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第二十

汉纪十二

起昭阳大渊献(公元前118年),尽重光协洽(公元前110年),凡九年。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

元狩五年(癸亥,公元前118年)

春三月甲午,丞相李蔡坐盗孝景园堧 地,葬其中,当下吏,自杀。

罢三铢钱,更铸五铢钱。于是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

上以为淮阳 ,楚地之郊,乃召拜汲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逐居郡,不得与朝廷议矣。御史大夫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息畏汤,终不敢言;及汤败,上抵息罪。使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十岁而卒。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

元狩五年(癸亥,公元前118年)

春季三月甲午日,丞相李蔡被控告私自占用汉景帝陵园之外的空地埋葬家人,应该交给司法官吏判决,李蔡自杀。

停止使用三铢钱,改为铸造五铢钱。因此许多百姓偷偷铸钱,其中楚地最为严重。

汉武帝因为淮阳郡位于楚地交通要道,所以下诏任命汲黯为淮阳太守。汲黯跪着推辞不肯接受印信,经过汉武帝多次下诏强行授予,这才不得已接受这一职务。汲黯流着眼泪对汉武帝说:“我自认为老死无用,即将死去,再也不能见到陛下了,但是没想到陛下还会任用我。我经常患病,不能够胜任一郡的繁杂事务。希望担任中郎一职,进出宫廷,为陛下弥补过错以及提醒疏漏之事,这就是我的心愿。”汉武帝说道:“你看不上淮阳太守一职吗?我很快就会将你召回来的。由于淮阳的官吏和百姓相处不和,我只是想借助你的声望,你能躺在床上处理政事就可以了。”

汲黯向武帝辞行后,去拜访大行李息,说道:“我被抛弃到地方郡县,不能够再参与朝廷事务的讨论了。御史大夫张汤,他的智谋足以拒绝劝勉,狡猾足以掩盖过失,专门说一些乖巧、奸佞的话,言辞诡辩,不肯为天下正义之事进谏,一心逢迎主上。凡是主上不喜欢的,他就趁机毁谤;凡是主上喜爱的,他就借机夸耀。他还喜欢制造事端,将法律条文玩弄于股掌之间,心怀欺诈以影响主上的心意,在外通过奸滑的官吏增加自己的威严。您身居九卿高位,要是不尽早揭露,恐怕会和张汤一起受到惩处。”李息因为惧怕张汤的权势,始终不敢开口;等到张汤倒台的时候,汉武帝把李息一起治罪。汉武帝授予汲黯诸侯国丞相的俸禄,命其留居淮阳,汲黯十年之后去世。

诏徙奸猾吏民于边。

夏四月乙卯,以太子少傅武强侯庄青翟为丞相。

天子病鼎湖 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游水发根言上郡有巫,病而鬼神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及病,使人问神君,神君言曰:“天子无忧病;病少愈,强与我会甘泉。”于是病愈,遂起幸甘泉,病良已,置酒寿宫 。神君非可得见,闻其言,言与人音等,时去时来,来则风肃然,居室帷中。神君所言,上使人受,书其言,命之曰“画法”。其所语,世俗之所知也,无绝殊者,而天子心独喜;其事秘,世莫知也。

时上卒起,幸甘泉,过右内史界中,道多不治,上怒曰:“义纵以我为不复行此道乎!”衔之。

汉武帝下诏,命令把奸诈狡猾的官吏和百姓流放至边塞地区。

夏季四月乙卯日,汉武帝委任太子少傅武强侯庄青翟为丞相。

汉武帝在鼎湖宫病得很严重。巫师、医生等想尽一切办法,但还是没有效果。游水人发根说在上郡有一名巫师,生病的时候会有鬼神附体。汉武帝召他前来,安排他在甘泉宫祭祀,等到发病的时候,派人向神灵询问,神灵说道:“天子无需担心病情;等到稍微好转之后,坚持到甘泉宫来与我见面。”于是汉武帝病情减轻,立刻到甘泉宫去。等到彻底痊愈之后,又在专门供奉神灵的寿宫中设下酒宴。人们并没有看到神灵,只是听见神灵的声音,和人声相同。神灵时而到来时而离去,来时风声静肃,居于房间的帷帐之内。汉武帝命人把神灵所说的话记录下来,称之为“画法”。神灵所说的话,是世俗之人都知道的,不存在什么特别之处,汉武帝听了却很高兴;这件事非常隐秘,外人并不知情。

当时汉武帝忽然起身到甘泉宫去,途经右内史管界,见到道路大多败坏失修,于是愤怒地说:“义纵以为我再也不能够走这条路了吗!”于是怀恨在心。

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

冬十月,雨水,无冰。

上既下缗钱令而尊卜式,百姓终莫分财佐县官,于是杨可告缗钱纵矣。义纵以为此乱民,部吏捕其为可使者。天子以纵为废格沮事 ,弃纵市。

郎中令李敢,怨大将军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 ,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票骑将军去病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为讳,云鹿触杀之。

夏四月乙巳,庙立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初作诰策。

自造白金、五铢钱后,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者不可胜计,天下大抵无虑皆铸金钱矣。犯者众,吏不能尽诛。

六月,诏遣博士褚大、徐偃等六人分循郡国,举兼并之徒及守、相、为吏有罪者。

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

冬季十月,下雨了,但是没有结冰。

汉武帝颁发了“缗钱令”之后,又推崇卜式,但是百姓却一直不愿将自己的财产拿出来支援地方官,因此由杨可主持,对于隐瞒自己财产的人大加告发和惩处。义纵认为这件事骚扰了百姓,命令官吏抓捕杨可派出的人。汉武帝认为义纵违背圣旨、干扰调查漏税事务,就将他处死。

郎中令李敢因为大将军卫青致使他的父亲李广抱恨而死而心怀怨恨,于是打伤卫青,但是卫青却把这件事隐瞒不告。没过多久,李敢跟随汉武帝到雍地甘泉宫打猎,骠骑将军霍去病将李敢用箭射死。当时霍去病正受宠幸,汉武帝为他隐瞒这件事,对外宣称李敢是因为被鹿撞到而死的。

夏季四月乙巳日,汉武帝在太庙将皇子刘闳册封为齐王,刘旦为燕王,刘胥为广陵王,首次以颁布“诰策”的形式册封诸王。

自从铸造白金币、五铢钱以来,官吏与百姓因为私自铸造钱币而被处死的有几十万人,至于那些还没有被发现的更是多得数不过来,天下几乎人人都在私自铸造钱币。因为触犯此法的人实在太多了,官府不能把他们全都杀掉。

六月,汉武帝颁布诏书派博士褚大、徐偃等六人分别巡视全国各郡以及诸侯国,举报各地兼并贫民耕地的人和郡守、诸侯国丞相、其他地方官吏等违法犯罪的人。

秋九月,冠军景桓侯霍去病薨。天子甚悼之,为冢,像祁连山。

初,霍仲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子光 。去病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仲孺。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遣吏迎仲孺而见之,大为买田宅奴婢而去;及还,因将光西至长安,任以为郎,稍迁至奉车都尉、光禄大夫。

是岁,大农令颜异诛。

初,异以廉直,稍迁至九卿。上与张汤既造白鹿皮币,问异,异曰:“今王侯朝贺以苍璧,直数千,而以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天子不说。张汤又与异有卻,及人有告异以他事,下张汤治异。异与客语初令下有不便者,异不应,微反唇。汤奏当:“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比 ,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

秋季九月,冠军景桓侯霍去病去世。汉武帝十分悲痛,为他修建了坟冢,形状如同祁连山一样。

当初,霍仲孺被免去官职回到家乡,另娶妻子,生下儿子霍光。霍去病长大之后,才得知自己的父亲是霍仲孺。当他作为骠骑将军北击匈奴的时候,途经河东,特意派官吏把霍仲孺接来见面,为他购置了大量田地住宅奴婢后才离开;等到班师回朝,又顺便带霍光到了长安,任命他为郎官,后来慢慢升至奉车都尉、光禄大夫。

这一年,大农令颜异被诛杀。

当初,颜异因为清廉正直,慢慢升至九卿高位。汉武帝与张汤商量要制造“白鹿皮币”的时候,曾经征询过颜异的看法,颜异说:“如今藩王与列侯都是用黑色璧玉朝贺天子,价值不过几千钱,而用来作为衬垫的皮币反倒价值四十万,本末倒置。”汉武帝听了十分不高兴。张汤与颜异有嫌隙,这时有人揭发颜异在其他的事情上触犯法律,汉武帝命张汤治颜异的罪。事情是颜异的一位客人认为诏令初下的时候有不合适的地方,颜异听到之后没有说话,只是稍微撇了撇嘴。张汤奏称:“颜异身居九卿之位,看到诏令有不恰当的地方,没有提醒皇上,反倒在内心进行诽谤,应该判处死刑。”自此以后,汉朝便有了“腹诽”的案例,而公卿大臣们大多通过阿谀谄媚来使自己的身家性命得以保全。

元鼎元年(乙丑,公元前116年)

