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新古典主义[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研]
答: 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是指一种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的艺术流派。新古典主义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是大卫和安格尔。
2拉斐尔前派[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2002年研;清华大学2005年研;中国美术学院2006年研]
答: 拉斐尔前派是指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的画派。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的教学方法所腐化,提出要以拉斐尔以前的早期文艺复兴艺术为榜样,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忠实于自然,发挥艺术的社会道德作用。拉斐尔前派具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内涵,代表画家有罗塞蒂、米莱斯和亨特。
3巴比松画派[中国美术学院2006年研;山东大学2008年研;厦门大学2007年研]
答: 巴比松画派是一群喜爱风景画的艺术家,聚集于法国巴比松城镇来从事绘画工作的总称。19世纪30~70年代,以卢梭为首的一批画家聚集在巴黎近郊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专门从事风景画创作,被称为巴比松画派。该画派不仅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并且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式,解开了19世纪法国声势巨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幕。代表画家有米勒、卢梭、柯罗和杜比尼等。
4印象主义[清华大学2004年研;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研;厦门大学2004、2005年研;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研]
答: 印象主义又称印象派,是指反对陈旧的古典画派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的艺术流派。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后遍及欧美各地的美术流派,因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
5点彩派[厦门大学2008、2010年研]
答: 点彩派又称新印象派,是19世纪80年代后期继印象派之后在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他们受到印象主义的强烈影响,主张用光学科学的试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主要理论有色彩的分割理论及分割法,主张色彩、线的表现性与情感的特质相结合。新印象派在近代美术史上,只是试验性地存在了一个短时期,但对现代绘画却带来了不少影响,如“欧普美术”在色彩的表现上就是受新印象派的启示。代表人物有乔治·修拉、保罗·西涅克等。
6新印象主义[湖北美术学院2006年研;厦门大学2008年研]
答: 新印象主义又称新印象派,是19世纪80年代后期继印象派之后在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他们受到印象主义的强烈影响,主张用光学科学的试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主要理论有:①色彩的分割理论及分割法。②主张色彩、线的表现性与情感的特质相结合。该流派的宗旨是光和颜色(影子)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新印象主义在近代美术史上,只是试验性地存在了一个短时期,在当时并未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对现代绘画却带来了不少影响,如“欧普美术”在色彩的表现上就是受新印象派的启示。代表人物有乔治·修拉、保罗·西涅克等。
7后印象主义[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研;四川大学2004年研;厦门大学2003、2004年研])
答: 后印象主义又称后印象派,广义的指继承印象主义并加以变革的各个不同流派,狭义的指塞尚、高更、梵高等人的创作方法。他们接受印象主义的用色方法又加以革新,不满足于印象主义对自然的客观描绘,而强调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一般不表现光,而注重色彩的对比关系、体积感及装饰性等。后印象主义直接影响了20世纪初法国画坛的两大新思潮:注重画面结构的立体主义和注重色彩、线条动力与节奏的野兽主义。
8巡回画派[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研]
答: 巡回画派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的进步艺术团体,正式名称为“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的简称。从1870年到1923年,巡回画派遵循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美学主张,在俄国各地举办了近50次巡回展览。巡回画派是19世纪下半叶最主要的进步艺术团体,画家们以批判现实主义为创作方法和原则,决心把绘画艺术从贵族沙龙里解放出来,主张真实地描绘俄罗斯人民的历史、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揭露沙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列宾、苏里柯夫、瓦斯涅错夫、谢洛夫都是巡回画派的中坚力量。
9象征主义[四川大学2004年研]
答: 象征主义是指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馈代表的创作手法,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象征主义是19世纪80~90年代发源于法国、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包括文学、音乐、美术等各个领域。它强调主观感觉,反对理性,忽视客观。这派画家在创作中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表现梦境、黑夜、病态,甚至歌颂死亡,追求虚幻荒诞的境界,具有神秘色彩。高更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精神领袖,象征主义的主要画家有法国的夏凡纳、莫罗,德国的勃克林等。
