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第二十一

汉纪十三

起玄黓涒滩(公元前109年),尽玄黓敦牂(公元前99年),凡十一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

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

冬十月,上行幸雍 ,祠五畤;还,祝祠泰一,以拜德星。

春正月,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无所见,见大人迹云。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时岁旱,天子既出无名,乃祷万里沙。夏四月,还,过祠泰山。

初,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不复塞,梁、楚之地尤被其害。是岁,上使汲仁、郭昌二卿发卒数万人塞瓠子河决。天子自泰山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卒填决河。筑宫其上,名曰宣防宫。导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

上还长安。

初令越巫祠上帝、百鬼,而用鸡卜。

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蜚廉、桂观 ,甘泉作益寿、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又作通天茎台,置祠具其下。更置甘泉前殿,益广诸宫室。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

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

冬季十月,汉武帝巡行到雍县,到五畤祭祀;返回长安之后,祭祀泰一神,并拜祭德星。

春季正月,公孙卿上奏称:“看到神仙在东莱山出现,他好像说是要见天子。”于是汉武帝便前往缑氏城,将公孙卿封为中大夫,然后到达东莱住了下来,住了几日,并没有看到神仙,只看到了巨人留下的痕迹。汉武帝再次派出方士寻找神仙,并且采摘灵芝药材,派出的人数以千计。当时正逢天下大旱,汉武帝外出巡视没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于是便去祭祀万里沙神庙。夏季四月,汉武帝返回长安,途中祭祀了泰山。

当初,黄河在瓠子堤决口,之后二十多年都没有将决口堵住,梁、楚一带地区受害最为严重。这一年,汉武帝命令汲仁、郭昌两位官员调集数万名士卒堵塞瓠子决口。汉武帝在从泰山返回长安的途中,亲自来到黄河决口处视察,并把白马、玉璧沉入黄河,下令随驾的大臣以及扈从自将军以下的人员都要背负木柴去堵塞决口,最后终于将黄河决口堵住。汉武帝下令在决口处修建一座宫室,并命名为宣防宫。又疏导黄河水北行的两条河渠,恢复成大禹治水时的情况,梁、楚一带自此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不再受水灾之苦。

汉武帝返回长安。

汉武帝开始下令让越族巫师祭拜上帝、各种鬼神,并利用鸡骨进行占卜。

依照公孙卿的说法,神仙喜欢居住在楼中,于是汉武帝便派人在长安兴建蜚廉观、桂观,并且在甘泉兴建益寿观、延寿观,派公孙卿带着皇帝的符节将所有设备布置好,恭候神仙的降临。又修建通天茎台,将祭祀器具摆设在台下。更是将甘泉宫前殿修建完善,并且扩建其他各处宫室。

初,全燕之世,尝略属真番、朝鲜 ,为置吏,筑障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 水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反,入匈奴。燕人卫满亡命,聚党千余人,椎髻、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 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障,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燕亡命者,王之,都王险。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诸蛮夷君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以故满得以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辰国欲上书见天子,又雍阏不通。是岁,汉使涉何诱谕,右渠终不肯奉诏。何去至界上,临 水,使御刺杀送何者朝鲜裨王长,即渡,驰入塞,遂归报天子曰:“杀朝鲜将。”上为其名美,即不诘,拜何为辽东东部都尉。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

六月,甘泉房中产芝九茎,上为之赦天下。

上以旱为忧,公孙卿曰:“黄帝时,封则天旱,乾封三年。”上乃下诏曰:“天旱,意乾封乎!”

秋,作明堂于汶上。

上募天下死罪为兵,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左将军荀彘出辽东,以讨朝鲜。

当初,在燕国全盛时期,曾经据有真番、朝鲜,在那里设置官吏,修建边防要塞。秦将燕国灭掉之后,这一地区就变成了辽东郡的外部边界。汉朝兴起之后,因为这里太远,难以防守,因此只是重新修建了辽东地区原本的边塞,将 水作为边界,属于燕国的管辖范围。后来燕王卢绾谋反,逃到了匈奴。燕国人卫满逃亡,他集结亲信一千多人,将头发梳成发髻,身着蛮夷服饰向东逃出边境,横渡 水,占据秦时废弃的空地并设置要塞,慢慢控制了真番、朝鲜的蛮夷部族以及从燕国逃出来的人,自立为王,在王险建都。等到了汉惠帝、汉高后时期,天下刚刚安定下来,辽东太守就与卫满约定:让卫满作为汉朝的藩属,阻止汉朝边境之外的蛮夷部落对汉朝边境进行侵扰;若是各蛮夷部落的首领想要到汉朝朝拜天子,卫满不得阻止。因此,卫满得以利用他的兵威和财物去侵略并降服周围弱小部落,真番、临屯全都臣服归附于他,他所统治的地域也扩大到方圆几千里。等到王位传到卫满的孙子卫右渠时,所引诱来的从汉朝逃亡的人越来越多,而卫右渠又从没有到长安去朝见汉朝天子;辰国君主打算上书请求朝拜汉朝天子,也因卫氏的阻挠而不能成行。这一年,汉朝派使臣涉何前往劝说卫右渠,但卫右渠却始终不肯接受诏谕。涉何只得离开,但是在到达边界的时候,在 水河边,命令驾车人将护送他的朝鲜副王长杀死,然后立即渡过 水,迅速奔入汉朝边塞,回来向汉武帝报告说:“我杀死了朝鲜的名将。”汉武帝认为他做得很好,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还任命他为辽东东部都尉。朝鲜痛恨涉何,派兵袭击辽东,杀死涉何。

王夫之曰:“汉武帝任杜周为廷尉,一章之狱,连逮证佐数百人,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里,奔走会狱,所逮问者几千余万人。呜呼!民之憔悴,亦至此哉!”

六月,甘泉宫的斋房中长出九茎灵芝,汉武帝因此大赦天下。

汉武帝因为旱灾而忧心忡忡,公孙卿说:“黄帝时,封祀时也出现了大旱,干旱了三年。”于是汉武帝颁布诏书说:“天下大旱,是想晒干我册封的土地吗!”

秋季,在汶水边修建明堂。

汉武帝下令招募被判处死罪的人入伍从军,命令楼船将军杨仆领军,从齐国出发,横渡渤海,左将军荀彘从辽东出发,讨伐朝鲜。

初,上使王然于以越破及诛南夷兵威喻滇王入朝。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深、靡莫,皆同姓相杖,未肯听。劳深、靡莫数侵犯使者吏卒。于是上遣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发巴蜀 兵击灭劳深、靡莫,以兵临滇。滇王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是时,汉灭两越,平西南夷,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毋赋税。南阳、汉中 以往郡,各以地比,给初郡吏卒奉食、币物、传车、马被具。而初郡时时小反,杀吏,汉发南方吏卒往诛之,间岁万余人,费皆仰给大农。大农以均输、调盐铁助赋,故能赡之。然兵所过,县为以訾给毋乏而已,不敢言擅赋法矣。

是岁,以御史中丞南阳杜周为廷尉。周外宽,内深次骨,其治大放张汤。时诏狱益多,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不减百余人;廷尉一岁至千余章。章大者连逮证案数百,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近者数百里会狱。廷尉及中都官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万余人。

当初,汉武帝派遣王然于利用攻破南越国以及诛平南夷的兵威劝说滇国国王归入汉朝。滇王部众有数万人,东北邻国又有与之同姓的劳深国、靡莫国互相支持,因此不肯归顺汉朝。劳深、靡莫两国还数次侵袭冒犯汉朝的使臣及其部下。于是汉武帝派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调集巴、蜀地区的部队将劳深、靡莫两国灭掉,进逼滇国。滇王带领全国上下投降,请求汉朝派遣官吏,并亲自入朝。于是汉朝在该地区设置益州郡,并向滇王颁赐滇王印信,命他仍旧统治他的百姓。

此时,汉朝接连灭掉了南越与东越两国,铲平了西南夷各部族,新设立了十七个郡,并且依旧遵循当地原有习俗来治理他们,不征收赋税。南阳、汉中等原有的郡县,则分别依据距离的远近,给新设立的郡县的官吏以及兵卒提供粮草、财物、邮传车、马匹用具。新设置的郡县时常爆发小规模的叛乱,并且杀害官吏,因此汉朝征调南方各郡的官兵前去镇压,每年大约有一万多人,所需费用全部由大农提供。大农靠调剂各地的物资以及盐铁专卖的收入来补充赋税的不足,所以可以供应。但是军队所经之处,地方官府提供军需只是不使军需缺乏而已,不敢再说擅自使用赋税的法令了。

这一年,汉武帝委任御史中丞南阳人杜周担任廷尉。杜周表面看上去宽厚,内心却非常苛刻,他的做法基本上效仿张汤。当时,皇帝交办的案件多起来,二千石官被逮捕拘禁的,旧的还没有走,新的又来了,始终不低于一百人;廷尉一年中要处理的案件多达一千多件。一件大案,受到牵连而被逮捕或者作证的有几百人,小案也有几十人;远的距离几千里之外,近的也有几百里路程,都要来对质审讯。廷尉以及京中各官府因处理皇帝交下的狱案而抓捕拘禁的有六七万人,再经过刑官狱吏的牵扯,人数增至十万多。

三年(癸酉,公元前108年)

冬十二月,雷;雨雹,大如马头。

上遣将军赵破奴击车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车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春正月甲申,封破奴为浞野侯。王恢佐破奴击楼兰,封恢为浩侯。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

初作角牴戏 、鱼龙 曼延之属。

汉兵入朝鲜境,朝鲜王右渠发兵距险。楼船将军将齐兵七千人先至王险。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城击楼船。楼船军败散,遁山中十余日,稍求退散卒,复聚。左将军击朝鲜 水西军,未能破。天子为两将未有利,乃使卫山因兵威往谕右渠。右渠见使者,顿首谢:“愿降,恐两将诈杀臣,今见信节,请复降。”遣太子入谢,献马五千匹,及馈军粮;人众万余,持兵方渡 水。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变,谓太子:“已服降,宜令人毋持兵。”太子亦疑使者、左将军诈杀之,遂不渡 水,复引归。山还报天子,天子诛山。