夏五月,赦天下。

济东王彭离骄悍,昏暮,与其奴、亡命少年数十人行剽杀人,取财物以为好,所杀发觉者百余人,坐废,徙上庸

元鼎元年(乙丑,公元前116年)

夏季五月,大赦天下。

济东王刘彭离骄横凶狠,经常在黄昏时分率领家奴和亡命少年几十人劫掠杀人,抢夺财物,并将这件事作为玩好,惨遭他杀害的人,被发现的就有一百多人,因此他被废除王爵及封国,并被流放至上庸。

二年(丙寅,公元前115年)

冬十一月,张汤有罪自杀。

初,御史中丞李文与汤有郤。汤所厚吏鲁谒居阴使人上变告文奸事,事下汤治,论杀之。汤心知谒居为之,上问:“变事踪迹安起?”汤佯惊曰:“此殆文故人怨之。”谒居病,汤亲为之摩足。赵王素怨汤,上书告:“汤大臣,乃与吏摩足,疑与为大奸。”事下廷尉。谒居病死,事连其弟。弟系导官,汤亦治他囚导官,见谒居弟,欲阴为之,而佯不省。谒居弟弗知,怨汤,使人上书,告汤与谒居谋共变告李文。事下减宣,宣尝与汤有卻,及得此事,穷竟其事,未奏也。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 ,丞相青翟朝,与汤约俱谢,至前,汤独不谢。上使御史按丞相,汤欲致其文“丞相见知”,丞相患之。丞相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皆故九卿、二千石,仕宦绝在汤前。汤数行丞相事,知三长史素贵,故陵折,丞史遇之,三长史皆怨恨,欲死之。乃与丞相谋,使吏捕案贾人田信等,曰:“汤且欲奏请,信辄先知之,居物致富,与汤分之。”事辞颇闻,上问汤曰:“吾所为,贾人辄先知之,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汤不谢,又佯惊曰:“固宜有。”减宣亦奏谒居等事。天子以汤怀诈面欺,使赵禹切责汤,汤乃为书谢,因曰:“陷臣者,三长史也。”遂自杀。汤既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载以牛车,有棺无椁 。天子闻之,乃尽按诛三长史。十二月壬辰,丞相青翟下狱,自杀。

二年(丙寅,公元前115年)

冬季十一月,张汤因为犯罪而自尽。

当初,御史中丞李文和张汤有嫌隙。张汤所厚待的官吏鲁谒居暗中挑唆人上书汉武帝,揭发李文图谋造反。汉武帝把这件事交给张汤审理,张汤判处李文死罪。张汤心里知道是鲁谒居所为,但是当汉武帝问及:“举报的事是怎么引起的呢?”张汤假装吃惊地说:“这可能是李文的旧友对他心怀不满而告发的。”后来鲁谒居病了,张汤亲自为他按摩脚。赵王刘彭祖一向怨恨张汤,得知此事后,上书汉武帝揭发说:“张汤作为大臣,居然给一名小吏按摩脚,我怀疑他们之间可能有大阴谋。”汉武帝就把这件事交给廷尉处理。鲁谒居病死了,这件事又牵扯到鲁谒居的弟弟。鲁谒居的弟弟被拘禁在导官官署里,张汤也因为审讯别的囚犯来到导官官署,见到鲁谒居的弟弟,想要暗中救助,但是表面上却假装不予理会。鲁谒居的弟弟不清楚张汤的心意,于是怨恨张汤,就让人上书朝廷,举报张汤和鲁谒居一同密谋告发李文。汉武帝把这件事交给减宣办理,减宣曾经与张汤有嫌隙,等到主办此事,就穷追到底,但是短时之内还没有结案上奏武帝。就在此时,正好汉文帝陵园里所埋的钱币被人盗挖,丞相庄青翟上朝,和张汤约好一起向汉武帝谢罪,但是到了汉武帝面前,张汤却不谢罪。汉武帝派张汤调查庄青翟在此事中应负的责任,张汤想要给庄青翟加上“丞相知道却故意放纵”的罪名,庄青翟很害怕。丞相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都是以前的九卿,官禄二千石官,为官都在张汤前面。张汤曾经几次代理行使丞相职权,因此知道这三位长史向来尊贵,就故意欺凌折辱他们,把他们看作低级小吏,因此三位长史都十分怨恨张汤,都想要张汤死。因此,他们与庄青翟商量,派官吏抓捕讯问商人田信等,说:“张汤向皇上奏请政事,田信每次事先都知道,因此囤积居奇赚了很多钱,再分给张汤。”消息传到汉武帝这里,汉武帝就问张汤:“我做的事,商人每次都会提前知道,进而囤积货物,似乎有人把我的计划透露给他们。”张汤没有谢罪,又做出吃惊的样子说:“很可能有这样的事。”减宣也把调查鲁谒居一事的结果上报。因此,汉武帝觉得张汤心怀狡诈且当面说谎,派赵禹深切地责问张汤,张汤只好上书向汉武帝谢罪,并控告说:“是三名丞相长史陷害我。”之后自杀而死。张汤死后,留下的家产价值不过五百金。张汤的兄弟和儿子们想要厚葬他,他的母亲说:“张汤作为天子重臣,遭受污言秽语恶意中伤而死,为什么要厚葬呢!”于是把张汤用牛车载到墓地,只有棺材,并没有外椁。汉武帝听说后,就把三名丞相长史全部处死。十二月壬辰日,丞相庄青翟被捕入狱,在狱中自杀。

春,起柏梁台 。作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以承露,和玉屑饮之,云可以长生。宫室之修,自此日盛。

二月,以太子太傅赵周为丞相。

三月辛亥,以太子太傅石庆为御史大夫。

大雨雪。

夏,大水,关东饿死者以千数。

是岁,孔仅为大农令,而桑弘羊为大农中丞,稍置均输 ,以通货物。

白金稍贱,民不宝用,竟废之。于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惟真工、大奸乃盗为之。

春季,汉武帝修建柏梁台。在台上做了一个承接露水的盘子,高二十丈,直径要七人才能合围,用铜铸成。上面有神仙手掌,用来承接露水,再与玉的粉末搅拌后喝下去,据说可以长生不老。从此以后,宫室的建造,一天比一天兴盛。

二月,汉武帝任命太子太傅赵周为丞相。

三月辛亥日,汉武帝委任太子太傅石庆为御史大夫。

天降大雪。

夏季,洪水泛滥,关东地区有数以千计的人被饿死。

这一年,孔仅担任大农令,桑弘羊担任大农中丞,开始设置均输官,主管调节各地的物资,来流通货物。

白金币价值逐渐下降,百姓不愿使用,最后被废弃。汉武帝因此下令,禁止各郡、国铸钱,只能由朝廷上林三官负责铸造钱币,全国各地不许使用除了三官钱之外的货币。百姓私自铸造钱币的日益减少,计算费用,收支难以相抵,只有技术高强的工匠和大奸之徒依旧私自铸钱。

浑邪 王既降汉,汉兵击逐匈奴于幕北,自盐泽以东空无匈奴,西域道可通。于是张骞建言:“乌孙王昆莫本为匈奴臣,后兵稍强,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攻不胜而远之。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蛮夷俗恋故地,又贪汉财物,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 ,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

骞既至乌孙,昆莫见骞,礼节甚倨。骞谕指曰:“乌孙能东居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夫人,结为兄弟,共距匈奴,匈奴不足破也。”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留久之,不能得其要领,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及诸旁国,乌孙发译道送骞还,使数十人,马数十匹,随骞报谢,因令窥汉大小。是岁,骞还,到,拜为大行。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

浑邪王归降汉朝以后,汉军追击驱逐匈奴势力到沙漠以北,自盐泽以东,再不见匈奴踪影,到西域去的道路也畅通无阻了。于是张骞提议说:“乌孙王昆莫原本是匈奴的臣下,后来势力慢慢变强,不再侍奉匈奴,匈奴派兵征讨,但是没能获胜,因此远去。如今匈奴单于刚刚被我朝所困,而过去的浑邪王辖地又空无一人,蛮夷在习俗上贪恋故土,还贪恋我朝的财物,要是我们现在用丰盛的礼品收买乌孙,招他们东迁,到以前浑邪王的辖地居住,与我朝结成兄弟之国,他们势必会服从我朝的安排,服从我朝就相当于斩断了匈奴的右臂。和乌孙结盟以后,它西面的大夏等国也都能够招来成为我朝境外的臣下。”汉武帝觉得言之有理,就任命张骞为中郎将,带领三百人,每人各带两匹马,以及数以万计的牛羊及价值数千万钱的黄金丝帛;又指派多人手持天子符节担任副使,沿途要是有通向其他国家的道路,就派一副使前往。

