④一项工作必须等到与它相连的所有紧前工作结束后才能开始;⑤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循环回路。

17.已知某起点节点引出的工作的持续时间为4天,其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8天,最迟开始时间为第21天,则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为第(  )天。

A.18

B.21

C.22

D.25

【答案】 C

【解析】 该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最早开始时间(ES)+持续时间(D)。第18天开始,经历四天时间是第22天即为最早完成时间。

18.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2-3所示(时间单位:天),工作A的总时差为(  )天。

A.0

B.2

C.3

D.1

【答案】 D

【解析】 总时差(TF)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则TF A =LF A -EF A =4-3=1(天)。

图2-3

图2-4

19.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图2-4所示(时间单位:周),工作A的总时差为(  )周。

A.0

B.2

C.3

D.1

【答案】 D

【解析】 总时差等于其最迟开始时间减去最早开始时间,或等于最迟完成时间减去最早完成时间。即工作A的总时差=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3-2=1(周)。

20.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N最早完成时间为第17天,持续时间为5天,该工作有三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5天、第27天和第30天,则工作N的自由时差为(  )天。

A.7

B.2

C.3

D.8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工作N的自由时差(EF)=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25-17=8(天)。

21.双代号网路计划中的关键路径是(  )。

A.总时差为零的路径

B.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短的路径

C.一经确定,不会发生转移的路径

D.持续时间最长的路径

【答案】 D

【解析】 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到终点节点的各条路径中,持续时间最长的路径称为关键路径。关键路径上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

22.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2-5所示(时间单位:天),其关键路径有(  )条。

图2-5

A.4

B.5

C.6

D.7

【答案】 C

【解析】 关键路径是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本题中,该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关键路线有6条,分别是:

①—④—⑤—⑥—⑧—⑨—(A→D→I→K);

①—④—⑤—⑥—⑧——(A→D→I→M);

①—④—⑤—⑥—⑦——(A→D→J→M);

①—②—③—④—⑤—⑥—⑧—⑨—(C→D→I→K);

①—②—③—④—⑤—⑥—⑧——(C→D→I→M),

①—②—③—④—⑤—⑥—⑦——(C→D→J→M);

总工期为:T=3+5+4+3=15(天)。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最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下列图示方法中,可用来表达进度计划的有(  )。 [2011年真题]

A.排列图

B.横道图

C.时标网络图

D.里程碑图

E.流程图

【答案】 BCD

【解析】 制订进度计划的常用方法包括关键路线法、资源平衡等。进度计划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里程碑图、横道图和时标网络图等。

2.项目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表现为(  )等关系。

A.平行

B.交叉

C.螺旋

D.顺序

E.搭接

【答案】 ADE

【解析】 排列活动顺序是指确定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形成成果文档。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先后顺序关系)主要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具体可表现为平行、顺序和搭接三种形式。

3.在项目时间管理中,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准确性主要依赖于(  )。

A.对项目的质量要求

B.项目范围定义

C.对项目工作了解程度

D.可以参考的历史经验

E.工作人员的个人经验

【答案】 CD

【解析】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需要依据活动工作范围、所需资源类型、所需资源数量以及资源日历等,进行活动持续时间估算。这类估算的准确性主要依赖于对项目工作了解程度和可以参考的历史经验,所以一般由对项目工作最熟悉、经验最丰富的个人和集体承担。

4.下列方法中,属于网络计划技术的有(  )。

A.计划评审技术

B.关键路径法

C.横道图

D.管理软件

E.因素分析法

【答案】 AB

【解析】 网络计划是指用网络图表达工作构成、工作顺序并加注工作时间参数的进度计划。有两种基本的网络计划:①计划评审技术(PERT),是一种基于概率分析的网络计划技术,其关注的重点是工作的开始事件和完成事件。PERT经常用于不确定性较强项目的进度控制可能性分析。②关键路径法(CPM)。通过对关键路径的控制,大大地缩短了项目的进度。

5.网络图中,工作的概念包括(  )。

A.紧前工作

B.紧后工作

C.最早工作

D.汇聚工作

E.发散工作

【答案】 ABDE

【解析】 网络图中,工作的概念包括:①紧前工作。若工作A紧排在工作B之前,则称A为B的紧前工作。②紧后工作。若工作D紧跟在工作C之后,则称D为C的紧后工作。③汇聚工作。若一个工作存在多个紧前工作,则该工作称为汇聚工作。④发散工作。若一个工作存在多个紧后工作,则该工作称为发散工作。

6.下列关于网络图中时差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网络图中,时差是指工作的机动时间,分为自由时差和总时差

B.自由时差(FF)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C.总时差(TF)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D.自由时差(FF)是指在不影响计划完工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E.总时差(TF)是指在不影响计划完工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答案】 ABE

【解析】 时差是指工作的机动时间,分为:①自由时差(FF),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②总时差(TF),是指在不影响计划完工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7.单代号网络计划图(见图2-6)中,关键线路有(  )。

图2-6

A.A→B→E→G→I

B.A→B→E→H→I

C.A→C→E→G→I

D.A→C→E→H→I

E.A→C→F→H→I

【答案】 BD

【解析】 关键线路是指总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图中的线路有:①A→B→D→G→I,工期为18天;②A→B→E→G→I,工期为18天;③A→B→E→H→I,工期为19天;④A→C→E→G→I,工期为18天;⑤A→C→E→H→I,工期为19天;⑥A→C→F→H→I,工期为18天。即关键线路为③和⑤。

8.已知某工程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2-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图2-7

A.该计划的工期为12天

B.工作④—⑥最早开始时间为4天

C.关键线路为①—③—⑤—⑥

D.工作②—⑥为非关键工作

E.关键线路为①—②—④—⑥

【答案】 ADE

【解析】 A项,关键线路的长度即为该计划的工期,即2+6+4=12(天);B项,工作④—⑥最早开始时间为②—④工作和①—③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8天;CE两项,该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为①—②—④—⑥。D项,工作2—6不在关键线路上,因此为非关键工作。 891t27fBVEzXLfGo8Q5X06jWM8Eb3dmzkOOTp6vvmOfr4qFBtMlsrVV8nqWzSDF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