10新艺术运动[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清华大学2006年研]
答: 新艺术运动是指当时在欧洲和美国开展的装饰艺术运动。这种艺术新形式带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造型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同时还带有东方艺术的审美特点,也运用工业新材料,包含了当时人们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是人们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过渡时期所有复杂情感的综合反映。新艺术运动力图打破承袭传统形式的所谓历史风格,探索新的艺术方向。最具代表性的风格是用流畅、曲折的线条和交织的动、植物纹样表现大自然生命力的曲线形风格。
11塞尚[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研]
答: 塞尚是法国画家,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吸收印象主义外光与色彩的成就基础上,更专注于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塞尚认为“自然中的每件东西都与球体、圆锥体、圆柱体极为相似”,因此他采用色的团块表现法来描绘物象的体积和深度,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造型。塞尚的艺术探索对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影响深远。
12米勒[厦门大学2008年研]
答: 让·弗朗索瓦·米勒,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出身农民家庭,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才气。他的淳朴亲切的艺术语言,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在作品中,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笔触,用文字和人物形象宣扬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理念。米勒艺术的深刻社会意义在于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他同他的绘画作品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作品有《簸谷者》《扶锄者》《拾穗者》等。
二、简答题
1法国印象派的总体风格特点是什么?举出印象派中人物画和风景画代表人物并分述它们的创作特点。[厦门大学2006、2008年研]
答: 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莫奈创作的题为《日出•印象》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1)法国印象派的总体风格特点:
①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而是在柯罗、巴比松画派和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
②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
③印象主义画家侧重描绘他们所感受到的现实,他们周围的生活。他们的作品记录的大多是瞬间印象,为扑捉稍纵即逝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他们故意不求构图的完整性,而追求偶然和率真的效果。
④印象派中的大多数人对物象的形较为忽视,侧重于视觉印象和光色效果,因而轮廓线减弱,外形朦胧和模糊。他们进而排出黑色,运用纯色,追求色调的高明度。从而为新印象主义的点彩法铺平了道路。
(2)印象派中人物画和风景画代表人物
在印象主义内部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画家群:注重素描和造型的画家们,以德加为代表;以及重视光线和色彩丰富变化的画家群,以莫奈为代表。也有的画家介于两种类型之间,以德加为代表。
①马奈: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其作品有《苦艾酒的嗜好者》《草地上的午餐》《奥林匹克》等。
②莫奈: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其作品有《日出•印象》《草垛》《卢昂教堂》等。
③德加:德加擅长历史、肖像和风俗画,他的油画和色粉画色调温暖、轻快和鲜明。其作品有《苦艾酒》《熨衣妇》等。
2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的出席那被认为是欧洲造型艺术从传统艺术形态向现代形态过度的里程碑。简述印象主义画派不同以往的艺术主张和和技术特点。[厦门大学2007年研]
答: (1)印象主义简介
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莫奈创作的题为《日出•印象》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2)艺术主张
①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而是在柯罗、巴比松画派和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
②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
(3)画家群
由于个人的兴趣不同,在印象主义内部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画家群:
①注重素描和造型的画家群,以德加为代表;
②重视光线和色彩丰富变化的画家群,以莫奈为代表;
③也有的画家介于两种类型之间,以毕沙罗为代表。
(4)技术特点
①印象主义画派强调人对外界物体的光和影的感觉和印象,在创作技法上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
②印象主义画家侧重描绘他们感受到的现实,他们周围的生活,他们的作品记录的大多是瞬间印象,为扑捉稍纵即逝的生活场面和自然景象,他们故意不求构图的完整性,而追求偶然和率真的效果。
③印象派中的大多数人对物象的形较为忽视,侧重于视觉印象和光色效果,因而轮廓线减弱,外形朦胧和模糊。他们进而排除黑色,运用纯色,追求色调的高明度。从而为新印象主义的点彩法铺平了道路。
3巴比松画派的艺术主张和意义是什么?请举一画家的创作来说明。[厦门大学2006年研]
答: 巴比松画派,法国19世纪的风景画派。巴比松为法国巴黎枫丹白露森林进口处,风景优美。19世纪30~40年代,一批不满七月王朝统治和学院派绘画的画家,陆续来此定居作画,形成画派。
(1)艺术主张和意义
巴比松画派不仅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并且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式。巴比松画派揭开了19世纪法国声势浩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幕。巴比松画家的风格和自然物一样丰富。