张骞抵达乌孙后,乌孙王昆莫接见了他,但是态度十分傲慢,礼数也不周全。张骞传达汉武帝的谕旨说:“要是乌孙能够向东回到故土居住,那么我汉朝就派遣公主来做昆莫夫人,两国结为兄弟之好,一起抵御匈奴,那么匈奴就会被击败。”但是,乌孙因为距离汉朝太远,不清楚汉朝是大是小;并且长期以来一直臣服归属匈奴,与匈奴距离又近,朝中大臣全都畏惧匈奴,不愿意向东迁徙。张骞在乌孙待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复,于是就分别派出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以及附近国家。乌孙派翻译、向导护送张骞回国,同时派了几十人、几十匹马跟随张骞到汉朝进行答谢,借机了解汉朝的大小强弱。这一年,张骞返回长安,汉武帝委任他为大行。一年多以后,张骞派出的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大都与该国使臣一起来到京城,这样,西域各国才开始和汉朝建立了联系。

王夫之曰:“玉门以西水西流,而不可合于中国,天地之势,即天地之情也。”

西域凡三十六国,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河有两源,一出葱岭 ,一出于阗,合流东注盐泽。盐泽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循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循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故皆役属匈奴,匈奴西边日逐王置僮仆都尉,使领西域,常居焉耆 、危须、尉黎间,赋税诸国,取富给焉。

乌孙王既不肯东还,汉乃于浑邪王故地置酒泉郡,稍发徙民以充实之;后又分置武威郡,以绝匈奴与羌通之道。

天子得宛汗血马,爱之,名曰“天马”。使者相望于道以求之。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时,其后益习而衰少焉。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

西域地区一共有三十六个国家,南北有大山,中间有河流,东西长六千多里,南北宽一千多里,东部和汉朝的玉门、阳关接壤,西部和葱岭交界。境内的河流有两个源头,一个在葱岭,一个在于阗,汇合之后流到盐泽。盐泽距离玉门、阳关有三百多里。自玉门、阳关到西域去有两条道路:自鄯善顺着南山北麓前行,沿着河流向西到莎车,这是南道;自南道向西翻越葱岭,就能抵达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沿着北山顺河西行抵达疏勒,这是北道;从北道向西翻越葱岭,就能抵达大宛、康居、奄蔡。之前,西域各国全都在匈奴的统治下,匈奴西部的日逐王设置僮仆都尉,让他管辖西域各国,常驻守在焉耆、危须、尉黎之间,对西域各国征收赋税,劫掠各国的财富。

乌孙王既然不愿意返回东方,汉朝就在浑邪王的旧有土地上设置了酒泉郡,逐步从内地迁移百姓来充实酒泉;后来,又自酒泉划分出部分地区设置了武威郡,来断绝匈奴与羌人部落通往的道路。

汉武帝获得大宛的汗血马,非常喜爱,命名为“天马”。又接连不断地派出使者以寻求汗血马。汉朝到外国出使的各个使团,多的一行数百人,少的一行一百多人,所带的礼物与张骞出使的时候大致相同,后来随着对西域情况了解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团人数及携带的礼物也越来越少。一年之内,汉朝派到西域各国的使者,多的时候有十几批,少的时候有五六批;其中路途远的要八九年,较近的也要几年才回来。

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

冬,徙函谷关于新安。

春正月戊子,阳陵园火。

夏四月,雨雹。

关东郡、国十余饥,人相食。

常山宪王舜薨,子勃嗣。坐宪王病不侍疾,及居丧无礼废,徙房陵。后月余,天子更封宪王子平为真定王,以常山为郡,于是五岳 皆在天子之邦矣。

徙代王义为清河王。

是岁,匈奴伊稚斜单于死,子乌维单于立。

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

冬季,将函谷关迁至新安。

春季正月戊子日,汉景帝陵园发生火灾。

夏季四月,天降冰雹。

关东地区十几个郡及封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发生人吃人的惨剧。

常山宪王刘舜去世,他的儿子刘勃继承王位。刘勃后来被指控在刘舜病重的时候没有好好侍奉,守孝期间又违背礼仪规定,因此被废去王爵,流放至房陵。一个多月之后,汉武帝将刘舜的另一个儿子刘平改封为真定王,把常山设置为郡,因此五岳全都纳入朝廷直接管辖范围之内。

汉武帝改封代王刘义为清河王。

这一年,匈奴单于伊稚斜去世,他的儿子乌维即单于位。

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

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诏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其令有司议。”立后土祠于泽中圜丘。上遂自夏阳东幸汾阴 。是时,天子始巡郡、国。河东守不意行至,不办,自杀。十一月甲子,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上亲望拜,如上帝礼,礼毕,行幸荥阳,还,至洛阳,封周后姬嘉为周子南君。

春二月,中山靖王胜薨。

乐成侯丁义荐方士栾大,云与文成将军同师。上方悔诛文成,得栾大,大说。大先事胶东康王,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大言曰:“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 、羡门 之属,顾以臣为贱,不信臣;又以为康王诸侯耳,不足与方。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然臣恐效文成,则方士皆掩口,恶敢言方哉!”上曰:“文成食马肝死耳。子诚能修其方,我何爱乎!”大曰:“臣师非有求人,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则贵其使者,令为亲属,以客礼待之,乃可使通言于神人。”于是上使验小方。斗旗,旗自相触击。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为五利将军,又拜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夏四月乙巳,封大为乐通侯,食邑二千户,赐甲第,僮千人,乘舆斥车马、帷帐、器物以充其家,又以卫长公主妻之,赍金十万斤,天子亲如五利之第,使者存问共给,相属于道。自太主、将、相以下,皆置酒其家,献遗之。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以示不臣。大见数月,佩六印,贵震天下。于是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搤腕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

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

冬季十月,汉武帝巡行到雍地,在五畤进行祭拜仪式。他下诏说:“如今敬奉天帝,我亲自祭拜,但是没有祭拜地神,不符合礼仪,因此命令有关官员讨论处理。”主管官员提议,在水泽里的圆形丘台上修建后土祠,用来祭拜土地神。汉武帝自夏阳向东出巡到汾阴。这时候,汉武帝第一次出巡各郡、国。河东郡守没有想到皇上会突然到来,所有的供应都来不及准备,因惶恐而自尽。十一月甲子日,在汾阴的丘陵上建成后土祠,汉武帝亲自祭拜,就像祭拜天帝一样,祭拜结束后,汉武帝巡行到荥阳,启程回京,到达洛阳,将周朝王室后裔姬嘉封为周子南君。

春季二月,中山靖王刘胜去世。

乐成侯丁义向汉武帝推举方士栾大,称栾大和文成将军少翁师出同门。汉武帝正后悔杀了文成,见到栾大心里十分高兴。栾大之前侍奉胶东康王刘寄,善于说好听的话,很有谋略,敢说大话,并且对自己所说的话深信不疑。栾大对汉武帝说:“我经常在大海之中往来,看到过安期生、羡门等仙人,只是因为我地位卑微,所以他们都不相信我;又觉得康王只不过是一位诸侯,也不具备获得长生不老秘方的资格。我师父说:‘可以冶炼黄金,可以堵塞黄河决口,可以得到长生不老之药,可以招引神仙。’但是我害怕会重蹈文成将军的覆辙,要是那样,那么全部的方士都闭紧嘴不敢说话,哪里敢谈论长生不老之方呢!”汉武帝说:“少翁只不过是吃了马肝而死。你要是真的能够得到长生不老之方,我还有什么值得吝惜呢!”栾大说:“我的老师对别人从无所求,全是别人求他。要是陛下非要把他请来,就应该尊重他的使者,让他成为陛下的亲属,用待客的礼节相待,才可以让他把陛下的请求转述给神仙。”因此汉武帝就让栾大做个小法术。栾大让旗帜彼此争斗,旗帜果真彼此撞击。这个时候,汉武帝正在为黄河决堤和黄金难以炼成发愁,于是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后来又封他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夏季四月乙巳日,汉武帝封栾大为乐通侯,有二千户食邑,赏赐上等府第以及一千僮仆,并将自己用不上的车马、帷帐、器物等赏赐给栾大来补充家用,又把女儿卫长公主嫁给栾大,陪嫁的黄金有十万斤,汉武帝还亲自去栾大的府第探望,派去询问栾大家中供应情况的使者在路上连续不断。从汉武帝姑妈窦太主、将军、丞相以下的人,全都到栾大家中摆设酒宴,馈赠礼物给他。汉武帝还刻了一枚“天道将军”的玉印,命令使者穿着用羽毛制成的衣服,在夜里立于白茅之上;栾大也穿着羽衣,站在白茅之上接受玉印,表明他并非汉武帝的臣属。栾大自从与汉武帝见面之后,几个月之内,就佩带六枚印信,他的尊贵使天下震动。因此,沿海地区燕、齐等地的人们无不握住手腕,自称掌握长生不老的秘方、可以请来神仙。

六月,汾阴巫锦得大鼎于魏脽后土 营旁,河东太守以闻。天子使验问,巫得鼎无奸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上行,荐之宗庙及上帝,藏于甘泉宫,群臣皆上寿贺。

秋,立常山宪王子商为泗水王。

初,条侯周亚夫为丞相,赵禹为丞相史,府中皆称其廉平,然亚夫弗任,曰:“极知禹无害,然文深,不可以居大府。”及禹为少府,比九卿为酷急;至晚节,吏务为严峻,而禹更名宽平。

