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72年的一天,在四川的南郑,也就是今天陕西的汉中,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老虎袭人事件!陕西汉中的北边是秦岭,南边是巴山,这里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好,一个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经常有猛虎出没。这可不像今天,拿着放大镜都难得看到一只真老虎,所以有的人就只好自欺欺人,挖空心思拍张假老虎的照片,然后到处去炫耀:你们瞧,我们这儿生态环境多好!那时候可没什么“周老虎”事件,虽然说不上老虎遍地都是,可也确实多到了令人头疼的地步。因为老虎一多,食物就成问题了,这些饿虎有事没事就会窜到村子里去,今天叼走一只鸡,明天咬死一头羊……这些都还是小事,弄出人命来可就麻烦大了。所以那时的老百姓可没有什么“生态保护”的意识,那时候是“过街老虎,人人喊打”。为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当地政府还经常招募勇士,专门去打老虎。据说一直到清朝的时候,当地的知县还曾经派专人猎杀猛虎,三年之内竟然抓到64只老虎!可见这个地方虎多为患的程度了。不是有一个成语叫“虎视眈眈”吗?当时就有诗说南郑这个地方,确实是“眈眈北山虎,食人不知数” ,“北山”就是指南郑北边儿的秦岭,这北山的老虎啊,不知道吃了多少人。这样一来,谁还敢打这儿过啊?
不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世上还真有不信邪的人!就在1172年,也就是南宋孝宗乾道八年的秋天,又发生了一起猛虎袭人事件。这天下着大雪,一大早,雪地里就来了一行人,骑着马,看样子像是出门公干路过这里。因为长途跋涉有些累了,他们在山路上找了一个稍微空旷点儿的地方,几十号人都下马休息,大碗大碗喝酒,一口气就喝下了一百多碗,既是御寒,也是壮胆。一行人正歇着呢,忽然间一阵狂风呼啸,风声中隐隐夹杂着虎啸的声音。这群人吓坏了,腿直哆嗦,一时间都愣在那里。想逃吧,可是哪里迈得开腿!正僵着的时候,虎啸声更近了,转眼间,一只吊睛白额大虎已经旋风一样从山林里奔出来,眼见着距离大家就只有百来步了。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只见人群中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挺身而出。这人长得很壮实,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的,一看就像个武功高强的大侠。这壮汉一声大吼,三步并作两步冲着老虎直奔过去,一直奔到老虎面前,举起手里的长矛,对着恶虎就猛刺。那老虎岂是吃素的?它抬起两只前爪,站起来比人还高,冲着那个男人猛扑过来。说时迟那时快,那人沉着镇静,手里的矛不偏不倚,一枪直刺向老虎的喉管。被刺中的老虎仰头又是一声长啸,地动山摇,不过这回是痛得大叫了。壮汉手里死死地握紧长矛,只见那老虎被挑在长矛上,拼命挣扎了几下,终于倒在地上,鲜血从嘴里、脖子上喷涌而出。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前前后后才不过两三分钟,可是已经把那一伙人吓得脸色发青,面面相觑。回头再看那打虎的男人,长矛还握在手里,他气定神闲,把长矛从老虎喉咙里拔出来,面不改色心不跳,步履从容地转身回到队伍当中。
可别以为刚才发生的这一幕是《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翻版。那武松虽然也打死了老虎,可《水浒传》毕竟是小说,历史上有没有武松这个人还说不定呢,更别说虚构出一个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来。这里说到的打老虎的故事,可是历史上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打死老虎的人,并不像武松一样,本来就是一介武夫。这位打虎英雄,竟然是一个文人!我们总以为文人都“手无缚鸡之力”,文武双全的毕竟是少数。更何况,这个文人还是江南的文人,具体地说,是越州山阴人,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人。绍兴是典型的江南啊,我们都知道江南才子文采风流,可是没想到江南居然还出猛士吧?这个出生在绍兴的江南才子,就是我们的主人公——陆游。南郑打虎的这一年,陆游正好48岁。
说起陆游,我们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他是至今为止,留下诗歌最多的古代诗人。他的许多诗句都成了千古绝唱,而他和唐琬凄美的爱情故事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他们的爱情故事还曾经被拍成了一部电影——《风流千古》。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陆游除了是个多情才子,似乎就是个只会舞文弄墨的文人了。那么这样一个文弱书生,怎么还会武功呢?而且从打死老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他的武功还相当高强,应该是有长期练武的经历的,绝对不是花拳绣腿。一个48岁的“老人”不慌不忙一枪刺死老虎,这要是一般人能做到吗?
