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就是一个谜团连着另一个谜团。因为真相难辨,人们只好穷尽想象。有人说杨贵妃没死,她去日本生活了;有人说霸王项羽也没死,他去众筹P2P了;甚至还有人说张国荣没死,他去五台山当和尚了。游客当面叫一声Leslie,他还抬起头来,俊俏的脸庞上,泪水横流。
……
那有谁知道,大明千秋万代有限责任公司第二任董事长朱允炆去哪儿了?
这个选题来自上次的征集,十多个读者在问,朱允炆呢,朱允炆呢?吃瓜心态之急迫,即使远隔光纤电缆,也能感觉到那种排山倒海。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从明初到明末,始终有人在探求这个皇帝的下落。关于他的消息不断被报道,贵州、福建、山西、湖北,甚至南洋、非洲,据称都有他活动的痕迹。如果为他写一条寻人启事,那应该是这样的——
朱允炆,男,现年642岁,失踪时25岁(公元1402年7月),长相英俊,性格温和,生于南京,原籍安徽。外号建文帝,走失时,穿黄色衮服。有发现其踪迹者,请与文物部门联系,重谢!
有爷爷朱元璋打下的江山,本来朱允炆可以稳坐龙椅,高枕无忧,但他硬生生被一场飓风掀下宝座。成也爷爷,败也爷爷,他都不知道找谁说理去。
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做梦都没想到,他的大明只传到第二代,各地就重燃战火。这次不是朱家跟别人打,而是朱家自己人打自己人。这要从历代王朝最敏感、最难搞的接班人制度说起。中国历史上,从商周开始,就有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这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能保证政权平稳过渡,使人心稳定。大意是,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这意味着,即使大儿子是白痴,按照制度,他也是第一继承人。
在这件事上,朱元璋很传统,他一直想让长子朱标接班,故对其悉心培养,提前安排他管理朝政,甚至参与核心人事决断。天生C位的朱标同志,个性极其温和,他的座右铭是“绝无公害”,对兄弟们那是没得说,对大臣们也很有礼貌,人缘一级棒。如果搞无记名投票,他应该也是排榜首。很遗憾,这样一个好人却没好命——1392年,当了二十四年太子的朱标视察陕西后回到南京,忽然染病,莫名其妙地离开人世,享年仅三十七岁。官方公布的原因是,“因抑郁而亡”。
皇太孙朱允炆成为继承人。见他幼小和善,年老体弱的朱元璋很不放心。这位穷和尚出身的传奇皇帝,从小就很没安全感,他都不敢想象自己死后,大明会面临何种乱局。想来想去,他决定对那班曾经的铁哥们、如今的开国功臣们下狠手。胡惟庸、刘伯温、蓝玉、徐达……杀戮逐渐扩大化,功臣十之八九被杀。后来,大臣们上朝跟上坟一个心情,临行前总要写个遗嘱,多愁善感的,会跟家人拥抱痛哭。这样大明和允炆就安全了?非也。
最大的危险其实来自朱家大院,皇室宗亲各怀心思。朱元璋对大臣们狠毒,对家人却十分柔软。正因为他做得太绝,导致继任者无人可用,天下随之大乱。朱元璋把所有的儿子分封到各地,享受荣华富贵,在版图上实现“朱天下”。这样的情况在汉朝初年也出现过——刘邦建立汉朝后,立即分封同姓诸侯王,作为刘家天下的屏障。出乎意料的是,那些同姓诸侯王野心勃勃,根本不给中央面子。汉景帝接受晁错的“削藩”主张,引来了藩王的反叛——“七国之乱”爆发。朱元璋虽然老谋深算,却没有吸取历史教训,漏算了子孙们的雄心壮志。都是老朱的后代,凭什么一家独大?二十五个藩王心里是不服气的,他们跃跃欲试,日益膨胀。其中跳得最高的,就是燕王朱棣。他有这个资格,众皇子中,他最像老爸朱元璋,只可惜排行靠后,与帝位无缘。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朱棣“自北平奔丧”,朱允炆称太祖有遗诏,诸王不得来京奔丧。王爷们受不了,对这个侄子一肚子气。说句公道话,朱允炆这样做,确实太不近情理。帝国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南京紫金山明孝陵