(2)米勒
米勒出身农民家庭,虽然在巴黎已经以画裸女闻名,但巴比松的田间劳动者使他看到自己多年梦想的升华。
①1848年,《簸谷者》作为他一系列作品的第一幅在沙龙展出,立即引起轰动。它实现了许多画家长期的求索,也被憎恨这种艺术的人说成是”夸大事实”。
②《扶锄者》描绘了一位从清晨起便在贫瘠土地上奋力劳作的农民,他想直直腰,喘息一下。米勒艺术的深刻社会意义恰恰在于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
③《拾穗者》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没有作任何美化。但是劳动的神圣,要土地献出粮食的精神,已是对劳动者最好的颂歌。正是由于它使公众首次惊奇地发现平凡劳动的伟大。
419世纪法国学院派绘画代表人物安格尔与同一时期的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的争论焦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厦门大学2003年研]
答: 安格尔和德拉克洛瓦是十九世纪欧洲画坛上的典型代表。安格尔的绘画作品强调理性的秩序,讲究艺术形式的严谨完整,体现出一种庄重典雅的风格。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义的大师,他要把感情从古人和各种理性法则中彻底解放出来,以动态对抗静止,以不尽工整对抗极端的平稳。艺术上的色彩和线条之争是他们之间的论争焦点。
(1)在色彩和线条方面,安格尔“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因而差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如在《帕格尼尼肖像》这一作品中,安格尔用非常精确细致的线条准确地把音乐家帕格尼尼描绘下来,技巧娴熟而完善。
(2)德拉克洛瓦则在色彩和线条方面“发现了固有色在阴影中和在高光下的变化,以及色彩的对比关系”。在作品中,他非常强调光和色的微妙关系。如在《意大利提琴家帕格尼尼肖像》这一作品中,人物隐现在舞台上幽暗的灯光下,轮廓模模糊糊,但是从人物的神情和手的动作上,仿佛可以感觉到这个音乐家内心的激情。
安格尔同德拉克洛瓦的论争不仅是他们艺术观点不同,还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不同美学思想的碰撞。
5为什么塞尚被称为是“现代艺术之父”?[厦门大学2005年研]
答: 塞尚,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
塞尚之所以被称之为“现代艺术之父”可以归结为三点:
(1)打破艺术的传统规则的束缚,按照自己对自然和艺术的理解来处理画面;
(2)确立一种崭新的艺术观念,并以此来推动艺术的实践和探索。20世纪的现代艺术创新几乎都体现了这样一种观念先行的模式;
(3)引导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现代艺术方向: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而凡高和高更的表现和象征的风格倾向自中世纪以来在绘画艺术中就不断出现过。
在塞尚之前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中,所有的画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再现客观对象上,而画家本人却做了模仿自然的奴隶。但塞尚则放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完全依靠自己独立的观察进行创作,有意识的地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正是由于塞尚这种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他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这种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
6对比法国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美术的特质,谈谈安格尔与德拉克洛瓦风格的差异。[厦门大学2009年研]
答: (1)法国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美术
①新古典主义美术
新古典主义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的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注重唯美与写实的结合,有别于传统的古典主义。代表画家有维安、达维德、安格尔等。
②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它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浪漫主义美术家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代表画家有德拉克洛瓦、热里科等。
③法国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美术的差异
a.新古典主义的核心是回到古代罗马,一切以古罗马为典范;浪漫主义则要求在被视为野蛮的中世纪的荒诞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b.新古典主义主要以宫廷为描写的对象,即使是真正的自然也要加以人工的雕琢以适应上层社会的审美趣味,交谈必须使用经过修饰的语言;浪漫主义者则重视自然。
c.新古典主义讲求共性,认为共性、理性即真理、美,提倡在统一的道德标准下冷静地对待一切,抑制自己的感情和个性;浪漫主义认为应该大力肯定人的感情和个性,强调“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
d.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都重视形式,但二者的方式和目的有所不同。新古典主义在于用单一的模式规范作品的内容;浪漫主义在于用多种形式表达内容。
(2)安格尔与德拉克洛瓦风格的差异
安格尔和德拉克洛瓦是十九世纪欧洲画坛上的典型代表,他们分别代表着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风格。他们在艺术上的色彩和线条之争,不仅是他们艺术观点不同,还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不同美学思想的碰撞。与古典主义美学观点相对立,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理想的面貌来表现生活,把客观对象理想化或塑造理想的形象。
7简介“后印象主义”的三位画家。[厦门大学2010年研]
