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简答题

1.简述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以及克服矛盾的途径。 [武汉大学2015年研]

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以一定的手段、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则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

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以自觉能动的活动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就是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是当直接的客观现实无法满足主体的需要,人对客观世界的不满足,鲜明地体现着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实然与应然的矛盾。

(2)克服矛盾的途径

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来看,克服矛盾的途径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来实现。

①主体对象化

主体对象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就是主体客体化或对象化。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对象化的结果。

②客体非对象化

客体非对象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客体向主体的渗透和转化就是客体主体化。

③二者双向运动

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们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这种运动形式是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和主体对客体的超越性的生动表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2.简述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武汉大学2015年研]

答: (1)社会发展规律的含义

社会发展规律是指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关系,人们活动的每一个结果以及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具有历史必然性。这种历史必然性对人类历史行程的根本制约,使历史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

(2)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社会发展规律主要包括: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其特点有:

①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

社会规律的重复性不等于历史事件的重复性,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是独一无二的,但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偶然性使历史事件各具特色,不可重复。规律重复的是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历史的规律性正是由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中体现出来的。

②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由各具特点又相互联系的不同历史阶段构成,每个历史形态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规律总是具体地依存于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关系和客观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内容和表现形式。

③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复性和常规性

整个社会结构都建立在经济结构的基础上,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状况决定。因此,根据生产关系是生产力作用的结果,我们就能看出社会发展的规律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历史规律会反复发生作用,而成为一种常规现象。

④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

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人们出于生存发展需要的目的,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需求。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斗争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阶级关系,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具体的历史主体以一定的方式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来活动。当一个社会的发展显示出多种可能途径时,则取决于这个民族的自觉选择,取决于民族内部不同阶级或集团实践力量的对比。

3.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 [中山大学2015年研]

答: “人是万物的尺度”由普罗泰戈拉提出,是哲学上影响深远的著名命题。

(1)概述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指事物是对每个人所呈现的样子,事物是每个人所感知的样子。

(2)内容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主要是指单个的人,也可以指一类人。普罗泰戈拉认为衡量事物的尺度是单个人的个体感觉。

(3)评价

“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反对“神是万物尺度”的神话传统和人是自然产物的自然哲学传统,把神、物、人的关系颠倒过来,使人成为衡量存在的标准、主宰万物的力量,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典型命题,对于破除外在的限制与束缚,启发人们重视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4.普罗提诺的“流溢说”。 [中山大学2015年研]

答: “流溢说”是古希腊晚期哲学家普罗提诺哲学的重要概念,用以说明“一”生万物的方式。

(1)概念

“流溢说”是指“一”不动地产生其他本体的生成过程。从肯定方面讲,“一”是绝对的同一体,是单纯而单一的神本身和善本身,是存在物的最高原则和终极原因,是完满自足的源泉。“一”因完满而流溢,因流溢而产生一切。

(2)内容

①“一”的生成并不是主动的创造,创造是一种外在的活动,“一”是完满自足的。

②“一”由于自身充盈,自然要溢出,但流溢无损于自身的完满。“一”的生成是完善的本性所在,自满自足、产生外物又无损于自身。

a.“一”先流溢出“理智”。“理智”是“一”唯一的直接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b.“理智”能够流溢,流出的影像是“灵魂”。灵魂是能动的、不朽的,可以轮回,可以流溢。

c.灵魂的流溢物是可感世界。可感事物有形式和质料两个方面。形式是存在于理智之中的理念形式的影像,质料本身是独立存在、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漆黑的混沌。

(3)评价

普罗提诺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改造,将分有、摹仿变成流溢,把柏拉图的客观理念理智化、理性思辨神秘化,创立以神秘主义为本质特征的新柏拉图主义。流溢说虽然有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但它不仅用内在的流溢关系解决了柏拉图因分有或摹仿而遭遇的难题,而且从根本上改变早期希腊哲学的“生成补偿”观念。

5.托马斯·阿奎那的“共相”问题。 [中山大学2015年研]

答: 托马斯·阿奎那把共相或一般概念看作独立的客观实体,其共相学说被称为温和实在论。托马斯·阿奎那将辩证法引入共相问题的讨论中,将共相和形式与质料、理智活动的性质与过程等问题联系起来,历史地、辩证地说明共相的性质与特点。他提出共相分别先于、寓于和后于个别事物的观点。

(1)内容

①共相作为理念或形式,是上帝据以创造世界万物的原型。共相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于上帝的理性之中。

