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β-胡萝卜素与维生素A的关系
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原,维生素A的化学结构和β-胡萝卜素的结构相关。β-胡萝卜素是一种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进入机体后,在肝脏及小肠粘膜内经过酶的作用,其中50%变成维生素A,有补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疗夜盲症;利膈宽肠。β-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可以转变为维生素A,其转化具有可调节性,不会因过量摄食而造成维生素A累积中毒。
2 维生素A的生物化学作用
维生素A有促进生长、繁殖,维持骨骼、上皮组织、视力和粘膜上皮正常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维生素A及其类似物有阻止癌前期病变的作用。缺乏时表现为生长迟缓、暗适应能力减退而形成夜盲症。由于表皮和粘膜上皮细胞干燥、脱屑、过度角化、泪腺分泌减少,从而发生干眼病,重者角膜软化、穿孔而失明。主要作用如下:
(1)促进年幼动物生长;
(2)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康及正常视觉;
(3)提高细胞之间的粘附能力。
3 维生素D的生物化学作用
维生素D(简称V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乃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一组结构上与固醇有关,功能上可防止佝偻病的维生素,最主要的是维生素D3与D2。前者由人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成。后者由植物或酵母中含有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成。维生素D的主要功用是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肠中钙离子吸收需要一种钙结合蛋白,1,25-二羟基维生素D3可诱导此蛋白合成,促进Ca2+吸收,又可促进钙盐的更新及新骨生成,也促进磷吸收与肾小管细胞对钙、磷的重吸收,故可提高血钙、血磷浓度,有利于新骨生成和钙化。
(1)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液中钙、磷浓度,使骨骼、牙齿正常发育;
(2)在脂质中有重要作用。
4 缺乏症的病理表现
(1)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干眼病、皮肤干燥。
(2)缺乏维生素D:儿童得佝偻病,成人得软骨病。
1 维生素E的生物化学作用
维生素E(Vitamin 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其水解产物为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溶于脂肪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对热、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对氧敏感,对热不敏感,但油炸时维生素E活性明显降低。生育酚能促进性激素分泌,使男子精子活力和数量增加;使女子雌性激素浓度增高,提高生育能力,预防流产,还可用于防治男性不育症、烧伤、冻伤、毛细血管出血、更年期综合症、美容等方面。近来还发现维生素E可抑制眼睛晶状体内的过氧化脂反应,使末梢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近视眼发生和发展。维生素E苯环上的酚羟基被乙酰化, 酯水解为酚羟基后为生育酚。
(1)促进性激素分泌,提高生育能力。
(2)与硒协同,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发挥抗氧化作用。
(3)促进血红素的结合。
(4)保护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维生素K的生物化学作用
维生素K又叫凝血维生素,属于维生素的一种,具有叶绿醌生物活性,其最早于1929年由丹麦化学家达姆从动物肝和麻子油中发现并提取。维生素K包括K 1 、K 2 、K 3 、K 4 等几种形式,其中K 1 、K 2 是天然存在的,属于脂溶性维生素;而K 3 、K 4 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是水溶性的维生素。四种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都较稳定,能耐酸、耐热,正常烹调中只有很少损失,但对光敏感,也易被碱和紫外线分解。
(1)促进凝血酶原合成,从而促进血液凝固。
(2)调节骨骼发育。
3 缺乏症的病理表现
(1)缺乏维生素E:习惯性流产。
(2)缺乏维生素K:偶见于新生儿及胆管阻塞患者,表现为凝血时间延长或血块回缩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