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健康老龄化是现代老年医学的重要使命。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群呈显著的高龄化、慢病化、失智化和空巢化特征。在众多的老年慢性疾病中,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因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进展隐匿、渐行加重等特点备受关注。

1989年,Rosenberg首次提出了“肌肉衰减综合征”这一术语,主要用于描述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和功能丧失。经过30余年的不断研究,关于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流行现状、不良影响、潜在机制和预防及治疗措施已形成初步共识。目前,肌肉衰减综合征已被确认归属于肌肉疾病(诊断码为ICD-10-MC),其应用最为广泛的定义由欧洲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提出,得到亚洲肌肉衰减综合征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AWGS)的支持,并于2019年1月更新为EWGSOP2。研究发现,60~70岁老年人群的肌肉衰减综合征发病率为5%~13%,而80岁以上老年人可高达11%~50%。作为常见的老年疾病,肌肉衰减综合征会导致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致残率、致病率、病死率上升,给我国家庭医疗与社会公共卫生支出造成巨大负担。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一些老年人会追求“有钱难买老来瘦”,为此刻意减少食量甚至长期吃素,但是最终可能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肌肉质量流失。这时应高度警惕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发生。肌肉衰减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相关治疗措施已从单一方面的简单计划,逐步发展为综合的学科计划——以医学整体评估为基础,通过运动处方、营养处方、药物处方和生活方式管理等干预策略,为老年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方位健康管理。除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外,继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与器官衰竭、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内分泌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合并不同并发症的肌肉衰减综合征治疗方式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虽然我国关于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认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这一疾病的康复道路上,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

自2010年以来,郭琪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致力于生活方式疾病与老年性疾病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其中,肌肉衰减综合征是其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已建立了一个随访时间超过6年的老年人群队列数据库,有22篇肌肉衰减综合征相关文章被SCI引用,为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危险因素调查提供理论支持。该书的编撰汇总了国内外相关指南与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增加社会大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了解,辅助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诊疗,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new6zzribJF/NstVmCXPL7oEPVtQkeqgx4Ah5VKGoKXyxs3ESUemzRf6BrTQoi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