②当世界被创造之后,共相作为事物的形式或本质不可能脱离可感事物而存在。共相寓于个别事物之中。

③共相作为普遍概念,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是理智的抽象结果。共相后于个别事物而存在于人的理性之中。

(2)评价

托马斯·阿奎那把柏拉图的理念论、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以及安瑟尔谟的极端实在论、阿伯拉尔的温和唯名论等观点巧妙地调和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共相”学说。

①坚持实在论者关于共相比个别事物更加真实、更加实在的观点。

②承认唯名论者关于共相在现实世界中只能寓于可感事物而存在的观点,具有极强的理论解释力。

6.如何理解黑格尔的“真理是全体”? [中山大学2015年研]

答: 黑格尔批判了近代西方哲学认识论优先的原则,反对独断论、怀疑论与折中主义,认为真理不是对个别事实的简单判断,哲学的真理是科学,“真理是全体”。

(1)概述

“真理”是指通过目的的实现而达到的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他认为真理是“客观性与概念相符合”,真理是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历史上后起的体系要比先前的体系更加高级,这些体系都是真理的一个环节。

(2)特点

①真理是全体,概念本身是一个整体,客观性在没有达到与概念符合之前是零星的、分散的、片面的,不能视为真理。

②真理的整体性决定它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层次和矛盾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具体的,具有“自己运动”的冲力,抽象的东西不能视为真理。

③动力使真理成为一个不断发展运动的历史过程,从“自在”到“自为”并最终抵达“自在自为”,静止僵化的东西不能视为真理。

(3)评价

黑格尔建立起以“真理是全体”为基础的集大成认识论体系。他承认康德的先验统觉原理正确地说出一切意识的本性,肯定费希特的功绩是从主体的能动作用中引申出逻辑范畴的系统,肯定谢林看到真理是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认为这是哲学思维唯一正确的出发点。

7.巴门尼德关于“存在”的思想。 [河北大学2014年研]

答: (1)思想来源

巴门尼德关于“存在”的思想来源于克塞诺芬尼的不变不动、独一无二和不生不灭的“神”的哲学概念;虽然两者都表示“不变的一”,但“存在”概念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思辨性,更适用于理性论辩,他关于“存在”的学说包含着我们在早期希腊哲学典籍中可以见到的最缜密的哲学论辩。

(2)基本内容

①“存在”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时间和空间中的实在,并且有固定的形体,是滚圆的球体。“非存在”是一切处于运动流变之中的事物。

②巴门尼德认为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根本区别。面对这个根本性问题,巴门尼德明确指出了“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之间的分歧:

a.存在物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遵循真理。

b.存在物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不存在物你是既不能认识,也不能说出的。

(3)性质

①“存在”既不产生、也不消灭。“它没有过去和未来,因为它整个在现在,作为完整、统一、联系的(连续的)东西。”

②“存在”是“一”。它没有部分,不可分割,其意义包括两个方面:连续的一和整体的一;“存在”是不变的其意义也包括两个方面:不生不灭和静止不动。总的来说,存在是不动的一。

③“存在”是不变不动的。“存在物是不动的,被巨大的锁链捆着,它是同一的,永远在同一个地方,居留在自身之内。”

④“存在”虽然是无始无终的,但是它却不是无边际的或无定形的,强大的必然性从四面八方围绕着它。巴门尼德认为“存在”在各方面都是锁闭的,“好像一个滚圆的球形”,从中心到球面上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8.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思想及其意义。 [河北大学2014年研]

答: (1)主要思想

①结论的得出

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把“清楚分明”的理性确立为判定真理的唯一标准。他首先对感觉进行了怀疑。但他又认为,虽然我们可以对一切存在物进行怀疑,但“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却是不可怀疑的。因为即使对“我在怀疑”进行怀疑,仍然证明了“我在怀疑”。怀疑就是思想,思想必然就会有一个思想者即“我”存在,这样笛卡尔就从他的普遍怀疑中引出了再也不可怀疑的第一原理,即“我思故我在”。

②哲学的绝对起点

这个命题有两个部分:“我思”和“我在”。“我思”指思想活动,包括一切意识活动,不管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或是情感的。而“我”是指一个思想的主体。思想是“我”的一种本质属性,“我”思想多久,就存在多久,“我”只要停止思想,自身也就不复存在了。笛卡尔把思维的“我”确立为哲学的绝对起点,表现了近代哲学中自我意识的觉醒。