三年(癸酉,公元前108年)

冬季十二月,打雷;天下冰雹,如马头一样大。

汉武帝派遣将军赵破奴攻击西域车师国。赵破奴带领七百多名轻骑兵率先抵达西域,将楼兰王生擒,之后攻破车师国,并借着胜利的军威围困乌孙、大宛等国。春季正月甲申日,汉武帝将赵破奴封为浞野侯。王恢因帮助赵破奴攻破楼兰国时立功,因此被封为浩侯。自酒泉到玉门因此便都有了汉朝设置的要塞。

汉武帝开始提倡角牴、鱼龙、曼延之类的杂技游戏。

汉军进入朝鲜境内,朝鲜王卫右渠出动军队占据险要之地进行抵御。楼船将军杨仆率领齐国军队七千人率先抵达王险。卫右渠在城上坚守,探听杨仆军队人数不多,于是出城进攻杨仆。杨仆军溃败逃散,逃进山中躲了十几天,后来慢慢将溃败逃散的士兵再次收编起来,重新集结在一起。左将军荀彘率军攻打朝鲜 水西边的军队,没能攻克。汉武帝因为两位将军没能获胜,于是派卫山到朝鲜去,利用军队的威势劝说卫右渠归顺。卫右渠会见卫山,叩头道歉说:“我是愿意归降的,只是担心两位将军用诈术杀害我,现在看到天子信节,因此请求再次归降。”卫右渠派太子到汉朝去谢罪,同时献上五千匹马,还给汉军提供军粮;朝鲜太子带领一万多人,手持兵器,即将渡过 水,卫山和荀彘怀疑会发生变故,于是对太子说:“既然已经归降了,应该命令你手下的人不要携带兵器。”太子也担心卫山和荀彘会用计谋杀他,因此不肯渡过 水,又带领他的军队回去了。卫山返回京城向汉武帝禀告,汉武帝将卫山诛杀。

左将军破 水上军,乃前至城下,围其西北。楼船亦往会,居城南。右渠遂坚守城,数月未能下。左将军所将燕、代卒多劲悍;楼船将齐卒已尝败亡困辱,卒皆恐,将心惭,共围右渠,常持和节。左将军急击之,朝鲜大臣乃阴间使人私约降楼船。往来言尚未肯决。左将军数与楼船期战,楼船欲就其约,不会。左将军亦使人求间隙降下朝鲜,朝鲜不肯,心附楼船,以故两将不相能。左将军心意楼船前有失军罪,今与朝鲜私善 ,而又不降,疑其有反计,未敢发。

天子以两将围城乖异 ,兵久不决,使济南太守公孙遂往正之,有便宜得以从事。遂至,左将军曰:“朝鲜当下,久之不下者,楼船数期不会。”具以素所意告,曰:“今如此不取,恐为大害。”遂亦以为然,乃以节召楼船将军入左将军营计事,即命左将军麾下执楼船将军,并其军。以报天子,天子诛遂。

荀彘大破 水岸边的朝鲜军队,于是前进至王险城下,包围城的西北方。杨仆也带领部众前来会合,在城南驻兵。卫右渠固守城池,僵持了数月汉军也没能攻下。荀彘率领的燕、代地区士兵多数都很剽悍;而杨仆所率领的齐国士兵因为遭受失败逃亡和被囚禁的耻辱,全都心怀恐惧,将领也心怀羞愧而不振,所以在围困王险城的时候,往往主张和平解决。荀彘督军猛烈进攻,于是朝鲜大臣们暗中派人和杨仆私下里商讨投降事宜。使者来回协商尚未作出决定。荀彘多次与杨仆商量约定共同会战朝鲜的时间,但杨仆想要和朝鲜私定和约,因此一直没有与荀彘会合。荀彘也派人寻找机会去招降朝鲜,但是朝鲜不肯,而是希望归降杨仆,从而导致荀、杨两位将军的不和。荀彘认为,杨仆之前曾经失败,犯下了使部队受到损失的罪行,现如今又与朝鲜私下交好,而朝鲜又不肯归降,因此怀疑他有叛变的阴谋,只是没敢贸然行动。

汉武帝由于荀彘、杨仆二人包围王险城后的行为不一致,战争长时间不结束,于是派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去纠正,并授权公孙遂遇事可以自行决断。公孙遂到达后,荀彘说:“朝鲜早就可以攻陷,之所以拖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楼船将军数次没有依照约定的时间会合。”又把平日自己对杨仆的怀疑全都告诉公孙遂,然后说道:“如今这样还不先发制人的话,恐怕会造成更大的祸患。”公孙遂也认同荀彘的看法,于是用天子符节将楼船将军杨仆召至左将军营中计议大事,同时命令左将军帐下武士当场扣押楼船将军,并将其所属部队合并。公孙遂把这件事上报给汉武帝,汉武帝处死了公孙遂。

左将军已并两军,即急击朝鲜。朝鲜相路人、相韩阴、尼谿相参、将军王 相与谋曰:“始欲降楼船,楼船今执,独左将军并将,战益急,恐不能与战,王又不肯降。”阴、 、路人皆亡降汉,路人道死。夏,尼谿参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降。王险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己又反,复攻吏。左将军使右渠子长、降相路人之子最告谕其民,诛成己。以故遂定朝鲜,为乐浪 、临屯、玄菟、真番四郡。封参为澅清侯,阴为萩苴侯, 为平州侯,长为几侯;最以父死颇有功,为涅阳侯。

左将军征至,坐争功相嫉乖计,弃市。楼船将军亦坐兵至列口 ,当待左将军,擅先纵,失亡多,当诛,赎为庶人。

班固曰:玄菟、乐浪,本箕子所封。昔箕子居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为民设禁八条,相杀,以当时偿杀;相伤,以谷偿;相盗者,男没入为其家奴,女为婢;欲自赎者人五十万,虽免为民,俗犹羞之,嫁娶无所售。是以其民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不淫辟。其田野饮食以笾豆;都邑颇放效吏,往往以杯器食。郡初取吏于辽东,吏见民无闭臧,及贾人往者,夜则为盗,俗稍益薄,今于犯禁寖多,至六十余条。可贵哉,仁贤之化也!然东夷天性柔顺,异于三方之外。故孔子悼道不行,设浮桴于海,欲居九夷,有以也夫!

秋七月,胶西于王端薨。

武都氐反,分徙酒泉。

左将军荀彘合并两支部队之后,立即对朝鲜发动猛攻。朝鲜国相路人、国相韩阴、尼谿相参、将军王 等一同密谋道:“当初想要投降楼船将军,现在楼船将军已被逮捕,只剩左将军一人指挥两军,进攻越来越猛烈,我方只怕抵挡不了,而国王却偏偏不肯投降左将军。”于是韩阴、王 、路人都逃跑并投奔汉军,路人在半路上死去。夏季,尼谿相参派人将朝鲜王卫右渠杀死并归降汉朝。汉军还没有攻进王险城的时候,原卫右渠的大臣成己再次反叛,转而袭击汉朝官吏。荀彘命卫右渠的儿子卫长、降相路人的儿子路最劝说朝鲜民众归降汉朝,并将成己杀死。汉朝因此将朝鲜平定,并将其划分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参为被封为澅清侯,韩阴被封为萩苴侯,王 被封为平州侯,卫长被封为几侯;路最的父亲路人因降汉而死,立下功劳,被封为涅阳侯。

左将军荀彘被召回长安,因为作战时争夺功劳、互相嫉妒、计谋乖戾而被汉武帝当众斩首。楼船将军杨仆也因当初率军到达列口时,本应该等待和左将军会合后才能行动,但是擅自纵兵与朝鲜交战,造成极大伤亡,其罪原本应该斩首,但缴纳赎金后被贬为平民。

班固说:玄菟、乐浪,原本为箕子的封国。当初箕子在朝鲜居住,用礼义教导他的百姓,教他们学习农耕、养蚕、纺织的技术,并给他们制定了八条法令。凡是杀人的,立刻以本人性命相偿;伤人的,要用粮食谷物来赔偿对方的损失;盗窃的,男子便为被盗者做奴,女子则为婢;想要自赎其罪的,每个人要交五十万钱的赎金,即使被贬为平民,但依照风俗还是被人看不起,就算想结婚都没有合适的对象。因此,当地的老百姓始终不偷不盗,无需为防范偷盗而将门户关闭;女子都忠贞守节,不曾有淫乱行为。在乡下,人们全用竹制器皿和木制器皿盛放食物;在城市中,人们效仿官吏的行为,常常用杯盘器皿盛放食物。郡县的官员,最初来自辽东郡,其中有些人和前来经商的商人见到这里的百姓门户都不关闭,就在夜间盗窃,导致当地淳朴的风俗慢慢被破坏,致使如今的犯禁者越来越多,法令也增加至六十多条。由此也可以看出,仁义圣贤的教化真是可贵啊!但是,东夷民族天性柔弱顺服,和南、西、北三方各民族迥然不同。所以孔子哀叹他的仁道无法施行时,就打算乘筏出海,去九夷地区定居,这种想法是有原由的啊!