可能有人要说了,48岁不算老啊,正值壮年啊!那你说的是现在,我们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大家的平均寿命高了,可是在一千年前的宋朝,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医疗水平都远不能和现在相比。在那时,四十八岁已经算是“高龄”了,要知道,宋朝的平均年龄据说只有30多岁,之前的唐朝据说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而现代中国人的平均年龄早就超过70岁了,比那个时候人的平均寿命整整高出了一倍还要多!所以那时候的人,往往在年近半百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感叹衰老了。就比如说苏轼,他46岁写《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已经不无伤感地叹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觉得自己在步入暮年了。可是48岁的陆游,好像还是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天不怕地不怕。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48岁的陆游还这么“年轻”气盛,气壮如牛呢?
原因就是:陆游绝不仅仅是个只会舞文弄墨的文人,同时他还是一个武功高强的义士,而且他习武是从“童子功”开始的,也就是说,他是自幼就开始练武了。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具有绝世文采的陆游究竟是怎么喜欢上习武的呢?在我们的心目中,著名诗人和武林高手是很矛盾的两种身份,历史上真正说得上“文武双全”,能够把这种两种身份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的人,那是非常罕见的。武松打老虎一点都不稀奇,诗人打老虎,那可就稀奇了!
按正常的推理,陆游成为著名诗人是很自然的事,他本来就出身书香门第,世代都是读书人家。他的爷爷陆佃,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弟子,是著名的经学家;父亲陆宰是著名的藏书家和经学家。从小就浸染在这样浓厚的书香氛围中,陆游小小年纪就成了有名的神童,《宋史》说他十二岁就能写很好的诗文,所以他成长为大诗人一点都不奇怪。可奇怪的是,这位大诗人怎么偏偏还是武林高手呢?
其实陆游从小练武是有原因的,而且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受国家动乱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家族的影响。
远的我们不说,就说近的吧。在陆氏家族中,对他习武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的,我们至少可以举出两个例子来。这两个人都是跟他有直接血缘关系的。
第一个是他的叔父陆宲。陆游的家族虽然是书香门第,但是也出过战场上的英雄,陆宲就是一个抗金的英雄。那么,陆宲有过什么英雄事迹,会对少年陆游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让他从小就梦想成为战场勇士呢?这就首先要追溯到国家动乱的原因了,具体来说,就是北宋末年著名的靖康之难。
公元1125年(宋徽宗宣和七年)十月,北方的金人派两路大军直取中原,尤其是东路军,一路所向披靡,根本就没遇到过什么像样的抵抗。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金人长驱直入,第二年正月初七就已经直逼宋朝的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很明显,这次战争跟以前的小打小闹不一样,这次金兵的入侵,目标是拿下宋朝的都城,彻底摧毁大宋朝廷。面对这样紧张的形势,朝廷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当时北宋的朝廷主要分成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宋王朝的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大敌当前,大宋王朝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作为一国之君,他们想的不是怎样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一心想的只是怎么逃跑,怎么跟金人求和。