③本质与实体

笛卡尔说,思想的主体和反思的主体是同一个主体,主体就是实体。“我思”和“我在”之“我”是同一个实体。“我思故我在”中的“故”表示的不是两个实体之问的因果关系,而是本质和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从逻辑上说,“故”也不表示从已知到未知的推理。“我思”是该实体的本质,“我在”是该实体的存在。笛卡尔认为,人们只能通过属性来认识实体,每一个实体都有一个特殊的属性,这就是它的本质。从自我的思想活动,我们可以得到自我必然存在的结论。就是说,“自我”是一个这样的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只是思想”。

(2)意义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这一理论被视为他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又作为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从而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他以此为根基构建起整个形而上学体系。笛卡尔承认“存在”不是通过三段论法从思维中推出来的,只不过通过直觉的活动承认一个简单的给与的事实。由此可见,唯理论哲学在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某种理智直观之上的,这种直观往往又被看作是一种内在的“经验”。

9.卢梭的契约论思想。 [河北大学2014年研]

答: 卢梭的契约论思想集中体现在1762出版的《社会契约论》一书中。

(1)社会契约

社会契约不是在进入社会之前的自然状态中制定的,而是在社会中制定的。人们两次制定契约:第一次是在不平等的情况下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国家政权,其结果是加深了社会的不平等;第二次是在平等的条件下制定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够保障人们自由和平等的国家政权。只有第二次制定的契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契约,即,社会的全体成员在平等的条件下的自由选择。

(2)权利的转让

社会契约的核心是权利的转让。在转让什么、转让给谁等关键问题上,卢梭认为一切人把一切权利转让给一切人。卢梭说,只有这种转让才是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把自己奉献给任何一个人,反而从所有订约者那里获得了与自己转让给他们同样多的权利,并没有失去自由的权利,却反而得到了更多的东西,那就是,自由权不会被任何人的权利剥夺。

(3)公意

“公意”是一个社会的一切人(公民)的共同意志,“众意”则只是个别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它们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卢梭认为,不平等发展到极端必将导致新的平等,奴隶将变成主人,暴君必将被推翻,问题只在于要找到一种社会形式来保障每一个人天赋的自由权利。于是卢梭提出“公意”作为新的社会契约的基础。通常认为民主制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其实这在卢梭看来只是“众意”的原则,这条原则的基础和前提应当是“公意”。所以新的社会契约就是每个人把自己的自由交给了一切人,而他交出去的自由又从每个别人那里收回了。

(4)政治主张

卢梭反对洛克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观点,认为既然人民是相互在订立契约而不是与政府部门订立契约,那么所有公民的立法权是唯一的主权,它只受自身的制约,行政权和司法权不能制约它,而只是它行使自身权力的工具而已。所以卢梭主张主权在民,权力不可分割,也不可由别人代表。因而他反对君主立宪制,鼓吹民主共和制,认为执政者只是公仆而不是主人,可以随时撤换。

(5)评价

卢梭意识到民主共和制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行的,他也承认中等国家比较适合于君主立宪制,大国则适合于君主专制。但卢梭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着眼于人类自我完善化的可能性。在他看来,只有民主共和制这种形式的社会契约才有可能保证每个人的自由,这种自由已不再是自然状态中原始的自由平等,而是法律上的平等,每个人服从法律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这种社会理想成为了法国革命的直接纲领和战斗旗帜,这种理想的资产阶级性质是非常明显的。

10.笛卡尔的方法论原则。 [四川大学2014年研]

答: 笛卡尔从几何学和代数学的优缺点总结出四条方法论原则,分别是:

(1)不要把任何事物看成是真的,除非对它已经认识清楚了。

(2)要用逐步分析的方法系统地解决问题。

(3)思考时,由简到繁。

(4)要彻底复查一切,做到确实无遗漏。

在四条规则中,作者指出了三种具体的方法:怀疑、分析、演绎和列举推理的方法。笛卡尔尤为主张普遍怀疑,认为一切都值得怀疑,只有怀疑者本身不可怀疑,从而得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公式。这四条规则没有感觉经验的地位,都是理性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11.四因说。 [四川大学2014年研;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 “四因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存在的原因的著名学说。

(1)前提

亚里士多德认为从客观事物中为实体概念找到它的具体根据是必要的。不仅要说明实体是什么,而且要说明实体为什么是实体。因此他提出“四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以说明实体产生的原因。

(2)内容

①质料作为实体的“载体”是最基本的实体,但作为最基本的实体必然具有其独特的形式,即质料和形式都是实体。形式相比于质料更是实体,因为是形式把没有确定形状的质料聚集在一起,构成一个有定形的实体,所以真正的实体是形式。

