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3节 |

倾听:理解对方话语的意思

现在还是有许多人误以为“沟通=积极地说话”。

沟通的却少不了对话,但是,重要的是“对话”,而不是“某一方积极地说话”。

其实,只要想一想对话的“方向”,就知道两者的差别。对话是双向的;而单方面说话,只有一个方向。换句话说,另一方就只能一直听对方说话,这称不上是沟通。

那么,理想的沟通,应该如何取得平衡呢?

根据我的经验,和客户对话时,有八成的时间应该听对方说,两成的时间自己说。(这虽然是我身为企管顾问,在协助客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的体会,但在许多情况下应该也有效。)

许多人都会认为,积极提供话题、陈述意见,才是得到对方认同最好的方法。然而,在商业场合上,人的心理恰恰相反,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别人听自己说话、希望对方确实理解自己的意见。

因此,只要主动靠近对方,表现出“我想听你说话”的态度,对方也会敞开心扉,告诉你真正重要的事情。这才是人的心理。

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

关键是,你必须清楚知道听对方说话的目的是什么。光是表现出愿意倾听、理解的态度,那也只是社会人士都应该具备的商业礼仪。我所说的“清楚知道听对方说话的目的”,是要从对方说的话中,推敲对方的需求,以达成更好的结果。

要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成果,与其单方面陈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如把对方说的话当成情报,输入大脑,考量对方的需求之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效率会更好。听对方说话,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情报,这就是你设计提案或策划的线索。

为了以最短距离接近对方自己也还不明确的目标,需要输入许多情报。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尽量缩短自己说话的时间,让对方多表达意见。

很多时候,直到沟通结束之前,都还没有一定的答案。所以,一边听对方说话,一边思考“这个方法如何”“那样或许行得通”,保持思考的弹性,随时修正提案,这是沟通的诀窍,能让你得到重大的成果。

沟通的时候必须一边听对方说话,一边想象对方大脑中的事实卡片上写着什么样的事实和数据。 hmNEQuVsv9gbMyjV5H5hhGjrTCW9nW3NZFcDL3GcwJxZEOpAd6C1z5dEi8yLL0m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