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导论

一、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1 底物的概念

底物为参与生化反应的物质,可为化学元素、分子或化合物,可形成产物。一个生化反应的底物往往同时也是另一个化学反应的产物。

2 产物的概念

产物是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中生成的化学物质。产物是与底物相对应的,底物经过生化反应,在特定的酶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不同产物。

3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相比较:

(1)共同点

①都能够显著地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酶本身不发生变化。

②都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③都只催化已经存在的化学反应。

(2)酶的特点

①酶易失活,凡是能够使生物大分子变性的因素(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都能使酶失活。

②酶的催化效率很高,远高于非生物催化剂。

③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作用于一种或一类物质。

④酶的活性是可调节的,细胞内酶的调节和控制具有多种方式。

二、酶的化学本质

1 酶的辅因子

根据化学组成可把酶分为单纯蛋白质和缀合蛋白质两类。属于缀合蛋白质的酶类,除了蛋白质外,还要结合一些对热稳定的非蛋白质小分子物质或金属离子,前者称为脱辅酶,后者称为辅因子,二者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即全酶是由脱辅酶与辅因子组成的。在酶催化时,只有脱辅酶与辅因子同时存在才能起作用。

表1-4-1 酶的化学组成

2 酶组成形式

根据酶蛋白分子的一些特点,可以将酶分为单体酶、寡聚酶和多酶复合体。

表1-4-2 酶的组成形式

3 酶是蛋白质的主要依据

酶的化学本质为主要为蛋白质,除具有催化活性的核酶和脱氧核酶之外。验证酶的本质为蛋白质的主要依据如下:

(1)酶经酸碱水解后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酶能被蛋白酶水解而失活;

(2)酶是具有空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凡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可使酶变性失活;

(3)酶是两性电解质,在不同pH下呈现不同的离子状态,在电场中向某一电极泳动,各自具有特定的等电点;

(4)酶和蛋白质一样,具有不能通过半透膜等胶体性质;

(5)酶也有蛋白质所具有的化学呈色反应。

三、酶的命名和分类

按国际系统的命名和分类,根据各种酶所催化反应的类型。把酶分为6大类,即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和连接酶类,分别用1、2、3、4、5、6来表示。再根据底物中被作用的基团或键的特点将每一大类分为若干个亚类,每一个亚类又按顺序编成1、2、3、4……等数字。每一个亚类可再分为亚亚类,仍用1、2、3、4……编号。每一个酶的分类编号由4个数字组成,数字间由“·”隔开。第一个数字指明该酶属于6个大类中的哪一类;第二个数字指出该酶属于哪一个亚类;第三个数字指出该酶属于哪一个亚亚类;第四个数字则表明该酶在亚亚类中的排号。编号之前冠以EC。例如:EC1.1.1表示氧化还原酶。

表1-4-3 六大类酶的分类及特征 +hB5B5r1xAVc9L/BkoBv6bcBikEGahCDdV+/2CIxDv7+TSyfdsc5EWHFXQ7s1Mv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