就说宋徽宗吧,金人兵临城下的时候,他能够想到的唯一对策就是:赶紧逃命!可你宋徽宗毕竟是皇帝,是一国之君啊!敌人来了,你害怕了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可还有老百姓呢?还有城池呢?你是大宋王朝的皇帝,总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吧?于是宋徽宗就做了一件自认为非常聪明的事:禅位!好了,这个皇帝不好玩,一不小心会成为亡国之君,那责任可就大了,将来记录到史书中,那我可就留下了永久骂名了!这可不行,这个包袱我得甩掉,甩给谁呢?儿子赵桓。
这个赵桓也就是后来比宋徽宗更倒霉的宋钦宗。这下子行了,包袱甩掉了,宋徽宗当上了甩手掌柜太上皇,带着他最宠信的两大奸臣蔡京和童贯一溜烟往南方逃了。
据说太上皇宋徽宗过浮桥的时候,以前的御前卫士们还追着皇帝,攀住浮桥,悲痛地大哭,不肯让太上皇走——皇帝逃跑就意味着放弃都城,放弃都城就和亡国差不多了啊!可恨的是,那个大奸贼童贯看着不肯松手的卫士,急得要命,生怕耽误了时间,逃不了了,竟然命令随行的士兵用弓箭射退那些痛哭的卫士们,赶紧溜之大吉。一路上宋徽宗还嫌船开得太慢,就上岸换了轿子,后来又嫌轿子也慢,再换骡子……生怕逃不掉,丢了性命。
徽宗禅位的这一天,正是1125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也正是陆游出生两个月后。第二年,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元年。
再说宋钦宗赵桓,好不容易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可惜捞到的是个烂摊子。可别指望宋钦宗能发奋图强,赶走敌人。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宋钦宗跟他老子一样,也是个软骨头,刚刚将太上皇送走,他自己心里也开始打起小算盘来:要不,我也走吧?老爷子都走了,我还傻乎乎地留在这儿当替死鬼啊?于是,宋钦宗表面上口口声声要御驾亲征,背地里却听信奸臣的话,时不时就动了逃跑的念头。一会儿说:啊呀呀,我的皇后已经先逃了,我要追她去;一会儿又说:啊呀呀,金兵已经答应我们的求和了,你看,只要送给他们几百万两黄金,我叫他们的皇帝一声“伯父”,给他们几个亲王、大臣当人质,我们就可以太平无事了……
连做皇帝的都要扔下自己的江山撒手不管,底下的臣子还有几个肯卖命呢?徽宗一走了事,宋钦宗眼看着也坚持不了几天,于是大臣们也逃的逃,跑的跑,一窝蜂作鸟兽散了。朝廷眼看着就要土崩瓦解,难道大宋江山真的就要这样拱手让人了吗?
好在虽然皇帝软弱无能,但是以宗泽、李纲为代表的爱国将领却主张坚决抵抗,不但没有逃,还临危不惧,勇敢地挑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最终还说服了宋钦宗留在京城主持抗战。陆游的叔父陆宲,就正是当时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陆宲当时在距离京城大约20公里的陈留当官,官职是提举京畿常平等事。提举常平司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地方财政,负责辖区内的常平仓、广惠仓,还有农田水利等等这样一些事务,官职并不算大,而且跟打仗没有一点儿关系。金兵直逼东京的时候,有一股骑兵突然侵入陈留。当时掌管兵权的京畿转运使、提点刑狱措手不及,干脆都脚底抹油,一溜烟跑了。偏偏是这个没有兵权的陆宲,“我自岿然不动”,不但自己视死如归,还挺身而出,召集了当时戍守燕山的军队和民兵,足足有几千人马。在他的严格训练和指挥下,这支队伍扼守住了要害部位,不但金兵奈何他不得,连前方溃败逃走的宋军也不敢在陈留境内骚扰滋事。在这个兵荒马乱、人人自危的时候,陆宲硬是保住了陈留一方的平安,对不远处的京城保卫战也是非常有力的支持。
当然,陆宲也知道自己这样的行为是越权的,有擅夺兵权的嫌疑,所以赶紧上书给宋徽宗进行自我检讨。宋徽宗倒也没有追究他的“罪行”,并且还同意了陆宲的请求,犒赏他手下的将士。可惜的是,“投降”是当时朝廷的主流思想,连东京保卫战的头号功臣、著名的抗金将领李纲后来都被罢官,更别说一个小小的陆宲了。后来,当金兵再次大举入侵的时候,朝廷本来应该重用陆宲领兵抗金,可是宋钦宗居然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罢了陆宲的官。
