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7节 |

所有工作都从“认识事实”开始

要提升工作成果,良好的沟通很重要。那么,为了沟通顺畅,需要什么样的思考方法,又该如何培养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清楚——从正确认识事实开始。

所有工作都从“认识事实”开始。 不管是什么行业、职务、立场,逻辑思考的第一步都是“认识事实”,这适用于每一个人。

如果对事实掌握不足,就无法进行逻辑思考,沟通便容易出问题。想要沟通顺畅,必须将事实正确传达给对方知道,同时也要确认自己掌握的事实和对方掌握的事实。

所以,关键就在于正确认识事实,以及正确传达事实。

传达事实需要的三种技术

事实是你根据目的选出来的法则、案例、信息和数据。这些事实往往都是模糊、零散的状态。沟通时要把事实正确传达给对方,需要“整理”“分解”“比较”这三项技术。只要能活用这三项技术,沟通问题自然大减,也能够提升工作成果。

何谓“整理”?

整理就是“正确掌握每一件事实”。

把事实一件一件分开来,正确掌握每一件事实的规模和内容,这就是整理。我们来看看具体的例子。

在思考商品A的促销计划时,“在现有渠道,商品A的销售额已经面临瓶颈”这个问题是事实,“和B公司合办活动,招揽客户,提升产品知名度”这项计划也是事实,“总预算为300万日元”这个概算数字也是事实。

这些事实有大有小,举例来说,“商品A的促销计划”是一个事实,不过,这是“公司今后三年的事业策略”这个更大的事实的一部分。“商品A的促销计划”和“公司今后三年的事业策略”都是事实。

换句话说,就像在收拾房间里四处散乱的玩具,必须按照大小一一放进箱子里。面对许多模糊不清的事实,要整理,就必须抓出每一件事实。这就是事实和整理的关系。

此外,我们也可以把几个小事实整合起来,当成一个大事实来处理。

何谓“分解”?

分解就是“把大事实划分成小事实”。依据某种角度,把“事实”分成几个小组。

分解的反义词是整合。大事实可以分解成几个小事实;相反地,把这些小事实整合起来,可以还原成大事实。在事实的分解和整合之间,关系是可逆的。

举例来说,在思考“以社会人士为对象的新商品营销”时,从“总收入”的角度切入,就是一种分解的方法。按照“年收入未满500万日元”“年收入500万以上、未满700万日元”“年收入700万以上、未满1000万日元”“年收入1000万日元以上”来区隔,任何对象都会归于其中一组,而且不会同时归于两组,这就是分解的法则。

在分解事实时,“没有遗漏、没有重复”是不二法则。

何谓“比较”?

比较是“把大小一样的信息放在一起比较”。也就是比较相同单位的事实。

举例来说,如果要比较A公司和B公司的获利情况这项事实,就要把“A公司的营业获利”和“B公司的营业获利”放在一起比较。

如果是比较“A公司的营业获利”和“B公司的最终获利”,将无法得到正确的比较结果。关键在于,你拿来比较的事实,单位必须一样。

通过比较,两项事实之间的差距就能清楚地呈现出来。举例来说, A公司比较自家公司的销售情况:“现在的营业额”为1亿日元,“三年后的营业额目标”为3亿日元,两者之间有2亿日元的差距。这么一来,大家自然会去思考要如何填补这段差距,试着提出相关的计划和策略,例如推出新业务,或是把资源投入成长性的业务。这就是事实和比较的关系。

经过这样的说明,你现在应该能够了解, 所有工作都基 于正确认识事实,以及整理、分解、比较这三项技术。 把原本散乱的事实一件一件地整理、分组,之后重新排列再进行比较,这几个步骤可以协助你导出新策略、计划、行动,让你更接近“答案”。

接下来,我们再深入探讨“事实”。 hPT5TvEUqsFQ2mkqszj/I77mDHTr70pkSJYdmxZ6QTRH2qHUeY+X1uRfsemHAyD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