秋季七月,胶西于王刘端去世。

武都郡氐族叛乱,汉朝把他们分批迁往酒泉。

四年(甲戌,公元前107年)

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 ,自代而还,幸河东。春三月,祠后土,赦汾阴、夏阳、中都死罪以下。

夏,大旱。

匈奴自卫、霍度幕以来,希复为寇,远徙北方,休养士马,习射猎,数使使于汉,好辞甘言求请和亲。汉使北地人王乌等窥匈奴。乌从其俗,去节入穹庐。单于爱之,佯许甘言,为遣其太子入汉为质。汉使杨信于匈奴。信不肯从其俗,单于曰:“故约汉尝遣翁主 ,给缯絮食物有品,以和亲,而匈奴亦不扰边。今乃欲反古,令吾太子为质,无几矣!”信既归,汉又使王乌往,而单于复谄以甘言,欲多得汉财物,绐谓王乌曰:“吾欲入汉见天子面,相约为兄弟。”王乌归报汉,汉为单于筑邸于长安。匈奴曰:“非得汉贵人使,吾不与诚语。”匈奴使其贵人至汉,病,汉予药,欲愈之,不幸而死。汉使路充国佩二千石印绶往使,因送其丧,厚葬,直数千金,曰:“此汉贵人也。”单于以为汉杀吾贵使者,乃留路充国不归。诸所言者,单于特空绐王乌,殊无意入汉及遣太子。于是匈奴数使奇兵侵犯汉边。乃拜郭昌为拔胡将军,及浞野侯屯朔方以东,备胡。

四年(甲戌,公元前107年)

冬季十月,汉武帝巡行到雍县,到五畤祭祀。开通到回中的道路,于是汉武帝北上出萧关。经过独鹿山、鸣泽湖,抵达代地后返回,中途巡察了河东郡。春季三月,汉武帝祭拜后土神,下令将汾阴、夏阳、中都地区死刑以下的囚犯全部赦免。

夏季,大旱。

匈奴自卫青、霍去病领兵越过大沙漠以来,希望将来能再次掠夺汉朝,他们迁徙到北方很远的地方,让士兵与马匹得到休养,加强射猎技术的练习,并且数次派使臣到汉朝,说好话请求和亲。汉朝派北地人王乌等前往打探匈奴的虚实。王乌顺从匈奴的风俗,将使者的族节放在一旁,自己进入毡帐之中。单于很欣赏他,假意用好话答应他,要让匈奴太子作为人质到汉朝去。汉朝又派杨信作为使者到匈奴去。杨信不肯顺从匈奴的风俗,单于说:“依照之前的盟约,汉朝曾经把其诸侯的女儿嫁到匈奴来,陪嫁各种丝织品、食物,采取这种方式和亲,匈奴也不再入侵骚扰汉朝的边境。现在却要违反之前的盟约,让我将太子送去做人质,那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杨信返回之后,汉朝再一次派王乌到匈奴去,单于再次用好话谄媚,希望可以获得更多汉朝的财物,欺骗王乌说:“我要亲自去汉朝朝见天子,彼此结为兄弟之好。”王乌回来后向汉武帝禀告,汉武帝于是下令在长安为单于修筑官邸。匈奴说:“除非是汉朝尊贵的使者前来,否则的话我们就不诚心与他交谈。”匈奴派地位尊贵的人出使汉朝,使者生病了,汉朝给他用药,希望治好他的病,但他却不幸死去。因此,汉朝派路充国佩带二千石官员的印缓出使匈奴,顺便送回匈奴使臣的灵柩,同时带去丰厚的丧葬费,价值数千金,又说:“这就是汉朝地位尊贵的人。”单于以为是汉朝杀了他们尊贵的使臣,所以就把路充国扣留在匈奴,不放他返回汉朝。之前所说的话,只是单于说空话在欺骗王乌,他一直就无意去汉朝,更无意派太子去。于是,匈奴多次派出骑兵侵犯汉朝边境。因此,汉武帝便任命郭昌为拔胡将军,与浞野侯赵破奴在朔方以东地区驻守,以防备匈奴。

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

冬,上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疑。登灊 天柱山,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遂北至琅邪 ,并海,所过礼祠其名山大川。春三月,还至太山,增封。甲子,始祀上帝于明堂,配以高祖,因朝诸侯王、列侯,受郡、国计。夏四月,赦天下,所幸县毋出今年租赋。还,幸甘泉,郊泰畤。

长平烈侯卫青薨。起冢,象庐山。

上既攘却胡、越,开地斥境,乃置交趾、朔方之州,及冀、幽、并、兖、徐、青、扬、荆、豫、益、凉等州,凡十三部,皆置刺史焉。

上以名臣文武欲尽,乃下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

冬季,汉武帝向南巡行,抵达盛唐,遥祭在九疑山的虞舜。又登上灊县的天柱山,之后从寻阳乘船游览长江,并在江中亲自射杀蛟,将其捕获。汉武帝的船队首尾连接,千里不绝,到了枞阳便弃船登岸,向北到达琅邪郡,沿海而行,在所经过的地方都祭祀名山大川。春季三月,汉武帝返回长安途中路过泰山,命人扩建祭坛。甲子日,汉武帝首次在明堂里祭祀上帝,以汉高祖刘邦作为配祀,接受各诸侯王、列侯的朝见,并接受各郡、国呈上的记录户口赋税的簿册。夏季四月,大赦天下,免除此次巡视经过各县本年的田租、赋税。回京后,汉武帝巡视甘泉,在泰畤祭祀。

长平烈侯卫青去世。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坟墓,外形像匈奴国中的庐山。

汉武帝已经将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越族驱赶出去,开拓疆土,于是设置了交趾、朔方两州,以及冀州、幽州、并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一共十三个州,全部设置了刺史。

汉武帝因为朝中有名的文武大臣几乎所剩无几,因此颁布诏书说:“非比寻常的功业,一定要等待非比寻常的人才能完成。所以尽管有的马凶暴不驯,却可以一口气跑到千里之外;有的士人即使身受世俗的拖累,但仍可以建功立业。一匹容易翻车的马,一个放荡不羁的人,都在于如何驾驭罢了。现在命令各州、郡长官详察本地官吏以及百姓,并将有优秀才干或者异于常人、可以胜任将相之职,或者可以出使遥远国家的人,推荐给朝廷。”

六年(丙子,公元前105年)

冬,上行幸回中。

春,作首山宫

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赦汾阴殊死以下。

汉既通西南夷,开五郡,欲地接以前通大夏,岁遣使十余辈出此初郡,皆闭昆明,为所杀,夺币物。于是天子赦京师亡命,令从军,遣拔胡将军郭昌将以击之,斩首数十万。后复遣使,竟不得通。

秋,大旱,蝗。

乌孙使者见汉广大,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匈奴闻乌孙与汉通,怒,欲击之,又其旁大宛、月氏之属皆事汉。乌孙于是恐,使使愿得尚汉公主,为昆弟。天子与群臣议,许之。乌孙以千匹马往聘汉女。汉以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往妻乌孙,赠送甚盛;乌孙王昆莫以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以为左夫人。公主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愁思归。天子闻而怜之,间岁遣使者以帷帐锦绣给遗焉。昆莫曰:“我老。”欲使其孙岑娶尚公主。公主不听,上书言状。天子报曰:“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岑娶遂妻公主。昆莫死,岑娶代立,为昆弥

六年(丙子,公元前105年)

冬季,汉武帝巡行回中。

春季,修建首山宫。

三月,汉武帝巡行河东,祭拜后土神,将汾阴一带死罪以下的囚犯赦免。

汉朝将西南夷打通之后,新设了五个郡,希望在这一地区开辟一条与大夏国联通的道路,每年都派出十多个使团从这些新设置的郡出发,但是他们全都被困在昆明,使者遭到杀害,财物也被洗劫一空。因此汉武帝将京师的亡命之徒赦免,命令他们从军,派遣拔胡将军郭昌领军前往昆明进行攻击,共杀死几十万人。但是之后再派出使团,依旧无法通过此地。

秋季,大旱,发生蝗灾。

乌孙使臣见到汉朝地域宽广,回国之后将情况向其国王汇报,乌孙国因此更加重视与汉朝的关系。匈奴得知乌孙和汉朝有往来联系,十分恼怒,打算出兵进攻乌孙,但是其旁边的大宛、月氏等国也都归顺了汉朝。乌孙国王于是很害怕,便派使臣到汉朝表示愿意迎娶汉朝公主,与汉朝结为兄弟之好。汉武帝和群臣商议之后,决定应允乌孙王的请求。乌孙王用一千匹马当作聘礼,派人到汉朝去迎娶公主。汉武帝将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封为公主,嫁给乌孙王,所赠送的陪嫁十分丰厚;乌孙王昆莫将汉朝公主封为右夫人。匈奴也将一名女子嫁给乌孙王昆莫,被封为左夫人。汉朝公主自己修建宫室居住,一年四季不过与乌孙王相见一两次,一同饮酒吃饭。因为乌孙王年事已高,彼此又语言不通,所以公主很哀伤忧愁,思念故乡。汉武帝听说之后十分怜惜她,因此每隔一年就派使臣带锦帐、绸缎等物去送给她。乌孙王对汉公主说:“我年纪大了。”他想让他的孙子岑娶娶公主为妻。汉公主不肯,并上书给汉武帝奏明此事。汉武帝答复她说:“你应该顺从乌孙国的习俗,因为我国想要和乌孙国一同灭掉匈奴。”于是岑娶娶了汉公主。昆莫去世之后,他的孙子岑娶即位,号为昆弥。

是时,汉使西逾葱岭,抵安息。安息发使,以大鸟卵 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及诸小国 潜、大益、车姑师、扜冞、苏 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西国使更来更去,天子每巡狩海上,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大角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遍观名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大宛左右多蒲萄,可以为酒;多苜蓿 ,天马嗜之;汉使采其实以来,天子种之于离宫别观旁,极望。然西域以近匈奴,常畏匈奴使,待之过于汉使焉。