被罢官后,陆宲回到老家山阴闲居,这一闲下来就是二十多年,英雄再也没有用武之地。直到陆游二十四岁的时候,陆宲才去世。在这二十四年中,陆游也主要是在家乡山阴度过的,他很钦佩这位抗金英雄的叔父,经常跟叔父在一起聊天。陆宲也很喜欢这个从小聪明勤奋的侄儿,他经常跟少年和青年时代的陆游谈起当年抵抗金兵的故事,谈起亡国的耻辱,每次都会忍不住拍案而起,仰天长叹,痛恨因为汉奸的陷害、朝廷的无能,自己的一腔报国之志无处施展。他还经常告诫小陆游:书当然要读好,但是读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求取个人功名,而应该是为了报效国家。
叔父的爱国精神对陆游的影响很深,后来陆游在给陆宲写墓志铭的时候,对这位英雄叔父的评价非常高,说他当年领兵抗金,号令严明,“赫然有大将风采”。在叔父的影响下,陆游也从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国家有难的特殊时期,光读好圣贤之书是不够的,一定要熟读兵书,刻苦练武,将来才能够在战场上大显身手,赶走敌人,收复国土,让国家重新恢复统一,让沦陷区的老百姓重新回到自己的国家。
因此,当一个著名诗人其实并不是陆游的理想。他从小练武的目的,甚至也不是只想当一个武林高手,因为“武林高手”毕竟只能保护少数人。他真正的理想是当一名战士甚至是一名将军,保卫整个国家。
陆游的这种理想,跟今天有的小孩子想当兵不一样,现在的小孩子想当兵,大部分是因为觉得男子汉穿上军装威风凛凛的,多酷啊!他们压根儿都想象不到战场上有多艰苦,有多少生命危险,当一名战士要承担多大的保家卫国的重任。陆游不同,他一出生就赶上了国家多灾多难的时候,所以他是知道“战士”这个词意味着什么的。“战士”就意味着为了国家的安全,随时都可能要上前线,随时都有可能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陆氏家族里面,除了受叔父陆宲的影响,对陆游习武影响更大也更直接的一个人,还应该是他的父亲陆宰。陆宰其实也是一个文官,但在靖康之难的时候,他这个文官偏偏也跟前线战场发生了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他还成了影响前线战场胜败的一个关键人物。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陆游出生于1125年十月十七日。他出生的时候,父亲陆宰刚刚从淮南计度转运副使的职位上卸任,准备回京以后转任京西路转运副使。陆游出生的十天前,也正是金人决定挥师南下,大举进攻宋朝的一天。
说来也巧,陆游出生的地点,正是在父亲陆宰调回京城的路上:一家人坐船沿着淮水,往汴河方向航行。可没想到十月中旬以来,他们遇到了连续的狂风暴雨,船一时动不了,只能靠岸停下来。就在十月十七这天清晨,陆宰的第三个儿子陆游在船上降生了。说来也奇怪,陆游一出世,连续几天几夜的大风雨竟然立马就停了。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我们知道,古人很相信天象,一般重要人物出世,往往都伴随有很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比如说一道闪电啊,一道紫光、突然的狂风暴雨啊等等。陆游的出世,是不是也象征着当时的大宋王朝,就像一艘风雨飘摇的小船呢?而陆游的命运,是不是注定要和大宋王朝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呢?陆游长大以后,能不能成为安邦定国的栋梁之材呢?无论陆游后来的命运如何,至少当时他的父亲确实是在儿子身上寄予了厚望的。
陆宰担任的京西路转运副使这个职务,在打仗的时候,主要工作就是为前线的军队提供粮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陆宰这个职务在战争当中是非常关键的。陆宰是一个坚决的主战派,工作非常尽职尽责。这次金兵南侵遇到的最“难啃”的两个“骨头”,一个是太原,一个就是大宋都城东京。东京啃不下的原因主要是有李纲在主持京城保卫战;而太原“难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陆宰在。
太原被金兵围攻的时候,由于陆宰工作非常得力,亲自选择了最佳位置,监督粮草的运输,保证了粮道的畅通,所以宋军才能够在太原坚守整整四个月,使太原成了金兵南侵过程中坚守时间最长的一座城池。可是太原正在坚守呢,东京方面却扛不住了。金人提出了议和条件:要求宋朝送给他们五百万两金子,五千万两银子,并且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这样屈辱的议和条件,怕死的宋钦宗不顾李纲的反对,居然全部答应下来了!
