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在西方原指风俗和习惯,后引申为规则、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
2.我国的“道”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或规则,“德”则是对“道”的认识和把握。
3.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4.道德的特点: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随着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属于社会上层建筑领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5.道德的分类: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如表1-1-1所示:
表1-1-1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例1.1.1·单选题】 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正确的是( )。 [2014年5月真题]
A.在内容上没有交叉
B.在最终目的上没有一致性
C.在实践上是相互支撑的
D.在适用范围上完全一致
【答案】 C
【解析】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首先表现在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上,即目的相同;其次表现在内容的趋同上。在实践上,道德与法律是相互支撑的,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
【例1.1.2·单选题】 道德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道德调节能够弥补法律调节的不足,其意思是说( )。 [2016年11月真题]
A.道德调节无所不能,法律调节多有局限性
B.“吃软不吃硬”是人的心理特点,所以道德调节更有效
C.道德比法律的适用范围广泛,调节具有事前性
D.道德存在的历史比法律更久远
【答案】 C
【解析】 道德调节和法律调节是管理国家社会生活的两种重要手段,道德能够弥补法律的不足。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在调节主体上,法律通过国家司法部门强制执行,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调节的主体比法律广泛;在调节方式上,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性特点,道德调节具有明显的自觉性、事前性特点。
【例1.1.3·单选题】 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2016年5月真题]
A.建设法制社会,需要弱化道德同时强化法律
B.虽然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但二者的目标截然不同
C.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
D.在调节范围上,法律的适用范围比道德广
【答案】 C
【解析】 道德与法律关系: ① 自从国家产生以来,道德与法律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 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③ 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此外,在调节范围上,道德的适用范围更广。
【例1.1.4·单选题】 与法律相比,道德( )。 [2015年11月真题]
A.产生的时间晚
B.比法律的适用范围广
C.内容上显得十分笼统
D.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答案】 B
【解析】 道德比法律产生的时间要早,内容相对稳定,道德的评价有一个可以衡量的客观标准。所以只有B项正确。
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意识活动。道德评价具有扩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例1.1.5·单选题】 属于道德评价范畴的是( )。 [2016年11月真题]
A.高低
B.大小
C.美丑
D.松紧
【答案】 C
【解析】 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高低、大小、松紧都是对客观属性的描述,而对“美丑”的判断属于道德评价的范畴。
1.职业: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所从事的承担特定社会责任,具有某种专门业务活动的、相对稳定的工作,是人们谋生的基本手段和基本方式。
2.职业的本质是承担特定的社会责任。
3.职业的特点:是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机统一;分工日趋精细化和专业化。
4.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的产物,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5.职业道德的特点:是职业或行业范围内的特殊要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职业活动的产物;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素如表1-1-2所示:
表1-1-2 职业道德基本要素
【例1.1.6·多选题】 关于职业责任,正确的说法包括( )。 [2015年5月真题]
A.职业责任属于道德范畴,而不属于法律范畴
B.凡是社会职业,都有明确的职业责任规定
C.只有明文规定的职业责任,才必须履行
D.职业责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答案】 BD
【解析】 职业责任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它包括人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职业责任的特点: ① 职业责任具有明确的规定性; ② 职业责任与物质利益存在直接关系; ③ 职业责任具有法律及其纪律的强制性。
职业道德的特征:鲜明的行业性;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一定的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利益相关性。
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如表1-1-3所示:
表1-1-3 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
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有利于调整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我国职业道德萌芽于原始社会,在奴隶社会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于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职业道德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我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有: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
1.奴隶社会的职业道德要求从业者各尽其职,各安其分。
2.封建社会出现了行会,制定了约束职业行为的规范,同时承担区域安全和保护职业活动的社会责任。这一时期的职业道德核心内容为:禁欲、勤奋、敬业、互助等。
3.工业革命促进了行会的进一步发展,行会的职能得以加强。
4.伴随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新教伦理为核心的资本主义职业精神逐渐确立起来,把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视为“上帝”的要求。
5.新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企业内部组织的变革。新的管理思想极大地丰富了职业道德的内容,培育了职业道德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6.如今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社会责任至上;敬业;诚信;创新。
7.当代西方发达国家重视道德立法工作,其中以美国《从政职业法》和英国《荣誉法典》最为典型。
8.西方发达国家还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实行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
(1)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3)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
(4)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1.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
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