是岁,匈奴乌维单于死,子乌师庐立,年少,号“儿单于”。自此之后,单于益西北徙;左方兵直云中,右方兵直酒泉、敦煌郡。

这时,汉朝使者西行越过葱岭,抵达安息国。安息国也派出使者,并带来鸵鸟蛋以及黎轩国中精通魔术的人当作礼物献给汉朝。其他各个小国,如 潜、大益、车姑师、扜冞、苏 等也纷纷派人跟随汉朝使者到长安来进献礼物,朝拜天子,汉武帝很高兴。西域各国派出前往汉朝的使者来来往往,每次汉武帝去巡视沿海地区,各国使臣全都跟随他一起去,每到大都市或者人口密集的地方,便从中间穿行,分发财物丝帛作为赏赐,准备的物品也十分丰厚充足,以此来彰显汉朝的富有和丰厚。汉武帝还举行大规模的角力比赛和新奇的舞蹈表演,展示各种奇怪不常见的动物等,都有很多人围观。每次进行赏赐,都要大摆宴席,安排酒池肉林;又让外国客人到处参观各个仓库中储备的物品,以显示汉朝的地大物博,使他们倾慕震惊。大宛周边盛产葡萄,可以酿酒;同时盛产苜蓿,大宛出的天马最喜欢吃苜蓿;汉使将采摘到的葡萄、苜蓿的果实带回,汉武帝将它们种在行宫周围,生长得十分茂盛,一望无际。但是,因为西域各国距离匈奴太近,对匈奴使者常常心怀畏惧,对他们也远比对汉使恭敬。

这一年,匈奴乌维单于去世,他的儿子乌师庐即位,因为年纪太小,所以号称“儿单于”。从此之后,匈奴单于越发向西北迁徙;其左翼兵力屯守在云中一带,右翼兵力屯守在酒泉、敦煌郡一带。

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

冬十月,上行幸泰山。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祠上帝于明堂。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遇之。

乙酉,柏梁台灾。

十二月甲午朔,上亲禅高里 ,祠后土,临勃海,将以望祀蓬莱之属,冀至殊廷焉。春,上还,以柏梁灾,故朝诸侯,受计于甘泉。甘泉作诸侯邸。

越人勇之曰:“越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其东则凤阙 ,高二十余丈;其西则唐中,数十里虎圈;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立神明台、井幹楼,度五十丈,辇道相属焉。

司马迁,选自《中国历代人物像传》。

钱穆曰:“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讨匈奴,通西域,军费浩繁,大司农的钱用完了,连他父亲(景帝)、祖父(文帝)几辈子积蓄下来的财富都花光了。”

大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历纪坏废,宜改正朔。”上诏兒宽与博士赐等共议,以为宜用夏正。夏五月,诏卿、遂、迁等共造汉《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数用五,定官名,协音律,定宗庙百官之仪,以为典常,垂之后世云。

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

冬季十月,汉武帝巡行至泰山。十一月甲子朔日清晨,冬至日,汉武帝在明堂祭拜上帝。之后东行到海滨,考察入海寻找神仙以及方士寻求神仙的结果,最后发现没有一个人的话得到应验;但汉武帝还是派出更多的人,希望可以遇见神仙。

乙酉日,柏梁台发生火灾。

十二月甲午朔日,汉武帝亲自前往高里山祭祀,祭拜了后土神,之后到达渤海边,打算遥祭蓬莱等仙山,希望可以亲自抵达神仙居住的仙庭。春季,汉武帝返回长安,因为柏梁台发生火灾,所以在甘泉宫接受各个诸侯王的朝见以及审查各郡、国呈上来的记录户口、赋税的簿册。在甘泉兴建诸侯王官邸。

越族人勇之说:“依照越族的习俗,要是火灾之后再修建房屋,务必要比之前的大,以此压制火灾。”于是汉武帝下令修建建章宫,预计开辟千门万户。东侧为凤阙,有二十多丈高;西面为唐中,有方圆几十里的养虎园;在北侧挖了一个大池,名为太液池,池中有二十多丈高的渐台,还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等景色,象征着海中的神山以及鱼龟一类;南面有玉堂、璧门、大鸟像等。此外,建章宫中还修建了神明台、井幹楼,分别高五十丈,在各个景观之间还有皇帝专用的辇道彼此连通。

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说:“历法和纪年都已经混乱废坏,应该修改历法。”汉武帝命令兒宽和名为赐的博士等一同商定,认为应该采用夏朝历法。夏季五月,汉武帝下诏命令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共同拟定汉朝《太初历》,将正月作为一年的开端,尊崇黄色,以“五”作为吉祥的数字,又重新拟定官名,调整音律,确定宗庙、百官的礼仪,作为国家的典章常规,永垂后世。

匈奴儿单于好杀伐,国人不安;又有天灾,畜多死。左大都尉使人间告汉曰:“我欲杀单于降汉,汉远,即兵来迎我,我即发。”上乃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以应之。

秋八月,上行幸安定。

汉使入西域者言:“宛有善马,在贰师城 ,匿不肯与汉使。”天子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之。宛王与其群臣谋曰:“汉去我远,而盐水 中数败;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又且往往而绝邑,乏食者多。汉使数百人为辈来,而常乏食,死者过半,是安能致大军乎!无奈我何。贰师马,宛宝马也。”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王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

于是天子大怒。诸尝使宛姚定汉等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可尽虏矣。”天子尝使浞野侯以七百骑虏楼兰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乃拜李夫人兄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赵始成为军正,故浩侯王恢使导军,而李哆为校尉,制军事。

匈奴儿单于生性喜好杀戮,这使国中百姓心怀不安;又发生了天灾,大量牲畜死亡。匈奴左大都尉派人暗中向汉朝禀告:“我想要杀掉单于,归顺汉朝,但是汉朝路途遥远,要是可以派兵前来接应我,我就可以立即行动。”于是汉武帝派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到塞外修建受降城以接应左大都尉。

秋季八月,汉武帝巡视安定郡。

汉朝出使去西域的使臣上奏道:“大宛有良马,就藏在贰师城中,不愿意献给汉使。”于是汉武帝派壮士车令等携带千斤黄金和金马到大宛去,请求交换良马。大宛国王和其群臣商量说:“汉朝距离我国那么远,而且盐泽一带道路难走,行人常死在那里;如果从北面来,有匈奴阻隔;从南面来,又缺乏水草,并且常常很难遇到城郭,所以会缺少粮食。汉朝派出几百人的使团前来,还经常缺乏粮食,人数会死亡过半,这样怎么可能会派大军前来呢!可见汉朝不能对我们怎么样。贰师城的马,是大宛国的宝马啊。”因此不肯给汉使。汉使愤怒,破口大骂,用锤子将金马击碎然后离开。大宛的贵族们气愤地说:“汉使太瞧不起我们了!”于是让汉使离开,之后命令驻守在东部边境的郁成王带兵阻拦,将汉使杀死,抢夺了汉使携带的财物。

汉武帝勃然大怒。曾经到大宛出使过的姚定汉等上奏道:“大宛国的军事力量十分薄弱,我们只需派三千人马,用强弩射杀,就可以把他们全都俘获。”汉武帝因为曾经派浞野侯赵破奴带领七百骑兵便将楼兰王生擒,因此认为姚定汉等说得很正确;这个时候汉武帝正打算将宠姬李夫人家封侯,因此便任命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调集附属国六千多骑兵,各郡、国品行恶劣的几万名少年,前去讨伐大宛国。因期待李广利到贰师城得到好马,所以称他为贰师将军。此外又任命赵始成为军正官,任命原浩侯王恢为军前向导,李哆为校尉,主要负责指挥军事行动。

臣光曰:武帝欲侯宠姬李氏,而使广利将兵伐宛,其意以为非有功不侯,不欲负高帝之约也。夫军旅大事,国之安危、民之死生系焉。苟为不择贤愚而授之,欲徼幸咫尺之功,藉以为名而私其所爱,不若无功而侯之为愈也。然则武帝有见于封国,无见于置将;谓之能守先帝之约,臣曰过矣。

中尉王温舒坐为奸利,罪当族,自杀;时两弟及两婚家亦各自坐 他罪而族。光禄勋徐自为曰:“悲夫!古有三族,而王温舒罪至同时而五族乎!”

关东 蝗大起,飞西至敦煌。

臣司马光说:“汉武帝打算将自己宠幸的姬妾李夫人的娘家封侯,因此派李广利带领军队征讨大宛,其意思是没有为国立下功劳就不能封侯,这是不想违背高祖皇帝的约定。但是军务大事与国家的安危、百姓的生死息息相关。要是没有分辨贤愚就草率地授予军事大权,期待用侥幸获得的微小功劳,当作封自己所宠信的人为侯的理由,倒不如无功就封侯会好一些。汉武帝在封国事务的处理上十分有见地,但是不知道如何任命将领。因此,说他可以遵照先帝的约定,我认为未免有些过分。”

中尉王温舒为贪图利益而作奸犯法,理应灭族,王温舒自杀;当时,王温舒的两个弟弟以及两个亲家也分别因为犯了其他的罪而被灭族。光禄勋徐自为说:“真是可悲啊!古时候有夷灭三族的事,而现在王温舒的罪竟到了同时夷灭五族的地步!”

关东地区出现严重的蝗灾,大批蝗虫向西飞到敦煌。

二年(戊寅,公元前103年)

春正月戊申,牧丘恬侯石庆薨。

闰月丁丑,以太仆公孙贺为丞相,封葛绎侯。时朝廷多事,督责大臣,自公孙弘后,丞相比坐事死。石庆虽以谨得终,然数 被谴。贺引拜为丞相,不受印绶,顿首涕泣不肯起。上乃起去,贺不得已拜,出曰:“我从是殆矣!”