答: (1)塞尚是法国著名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不同于印象派画家用快速作画的方法去捕捉表面的印象,塞尚对色彩与明暗作沉着而深入的分析,十分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主张“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代表作品有《圣维克多山》《法黎耶肖像》等。
(2)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后印象主义的先驱。梵高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之后,画风巨变,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他对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代表作品有《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
(3)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与塞尚、梵高合称“后印象派三杰”。他吸收了东方绘画、黑人雕刻、中世纪宗教艺术和民间版画的一些手法,创造了一种有内在力量的装饰性画风。画作充满大胆的色彩,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代表作品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讲道以后的幻景》等。
8简述后印象画派画家塞尚、高更、梵高艺术的不同特点。[厦门大学2013年研]
答: 塞尚、高更、梵高虽同为后印象画派画家但却有着不同的艺术理念:
(1)塞尚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探索并开创了立体主义的先河。他认为所有事物都可以概括成几何形体并用理智经营画面的秩序开创了一种更接近绘画本体语言的永恒美。塞尚专注于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塞尚采用色的团块表现法来描绘物象的体积、深度,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造型,其用几何因素构造的形象结构厚实、严密。塞尚的创作依靠自己独立的观察进行创作,有意识的地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对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并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
(2)梵高注重艺术对精神世界和情绪的表达,用直接概括的手段,如单纯的色彩和跳跃的笔触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梵高的绘画从表现外在事物变为表达画家的内心世界,其作品不论是静物《向日葵》,人物肖像《农民》《邮递员罗林》、室内画《夜间咖啡店》,还是风景画《洛克罗田野》《阿尔的小屋》,都充满对生命的爱,诉诸了他内心强烈的感情。他把油画中色彩和线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挪威画家蒙克和德国表现主义画家深受凡高画风的影响
(3)高更崇尚自然,是原始主义的代表。高更的绘画从哲学和神秘学问题的研究入手,综合多种技法并用一种充满象征性和神秘感的绘画语言表现自然的美以及一些对哲学与人文问题的思考。高更最初是位业余画家,主张舍弃细节及特征的描绘,把感受加以压缩,强烈而集中地表现印象、观念和经验三者的综合,从而使艺术具有力感和率直性,并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被人们称作是法国绘画中象征主义的首领。高更吸收了东方绘画、黑人雕刻、中世纪宗教艺术和民间版画的一些手法,创造了一种有内在力量的装饰性画风。
9摄影术的发明与绘画功能的改变。[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研]
答: 摄影术的发明与绘画功能的改变具有紧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摄影术的发展促使了绘画功能的转变。
19世纪摄影术的发展使艺术家认识到:机械能干得更出色、更便宜的工作,毫无必要再让画家去做。在摄影术发明之前,绘画艺术一直是为一些实用目的服务的,它被用来记录下名人的真容或者乡间宅第的景色。画家所做的就是战胜事物存在的暂时性,为子孙后代留下任何物体的面貌。19世纪的摄影术即将接手绘画艺术的这个功能,由此迫使艺术家去探索摄影术无法仿效的领域。
三、论述题
119世纪法国画坛的三次革命。[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研]
答: 19世纪法国画坛的三次革命分别是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引发的。
(1)浪漫主义革命
以德拉克洛瓦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美术针对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的僵化保守,提出了与之截然不同的审美原则,即:
①反对新古典主义艺术纯理性的冷静描写,主张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②反对新古典主义艺术表现的类型化,强调创作个性,主张具体描绘表现对象的个性特征。
③反对新古典主义推崇古代法则、崇尚传统,强调自由描绘,主张创造。
④反对新古典主义以线和轮廓为主的素描造型,主张用光和色彩来创造饱满的艺术形象。
⑤反对新古典主义雕塑般的严格的造型要求,强调画面构图的生动效果,主张奔放的笔触和有生命力的活动感。
(2)现实主义革命
以库尔贝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美术主要涉及题材方面的革命。针对艺术中的因袭保守和虚构臆造,现实主义艺术家主张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当时真实的社会生活。他们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使劳动者真正走进艺术殿堂,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的青睐。
(3)印象主义革命
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美术在色彩处理方面发动了革命。印象主义画家主张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来表现明亮、微妙的色彩变化,其中特别注重对外光的表现,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挥。
2试论法国印象派美术创作对欧洲现代美术发展的影响。[厦门大学2010年研]