中尉尹齐素以敢斩伐著名,及为中尉,吏民益凋敝。是岁,齐坐不胜任抵罪。上乃复以王温舒为中尉,赵禹为廷尉。后四年,禹以老,贬为燕相。

是时吏治皆以惨刻相尚,独左内史兒宽,劝农业,缓刑罚,理狱讼,务在得人心;择用仁厚士,推情与下,不求名声,吏民大信爱之;收租税时,裁阔狭,与民相假贷,以故租多不入。后有军发,左内史以负租课殿,当免;民闻当免,皆恐失之,大家牛车、小家担负输租,襁 属不绝,课更以最。上由此愈奇宽。

六月,汾阴有个名叫锦的巫师,在魏脽后土祠旁边发现了一个大鼎,河东太守把这件事奏报朝廷。汉武帝派人检验探问,确认巫师发现鼎这件事属实,于是以礼祭祀,把这个鼎迎到甘泉宫,皇上带着鼎一同前行,向宗庙以及皇天上帝进奉,收藏在甘泉宫里,文武百官都为此祝贺武帝。

秋季,汉武帝将常山宪王的儿子刘商封为泗水王。

起初,条侯周亚夫做丞相的时候,赵禹为丞相史,相府中人都称赞赵禹的清廉公正,但是周亚夫却并不任用他,周亚夫说:“我非常清楚赵禹公正不伤害人,但是他执法过于严酷,不可以在丞相府掌权。”后来赵禹做了少府,执法比其他九卿更为严苛急迫;到了赵禹晚年,别的官员执法都很严苛急迫,但是赵禹却一改之前的名声,以宽和公平著称。

中尉尹齐平向来以敢于杀人而远近闻名,等到他做了中尉,官吏和百姓的生活越发凄惨。这一年,尹齐因为难以胜任其职而获罪。汉武帝于是又任命王温舒为中尉,赵禹为廷尉。四年之后,赵禹因为年纪太大,被贬为燕国丞相。

这一时期,用法严苛变成整个官场的风气,只有左内史兒宽,鼓励开展农业生产,减缓刑罚,公平处理诉讼,很得人心;他挑选心地宽厚的人加以任用,与下级坦诚相待,不求名声,得到官吏和百姓的衷心拥护;兒宽征收赋税的时候,调节急缓,宽限时日,将财物借贷给百姓,因此租税经常收不上来。后来国家有战争而征发租税,兒宽因为税收不足,政绩排在最后,应该免官;当地百姓听说兒宽要被免官,都担心会失去这样一位好官,因此比较富的家户用牛车,比较穷的家户用担子,连续不断地把租税送至官府,兒宽征税的政绩一跃成为第一。汉武帝对兒宽的印象也因此更加深刻。

初,南越文王遣其子婴齐入宿卫,在长安取邯郸樛氏女,生子兴。文王薨,婴齐立,乃藏其先武帝玺,上书请立樛氏女为后,兴为嗣。汉数使使者风谕婴齐入朝。婴齐尚乐擅杀生自恣,惧入见要,用汉法比 内诸侯,固称病,遂不入见。婴齐薨,谥曰明王。太子兴代立,其母为太后。

太后自未为婴齐姬时,尝与霸陵人安国少季通。是岁,上使安国少季往谕王、王太后以入朝,比内诸侯,令辩士谏大夫终军 等宣其辞,勇士魏臣等辅其决,卫尉路博德将兵屯桂阳待使者。南越王年少,太后中国人,安国少季往,复与私通,国人颇知之,多不附太后。太后恐乱起,亦欲倚汉威,数劝王及群臣求内属,即因使者上书,请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于是天子许之,赐其丞相吕嘉银印及内史、中尉、太傅印,余得自置;除其故黥、劓刑,用汉法,比内诸侯。使者皆留,填抚之。

当初,南越文王赵胡将他的儿子赵婴齐派到汉朝廷为汉武帝担任侍卫,婴齐在长安娶了邯郸女子樛氏为妻,育有一子,名为赵兴。赵胡死后,赵婴齐继位,他将其先祖南越武帝赵佗的印玺藏了起来,上书朝廷,请求将樛氏女立为王后,将赵兴立为世子。朝廷多次派使臣告知赵婴齐进京朝见。赵婴齐喜欢掌握生杀予夺大权,为所欲为,担心万一入朝,朝廷就会用法令约束他,就像约束内地诸侯那样,于是坚持称病,不愿去长安朝见。赵婴齐死后,谥号为明王。太子赵兴继位,封其母樛氏为王太后。

樛氏在还没有成为赵婴齐的姬妾以前,曾经和霸陵人安国少季私通。这一年,汉武帝派安国少季去南越国,劝告赵兴及他的母亲进京朝见,与内地诸侯一样;还派辩士谏大夫终军等宣读朝廷的旨意,又派勇士魏臣等前去催促他们做决定;并命令卫尉路博德率兵驻守桂阳等候使臣。因为南越王年龄还小,王太后樛氏又是汉朝人,安国少季前去南越国,又与樛氏私通,国中百姓多有耳闻,因此大多数人都不拥护樛氏。樛氏担心会发生变乱,也想依靠汉朝的声威,数次劝导赵兴及南越国群臣请求归顺朝廷,因此就借这次汉朝使臣到来的机会上书给汉武帝,请求按照内地诸侯的先例,每三年觐见一次,将边境的关卡解除。汉武帝批准了他的奏请,赐予南越国丞相吕嘉银质印信,赐给内史、中尉、太傅等印信,其他官职可以由南越王自行设置;除掉南越国原有的脸上刺字以及割掉鼻子的刑罚,采用汉朝法令,一切比照内地诸侯。朝廷派去的使臣全都留在南越国,对该地区进行镇守和安抚。

上行幸雍,且郊,或曰:“五帝,泰一之佐也。宜立泰一,而上亲郊。”上疑未定。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凡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因嬖人奏之。上大悦,召问,卿对曰:“受此书申公,申公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宝鼎出而与神通,黄帝接万灵明庭,明庭者甘泉也。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龙,与群臣后宫七十余人俱登天。’”于是天子曰:“嗟乎!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拜卿为郎,使东候神于太室

汉武帝巡行到雍地,即将举行祭天仪式,有人提议说:“五帝,是泰一神的辅佐。应该修建泰一庙,由皇上亲自祭拜。”汉武帝犹豫未定。齐国人公孙卿说道:“皇上今年获得宝鼎,冬季十一月初一日破晓时分为冬至,与黄帝那时是一样的。”公孙卿有一个竹简,上面记载说:“黄帝获得宝鼎,这一年十一月初一日破晓时分为冬至,一共经历了三百八十年,黄帝成仙登天。”公孙卿通过汉武帝宠信的人把竹简上的话呈上。汉武帝非常高兴,召来公孙卿询问,公孙卿回答说:“这个书简是申公交给我的,申公说:‘汉朝的兴隆应当和黄帝时一样,汉朝的圣人,就是高祖的孙子及曾孙。宝鼎一出现,恰好和神意相通,黄帝在祭拜神灵的“明庭”迎接万神,“明庭”也就是现在的甘泉宫。黄帝在首山开采铜矿,在荆山下锻造宝鼎。宝鼎铸成以后,有一条龙从天上垂下龙须来迎接黄帝,黄帝因此骑到龙背上,与群臣及后宫妃嫔七十多人一同升天。’”汉武帝因此说:“唉!要是真的能和黄帝一样,我会抛妻弃子,就像将鞋子抛弃了一样!”因此任命公孙卿为郎官,派他去东方,在太室山等待天神。

五年(己巳,公元前112年)

冬十月,上祠五畤于雍,遂逾陇,西登崆峒。陇西守以行往卒,天子从官不得食,惶恐,自杀。于是上北出萧关,从数万骑猎新秦中,以勒边兵而归。新秦中或千里无亭徼,于是诛北地太守以下。上又幸甘泉,立泰一祠坛,所用祠具如雍一畤而有加焉。五帝坛环居其下四方地,为醊 食群神从者及北斗云。十一月辛巳朔,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朝朝日,夕夕月则揖。其祠,列火满坛,坛旁亨炊具。有司云:“祠上有光。”又云:“昼有黄气上属天。”太史令谈、祠官宽舒等请三岁天子一郊见,诏从之。

南越王、王太后饬治行装,重赍为入朝具。其相吕嘉,年长矣,相三王,宗旅仕宦为长吏者七十余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弟、宗室,及苍梧 秦王有连。其居国中甚重,得众心愈于王。王之上书,数谏止王,王弗听,有畔心,数称病,不见汉使者。使者皆注意嘉,势未能诛。王、王太后亦恐嘉等先事发,欲介汉使者权,谋诛嘉等,乃置酒请使者,大臣皆侍坐饮。嘉弟为将,将卒居宫外。酒行,太后谓嘉曰:“南越内属,国之利也,而相君苦不便者,何也?”以激怒使者。使者狐疑相杖,遂莫敢发。嘉见耳目非是,即起而出。太后怒,欲 嘉以矛,王止太后。嘉遂出,介其弟兵就舍,称病,不肯见王及使者,阴与大臣谋作乱。王素无意诛嘉,嘉知之,以故数月不发。

五年(己巳,公元前112年)

