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头颅

西方文学中的“头颅”意象

中世纪吊坠——半张脸是耶稣,半张脸是骷髅

(姜林静摄于科隆中世纪博物馆)

“头颅”是虚空派Vanitas中的主要意象之一,它时时警诫着人:勿忘终有一死Memento mori!同时也在劝诫人们要“把握今朝”carpe diem,并隐约指向超越生死、永恒而坚实的天堂。

中世纪的“头颅”意象延转至更为复杂的20世纪,便不仅如此——

头颅是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穷其半生所追求的那个可以思考生死和存在的“极度萎缩的空间”,是虚无主义者面对一个缺席的物质世界所能找到的支撑之一。

中世纪的“死神与少女”主题在20世纪初表现主义艺术家笔下呈现出一种绝望与荒诞的相融。空洞的头颅不再是死神的专有,也已侵蚀了少女的身心。在奥地利诗人格奥尔格·特拉克尔Georg Trakl的笔下,那颗神奇的“未生者的头颅”中凝聚了时代的整体困惑,也闪耀出奇特的银色光芒。

施洗者约翰被砍下的头颅是莎乐美故事的核心意象,是情欲、死亡与重生的角力之地。现任桂冠诗人卡萝尔·杜菲Carol Ann Dufy的《莎乐美》是当代“厌女文学”的重要文本,精彩地重塑了约翰和莎乐美的面容。

头颅是闭合的,也是开放的。头颅中有黑暗和困惑,却也有缝隙和光束。一切,不过一步之遥。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嚎叫》(1893),“头颅”在此已难辨生死界限 wEl1PmiBrLtTfKjdM9saR0IzrI+i7+Ej65ZVKkmieUXAg6hYhIww6GWdzjb8my8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