答: 印象派,又称印象主义、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印象主义在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它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代表画家有克劳德·莫奈、爱杜尔·马奈、埃德加·德加、奥古斯特·雷诺阿等。法国印象派美术创作对欧洲现代美术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1)为新印象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印象主义画家侧重描绘他们所感受的现实,描绘他们周围的生活,他们的作品记录的大多的瞬间印象,为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活场面和自然景象,他们不求构图的完整性,而追求偶然和率真的效果。他们中大多人对物象的形状较为忽视,而侧重视觉印象和光色效果,因而轮廓线减弱,外形朦胧和模糊。他们排除黑色,运用纯色,追求色调的高明度。从而为新印象主义的点彩法,铺平的道路。
(2)使绘画的形式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印象派画家运用小笔触的排列,时而摆、时而刀刮、时而重叠、时而揉擦、时而横涂纵抹、时而积点成面等多种手法,有些颜色不再在调色板上调配,而是直接放到画面上去感觉和组合,并进行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的互补对比,使绘画的形式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总之,印象派的出现,标志着艺术家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从画面的一种近似于“酱油色彩”的调子走向了色彩斑斓的画面,从古典画法的看不见笔触到现在的自由奔放的笔触,从关注宗教题材到表现乡村题材和平凡生活的变化,从客观再现到主观的精神表现。20世纪初期,印象派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艺术流派。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3论述19世纪西洋绘画中印象主义的特点和代表画家。[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 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印象主义在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
(1)特点
①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②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摒弃了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的眼睛和观察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③侧重描绘他们所感受到的现实,描绘他们周围的生活,他们的作品记录的大多是瞬间的印象,为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活场面和自然景象,他们故意不求构图的完整性,而追求偶然和率真的效果;
④侧重于视觉印象和光色效果,因而轮廓线减弱,外形朦胧和模糊。他们进而排出黑色,运用纯色,追求色调的高明度。从而为新印象主义的点彩法铺平了道路。
(2)代表性画家
①人物画代表——德加
德加是印象派重要画家,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受到严格古典主义教育,早期承袭安格尔画风。德加富于创新的构图、细致的描绘和对动作的透彻表达使他成为19世纪晚期现代艺术的大师之一。他最著名的绘画题材包括芭蕾舞演员和其他女性、以及赛马。代表作品有《苦艾酒》《熨衣妇》等。
②风景画代表——莫奈
莫奈是最典型的印象主义画家。他是早起印象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并一生坚持印象主义画风。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的风景画突破传统题材和构图的束缚,完全以对母题的视觉经验的感知为主要出发点。作品有《日出·印象》《草垛》《卢昂教堂》等。
4试述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特点和成就,列举几位艺术家及其作品。[湖北美术学院2005年研]
答: 印象主义,又称印象派、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印象主义在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它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1)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特点
①印象主义追求瞬间的视觉印象,表现当代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象,取客观场景的片段入画,不求构图的完整性,而注重偶然和率真的效果。
②主张根据艺术家自己的眼睛和直接感受来表现明亮、微妙的色彩变化,其中特别注重对外光的表现,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
③印象主义绘画一反传统艺术对宗教故事、神话故事以及历史故事等题材的表现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追求画面色彩的鲜艳、亮丽,使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挥。
④强调条件色、环境色、冷暖色的作用,使用保留笔触的色彩并置法。
(2)印象主义绘画的成就
①印象主义绘画对光色的追求大大提高了其作品画面上的色彩明度,使色彩鲜艳、亮丽,使得欧洲绘画在色彩上出现了一次重大革新。
②从印象主义开始,艺术家们开始试图摆脱绘画的文学附庸地位,更多注重绘画语言自身的表现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印象主义绘画是现代艺术的开端。
(3)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及作品
①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奥林匹亚》。
②莫奈《日出·印象》《睡莲》。
③雷诺阿《包厢》《阳光下的裸体》。
④德加《舞蹈课》。
5西方绘画创作中的故事性曾是感人的绘画品质,并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而印象派的主张是反对绘画的故事性,并强调了自己的创作方式,影像深远。谈谈你的看法。[厦门大学2013年研]
答: (1)西方艺术不同于与重表现重意境的东方艺术,自法国拉斯科洞窟的野牛图等动物绘画起,绘画一直就是作为一种故事性的再现的表达手法,或宗教说教、或祈愿丰收、或警戒世人等等。阿尔塔米拉洞窟奔放的野牛,最早寄托了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愿望;拉文特岩画则运用动作的连贯性,记述了狩猎的经过;古代城邦的壁画以神话、历史事件以及圣经故事为绘画题材,表现某种哲理观念和社会问题,宣扬一种理想化的崇高境界;黑暗的中世纪囚禁思想、技法简陋,绘画主要是宗教人物和宗教故事画,表达一种庄严神秘的气氛;文艺复兴反对对人的精神束缚和思想囚禁,用人文主义结合科学进步,创造出不同凡响的画作,其表现技法和精神高度都达到一个新的顶峰;巴洛克艺术始终围绕着宗教题材,学院派重复着古人的经典,卡拉瓦桥则深情的展示着下层人民的境遇;在叛逆的印象主义前面,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还在为如何演绎故事而激烈的争吵着。