冬季十月,汉武帝在雍地祭祀五畤,之后越过陇山,向西登上崆峒山。陇西郡守因为汉武帝来得过于突然,难以提供皇上随行官员的饮食,感到惶恐不安,因此自杀。于是汉武帝向北出萧关,带领数万骑兵到新秦中围猎,以操练边防军队,之后返回京师。汉武帝看到新秦中地区有的地方居然千里之内都没有设置亭徼等防御设施,于是处死北地太守以下相关官员。汉武帝又一次驾临甘泉,并在该地兴建泰一祭坛,所用祭祀物品全都效仿雍地五畤中一畤所用并且有所增加。还在泰一祭坛下方修建五帝祭坛环绕在周围,用来祭祀群神的随从以及北斗星。十一月辛巳朔日,冬至,天还未亮,汉武帝开始祭祀泰一天神。早上面向东方,对着太阳作揖祭拜;晚上面向西南,对着月亮作揖祭拜。祭祀的时候,火光遍布祭坛,祭坛旁边放置烹煮祭品的炊具。主管官员说:“祭坛上空出现神光。”又说:“白天有一股黄色的气体上升到空中。”太史令司马谈、祭祀官宽舒等人提议天子每三年举行一次祭天,汉武帝下诏同意照办。

南越王赵兴、王太后樛氏准备行装以及重礼,打算入京觐见。南越国丞相吕嘉年纪已大,连续担任三代国王的丞相,其家族成员也有七十多人在南越国做到长吏,男子也都娶了国王的女儿,女子全都嫁与国王的子弟或者其他王室成员,与苍梧秦王也有着姻亲关系。吕嘉在南越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比南越王更得民心。南越王上书汉武帝请求归顺,吕嘉曾多次劝阻,但是南越王没有理会,于是吕嘉生出背叛之心,多次借口生病,不肯与汉使见面。汉使都注意着吕嘉,但是因为他的势力过于强大,还难以根除。南越王和王太后也担心吕嘉会先发动叛变,于是想借用汉使的权力杀了吕嘉等人,因此摆下酒宴,招待汉使,大臣全来陪同饮酒。吕嘉的弟弟是南越国将军,领兵在宫外戒备。喝酒的时候,王太后对吕嘉说:“南越国依附汉朝,是对我们国家有好处的,但是丞相你却觉得这样做不便,这是为什么呢?”想以此来使汉使发怒。汉使犹犹豫豫,彼此观望,但是没有谁贸然乱动。吕嘉看到气氛不对,立即起身离席。王太后大怒,想用矛将吕嘉刺死,但是被南越王阻止。于是吕嘉离开王宫,在他弟弟士兵的保护下返回相府,他自此推脱有病,不愿意与南越王和汉使见面,暗中偷偷与大臣密谋叛乱。南越王一直也没有杀吕嘉的想法,吕嘉清楚这一点,因此拖延几个月,一直没有发动叛变。

天子闻嘉不听命,王、王太后孤弱不能制,使者怯无决;又以为王、王太后已附汉,独吕嘉为乱,不足以兴兵,欲使庄参以二千人往使。参曰:“以好往,数人足矣;以武往,二千人无足以为也。”辞不可,天子罢参。郏壮士故济北相韩千秋奋曰:“以区区之越,又有王、王太后应,独相吕嘉为害,愿得勇士三百人,必斩嘉以报 。”于是天子遣千秋与王太后弟樛乐将二千人往,入越境。吕嘉等乃遂反,下令国中曰:“王年少;太后,中国人也,又与使者乱,专欲内属,尽持先王宝器入献天子以自媚;多从人行,至长安,虏卖以为僮仆;取自脱一时之利,无顾赵氏社稷、为万世虑计之意。”乃与其弟将卒攻杀王、王太后及汉使者,遣人告苍梧秦王及其诸郡县,立明王长男越妻子术阳侯建德为王。而韩千秋兵入,破数小邑。其后越开直道给食,未至番禺四十里,越以兵击千秋等,遂灭之;使人函封汉使者节置塞上,好为谩辞谢罪,发兵守要害处。

汉武帝听说吕嘉不听从命令,而南越王、王太后又势单力薄,不能掌控局势,派去的使臣又胆怯难以决断;又觉得既然南越王、王太后已经愿意归附,只有吕嘉从中干扰,无需兴师动众,想派庄参带领二千士兵前往南越国。庄参说:“要是带着友好的态度前去,几个人足够了;要是用武力去威胁,二千人可远远不够。”于是推辞不去,汉武帝便罢免了庄参。郏县壮士、曾经担任过济北国丞相的韩千秋自告奋勇说:“以一个小小的南越国,还有他们的国王和王太后做内应,就只有丞相吕嘉一人干扰,我希望带三百勇士前去,必定要杀死吕嘉来回报皇上。”汉武帝因此派韩千秋及南越王太后的弟弟樛乐带领二千士兵前往南越国。汉军一进入南越国国境,吕嘉等便立即起兵,号令全国百姓说:“国王年轻;王太后原本就是汉朝人,又与汉使私通,一心想归顺汉朝,将先王的宝器全都献给汉朝天子来讨好;还想带走大批随行人员,到长安之后就变卖为奴隶;他们只考虑自己的眼前利益,完全不顾及赵氏的江山社稷,没有丝毫为子孙万代考虑的意思。”吕嘉和他弟弟率领军队攻击,杀了南越王赵兴、王太后樛氏以及汉朝使臣,派人通知苍梧秦王及各郡县,将南越明王赵婴齐的大儿子,即赵越的南越籍妻子所生的儿子术阳侯赵建德立为南越王。韩千秋率领军队进入南越国国境之后,攻下了几座小城。后来南越人放开大道,诱敌深入,还供给他们粮食,在距离其都城番禹约四十里的地方歼灭韩千秋所带领的汉军,之后派人将汉使的符节用函封好,放置边塞上,以好听的愚弄言辞谢罪,同时派兵加强对边界要隘的防守。

春三月壬午,天子闻南越反,曰:“韩千秋虽无功,亦军锋之冠。封其子延年为成安侯;樛乐姊为王太后,首愿属汉,封其子广德为龙亢侯。”

夏四月,赦天下。

丁丑晦,日有食之。

秋,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 ;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下浈水;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 ;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皆将罪人,江、淮以南楼船十万人。越驰义侯遗别将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

春季三月壬午日,汉武帝听说南越国谋反,说道:“尽管韩千秋没能建立功劳,但也是军中最勇猛的先锋。将他的儿子韩延年封为成安侯;樛乐的姐姐是南越王太后,率先表示愿意归顺汉朝,将樛乐的儿子樛广德封为龙亢侯。”

夏季四月,大赦天下。

丁丑晦日,发生了日食。

秋季,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自桂阳出发,直下湟水;楼船将军杨仆自豫章出发,直下浈水;南越降将归义侯严被任命为戈船将军,带领军队自零陵出发,直下离水;甲被委任为下濑将军,领兵袭击苍梧;这些将领都率领着囚犯,并征调江、淮以南地区的楼船共十万人从征。南越降将驰义侯遗也带领巴、蜀地区的囚犯,又调集了夜郎国军队,顺牂柯江南下,同各路军队在番禺会军。

齐相卜式上书,请父子与齐习船者往死南越。天子下诏褒美式,赐爵关内侯,金六十斤,田十顷,布告天下,天下莫应。是时列侯以百数,皆莫求从军击越。会九月尝酎,祭宗庙,列侯以令献金助祭。少府省金,金有轻及色恶者,上皆令劾以不敬,夺爵者百六人。辛巳,丞相赵周坐知列侯酎金轻,下狱,自杀。

丙申,以御史大夫石庆为丞相,封牧丘侯。时国家多事,桑弘羊等致利,王温舒之属峻法,而兒宽等推文学,皆为九卿,更进用事。事不关决于丞相,丞相庆醇谨而已。

五利将军装治行,东入海求其师。既而不敢入海,之太山祠。上使人随验,实无所见。五利妄言见其师。其方尽多不售,坐诬罔,腰斩;乐成侯亦弃市。

西羌众十万人反,与匈奴通使,攻故安 ,围枹罕 。匈奴入五原,杀太守。

齐国丞相卜式上书朝廷,恳请汉武帝允许他父子与齐国熟悉船战的人到南越去,为国效力。因此,汉武帝下诏书,称赞卜式,将卜式封为关内侯,赏黄金六十斤、土地十顷,并告知全国,但是全国却没有人应和。当时列侯数以百计,但是没有一个人请求从军攻打南越。正好九月举办尝新酒祭祀宗庙活动,天下列侯奉命呈献黄金帮助祭祀。少府省察献上来的黄金,只要是重量不够的或者成色不好的,皇上命令全部以“不敬”罪进行参劾,因为这件事而被革去爵位的,有一百零六人。辛巳日,丞相赵周也因为“明明知道列侯所献黄金分量不够,但是却纵容包庇”的罪名,被抓捕入狱,在狱中自尽。