②形式与质料是相对的。对于低一级的事物是形式的东西,对于高一级的事物则是质料。整个宇宙形成一个从质料到形式交替上升的统一序列,高一级事物不仅构成低一级事物的形式,而且也是推动或吸引低一级事物向自己发展和上升的动力和目的。这个序列的最下端就是没有任何形式的“纯质料”,它相当于“非存在”;序列的最顶端是不再构成质料的“纯形式”或“形式的形式”。这个“纯形式”是一切事物追求的终极目的,也是推动一切事物向其发展运动的“第一推动者”,它自身不动而推动万物,因此是“不动的推动者”,又称为“神”。

③形式和质料的结合方式,亚里士多德诉之于目的论。自然本身同人工物一样,也含有目的因。在由自然产生的事物中,这目的就表现为质料对形式的追求、趋向,但不是质料主动追求,而是形式给质料赋形,使自己在质料中实现出来。因此对于自然产生的东西,形式就是目的,质料是被动的可能性,形式是主动的现实性。形式不是抽象僵化的形式,而是能动的活动。

(3)关系

①在人造物中,“四因”彼此区别。

②在自然物中,动力因和目的因都是形式因,三者合一。“四因”就只有形式因与质料因这两个最基本的原因。形式因规定事物的本质,包含着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目的,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质料因是消极的、被动的和被决定的因素。

12.奥古斯丁对世界恶的解释。 [四川大学2014年研]

答: 奥古斯丁是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神正论和意志自由说解释了人间恶的存在。

(1)恶的定义

在奥古斯丁看来,因为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由全知全能的上帝创造的,所以都是善的,全知全能的上帝绝不会创造出任何一个恶的事物。他将恶定义为“背离本性,趋向于非存在……倾向于存在的中断。”“趋向于非存在”不等于非存在,该定义没有简单地将恶变为虚幻影像,而是肯定了恶在上帝创造的世界里占据不可否定的位置。在世界这一存在的等级体系中低一级事物是相对于高一级事物的非存在,高一级事物是低一级事物存在的根据。如果放弃这一根据,趋向比它低级的事物,这就是趋向非存在,表现出恶的性质。

(2)恶的分类

他把一切被称作恶的东西分为三类:“物理的恶”“认识的恶”“伦理的恶”。但是奥古斯丁认为“伦理的恶”才称得上罪恶,也是他关心的主题。他说,罪恶是“人的意志的反面,无视责任,湎于有害的东西”。意志是灵魂的活动,其正当目标应是高于灵魂的上帝;当意志追求低于灵魂的身体时,造成秩序的颠倒,产生伦理的恶。就是说,邪恶意志不是由一个外部动力所造成的,邪恶意志的原因在于意志内部的缺陷,即人类意志自身的不完善性。或者说,罪恶不是上帝的创造,而产生于人类意志的缺陷。

13.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对理念论的反思。 [四川大学2014年研]

答: 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对理念论的反思主要表现在对分有说和模仿说的疑问,主要包含三个问题。

(1)和可感事物分离的理念世界的范围问题?

(2)可感个体事物如何分有同名理念?

(3)能否认识分离的理念?

通过对理念论的反思,柏拉图指出理念和可感事物之间并不是彻底对应关系,理念世界的范围比可感事物世界小得多;分有说和模仿说是无法解释理念和事物的结合,可感事物分有同名理念的结果势必破坏被分有的理念的单一性和完整性;从认识论上看,分离的理念是无法认识的。从柏拉图的反思和批判中,似乎指出理念论难以成立,但他并未放弃理念论。

14.康德如何证明形而上学的可能的? [四川大学2014年研]

答: “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是康德哲学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康德要完成重建形而上学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对理性自身的认识能力进行批判,摧毁旧的形而上学的大厦,为未来的形而上学清除障碍。

(1)问题的提出

它作为《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天综合判断何以成为可能”的一部分,而“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问题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问题:传统形而上学作为人类禀赋何以可能?未来形而上学作为科学何以可能?这些都是先验哲学的任务,在理论哲学中回答了形而上学作为科学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在实践哲学中回答了道德形而上学的部分。

(2)解决的思路

康德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科学的形而上学”主要是对一切科学知识及其对象的最终根据的必然性、综合性说明;只能从“建立知识与对象的活动”中寻求知识与对象的最终根据,去建立关于一切知识及其对象的最终根据的科学——形而上学;科学知识及其对象的最终根据就是认识活动的先天形式以及作为认识活动的先天形式合理运用的最根本条件的自在之物。