(2)印象主义在19世纪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的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吸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摒弃了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从印象主义开始,欧洲的画家们试图使绘画摆脱文字的影响,更多地注意绘画语言本身。在印象主义内部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画家群,即注重素描和造型的画家群,以及重视光线和色彩丰富变化的画家群。前者以德加为代表,后者以莫奈为代表。当然也有的画家介于两种类型之间。反对学院派模式和反对浪漫主义空幻激情的印象主义画家。侧重描绘他们所感受到的现实,描绘他们周围的生活,但他们的大多数人没有用艺术来改革社会的志向,不像现实主义艺术家那样关注、再现社会的丑陋和粗俗的一面。他们的作品记录的大多是瞬间印象,为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活场面和自然景象,他们故意不求构图的完整性,而追求偶然和率真的效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物象的形较为忽视,而侧重于视觉印象和光色效果,因而轮廓线减弱,外形朦胧和模糊。他们进而除黑色,运用纯色,追求色调的高明度。
(3)印象主义否认艺术创作中想象力的作用,排除叙事件的文学内容,使绘画的语言得到充分发挥,也满足了新兴市民阶层审美的需求,有其革新的一面;但同时也使绘画的另一些表现手段受到削弱,使得社会和历史内容的绘画减少。此外,印象主义忽视物体持久和永恒的形,醉心于色彩和光线,也必然为绘画中的形式主义和抽象主义开导了先河。
6论述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及其艺术特色。[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研]
答: 后印象主义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先导,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塞尚、高更、梵高等。
(1)后印象主义的基本特征
①不满于客观主义的再现和片面地追求外光与色彩。
②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情绪或主观精神。
③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面,但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处理。
④创作特色表现为强烈的主观化和个性化。
(2)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
①塞尚
塞尚是法国著名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代表作品有《圣维克多山》《法黎耶肖像》等。其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
a.不同于印象派画家用快速作画的方法去捕捉表面的印象,塞尚对色彩与明暗作沉着而深入的分析,十分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主张“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
b.在吸收印象主义外光与色彩的成就基础上,更专注于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理性分析与表现。认为“自然中的每件东西都与球体、圆锥体、圆柱体极为相似”,因此,他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具有用几何形体对物象进行概括,采用色的团块来描绘物象的体积和深度,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塑造物体,放弃同一视点等特点。
②梵高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后印象主义的先驱。梵高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之后,画风巨变,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他对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代表作品有《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其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
a.梵高吸收了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影响,在创作中追求画面形式的单纯感和极端个性化;
b.梵高用明亮、大胆、充满想象力的色彩和富有张力的笔触表达一种不可遏制的激情和矛盾;
c.梵高作品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
③高更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与塞尚、梵高合称后印象派三杰。他吸收了东方绘画、黑人雕刻、中世纪宗教艺术和民间版画的一些手法,创造了一种有内在力量的装饰性画风。画作充满大胆的色彩,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代表作品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讲道以后的幻景》等。其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
a.高更蔑视传统素描、透视对形体的规范,吸收了东方艺术、日本浮世绘、拜占庭镶嵌画及原始艺术的一些因素,把色彩和线条当作抽象表现的形式,从而加强了绘画的精神张力;
b.他的作品摆脱了传统的写实和空间透视,也没有明暗过渡,舍弃细节和特征的描绘,是观念、印象和视觉经验综合压缩后的集中表现;
c.他的作品画面简洁单纯、色彩明亮纯净、色调对比强烈,装饰性的构图及大块面的平涂;
d.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神秘感和普遍的象征意义,体现出平面化的趋势和原始审美意识的回归,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浓厚的宗教意识。
四、画图题
库尔贝《石工》。[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研]
答: 参考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