丙申日,汉武帝任命御史大夫石庆为丞相,将他封为牧丘侯。当时,国内多事,桑弘羊等人谋取私利,王温舒等人执法严酷,而兒宽等人则大力推崇文学,他们都身居九卿之位,进而掌握朝政大权。国家大事不汇报给丞相,也不由丞相裁决,丞相石庆只是淳厚、恭谨罢了。

五利将军栾大整装出兵,东行入海找寻他的神仙老师。但是他后来也没敢入海,反而到太山去祭拜。汉武帝派人跟踪调查,确实没有看到神仙的踪迹。栾大返回之后却妄称看到了他的老师。栾大的方术已经用光,大多不灵验,于是汉武帝就以“诈骗欺罔”的罪名判处栾大腰斩,而举荐栾大的乐成侯丁义也被处死。

西羌部族十万人背叛朝廷,与匈奴互通使者,攻打故安,将枹罕包围。匈奴侵袭五原,杀死五原太守。

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

冬,发卒十万人,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西羌,平之。

楼船将军杨仆入越地,先陷寻 ,破石门,挫越锋,以数万人待伏波将军路博德至俱进。楼船居前,至番禺。南越王建德、相吕嘉城守。楼船居东南面,伏波居西北面。会暮,楼船攻败越人,纵火烧城。伏波为营,遣使者招降者,赐印绶,复纵令相招。楼船力攻烧敌,驱而入伏波营中。黎旦,城中皆降。建德、嘉已夜亡入海,伏波遣人追之。校尉司马苏弘得建德,越郎都稽得嘉。戈船、下濑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遂以其地为南海 、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师还,上益封伏波;封楼船为将梁侯,苏弘为海常侯,都稽为临蔡侯,及越降将苍梧王赵光等四人皆为侯。

公孙卿候神河南,言见仙人迹缑氏城上。春,天子亲幸缑氏城视迹,问卿:“得毋效文成、五利乎?”卿曰:“仙者非有求人主,人主者求之。其道非宽假,神不来。言神事如迂诞,积以岁月,乃可致也。”上信之。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以望幸焉。

赛南越,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

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

冬季,出兵十万人,派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讨西羌,将西羌部族的反叛平定。

楼船将军杨仆率军进入南越国,率先攻破寻 、石门,打败南越军的前锋,之后率领部下数万人等待伏波将军路博德到来,共同进军。杨仆在前面,抵达南越国都番禺。南越王赵建德、丞相吕嘉等坚守城池。杨仆在城的东南面屯兵,路博德在城的西北面屯兵。黄昏时分,杨仆军打败南越人,放火烧城。路博德则安营扎寨,派使者去招降南越官兵,赏赐印信、绶带,再让他们去劝降同伴。杨仆军竭力进攻,火烧敌军,把南越军驱赶到路博德营中。黎明时分,城中的南越人全都投降。赵建德、吕嘉早在半夜就逃至海上,路博德派人追赶。校尉司马苏弘捉到了赵建德,原南越国郎官都稽捉到了吕嘉。戈船将军、下濑将军的部队与驰义侯率领的夜郎军还没有赶到,南越国就已经被平定了。于是汉朝把南越旧地设置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大军班师回朝之后,汉武帝加封路博德;封杨仆为将梁侯,苏弘为海常侯,都稽为临蔡侯;南越降将原苍梧王赵光等四人也全部被封为列侯。

公孙卿在河南等待神仙,宣称在缑氏城上发现了神仙的踪迹。春季,汉武帝亲自到缑氏城来查看神仙的脚印,问公孙卿道:“你不会也想效法少翁、栾大吧?”公孙卿说:“神仙对人间君主并无所求,但是人间君主对神仙有所求。要是求神之道不宽阔,时间不宽裕,神仙就不会降临。说到神仙,好像很遥远荒谬,但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可以请到神仙。”汉武帝相信了。因此,各郡、国全都将道路进行扩建,修整宫观、名山以及神祠,希望神仙可以降临。

为了感谢神仙庇佑而平定南越,祭拜泰一神和后土神,并开始采用有音乐伴奏的舞蹈。

驰义侯发南夷兵,欲以击南越。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乃发巴、蜀罪人当击南越者八校尉,遣中郎将郭昌、卫广将而击之,诛且兰及邛君、莋侯,遂平南夷为牂柯郡。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灭,夜郎遂入朝,上以为夜郎王。冉 皆振恐,请臣置吏,乃以邛都为越嶲郡,莋都为沈黎郡,冉 为汶山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

初,东越王馀善上书,请以卒八千人从楼船击吕嘉;兵至揭扬,以海风波为解,不行,持两端,阴使南越。及汉破番禺,不至。杨仆上书愿便引兵击东越;上以士卒劳倦,不许,令诸校屯豫章、梅岭以待命。馀善闻楼船请诛之,汉兵临境,乃遂反,发兵距汉道,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入白沙 、武林、梅岭,杀汉三校尉。是时,汉使大农张成、故山州侯齿将屯,弗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馀善自称武帝。

驰义侯调集南夷各部族的兵力,想让他们去攻击南越国。且兰族首领担心率军远征,其他部族会借机俘虏本族的老弱,因此带领部众背弃汉朝,将汉朝使臣及犍为太守杀死。于是汉朝调集本应去进攻南越的由巴、蜀囚犯组成的八校尉部队,在中郎将郭昌、卫广的带领下去进攻南越,将且兰及邛君、莋侯等部族首领杀死,于是平息了南夷叛乱,并设置牂柯郡。夜郎国起先倚靠南越国,南越灭亡之后,夜郎国君就到汉朝廷觐见,汉武帝封夜郎国国君为夜郎王。冉 等部族都震动害怕,纷纷恳请归顺汉朝,由朝廷任命官吏。因此,汉朝把邛都设置为越嶲郡,莋都设置为沈黎郡,冉 设置为汶山郡,广汉西部的白马设置为武都郡。

当初,东越王馀善上书汉武帝,请求领军八千跟随楼船将军杨仆讨伐吕嘉。但是军队到达揭阳之后,又以海上风浪太大作为借口,不再前行,持观望态度,偷偷派使者和南越国联系。等到汉军攻下南越国都番禺,东越军也没有到来。杨仆上书汉武帝,请求乘胜讨伐东越,汉武帝考虑到士卒疲乏,没有同意,命令各路将领驻守在豫章、梅岭地区等候命令。馀善得知杨仆奏请讨伐东越,又看到汉军驻守边境,因此起兵造反,派兵阻断汉军通道,封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领军进攻白沙、武林、梅岭地区,将汉军的三名校尉杀死。当时,汉朝派大农令张成、原山州侯刘齿率领部队屯驻当地,他们非但不敢出兵攻击,反而退至安全地带,于是全都以胆怯畏敌的罪名被处死。馀善自称为武帝。

上欲复使杨仆将,为其伐前劳,以书敕责之曰:“将军之功独有先破石门、寻 ,非有斩将搴旗之实也,乌足以骄人哉!前破番禺,捕降者以为虏,掘死人以为获,是一过也;使建德、吕嘉得以东越为援,是二过也;士卒暴露连岁,将军不念其勤劳,而请乘传行塞,因用归家,怀银、黄,垂三组,夸乡里,是三过也;失期内顾,以道恶为解,是四过也;问君蜀刀价而阳不知,挟伪干君,是五过也。受诏不至兰池,明日又不对。假令将军之吏,问之不对,令之不从,其罪何如?推此心在外,江海之间可得信乎?今东越深入,将军能率众以掩过不?”仆惶恐对曰:“愿尽死赎罪!”上乃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 ,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以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 白沙,以击东越。

汉武帝想再派杨仆领兵征讨东越,因为杨仆自恃先前攻下南越有功,所以下诏书责问他说:“你的功劳不过是先攻下石门、寻 罢了,事实上并没有斩将夺旗之功,这哪里值得你骄傲呢!之前攻下番禺城,你抓捕归降的人当作俘虏,将死人挖出来假冒是战场上斩杀的敌人,这是你的第一错;让赵建德、吕嘉获得东越的外援,这是你的第二错;将士们连年暴露在野外,你不顾及他们的辛苦,却请求乘坐驿车巡行边塞,借机回家,怀揣金印、银印,还故意挂着三条绶带,向乡里炫耀,这是你的第三错;你顾恋妻妾,耽误了回营的日期,却把道路不好走当作借口,这是你的第四错;问你蜀郡刀价多少,你假装不知道,用欺骗的手段冒犯君主,这是你的第五错。你接受诏书但是却没有去兰池宫,第二天也没有对此进行解释。要是你的部下,问他话却不回答,给他的命令也不服从,该判何罪?把你的这种心思公诸在外,天底下还有谁会信任你呢?现在东越军队已经深入到我国边境,你能够带领部队弥补你的过失吗?”杨仆惊惶地回答:“我愿意拼尽生命来赎罪!”于是,汉武帝派横海将军韩说自句章出发,渡海从东面进攻;派楼船将军杨仆自武林出发,派中尉王温舒自梅岭出发,任命南越降将为戈船将军、下濑将军,自若邪、白沙出发,攻击东越。