对朱棣的野心,很多朝廷大臣是有预感的。比如齐泰,他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顾命大臣,是大明核心高管,但此人个性急躁,朱元璋刚死,战略战术上完全没有准备,他就鼓动朱允炆削藩。再比如黄子澄,作为首席军师,他犯了方向性错误。朱棣应该感谢他,正是他建议“先易后难”,给了燕王喘息备战的机会。
紧急削藩也是大将李景隆极力赞成的,建文帝对这个人极其信任,几乎毫无保留地让他掌握军权,指挥最精锐力量。但李景隆是个软骨头,在政治上极不忠诚。后来最坏事的就是他——战斗关键时刻,他秒变柠檬精,居然偷偷打开城门,为朱棣打call。
朱允炆真是个苦命皇帝。在位仅四年,就有一年在削藩,三年在打仗。尽管上台后做了不少实事——他广施仁政,大量平反冤假错案,囚犯较之洪武年间减少三分之二;他还免除各地拖欠租税,为奴者赎身。跟父亲朱标一样,他在百姓中的口碑甚佳。即使最后下台,他内心估计也是极为感动的吧?!因为,六百多个大臣里,仅有二十五人投降。这对于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而言,是一个被忽视的、特别感人的细节。
初生牛犊不怕虎。不到一年时间,建文帝来势汹汹,连续削夺了五个亲王的权力。一时诸王人人自危。野心勃勃的朱棣不想坐以待毙,以“恢复祖宗旧制”为旗,起兵反叛,史称“靖难之役”。
其实朱允炆有很多机会除掉朱棣,但“慈君多误国”。户部侍郎卓敬是个有远见的人,他给皇帝写信说:“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宜迁往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但朱允炆回复说:“燕王,朕骨肉至亲,卿何得及此!”拒绝采纳其建议。朱允炆还警告众将士,不得伤害这位叔父,以免使自己背上骂名。他亲手给篡位者送出了一道护身符。这样在战斗中出现了许多离奇的现象——尽管朱棣多次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却毫发无损(明军诸将“莫敢加刃”)。滹沱河之战中,朱棣竟然在朝廷军队阵地核心区睡了一觉,做了个美梦,被发现后又大摇大摆,穿营而过。
……
只能说,朱允炆是个好侄儿,却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自古以来,君王们都是杀伐果断、恩威并重。朱允炆是个例外。遥想汉景帝时,七个诸侯国联手,也不敌朝廷军队,而朱棣一个人就改写了历史。公元1402年7月,朱棣的军队攻入南京,找了三天,最终也没发现建文帝的踪影。从此,朱棣的睡眠就不太好了。
故宫南薰殿旧藏明成祖画像
朱棣登基后,不断地追寻建文帝下落,未果。有人说,建文帝被宫中大火烧死;有人说他从地道逃出,削发为僧,从此不理世事。朱棣专门指派心腹、户科都给事中胡濙,以寻访仙人张邋遢(张三丰)为名,四处寻找。历时十四年,未有消息。后来朱棣听说建文帝坐船逃亡,去了南洋。他又以“扬国威”的名义,派太监郑和远赴东南亚各国寻人。从公元1405年第一次到公元1422年第六次航海结束,郑和与他的同事都未找到朱允炆。
慢慢地,朱棣相信侄儿已死。在他的授意下,当时的史书上是这样写的:“公元1402年,南京城破,建文君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自杀。”朱棣则高风亮节,成了正面典型。他派最好的太医为侄儿施救,最终回天无力。燕王闻讯痛哭,几乎不能站稳——“555,傻侄儿,我是来帮你做个好皇帝的,为什么你要走上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