三月,上行幸河东,祠后土。

夏五月,籍吏民马补车骑马。

秋,蝗。

贰师将军之西也,既过盐水,当道小国各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所杀伤甚众。贰师将军与李哆、赵始成等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兵而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书言:“道远,乏食,且士卒不患战而患饥,人少,不足以拔宛。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天子闻之,大怒,使使 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

二年(戊寅,公元前103年)

春季正月戊申日,牧丘恬侯石庆去世。

闰正月丁丑日,汉武帝委任太仆公孙贺为丞相,将他封为葛绎侯。当时国家事务繁杂,汉武帝严格督查责罚大臣,从公孙弘之后,丞相接连因事获罪而死。尽管石庆由于谨慎而得以善终,但是也曾数次受到指责。公孙贺得知自己被任命为丞相的时候,不肯接受印信,跪在地上叩头,哭着不肯起身。汉武帝没有理会他,起身离去,公孙贺没有办法接受了印信,出宫之后叹道:“我从此就危险了!”

三月,汉武帝巡行至河东郡,祭祀后土神。

夏季五月,征收官吏以及百姓的马匹以补充军马。

秋季,发生了蝗灾。

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西征,过了盐水之后,途经的各个小国据城自守,不肯为汉军提供粮食,攻又无法攻克。要是能够攻下,自然可以得到粮食补给;要是不能攻破,几天之后就离开。抵达郁成的时候,全军仅剩下几千人,并且全都又饥饿又疲惫。攻击郁成,反倒被镇守郁成的军队击败,人员伤亡惨重。李广利与李哆、赵始成等商量道:“到了郁成尚且不能攻下,更何况是到了大宛的国都呢!”因此带兵返回。到达敦煌时,剩下的士兵只有出征时候的十分之一二了。李广利派人上书给汉武帝:“路途遥远,粮食匮乏,将士们虽然不畏惧战斗,但是害怕饥饿,并且人数太少,不足以攻克大宛。希望可以暂时息兵,等到征调更多的军队之后再前往讨伐。”汉武帝听了勃然大怒,派遣使者把军队阻拦在玉门,说:“军队有敢退进玉门关的,格杀勿论!”李广利十分害怕,因此滞留敦煌。

上犹以受降城去匈奴远,遣浚稽将军赵破奴将二万余骑出朔方西北二千余里,期至浚稽山 而还。浞野侯既至期,左大都尉欲发而觉,单于诛之,发左方兵击浞野侯。浞野侯行捕首虏,得数千人,还,未至受降城四百里,匈奴兵八万骑围之。浞野侯夜自出求水,匈奴间 捕生得浞野侯,因急击其军,军吏畏亡将而诛,莫相劝归者,军遂没于匈奴。儿单于大喜,因遣奇兵攻受降城,不能下,乃寇入边而去。

冬十二月,兒宽卒。

汉武帝还是认为受降城距离匈奴太远,又派遣浚稽将军赵破奴带领骑兵二万多人从朔方郡出塞,远到西北方二千余里的地方,打算前往浚稽山接应匈奴左大都尉之后返回,赵破奴按时前来与他们会合,匈奴左大都尉却在准备发动兵变的时候被单于发觉。左大都尉被单于杀死,单于派左翼军攻击赵破奴。赵破奴率兵进攻敌军,俘虏了数千人,然后班师回朝。行至距离受降城四百里的地方,赵破奴被八万匈奴骑兵包围。赵破奴趁着夜色亲自出营找水,结果被匈奴派出的侦察兵俘获。匈奴军乘势猛烈进攻汉军,汉军上下担心回朝之后会因为丧失主帅而被杀,没有人劝同伴突围逃走,因而全军被匈奴消灭。匈奴儿单于非常高兴,再次派出奇兵攻击受降城,但是没能攻下,于是入侵边界,大肆掳掠后离开。

冬季十二月,兒宽去世。

三年(己卯,公元前102年)

春正月,胶东太守延广为御史大夫。

上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皆无验,令祠官礼东泰山。夏四月,还,修封泰山,禅石闾

匈奴儿单于死,子年少,匈奴立其季父右贤王呴犁湖为单于。

上遣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西北至庐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其旁;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秋,匈奴大入定襄、云中,杀略数千人,败数二千石而去,行破坏光禄所筑城、列亭、障;又使右贤王入酒泉、张掖,略数千人。会军正任文击救,尽复失所得而去。

是岁,睢阳侯张昌坐为太常乏祠,国除。

三年(己卯,公元前102年)

春季正月,胶东太守延广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汉武帝向东巡视海边,考察访寻神仙的踪迹,没有结果,命令负责祭祀的官吏以礼祭拜东泰山。夏季四月,汉武帝回到长安,途中在泰山祭祀天,在石闾祭祀地。

匈奴儿单于去世,因为他的儿子年纪还小,匈奴部众便共同拥立儿单于的叔父右贤王呴犁湖为单于。

汉武帝派光禄勋徐自为从五原出塞几百里,最远的时候达到一千多里,修建城堡、要塞、列亭等,向西北延伸直到庐朐,命令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在庐朐附近驻守;命令强弩都尉路博德在居延泽上筑城。秋季,匈奴大肆入侵定襄、云中二郡,烧杀抢掠几千人,连续打败数名汉朝二千石官之后离开,还将沿途光禄勋徐自为修建的城堡、列亭、要塞等一一毁坏;又派出右贤王入侵酒泉、张掖二郡,掳掠了几千人。正逢汉军军正任文率军前来救援,右贤王战败,掳掠所得也全部丧失,然后退走。

这一年,睢阳侯张昌因犯了身为太常官却在管理祭祀事务方面有不周全之处的过错,被撤除封国。

初,高祖封功臣为列侯百四十有三人。时兵革之余,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其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及高后时,尽差第列侯位次,藏诸宗庙,副在有司。逮文、景,四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逸,多抵法禁,陨身失国,至是见侯裁四人,罔亦少密焉。

汉既亡浞野之兵,公卿议者皆愿罢宛军,专力攻胡。天子业出兵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渐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轮台 易苦汉使,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赦囚徒,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数,赍粮、兵弩甚设。天下骚动,转相奉伐宛五十余校尉。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于是遣水工徙其城下水,空以穴其城。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屯兵以卫酒泉,而发天下吏有罪者、亡命者及赘婿、贾人、故有市籍、父母大父母有市籍者凡七科,适为兵,及载糒 给贰师,转车人徒相连属;而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马校尉,备破宛择取其善马云。

当初,汉高祖分封为侯的功臣共计一百四十三人。当时正是长时间战乱之后,大的城镇和著名都市的百姓流离失所,可以掌握的户口数,仅有之前的十分之二三。所以汉初所封的列侯,食邑大的也不超过一万户,食邑小的不过就五六百家。分封的时候,汉高祖曾经立下誓言说:“就算黄河变得如同腰带一般狭窄,泰山变得如同砥石一般矮小,诸位列侯的封国食邑也将永远存在,一直传给子孙后世。”并用朱砂将誓言记录下来,宰杀白马祭祀上苍,以此显示信守承诺和郑重。等到高后时期,重新核定所有列侯的位次高低,并把记录保存在宗庙之内,副本则存放在相关官署中。等到了汉文帝、汉景帝的时候,已经过了四五世,曾经的流民已经返回故里,户口也大大增加,列侯中食邑大的已经多达三四万户,食邑小的也增加了一倍,财富也与食邑同步增长。列侯的子孙们骄奢淫逸,大多违背国家律法,不仅本人丢了性命,祖宗留下的食邑也丧失了,到现在,只剩下四家当初受封的侯国,而法网也越来越严密了。

汉朝失去了赵破奴这支军队后,公卿大臣们都认为应该停止对大宛的征讨,将兵力集中起来全力应对匈奴。但是汉武帝却认为,既然都已经出兵征讨大宛,要是连大宛这样一个小国都无法征服,那么大夏等国也将会慢慢看不起汉朝,不仅得不到大宛的好马,就连乌孙、轮台等国也会轻视欺凌汉朝使团,进而使汉朝被外国耻笑,汉武帝因此惩罚了觉得讨伐大宛不利的邓光等人。将正在服刑的囚犯赦免,征发品行恶劣的少年以及边塞的骑兵,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派到敦煌去增援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多达六万多人,那些私自前去的还没有计算在内。此外,又征调了十万头牛,三万匹马,数以万计的驴、骆驼,以及非常充裕的粮食、兵器、弓弩。举国上下受到震动,从各地征调讨伐大宛部队的共有五十多个校尉军官。因为大宛城中没有水井,依靠从城外汲取的河水来饮用,因此汉武帝又派水利工人随军前去,打算把大宛城外的河水引到其他地方,并利用原有水道去攻穿大宛的城池。又征集了十八万戍卒驻军到酒泉、张掖以北地区,同时在居延、体屠两地派兵驻守以护卫酒泉,汉武帝命令全国有罪的、逃亡的官吏、入赘女家的男子、商人、原本属于商人户籍的人、其父母或者祖父母属于商人户籍的人,以上七种人,全部入伍从军,自备干粮到李广利的军中充军,为李广利的军队运送粮食的车队与役夫连绵不断;汉武帝还任命两名了解马匹情况的人分别担任执马校尉和驱马校尉,计划在攻破大宛之后挑选良马。

于是贰师后复行,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轮台,轮台不下。攻数日,屠之。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兵走入,保其城。贰师欲攻郁成城,恐留行而令宛益生诈,乃先至宛,决其水原移之,则宛固已忧困,围其城,攻之四十余日。宛贵人谋曰:“王毋寡匿善马,杀汉使,今杀王而出善马,汉兵宜解;即不解,乃力战而死,未晚也。”宛贵人皆以为然,共杀王。其外城坏,虏宛贵人勇将煎靡。宛大恐,走入城中,持王毋寡头,遣人使贰师,约曰:“汉无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食。即不听,我尽杀善马,康居之救又且至,至,我居内,康居居外,与汉军战。孰计之,何从?”是时,康居候视汉兵尚盛,不敢进。贰师闻宛城中新得汉人,知 穿井,而其内食尚多,计以为“来诛首恶者毋寡,毋寡头已至,如此不许则坚守,而康居候汉兵罢来救宛,破汉兵必矣”,乃许宛之约。宛乃出其马,令汉自择之,而多出食食汉军。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 三千余匹,而立宛贵人之故时遇汉善者名昩蔡为宛王,与盟而罢兵。