博望侯既以通西域尊贵,其吏士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听其言,予节 ,募吏民,毋问所从来,为具备人众遣之,以广其道。来还,不能毋侵盗币物及使失指。天子为其习之,辄覆按致重罪,以激怒令赎,复求使。使端无穷,而轻犯法。其吏卒亦辄复盛推外国所有,言大者予节,言小者为副,故妄言无行之徒皆争效之。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 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亦厌汉使,人人有言轻重,度汉兵远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汉使乏绝,积怨至相攻击。而楼兰、车师,小国当空道,攻劫汉使王恢等尤甚,而匈奴奇兵又时遮击之。使者争言西域皆有城邑,兵弱易击。于是天子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将万五千骑,出九原二千余里,至浮沮井而还;匈河将军赵破奴将万余骑出令居数千里,至匈河水而还;以斥逐匈奴,不使遮汉使,皆不见匈奴一人。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

博望侯张骞因为出使西域而得到显贵的地位,他的部下争着上书朝廷,述说外国的奇闻异事以及利害关系,纷纷请求出使。汉武帝因为西域道路过于遥远,一般人不愿意前去,所以听从他们的请求,赐予符节,招募官吏百姓,不问他们的出身,给他们配备人员之后派出,以开拓出使的道路。这些人回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有侵盗礼品财物或者违抗朝廷旨意的事情发生。汉武帝为使他们熟悉出使之事,因此治以重罪,以激励他们,让他们戴罪立功,再次请求出使。这些人多次出使外国,而对犯法一事看得很轻。使臣的随行官吏和士卒也常常称赞外国事物,能说会道的被赐予正使符节,不太善于表达的就被封为副使,所以,许多浮夸而品行很差的人都争相仿效。这些出使外国的人全是贫门子弟,他们把所携带出使的国家官物据为己有,企图贱卖后获取私利。西域各国也对每个汉使所说之事轻重不一十分厌恶,估计汉朝军队因为路途遥远不能到来,就禁止给汉使提供饮食,给他们制造麻烦。汉使在缺少粮食供应的困境下,往往积怨,甚至相互发生冲突。楼兰、车师两个小国,位于汉朝通向西域的道路上,攻击劫掠汉使王恢等人尤其严重,匈奴的军队也经常拦截袭击汉使。使臣们争着向朝廷汇报,说西域各国都有城镇,兵力薄弱,容易攻陷。于是,汉武帝派浮沮将军公孙贺带领一万五千名骑兵自九原出塞二千余里,到达浮沮井而还;又派匈河将军赵破奴带领一万余名骑兵自令居出塞数千里,到达匈河水而还;目的是为了驱赶匈奴,不让他们阻挠汉使,但是没有见到一个匈奴人。于是将武威、酒泉二郡拆分,增设张掖、敦煌二郡,迁徙内地百姓充实这一地区。

是岁,齐相卜式为御史大夫。式既在位,乃言:“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器,苦恶价贵,或强令民买之,而船有算,商者少,物贵。”上由是不悦卜式。

初,司马相如病且 。死,有遗书,颂功德,言符瑞,劝上封泰山 。上感其言,会得宝鼎,上乃与公卿诸生议封禅。封禅用希旷绝,莫知其仪,而诸方士又言:“封禅者合不死之名也,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与神通,秦皇帝不得上封。陛下必欲上,稍上即无风雨,遂上封矣。”上于是乃令诸儒采《尚书》《周官》《王制》之文,草封禅仪,数年不成。上以问左内史兒宽,宽曰:“封泰山,禅梁父,昭姓考瑞,帝王之盛节也;然享荐之义,不著于经。臣以为封禅告成,合祛于天地神祇,唯圣主所由,制定其当,非群臣之所能列。今将举大事,优游数年,使群臣得人人自尽,终莫能成。唯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金声而玉振之,以顺成天庆,垂万世之基。”上乃自制仪,颇采儒术以文之。上为封禅祠器,以示群儒,或曰“不与古同”,于是尽罢诸儒不用。上又以古者先振兵释旅,然后封禅。

这一年,齐国丞相卜式出任御史大夫。卜式到任之后,说道:“各郡、国对于盐铁由官府专营大多觉得不方便,官府专营的盐铁产品品质很差但是价格很高,有的时候还强令百姓购买,船只还要交纳算赋,因此经商的人少了,物价高昂。”于是汉武帝不再喜欢卜式。

当初,司马相如病得很重,临终前留下遗书,称赞汉武帝的功德,并谈到祥瑞之事,劝谏汉武帝到泰山封禅祭拜天地。汉武帝大为感动,正巧得到宝鼎,他就和公卿大臣以及儒生们商讨封禅之事。天子封禅泰山极为少见,没人知道它的礼仪,方士们认为:“封禅的意义就是综合不死的道理,黄帝之前的君主,封禅都会招致怪物,以此和神灵沟通,但是秦始皇就没有能够在泰山顶上祭天。要是陛下非要登上泰山,那就应该慢慢前进,要是既不刮风也不下雨,就可以登上泰山山顶举行祭天大典了。”于是,汉武帝就命儒生们根据《尚书》《周官》《王制》等书的记载,起草封禅的礼仪,但是几年之后还没有拟出。汉武帝询问左内史兒宽有何看法,兒宽说:“在泰山祭拜上天,在梁父山祭拜土地,昭告祖先的姓氏,祈求上天的祥瑞,是帝王的盛典;但是献礼的仪式,经书里并没有记载。我认为封禅典礼的结束,意味着可以与天地神灵开合相通,只有圣明的君主才能够制定合适的礼仪,这并不是臣下所能拟定的。现在即将举办大典,已经拖延了好几年,让群臣各自用尽全力,但是一直没能拟出。只有天子才可以掌握中正平和的至高原则,综合种种条例而加以贯通,发出金玉般的声响,以顺利完成这一天下最大的庆典,作为万世尊奉的根基。”于是汉武帝亲自制定礼仪,其中很多地方采用儒家学说进行修饰。又制作封禅使用的祭器,拿给儒生们看,有的儒生说“与古代的不一样”,汉武帝因此罢免了所有的儒生。汉武帝又仿照古人的做法,首先夸示军威停止战争,之后再举行封禅大典。

黄仁宇曰:“汉武帝只在公元PART2-15前年巡视前方一周,此外再未履足于战场。但是在征讨匈奴时他亲自做全盘谋划。他决定用兵的战斗序列,分配每一路军的人员马匹。每一战役结束,武帝也亲定赏罚。”

元封元年(辛未,公元前110年)

冬十月,下诏曰:“南越、东瓯 ,咸伏其辜,西蛮、北夷,颇未辑睦。朕将巡边垂,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乃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遣使者郭吉告单于曰:“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今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汉,何徒远走亡匿于幕北寒苦无水草之地!毋为也。”语卒而单于大怒,立斩主客见者,而留郭吉,迁之北海上。然匈奴亦詟,终不敢出。上乃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公孙卿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思慕,葬其衣冠。”上叹曰:“吾后升天,群臣亦当葬吾衣冠于东陵 乎?”乃还甘泉,类祠太一。

上以卜式不习文章,贬秩为太子太傅,以兒宽代为御史大夫。

元封元年(辛未,公元前110年)

冬季十月,汉武帝下诏说:“南越、东瓯都已经得到应有的处罚,但是西蛮、北夷还没有平服和睦。我将巡察边境地区,亲自掌管兵符,设置十二路将军,并亲自率领。”因此汉武帝离京巡视,从云阳向北,途经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再向北登上单于台,一直到朔方,到达北河,派使臣郭吉告诉匈奴单于说:“南越国国王的人头已经高高悬挂在大汉朝廷的北门上。如今要是单于还能作战,我们汉朝天子亲自带领军队在边境等候;要是不敢作战,就应该归顺大汉,为何偏要远离汉朝,躲避在大沙漠以北,寒冷、贫困且又没有水草的地方呢!实在没必要这么做!”郭吉刚说完,单于大怒,立即把引见郭吉的官员杀死,并留下郭吉,把他囚禁在北海之畔。但是这个时候匈奴也已经丧失斗志,始终没敢出战。汉武帝因此起驾回朝,在桥山祭拜黄帝陵,在须如遣散征调的士兵。汉武帝问道:“我听闻黄帝长生不老,可如今他的陵墓却存在,这是什么原因呢?”公孙卿回答说:“黄帝成仙登天之后,群臣思念他,因此建陵把他的衣冠埋葬起来。”汉武帝感叹道:“等到我以后升天,群臣也会将我的衣冠埋葬在东陵吗?”于是返回甘泉宫,祭拜太一神。

汉武帝因为卜式不善文辞,把他贬为太子太傅,任命兒宽取代他做御史大夫。

汉兵入东越境,东越素发兵距险,使徇北将军守武林。楼船将军卒钱塘辕终古斩徇北将军。故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于汉阳。越建成侯敖与繇王居股杀馀善,以其众降。上封终古为御兒侯,阳为卯石侯,居股为东成侯,敖为开陵侯;又封横海将军说为按道侯,横海校尉福为缭嫈侯,东越降将多军为无锡侯。上以闽地险阻,数反覆,终为后世患,乃诏诸将悉其民徙于江、淮之间,遂虚其地。