东京已经“投降”了,可是太原的军民还在坚持,太原成了金兵最头疼的一个地方。金人久攻不下,当然就很生气。金人一生气,朝廷里的投降派们就吓得腿发软,这些汉奸正忙着策划跟金人求和,一心想着怎么拍金人的马屁,看这些主战派就很不顺眼,陆宰当然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有人就想出了一招——“釜底抽薪”,将陆宰“抽”走,断绝太原的粮草供应,让太原成为一座孤城。就这样,他们赶紧罗织罪名,说陆宰玩忽职守,罢了他的官。
现在我们明白了,陆宰被罢官根本不是因为他玩忽职守,而是因为他太忠于职守了。在靖康事变中,陆游的两个亲人,叔父陆宲和父亲陆宰,都是因为坚决抗金被罢官的。果然,陆宰被罢官后,供应太原前线的粮道就被切断了,粮草供应不上,太原城里的军民饿的饿死,战的战死,终于被金兵攻破。太原被攻破后,金兵势如破竹,中原大地渐渐都沦为金人的属地了。
金兵撤出东京后,朝廷又好了伤疤忘了痛,以为从此又天下太平了。于是逃到南方去的宋徽宗也赶回东京,跟钦宗一起举杯庆祝,又开始了歌舞升平的日子。有人提醒过宋钦宗:金兵这次捞了这么多好处,一定更加不把我们大宋王朝放在眼里,过不了多久肯定会卷土重来的,我们还是要居安思危啊!可是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钦宗哪里还听得进去!他不但没有加强守备,反而命令四方赶来的援军全部撤回原地。朝廷很快成为主和派的天下,在陆宰被罢官之后,东京保卫战的头号功臣李纲也被贬出京城。
靖康元年的八月份,金兵在撤退半年之后,果真卷土重来,十一月份再次包围了东京。一国之君宋钦宗,彻底慌了手脚:逃吧,东京城被围得铁桶一样,哪里逃得出去!战吧,李纲已经被罢官,朝廷里已经没有能战的将领。可怜宋钦宗,只能像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子一样,在宫里急得号啕大哭。
很快,东京城沦陷了。亲自到金兵军营投降的宋钦宗,连同父亲宋徽宗,一起被废为庶人。第二年,金兵撤离东京,将两位前任皇帝以及大批皇亲国戚、年轻貌美的后宫妃嫔全部抓走,国库里的金银财宝、文物图书也被洗劫一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南宋人一直都羞于提起这段历史,说到两位皇帝被俘虏的事,面子上还要替他们遮掩一下,说皇帝是“北狩”去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皇帝只是到北方打猎去了!可事实上,大家心里很明白,我们的皇帝不是打猎去了,而是被人“猎”去了。
东京城沦陷的时候,陆宰已经被罢官,正带着一家老小在回老家的途中。这个时候,陆游才满一周岁。他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是“扶床踉跄出京华” ,他还刚刚扶着床踉踉跄跄开始学着走路,可是已经不得不跟着大人一起逃出京城,开始辗转奔波的逃难生活了。这一路上兵荒马乱,居无定所,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候为了躲避金兵,只能躲在草丛里,动都不敢动。每人怀里揣着一个饼子,饿了就吃一口,经常一连十几天都不能安心生火做顿饭吃。“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 。幼小的陆游虽然还不谙世事,但是这段颠簸逃难的经历还是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仇恨金人的种子。
