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知彼:没有一个员工是毫无价值的

领导者的成功要素之一即在“用人”,一如《反经》所云:“使智、使勇、使贪、使愚。”简而言之即在任用有谋略、有勇气、贪财、愚笨的人时,要让智者争相立功,让勇者遂其大志,让贪者多多发财,让愚者勇于牺牲。也就是说,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性情来任用他们,这正是兵略中最微妙的权谋。

华为总裁任正非今年在一次公开发言中说:“没有平庸的员工,只有平庸的干部。”是的,不管是一家大的跨国公司,还是一个小的几人团队,没有一个员工是毫无价值的。一位管理者所面临的最大考验,也不是如何处理表现不佳的员工,而是如何处理表现平庸的员工。

在定义一个员工是否平庸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个概念,叫作“伪平庸”。什么是“伪平庸”呢?

假如在一个团队里,有位数据挖掘师,他性格木讷,不爱和同事说话,于是管理者便觉得他沟通能力有问题,三番五次找他谈话,希望他能改变。那么这位数据挖掘师,便是典型的“伪平庸”—员工并不是真正的不合格,而是管理者盲化重点,把非核心的事情作为评判标准。

事实上,只要这位数据挖掘师能按时高效完成他的工作职责和核心业务,那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员工。然而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80%的管理者最普遍的做法是,盯着员工的短处不放,想方设法希望他可以做出改变。这是非常不成熟的管理表现,这样的管理者带的团队一定是一盘散沙,同样业绩也一定很差。

所以,作为管理者必须记住一个道理:善于用人所长,只有发挥每个员工的长处,才能创造优秀业绩。如果你总是希望员工尽可能事事擅长,或者不停要求员工改正短处,那不仅会产生高额的管理成本,而且并不会有什么效果,同时还会打击员工的内心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因为其的核心优点得不到认可,而短板又时时受到负面反馈,长此以往,自然就留不住人心。因此请记住,作为管理者,你要的是一个拥有职位核心技能的专才,而不是一个全才。更何况未必存在全才,就算存在也未必能轮到你手里。

明白并破除掉“伪平庸”的概念后,我们继续讨论真正平庸的员工的表现。作为管理者,在用人之初就应该明白这个人是真平庸还是伪平庸,而一旦决定录用,那么就要坚信他不平庸。管理者应该从每个普通员工身上挖掘出团队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断地引导和启发他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管理者要想当好伯乐,首要原则便是做到“能岗匹配”,这也是管理的核心点之一。

什么是“能岗匹配”?简单说就是把员工放到能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西楚霸王项羽的失败和汉高祖刘邦的成功,便是“能岗匹配”的鲜明例证。项羽虽英勇重义,但同时也刚愎自用。他适合做一个英雄将军,但却到了皇帝的位置上,自然是无法成功,最终各路人才弃他而去,他也落得乌江自刎的悲凉下场。而反观刘邦,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但他却很懂得招募并任用人才,将下属的才能为自己所用,所以,刘邦最终成就了千古伟业。

然而“能岗匹配”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并不好操作,因为现实中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工作。管理者会发现,某些人在通过面试进入团队后,其实并没有那么擅长手头的工作,或者比起现在给定的岗位,另外的似乎更适合他们。此时,作为管理者,你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你的选择将决定团队未来的走向。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清代顾嗣协曾写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天资、阅历、环境的不同,所造就的性格、品德和知识结构也不同。要想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就必须分析和观察每个下属的性格和能力,分析其强项和弱点,并扬其长、避其短,应该建立规范化的制度和人才管理机制,并通过科学的评估手段和方法来对不同员工进行分类和管理。对人才合理利用,意味着人事相宜、对号入座。

古人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阅读前面几个小节的内容,相信作为管理者,你已经对自己的身份和风格有了清晰的理解。但要想真正做到用人所长、知人善任,还应该掌握员工的身份和风格:他是什么性格的人?他是否可信?如何对他进行分类和管理?这些都需要你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一一学习和掌握。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而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让每个人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职责,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来发现并利用员工的才干,这是一个管理者对待下属的基本前提。

现代社会是多变的也是复杂的,作为管理者,必须学会用人,广泛招募各类人才,挖掘每个员工的闪光点,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集合众智,无往不利”,个人的才智再高,也是有限的,只有集合众智,将众人才能为自己所用,形成无所不能的强大团体,才能发挥出无限的力量。 MI5LQQQpNhDBGj3eP7U3aEfQZFm0TCP9iJC0TFU/+kSdX93r/lVL4xzFlCw7ED1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