春正月,上行幸缑氏,礼祭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者三。诏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无伐其草木,以山下户三百为之奉邑。

上遂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公孙卿持节常先行,候名山,至东莱 ,言:“夜见大人,长数丈,就之则不见,其迹甚大,类禽兽云。”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上既见大迹,未信,及群臣又言老父,则大以为仙人也,宿留海上;与方士传车及间使求神仙,人以千数。

汉军进入东越国境,东越王早就派兵把守险要地带,并命令徇北将军驻守武林。杨仆的部下钱塘人辕终古杀了徇北将军。原东越衍侯吴阳带领当地武装七百人叛离东越王,在汉阳攻击东越军队。东越建成侯敖和繇王居股将东越王馀善杀死,率众投降。汉武帝将辕终古封为御兒侯,吴阳封为卯石侯、居股封为东成侯,敖封为开陵侯;又将横海将军韩说封为按道侯,横海校尉福封为缭嫈侯,东越降将多军封为无锡侯。汉武帝因为闽越一带地势险峻,其人多次与汉朝为敌,终究给后世带来祸患,因此诏命各路将领将当地百姓全都迁至长江、淮河地区,从此以后闽越地区变成人迹罕至的地方。

春季正月,汉武帝巡视到缑氏城,祭拜中岳太室,随行官员在山下隐约听到有声音连续高呼三次“万岁”。汉武帝命负责祭祀的官员对太室祭祠进行扩建,严禁砍伐山上草木,又把山下三百户百姓封给太室祭祠作为它的食邑。

汉武帝向东巡行至大海,祭拜八位神仙。齐人中上书讲述神怪事迹以及奇异方术的,以万计算,汉武帝因此增派船只,命令宣称海中有仙山的数千人乘船去找寻蓬莱神仙。公孙卿携带天子符节经常先行,到名山等待神仙驾临,到了东莱,他说:“夜里看到一巨人,身长几丈,走上前去,反而看不见了,巨人留下的脚印十分巨大,与禽兽的蹄迹相类似。”群臣中又有人说:“见到一位老者,牵着一条狗,说‘我想见天子’,说完突然消失不见了。”尽管汉武帝亲自看了巨大的脚印,但还是没有完全相信;等到群臣又说到老翁之事,才相信是神仙,所以留宿在海边;给方士提供驿马车辆,一时间四处寻找神仙的人,数以千计。

夏四月,还,至奉高,礼祠地主 于梁父。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搢绅,射牛行事 ,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都尉霍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阴道。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天子皆亲拜见,衣尚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其封禅祠,夜若有光,昼有白云出封中。天子从禅还,坐明堂,群臣更上寿颂功德。诏曰:“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于礼乐,故用事八神。遭天地况施,著见景象,屑然如有闻,震于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然后升襢肃然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为元封元年。行所巡至,博、奉高、蛇丘、历城、梁父,民田租逋赋,皆贷除之,无出今年算。赐天下民爵一级。”又以五载一巡狩,用事泰山,令诸侯各治邸泰山下。

夏季四月,汉武帝起驾回朝,到达奉高,在梁父祭拜地主神。乙卯日,汉武帝命令担任侍中的儒家学者头戴鹿皮帽,用丝带把笏板系在腰间,参加射牛仪式。在泰山东坡之下祭拜天神,与祭拜泰一神的仪式类似。祭坛一丈二尺宽,九尺高,祭坛下埋着汉武帝写给神仙的玉牒书,内容十分神秘。祭拜仪式结束之后,汉武帝独自与侍中、奉车都尉霍子侯一同登上泰山,再进行封祭,整个过程都密不外传。第二天,君臣自北道下山。丙辰日,汉武帝在泰山脚下东北部的肃然山祭拜地神,祭拜仪式模仿祭拜后土神的礼仪,汉武帝身着黄色衣服,在伴奏的音乐中亲自叩拜。用出产于江淮地区的三棱茅草当作供神的祭品,用五色的泥土增大祭坛。在祭拜天地的神祠中,夜里似乎有光出现,白天似乎有白云自坛中升起。汉武帝祭拜地神之后,返回奉高,坐在明堂之中,众臣轮番上前祝福长寿,歌颂功德。汉武帝下诏说:“我以微小的身躯,继承了至尊的高位,兢兢业业,担心德才不足,不懂得礼乐之道,所以供奉八神,祈求庇佑。祭祀时天地神灵赏赐祥瑞,看见了不寻常的景象,似乎听到了异样的声音,被这一怪异之事感到震惊,想要制止但又不敢,因此登泰山祭拜天神,到达梁父,之后在肃然山升坛祭拜地神,自我革新,与士大夫一同好好地开始全新的生活,从十月开始改为元封元年。这一次巡视所到的博县、奉高、蛇丘、历城、梁父等地,全都将百姓的田租以及欠交的赋税免除,免去商人今年的税金。并赐予天下有爵的百姓擢升一级。”又规定:天子每五年巡视一次,到泰山祭拜封禅,各诸侯封国都要在泰山脚下建造邸舍。

天子既已封泰山,无风雨,而方士更言蓬莱诸神若将可得,于是上欣然庶几遇之,复东至海上望焉。上欲自浮海求蓬莱,群臣谏,莫能止。东方朔曰:“夫仙者,得之自然,不必躁求。若其有道,不忧不得;若其无道,虽至蓬莱见仙人,亦无益也。臣愿陛下第还宫静处以须之,仙人将自至。”上乃止。会奉车霍子侯暴病,一日死。子侯,去病子也,上甚悼之,乃遂去,并海上,北至碣石,巡自辽西,历北边,至九原。五月,乃至甘泉。凡周行万八千里云。

先是,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铁。弘羊作平准之法 ,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欲使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而万物不得腾踊。至是,天子巡狩郡县,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弘羊又请吏得入粟补官及罪人赎罪。山东漕粟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余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于是弘羊赐爵左庶长,黄金再百斤焉。

是时小旱,上令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烹弘羊,天乃雨。”

秋,有星孛于东井。后十余日,有星孛于三台。望气王朔言:“候 独见填星出如瓜,食顷,复入。”有司皆曰:“陛下建汉家封禅,天其报德星云。”

齐怀王闳薨,无子,国除。

汉武帝在泰山祭拜了天地,并没有遇到风雨,而方士们更加强调或许可以请到蓬莱山的神仙,汉武帝因此又一次向东来到海边,兴致勃勃地祈盼能够遇到神仙。汉武帝想要亲自乘船出海去找寻蓬莱仙山,群臣加以劝阻,但是没有能够阻止。东方朔说道:“想遇见神仙,要顺其自然,无需急迫强求。要是有道术,就不担心遇不到;要是没有道术,就算到了蓬莱山,看到神仙,也没有益处。我希望陛下还是返回宫中,静静地等候,神仙自然会降临。”汉武帝这才放弃了出海的想法。恰巧奉车都尉霍子侯突然患了重病,一日之内就死去了。霍子侯是霍去病的儿子,汉武帝非常悲伤,因此起驾离开,顺着海岸向北到达碣石,从辽西巡察北部边疆到达九原。五月,返回甘泉。这一次出巡,行程共计一万八千里。

当初,桑弘羊凭借治粟都尉的身份兼任大农令,掌管全国的盐铁专营一事。桑弘羊创立平定物价的法令,让距离较远的地方官府分别用自己的特产当作贡赋,按照商人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地区贩卖不同商品的做法,彼此转输。又在京师设置平准官,管理全国各地的转运事务。大农令所属的各官吏,掌控天下的所有货物,价高的时候出售,价低的时候购进,目的是阻止大商人从中获取暴利,使各种货物的价格不会高涨。现在,汉武帝巡视各地,所经之处,共赏赐帛一百余万匹,金钱以万万计,这些赏赐全部由大农令提供。桑弘羊又奏请汉武帝准许小吏利用捐献粮食来升职,犯罪的人也可以用这个办法来赎罪。因此山东地区一年漕运的粮食每年增加六百万石,一年之内,太仓、甘泉仓全都贮满了,边境地区也有余粮;各地货物彼此流通,都有富余,比如帛就有五百万匹。百姓没有增加赋税,但是天下财物却变得富庶宽余。汉武帝因此赐予桑弘羊左庶长爵位和二百斤黄金。

这时,有小规模的旱灾发生,汉武帝命令官员求雨。卜式说道:“朝廷的衣食供应全都依靠赋税,现在桑弘羊却让官吏们在市场、商铺中坐着,贩卖货物,获取利润。烹杀了桑弘羊,天才会降雨。”

秋季,有异星在井宿出现。十多天后,三台星旁又有异星出现。善于观察星象的王朔说:“五天之后能够看到土星单独出现,形状如瓜一样,一顿饭的工夫就会消失。”相关官员都说:“陛下建立了汉朝天子的封禅体制,上天就用‘德星’来回报陛下。”

齐怀王刘闳去世,因为没有子嗣,封国被废除。 swZ4Lax1rDNiy6NVqLBV7zySsr2yUKFJ2cLLzVQXvGKTApS0786Q2Pb3zg+0aES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