初,贰师起敦煌西,分为数军,从南、北道。校尉王申生将千余人别至郁成,郁成王击灭之,数人脱亡,走贰师。贰师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往攻郁成,郁成王亡走康居,桀追至康居。康居闻汉已破宛,出郁成王与桀,桀令四骑士缚守诣贰师。上邽骑士赵弟恐失郁成王,拔剑击斩其首,追及贰师。

贰师将军李广利在获得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援之后,再次率军出征,因为汉军人多,所到之处,西域各个小国没有不出来接应、给汉军提供粮食的。大军行至轮台,轮台国不肯投降。汉军攻了数日,攻破之后屠城。自此向西行进,汉军一路没有遇到阻碍,直接来到大宛城下,到达的士兵共计三万人。大宛军队来到城外迎击汉军,汉军用箭射杀,大宛军败走,退回城中据守。李广利原本打算攻下郁成城,可是又担心短时间内难以攻克,反而让大宛策划其他阴谋,因此先到大宛城,将水源挖开,引到别处,城中的大宛军民原本就担忧不已,汉军又把全城死死围住,攻击了四十多天。大宛贵族密谋道:“大王毋寡把好马都藏了起来,又将汉朝使臣杀了,现在我们把大王杀了,将好马献出,汉军自然就会解除包围离开;要是还无法解围退兵,我们到时再拼力死战,也不算晚。”大家都表示赞同,于是一同行动,把大宛王杀死。这时大宛的外城已经被攻破,大宛的贵族猛将煎靡被汉军生擒。大宛军民十分恐慌,纷纷逃进内城,派人拿着大宛王毋寡的人头,前往李广利处,与李广利约定:“要是汉军不再进攻我们,我们将拿出全部好马让你们任意挑选,并为汉军提供粮草。要是你们不同意,我们就将好马全都杀了,康居的救援很快就要到了,援军到了以后,我们占据城内,康居军队在外增援,内外都与汉军作战。你们仔细考虑一下,要怎么办才好?”此时,康居打探得知汉军还很强盛,不敢前进。李广利听说大宛城中刚刚掳得汉人,掌握打井的技术,城里的粮食还很充足,所以考虑到“我们此次主要任务是杀毋寡,如今毋寡的人头已经送来,这样的话,要是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他们便会据城坚守,并且康居等汉军疲弊不堪的时候就来支援宛城,汉军必定会被击败”,于是便答应了大宛的条件。大宛将好马送来,供汉军挑选,并提供大量粮草给汉军。汉军挑选了几十匹好马,以及三千多匹中等以下的雌、雄马,还立之前对汉朝态度友好的大宛贵族昩蔡为大宛国王,和他签订盟约后罢兵返回。

当初,李广利从敦煌起兵向西进军,兵分几路,分别从南、北两条道路进攻。校尉王申生另外带领一千余人抵达郁成,被郁成王灭掉,仅有几个人得以脱身,逃到李广利军中。李广利命令搜粟都尉上官桀领兵前去攻打郁成,郁成王逃到康居,上官桀也追至康居。康居王得知汉军已经将大宛攻下,于是就将郁成王献给上官桀,上官桀命令四名骑兵把郁成王捆绑起来押送至李广利军营。上邽骑士赵弟担心郁成王在途中逃脱,拔剑砍下郁成王的头,追上李广利大军。

四年(庚辰,公元前101年)

春,贰师将军来至京师。贰师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入贡献,见天子,因为质焉。军还,入马千余匹。后行,军非乏食,战死不甚多,而将吏贪,不爱卒,侵牟之,以此物故者众。天子为万里而伐,不录其过,乃下诏封李广利为海西侯,封赵弟为新畤侯,以上官桀为少府,军官吏为九卿者三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百余人,千石以下千余人。奋行者官过其望;以谪过行,皆黜其劳;士卒赐直四万钱。

匈奴闻贰师征大宛,欲遮之,贰师兵盛,不敢当,即遣骑因楼兰候汉使后过者,欲绝勿通。时汉军正任文将兵屯玉门关,捕得生口,知状以闻。上诏文便道引兵捕楼兰王,将诣阙簿责。王对曰:“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愿徙国入居当地。”上直其言,遣归国,亦因使候司匈奴。匈奴自是不甚亲信楼兰。

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汉使入西域者益 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四年(庚辰,公元前101年)

春季,贰师将军李广利返回京城长安。李广利军队所路过的西域小国听闻大宛被汉军攻破,全都派他们的子弟跟随李广利去长安向汉朝进贡,拜谒汉武帝,并且留下来充当人质。大军返回玉门关,带回的马有一千多匹。此次出征,军队并不缺乏粮草,战死的人也不是特别多,只是因为将领贪婪残暴,不怜惜士卒,抢夺虐待他们,因而死亡的士兵很多。汉武帝因为李广利远到万里之外去征战,并没有追究他的过失,下诏书将李广利封为海西侯,封赵弟为新畤侯,委任上官桀为少府,其余军官担任九卿的有三人,提拔一百多人担任诸侯国相、郡太守、二千石官职,一千余人担任一千石以下的官职。凡是自愿随军出征的人,授予他们的官职都远超他们的期望;凡是因为犯罪而被遣去出征的人,全部免除他们的罪过,只是不记功劳;赏赐给士卒的财物价值四万钱。

匈奴听闻李广利领兵征伐大宛,曾经试图拦截,但是看到汉军阵势浩大,又不敢和汉军相抵抗,于是派骑兵到楼兰国去,计划攻击在后面跟随大军的汉朝使臣,想断其道路。当时汉军的军正任文正率领部队在玉门关驻守,抓到匈奴俘虏,得知这一情报之后向朝廷上报。汉武帝下诏命令任文率兵抓捕楼兰王,并将其押解到长安问罪。楼兰王辩解说:“作为夹在汉朝和匈奴两个大国之间的一个小国,要是不听从两边的命令,就不能自保,我愿意带领本国百姓迁移到汉朝境内。”汉武帝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将他放回国,并要求他协助打探匈奴的动静。匈奴此后不再亲信楼兰国。

自从大宛被攻破之后,西域各个国家都十分震惊害怕,出使西域的汉使得以更好地完成使命。因此,自敦煌向西一直到盐泽,随处建起驿亭,而轮台、渠犁等地均有几百名屯垦的士卒,各自设置使者、校尉进行统领保护,用来为出使国外的使团提供所需物资。

后岁余,宛贵人以为昩蔡善谀,使我国遇屠,乃相与杀昩蔡,立毋寡昆弟蝉封为宛王,而遣其子入侍于汉。汉因使使赂赐,以镇抚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

秋,起明光宫

冬,上行幸回中。

匈奴呴犁湖单于死,匈奴立其弟左大都尉且鞮侯为单于。天子欲因伐宛之威遂困胡,乃下诏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因尽归汉使之不降者路充国等,使使来献。

一年多以后,大宛贵族觉得是昩蔡一味讨好汉朝,导致本国惨遭屠戮,因此联合起来将昩蔡杀死,拥立毋寡的弟弟蝉封为大宛王,并将蝉封的儿子派到汉朝去做人质。汉朝因此派出使者对蝉封进行赏赐,以此镇抚他。蝉封与汉朝订下盟约,每年献上两匹宝马。

秋季,汉武帝兴建明光宫。

冬季,汉武帝巡察回中一带。

匈奴呴犁湖单于死了,他的弟弟左大都尉且鞮侯被拥立为单于。汉武帝想要借征讨大宛的兵威威慑匈奴,于是颁布诏书说:“高皇帝给我留下了平城的忧患,高后时期,匈奴单于给我朝的来信又荒谬悖逆。当年齐襄公报了九世先祖的仇恨,《春秋》大大地赞美他的行为与道义相符。”且鞮侯单于刚刚即位,担心汉军攻击他,于是就说:“我是汉朝的儿子辈,哪里敢与大汉天子相比!汉朝天子就是我的长辈啊。”因此放回被拘禁在匈奴而不愿意投降的汉使路充国等人,又派使者前来朝贡。

天汉元年(辛巳,公元前100年)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

上嘉匈奴单于之义,遣中郎将苏武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与假吏常惠等俱。既至匈奴,置币遣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卫律者,父故长水胡人,律善协律都尉李延年 ,延年荐言律使于匈奴。使还,闻延年家收,遂亡降匈奴。单于爱之,与谋国事,立为丁灵王。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天汉元年(辛巳,公元前100年)

春季正月,汉武帝巡行到甘泉,在泰畤祭拜天神。三月,汉武帝巡行到河东郡,祭拜后土神。

汉武帝赞许匈奴单于的诚意,派遣中郎将苏武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回国,顺便带着丰厚的礼物,答谢匈奴单于的善意。苏武和副使中郎将张胜以及兼任使团官吏的常惠等一起前往。抵达匈奴之后,把礼物送给单于。单于反倒因此而更加骄傲蛮横,并非汉朝之前所期望的那样。

就在这时,之前曾归降过汉朝的匈奴缑王以及长水人虞常,与卫律所管辖的归降匈奴的原汉朝人暗中密谋,企图将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劫持作为人质返回汉朝。卫律的父亲原本是长水一带的匈奴人,卫律本人则因为与汉朝的协律都尉李延年关系密切,通过李延年的推举,被汉朝派遣作为使者出使匈奴。卫律出使返回之后,听闻李延年全家被斩首,于是逃走并投降匈降。单于十分喜欢他,和他共商国家大事,将他封为丁灵王。虞常在汉朝的时候一直和副使张胜交好,因此私下里拜访张胜说:“听说大汉天子非常怨恨卫律,我可以暗中安排弓弩手替汉朝射杀他。我的母亲以及弟弟全在汉朝,希望他们可以获得赏赐。”张胜答应了虞常的请求,同时送了许多财物给他。一个多月之后,单于外出狩猎,只剩阏氏以及部分子弟留守王庭。虞常等七十余人正计划发动政变,不料其中一人趁夜色逃去告发了虞常等人的计谋。单于子弟派出军队和虞常等人交战,缑王等全都被杀,虞常本人也被生擒。