幸运的是,这一路东躲西藏,风餐露宿,在陆游三岁这年,一家人终于平安逃回到老家山阴。在此期间,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于1127年五月在南京(今河南商丘)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建炎,这就是历史上的宋高宗,南宋王朝的第一个皇帝。这时候,金人得寸进尺,胃口越来越大,得了黄河以北还不满足,又觊觎黄河以南了,再次挥师南下。高宗刚即位的时候,还知道顺应民意,起用了著名的抗金将领李纲,假惺惺地摩拳擦掌,做出一副抗战的样子。可实际上宋高宗并不比他的父亲和哥哥更有骨气,没多久,他就赶走了李纲,听从主和派的话,一路往南逃,一边逃一边还写信跟金兵求情,哭诉自己多么可怜,多么狼狈,苦苦哀求金兵放自己一马:求求你们吧,别再追我了,饶了我吧,我没地方可逃了啊!金兵哪里睬他这一套,一路穷追猛打,宋高宗就只好一路往东南方向逃,从扬州、临安(今浙江杭州)、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口气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明州已经是三面环海,再也无路可逃了,宋高宗只好跳到船上,从海路再逃到温州……幸亏金兵因为战线拉得太长,玩猫抓老鼠的游戏也玩儿腻了,终于在建炎四年从临安撤兵,回到北方,局势缓和下来。赵构这才敢上岸,重新回到越州。
其实最可怜的并不是只会逃命的宋高宗,最可怜的还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陆游一家现在也是普通的老百姓了。他们回到山阴也过不了太平日子,金兵还在继续南侵,一直打到了浙江。陆宰上有老下有小,一家老小的安全没法保证,只好听从朋友的建议,带着一家人“落草为寇”,依附了东阳(今浙江金华)的一支起义军。按我们今天的话说,这就是寻求“黑道”的保护了。只不过,他当时归附的这支“草寇”,并不是与朝廷为敌的土匪,而是主要从事抗金斗争的群众武装,领头的人叫陈彦声,很讲义气,勇武过人,也算是占山为王的一方豪杰了。陈彦声早就仰慕陆宰,他们在抗金主战上又是同道中人,所以一听说陆宰要来投奔他,非常高兴,将陆宰一家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在“山寨”里一住就是三年,陆游也从一个六岁的小男孩成长为九岁的少年了。陆游是个男孩子,好动好斗是男孩子的天性。这三年当中,除了在父亲的督促下读书之外,其他时间恐怕都跟着绿林好汉们舞枪弄棍去了。从六岁到九岁,正是男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陆游尚武精神的形成,很可能就跟这段“落草为寇”的经历有关系。而他性格中的侠义之气,说不定多少也受到这段经历的影响。
就在这段时间里,朝廷局势渐渐安定下来了。宋高宗回到了临安,金人也有一段时间没有再发动大规模的战事。陆宰就带着全家人告别山寨生涯,回到了老家,继续他的闲居生活。不过,陆宰在当地名气很大,虽然是闲居,来往的朋友仍然很多,而且物以类聚,来往的朋友里大多数都是主张抗金北伐、恢复中原的义士。他们聚在一起,谈的是金兵的肆无忌惮,痛恨的是掌权的卖国贼秦桧之流,操心的是国家的前途命运。说到气愤的时候经常是痛哭流涕,甚至咬牙切齿,怒发冲冠,目眦尽裂,面前摆的酒菜连筷子都没动一下。“人人自期以杀身诩戴王室” ,个个都是摩拳擦掌,想舍身成仁,杀退金兵,匡扶王室。这时十几岁的陆游,已经是非常懂事的青少年了。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从小生活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期受到爱国思想的熏陶,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陆游的抗金理想、爱国精神会伴随他的一生了。
了解了陆游的成长经历,我们再来看他长矛刺虎这样的英雄壮举,就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了。少年陆游虽然熟读诗书、兵书,但他绝对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一介文人,而是从小就刻苦练武,培养了非常强烈的尚武精神。他最擅长的武艺是剑术。他曾经说自己不但“读书三万卷”,而且还“学剑四十年” 。可见他对自己的武艺是十分自信的,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一个文弱书生,“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 。如果不是他武艺高强,并且一直不废武功,他也不可能在四十八岁的时候,还能镇定自若,一枪刺死一只猛虎,从老虎口里救出几十个同伴。
可不要以为这次南郑打死老虎只是一次偶然事件,是瞎猫撞着死耗子,碰运气的。陆游在四川南郑只待过短短八个月,打死老虎的事情据说就发生过好几次。除了我们前面说的这次长矛刺虎,还有一次也是同一年的秋天,也是冰天雪地的季节,只不过时间是傍晚。傍晚正是饿虎下山觅食的时候,武松景阳冈打虎就是在傍晚。这次是陆游到前线大散关去巡视,路上碰到了一只“乳虎”,乳虎就是正在哺乳期的母老虎,因为要保护幼子,母老虎会比一般的老虎更加凶狠。这回陆游身边带的不是长矛,而是他最擅长的兵器——剑。这一次碰到母老虎,挺剑而出的又是陆游,只几个回合,他就把凶猛的母老虎刺杀在地上。老虎身上喷出来的血溅到他穿的白色貂皮大衣上,大衣都被染成了一片鲜红色。陆游的这几次打虎壮举,后来还被当成传奇故事,一直在南宋军队里面流传,一些年轻的士兵听了这个故事,还忍不住要脸红,自愧不如啊 。
除了精通剑术,陆游还擅长骑马射箭,是一个百发百中的神箭手。他晚年曾经写过一首诗《春感》 ,回忆起当年在汉中射箭时的勃勃英姿,诗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射堋命中万人看”,“射堋”就是箭靶的意思。他一箭射去,正中靶心,而这一幕场景的见证人,就是当时观看他射箭的千千万万军士。
打虎也好,射箭也好,虽然主要都是记录在陆游自己的诗句里面,但是这些诗句并不是诗人的艺术虚构和夸张,而是确凿的事实。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这些事件发生的时候,都是有“目击证人”的,而且这些目击证人还不止一个两个,而是几十个甚至上万个从军南郑的战友。陆游绝对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他能够成为打虎英雄,能够成为武林高手,确是因为他有着“艺高人胆大”的资本。
在陆游的诗里面,多次出现过“射虎”这样的词,比如说“南沮水边秋射虎” “去年射虎南山秋” “紫髯将军晓射虎” ,等等。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陆游成天正事儿不干,专门打猎玩儿了。其实呢,“射虎”有时候真的是指打猎射虎,有时候只是用“射虎”这个词的喻义:陆游真正要射的目标并不是什么老虎,而是像老虎一样凶狠的敌人!苏轼不是也写过一句词吗?——“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当然不一定射死过老虎,他是引用了《三国志》里的一个故事,孙郎就是孙权。这个故事说的是孙权有一次出去打猎,骑的马被老虎突袭咬伤了,可他一点都不慌张,镇定地将手中的戟投了出去,射死了老虎。孙权是三国时候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连曹操都忍不住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后来“射虎”就成为古典诗词里的一个重要典故了,主要用来表现人物的英雄之气。所以陆游的诗里用“射虎”这个词有时候是真的打老虎,用长矛刺啊,用剑格斗啊,用箭射啊……有时候是用它的象征意义:吃人的老虎当然要打,可是侵略国家的“老虎”更可恶,金兵才是陆游真正想打的“老虎”!
那么,既然陆游这么崇尚以武力恢复中原,他到底有没有上过前线呢?一个真正的战士,总不能老是猫在深山老林里面打老虎啊!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将才,到底有没有在战场上把刺死老虎的剑同样捅进敌人的胸口呢?这样一个武艺高强又熟读兵书的人,最后到底有没有像他自己所希望的那样,成为著名的抗金大将呢?他的那些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有没有在他的诗文中留下痕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