匈奴单于让卫律处理这件事。张胜得知后,担心之前和虞常约定的事败露,于是将事情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这一步,一定会涉及到我,要是受到欺辱之后死去,那就更辜负国家了。”因此打算自杀。张胜、常惠一同阻止了他。后来虞常果然将张胜供了出来,单于勃然大怒,把贵族们召集起来商议,想要杀死汉使。匈奴左伊秩訾说:“谋杀卫律就要被处死,若是谋害单于,又应该怎么加重罪刑呢!应该让他们全都归降我们。”单于让卫律将这些话转告给苏武。苏武对常惠等人说:“要是屈节归附的话,辱没了我们的使命,就算是活着,又有何脸面返回汉朝呢!”话音未落便拔出佩刀刺进自己的身体。卫律大为震惊,亲自将苏武抱住,赶忙叫来医生,在地上挖出一个土坑,在坑内点起炭火,把苏武放在土坑之上,用力按揉苏武的后背,将淤血排出。苏武昏绝,过了很久才慢慢醒过来。常惠等痛哭,把苏武抬回驻地。单于十分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慰问,但是把张胜抓了起来。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欲降之。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曰:“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天雨白牦。

夏,大旱。

五月,赦天下。

发谪戍屯五原。

浞野侯赵破奴自匈奴亡归。

是岁,济南太守王卿为御史大夫。

苏武慢慢痊愈,单于便派人来劝说苏武,希望苏武能够归降匈奴。就在这个时候,虞常被判处死罪,于是打算趁此机会逼迫苏武归顺。用剑将虞常的人头砍掉之后,卫律说:“汉朝使者张胜打算谋杀单于的亲近大臣,他的罪行理应被处死,单于现在招降,投降的人就可以得到赦免。”话说完拿起剑就要刺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又对苏武说:“副使有罪,作为正使的你,按理应该连带受罚。”苏武回答道:“我根本就没有参与这件事,和张胜也不是亲属,为什么要被连带受罚!”卫律又拿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为所动。卫律说:“苏先生,我之前背负汉朝,归降匈奴,有幸蒙受单于的大恩,封赐我称王,同时还拥有数万部众,马匹牲畜满山遍野,富贵到了如此地步!要是苏先生今天肯归降,明天也会是这样;否则的话白白用身体肥美了野草,又有谁会知道呢!”苏武闭口不言。卫律又说:“要是你听我的话投降,我和你如同兄弟一样;要是你今天不听从我的建议,以后想再看到我,又怎么可能呢!”苏武大骂卫律道:“你作为汉朝的臣子,却抛弃恩义,背叛你的君主、亲人,投降蛮夷,我还见你做什么!再说单于相信你,让你掌握别人的生死,你非但没有公平处理,反倒想挑起两国君主之间的争斗,而你旁观成败。南越国将汉使杀死,被汉朝灭掉之后变为九郡;大宛王将汉使杀死,他的人头被高高悬挂在长安宫廷的北门;朝鲜将汉使杀死,马上招致灭国的祸患;只剩下匈奴还没有做这样的事。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但是想借此机会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恐怕匈奴的灾难,就要从我开始了。”卫律知道苏武到底不会受他的胁迫,只能将情况报告给单于。单于看到苏武这般忠心,更加想让他归降,于是把苏武囚禁在一个很大的地窖之中,不给苏武提供饮食,打算逼他就范;当时天降大雪,苏武躺在地窖中,依靠吞食积雪以及衣服上的毡毛来充饥解渴,这样过了几天,竟然没死。匈奴人认为有神灵保护他,于是把苏武流放到北海没有人居住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还对苏武说:“公羊产奶的时候,你就可以回国了。”常惠等属官也不肯投降,都分别被流放到不同的地方。

天空降下白毛。

夏季,大旱。

五月,大赦天下。

调派犯罪的人去戍守屯垦五原郡。

浞野侯赵破奴自匈奴逃回汉朝。

这一年,济南太守王卿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二年(壬午,公元前99年)

春,上行幸东海。还,幸回中。

夏五月,遣贰师将军广利以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胡首虏万余级而还。匈奴大围贰师将军,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假司马陇西赵充国 与壮士百余人溃围陷陈,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汉兵物故什六七,充国身被二十余创。贰师奏状,诏征充国诣行在所,帝亲见,视其创,嗟叹之,拜为中郎。

汉复使因杅将军敖出西河,强弩都尉路博德会涿涂山,无所得。

初,李广有孙陵 ,为侍中,善骑射,爱人下士。帝以为有广之风,拜骑都尉,使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上诏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于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向贰师军。”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无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因诏路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博德亦羞为陵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愿留陵至春俱出。”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乃诏博德引兵击匈奴于西河。诏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障,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无所见,还,抵受降城休士。

二年(壬午,公元前99年)

春季,汉武帝巡视东海郡。在返回京城的途中巡视回中。

夏季五月,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领骑兵三万人从酒泉出塞,在天山地区袭击匈奴右贤王,共擒斩一万多个匈奴人而回。匈奴大规模地围攻贰师将军。汉军连续数天缺乏粮草,伤亡者很多。代理司马的陇西人赵充国带领精壮士兵一百多人冲出匈奴的包围圈,李广利带领大军紧随其后,这才得以逃离困境。此次战役,汉兵有十分之六七的人阵亡,赵充国受了二十多处伤。李广利将情况上奏给朝廷,汉武帝把赵充国召至他巡行的地方,亲自接见他,察看他的伤势,赞叹他的表现,任命赵充国为中郎。

汉武帝又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领军队从西河郡出塞,和强弩都尉路博德在涿涂山会师,但是毫无收获。

当初,李广有一个孙子叫李陵,出任侍中,善长骑马射箭,对贤士爱惜恭敬,对士卒爱护有加。汉武帝认为李陵极具其祖父李广的风度气派,将他封为骑都尉,命他率领五千丹阳以及楚地人,在酒泉、张掖地区教授射箭的技术,以防备匈奴。李广利出击匈奴的时候,汉武帝召见李陵,打算让他给李广利押运粮草等物资,李陵叩头请求说:“我所带领的戍守边塞的人,全是荆楚一带勇士以及奇才剑客,就力量而言可以手擒猛虎,就箭术而言几乎百发百中,希望可以让我自己带领一队人马,到兰干山以南去,以此来分散匈奴单于的兵力,让他们不能全力抵抗贰师将军的军队。”汉武帝说:“你不想成为别人的部下吧!这次我们调派了很多军队,没有多余的马匹分配给你。”李陵说:“我不需要马匹,愿意以少敌众,带领五千步兵直接攻进匈奴单于的王庭。”汉武帝十分欣赏李陵的壮志豪情,答应了他的请求。下诏命令路博德在中途接应李陵。路博德也羞于做李陵的后援部队,于是上奏说:“现在正是秋季,匈奴马正肥壮,这个时候不应该和匈奴交战,希望陛下留住李陵,等到明年春天再一起出征。”汉武帝十分生气,怀疑是李陵胆小后悔,不愿意出征,而让路博德上书,因此下诏命路博德带领军队到西河去攻击匈奴。同时命令李陵在九月从遮虏障出发,深入到东浚稽山南面的龙勒水边观察匈奴的动静,要是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就退回来,到受降城休养。

陵于是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营,举图所过山川地形,使麾下骑陈步乐还以闻。步乐召见,道陵将率得士死力,上甚悦,拜步乐为郎。

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复斩首三千余级。引兵东南,循故龙城道行四五日,抵大泽葭苇中。虏从上风纵火,陵亦令军中纵火以自救。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是日捕得虏,言:“单于曰:‘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无有伏兵乎?’诸当户 君长皆言:‘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复力战山谷间,尚四五十里,得平地,不能破,乃还。’”

李陵因此带领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向北行进,三十天后到达浚稽山,在该地驻扎,沿途让人将所经过的山川地形绘成地图,派部下骑兵陈步乐将地图送到长安。汉武帝召见陈步乐,听他汇报说李陵可以让军士拼死报效国家,非常高兴,将陈步乐封为郎官。

李陵与单于带领的匈奴军队在浚稽山相遇,匈奴大约有三万骑兵把李陵的部队围住,李陵在两山之间驻兵,将战车围起当作营寨。李陵亲自带领士卒在营外排成列阵,前排士兵手拿戟、盾,后排士兵手持弓、弩。匈奴兵看到汉军人数少,于是直接逼近营前阵地。李陵上前去迎击,展开殊死搏斗,汉军的弓弩同时射发,匈奴士兵纷纷倒地,没有办法只能退回山上,汉军继续追击,杀死了几千匈奴士兵。单于大惊,召集左、右两翼军共计骑兵八万多人前来围攻李陵。李陵带领部下边战边走,朝南撤退,几天之后,他们来到一个山谷中,汉军连续作战,士卒大多身有箭伤,但是依旧顽强苦战,身上有三处伤口的便坐在车上,有两处伤口的就驾车,有一处伤口的手拿武器继续战斗,这样又斩杀三千多匈奴士兵。李陵带领部下沿着龙城旧道朝东南方撤退,四五天之后,他们退到了一处大沼泽的芦苇之中。匈奴在上风处放火,打算将汉军烧死,李陵也命令部下放火将周围的芦苇全都烧光以自救。汉军继续向南前行,到了一座山下,单于在南山上命令他的儿子带领骑兵去猛烈攻击李陵。汉军在树林中穿绕着徒步战斗,又杀死几千匈奴士兵,同时还用连弩机朝单于发射,单于下山逃避。当天,汉军抓到一些匈奴俘虏,按照他们的说法是:“单于说:‘这些全是汉朝的精兵,就算猛攻也没能把他们消灭掉,他们日夜将我们引向南方,越来越接近边塞,难道在那里有军队埋伏吗?’每一个当户、君长都说:‘单于亲自带领数万骑兵攻击几千汉军却没能消灭他们,今后将无法再号令边臣,还会让汉朝更加轻视匈奴。在山谷中再次全力攻击,还有四五十里路就能到达平原地区,要是还不能取胜,就返回。’”

是时陵军益急。匈奴骑多,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校尉成安侯韩延年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单于得敢大喜,使骑并攻汉军,疾呼曰:“李陵、韩延年趣降!”遂遮道急攻陵。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 而持之,军吏持尺刀入狭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太息曰:“兵败,死矣!”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令军士人持二升糒,一片冰,期至遮虏障者相待。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这时候汉军的处境更加凶险。匈奴骑兵人马众多,一天之内交战数十回合,汉军又将二千多匈奴士兵杀伤。匈奴作战失利,打算撤兵离去。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李陵军中有一个军侯管敢,因为被校尉欺辱,逃跑到匈奴军中投降,将汉军实情一一说出:“李陵的军队并没有后援,箭矢也马上就要用光,只剩将军部下以及校尉成安侯韩延年所属部队各八百名士兵在前面导路,用黄旗和白旗当作标志。应该派出精锐骑兵用弓箭将他们射杀,汉军很快就会攻下。”单于得到管敢,大喜,命令匈奴骑兵一同向汉军发起猛攻,同时命人大声叫嚷:“李陵、韩延年赶快投降!”又派出军队阻断汉军的道路,猛烈进攻李陵。李陵的军队被围困在山谷之中,匈奴军队在山上,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李陵继续向南退去,还没有抵达鞮汗山,一天中五十万支箭已经全都用光了,所以只能抛弃辎重车辆,继续前行。这个时候军中的士兵还有三千多人,只能将车的辐条砍下拿在手里当成武器,文职人员也手握短刀加入到战斗的队伍中,汉军退到狭谷中,单于亲自带领军队截断了汉军退路,指挥匈奴士兵把山上的巨石推入谷中,大多数汉军死去,无法前行。黄昏之后,李陵身着便衣独自一个人走出军营,喝止左右随从说:“不要跟随我,我要一个人生擒单于!”过了很久,李陵返回营中,叹道:“我们已经失败,就要丧生此地!”因此把全部的旌旗砍倒,和珍宝一同埋在地下,李陵叹息着说道:“要是再有几十支箭,我们就能够逃脱了。如今已经没有了武器,再战下去,天亮之后,就只能等着被捉,倒不如各自逃命吧,也许还有人能侥幸逃回去上报天子。”因此命令将士每人携带二升干粮,一片冰块,约好到遮虏障会合。半夜时分,李陵命人击鼓把将士们叫醒,但是战鼓破了,无法敲响。李陵与韩延年一起跨上战马,十几名壮士跟随他们。几千名匈奴骑兵在后面追赶,韩延年战死。李陵说道:“我已经没有脸面回报陛下了!”于是向匈奴投降。其余的人四散突围,逃到边塞的有四百多人。

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上欲陵死战;后闻陵降,上怒甚,责问陈步乐,步乐自杀。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 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

久之,上悔陵无救,曰:“陵当发出塞,乃诏强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

李陵兵败的地方距离边塞不过一百多里,边塞将领把此事上报给朝廷。汉武帝本以为李陵能够拼死战斗,后来听说李陵投降了匈奴,十分愤怒,指责陈步乐,陈步乐于是自杀。满朝大臣都认为李陵有罪,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对于这件事的意见,司马迁尽力替李陵争辩道:“李陵孝顺父母,对士人讲求信义,往往不顾及自身来谋救国家的危难,这全是他往日的志愿,很有国士的风范。现在出征偶然不幸兵败,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身家性命的臣子就紧跟着捏造他的罪状,实在令人悲痛啊!更何况李陵带领不足五千人的步兵,深入全是战马的匈奴腹地,抑制了数万敌军;匈奴被打得来不及去救助伤员,把全国所有能够拉弓射箭的人全部调去围攻李陵。李陵带领部下转战千里,箭矢全都用光了,无路可走,将士们手中拿着没有箭的弓,迎着敌人锋利的刀刃,面向北方与匈奴拼死作战,能够让部下这样拼死效力,就算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这样!虽然李陵失败了,但是他对匈奴的攻击也足以让他显扬于世了。李陵之所以没有用死表明自己的气节,应该是想寻找机会回报国家。”汉武帝觉得司马迁是在胡乱说话,是想诋毁李广利,给李陵开脱罪责,于是下令对司马迁施以宫刑。

事情过了很久,汉武帝对之前让李陵陷入孤立无助境地的事情终于有所悔悟,说道:“应该在李陵带领军队出塞的时候,再下令叫强驽将军路博德前去接应;而我提前颁下诏书,使得老将路博德有了奸诈之心,不愿意接应李陵。”因此派使臣安慰赏赐逃脱回来的李陵余部。

上以法制御下,好尊用酷吏,而郡、国二千石为治者大抵多酷暴,吏民益轻犯法。东方盗贼滋起,大群至数千人,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太守、都尉,杀二千石;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胜数,道路不通。上始使御史中丞、丞相长史督之,弗能禁;乃使光禄大夫范昆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 ,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郡或至万余级;及以法诛通行、饮食当连坐者,诸郡甚者数千人。数岁,乃颇得其渠率,散卒失亡复聚党阻山川者往往而群居,无可奈何。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不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其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文辞避法焉。

汉武帝利用法律来掌控国家,喜欢任用执法严厉苛刻的官吏,各郡、国握有治理大权的二千石官大多都很残暴,使得小吏以及平民百姓却更加不在乎犯法。东部地区盗贼猖獗,大股有几千人,攻进城邑,抢夺府库的武器,将犯有死罪的囚徒释放出来,把郡太守、都尉捆绑起来并加以侮辱,把二千石官杀死;小股有几百人,到村庄中烧杀抢掠,更是多得数不清楚,导致道路断绝。汉武帝开始的时候只派遣御史中丞、丞相长史负责监督视察并镇压,但是不能禁止这样的情况;所以又派光禄大夫范昆和曾经位列九卿的张德等人身穿表示尊贵的绣花官服,手拿皇帝颁发的符节以及调兵的虎符,召集军队开始围剿,有的大郡斩杀的人达一万多;此外,各郡诛杀了一些帮助强盗通行、提供粮食而被连累的普通百姓,多的也达数千人。过了几年,将大部分盗贼首领抓获,但是还有一些被打散逃走的人,又重新聚集在一起,据守山川的险要之地,官府也无计可施。因此,汉武帝命人制定《沉命法》,该法规定:“凡有成群结队的强盗兴起,地方官没能及时发现,或者即使发现但是无法全部抓捕,自二千石官以下一直到小吏,所有承办其事的全部处死。”自此以后,小吏因为害怕被朝廷治罪,就算发现有盗贼,也担心无法全部抓捕而不敢上报;各郡长官因为担心受到牵连,也不让下属上报。所以,盗贼越来越多,而地方官上下勾结,隐瞒实情不报,空以虚文来掩饰以应对朝廷,躲避法网。

是时,暴胜之为直指使者,所诛杀二千石以下尤多,威震州郡。至勃海,闻郡人隽不疑贤,请与相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 起迎,登堂坐定,不疑据地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旧矣,今乃承颜接辞。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胜之深纳其戒;及还,表荐不疑,上召拜不疑为青州刺史。济南王贺亦为绣衣御史,逐捕魏郡群盗,多所纵舍,以奉使不称免。叹曰:“吾闻活千人,子孙有封,吾所活者万余人,后世其兴乎!”

是岁,以匈奴降者介和王成娩为开陵侯,将楼兰国兵击车师;匈奴遣右贤王将数万骑救之,汉兵不利,引去。

这个时候,暴胜之出任直指使者,由他处死的二千石以下官员特别多,威势震惊了各州郡。暴胜之到达渤海郡,听闻当地人隽不疑贤明通达,于是请他前来相见。隽不疑容貌非常庄重严肃,衣冠十分华贵壮伟,暴胜之听说隽不疑到了,连鞋都没来得及穿上就赶忙起来去迎接,让进客厅坐定后,隽不疑以手扶地,欠身说道:“虽然我生活在偏远的海滨,但是也久闻暴公子的大名,只是没有想到,今天有幸被公子接见并指教。在我看来,身为一名官吏,太过刚强就容易被折断,太过柔弱则难以推行法令,应该既能彰显威严,又能施以恩惠,这样才会建立功业,扬名显身,长久地保有上天所赐予的福禄。”暴胜之将他的告诫虚心接纳;返回京城之后,上奏推举隽不疑。汉武帝任命他为青州刺史。济南人王贺也曾经出任绣衣御史,负责驱赶抓捕魏郡的强盗,执法时他放过很多人,由此被以不称职的罪名免去官职。王贺感叹道:“我听说,能救活一千人的,子孙会得到封赏,我救活了一万多人,后代必定有人可以光宗耀祖!”

这一年,汉武帝将归降汉朝的匈奴介和王成娩封为开陵侯,命令他带领楼兰国军队攻击车师国;匈奴派右贤王带领骑兵数万人前去救援,汉军作战不利,退兵离去。 G61I6dFeqAgVN/+XtL8X1UPe0JF4cBa3Zj7YxIuTQ9ZBVK5TRM6483yASDx92gX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