15.洛克的经验论 [西北政法大学2014年研]

答: 洛克的经验论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对天赋观念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

认为人的知识并非来源于天赋观念,而是来自于经验。提出“白板说”。人的心灵就像一块白板一样,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通过经验在上面印上痕迹和记号,便形成了后天的知识和观念。

(2)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经验包括对外的感觉和对内的反省两个方面。

感觉的对象是外界事物,反省的对象是内在的心理活动。洛克坚持了反映论的基本原则,认为在心灵有感觉时才会有观念发生,在感觉和反省的关系上,他主张只有当感觉发动而产生了心理活动时才会有反省。

(3)一切观念来源于经验。

经验是对外部事物的感觉和对内部心理活动的反省,它们在心灵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观念。观念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4)知识是理智对于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的一种知觉,即对两个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

观念之间有同和异、关系、共存或必然联系、实在的此存在四种关系,理智根据这四种关系来组合知识。知识有三个等级,它们从高到低排列为直观的知识、证明的知识和感觉的知识。知识的实在性标准是观念与事物真相的契合,一切简单观念都是与事物符合一致的,除了实体观念外,一切复杂观念都是与自身相契合的。人类知识的范围是非常狭窄的。

16.柏拉图的两个世界 [西北政法大学2014年研]

答: 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这是其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1)从本体论来的角度看:柏拉图认为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生灭变化中,而生灭变化的事物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现象,现象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事物世界之外,一定存在着另一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即理念世界。

(2)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两个世界一个是可感的对象,一个是可知的对象,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是不同的。柏拉图通过日喻、线喻和洞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目的是要人们去关注事物之外的那个单一、绝对、不动、永恒的理念,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事物的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的世界可知而不可感。

17.简述托马斯对于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 [中山大学2013年研]

答: 托马斯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托马斯对于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

(1)事物的不断变化

万物都在运动。运动是一个事实,究其原因,一事物运动的原因在于另一事物的推动,每一推动者又被其他事物所推动,由此构成了运动的系列。这个运动的系列最初必然有一个不动的推动者,他启动了整个系列,自己却不被任何东西的推动,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2)因果必然性

每一个事物都以一个先在的事物为推动因,由此上溯,必然有一个终极的动力因。追循原因的根本,就可以找到第一个因,因为一个序列如果没有一个开端,就不会有中间和终端,这个终极动力因就是上帝。

(3)可能与必然性

所有的事物都处于变化中,每一个事物都依靠别的事物才可能存在。最终必定有一个事物不依靠任何其他事物存在,这个必然存在的终极原因就是上帝。这一推断包括两步:①由可能存在推导必然存在;②由事物的必然存在推导自因的必然存在。

(4)最完美的存在

世界上一切事物在不同程度上是美好的,比较完善的事物是低一级事物的原因,最完善的事物是其他事物不断完善的终极原因,所以必定有一个最完善的事物存在,那就是上帝。这一推断包括两步:①证明有一个最完善的东西的存在;②证明这个最完善的东西是其他事物完善性的原因。

(5)自然的秩序性

一切事物的活动都有一个目的,是有计划的,它们总是遵循可以达到最佳后果的同一条路线活动。所以,必然存在一个智慧者指导自然物朝向他们的目的活动,这个存在者就是上帝。

18.如何理解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 [中山大学2013年研]

答: “存在即被感知”源自英国(爱尔兰)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贝克莱的代表作《人类知识原理》。

(1)基本含义

“存在即被感知”是指一切物体的存在都离不开感知它们的心灵或者说存在于心灵之中。他强调人的感觉经验,认为一个事物的存在不是因为它存在着,而是因为你感觉到了它。这种观点把人的感觉放在客观事物之上,认为感觉第一,万物来自感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评价

贝克莱的哲学理论属于经验主义哲学。他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正在经验着的人的一种机能,物理对象只不过是我们一起经验到的感觉的累积,习惯的力量把它们联合在我们心中,经验世界就是感觉的总和。这是第一次用感觉的联合解释纯心理过程,贝克莱继续发展了经验主义中的联想主义传统。

19.试从潜能与现实的关系出发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论和质料与形式的实体观。 [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研]

答: (1)潜能与现实的关系

“潜能”是指事物的潜在状态,“现实”是指事物的“实现”状态。亚里士多德提出潜能与现实的学说,以说明万物生成的根据,他认为任何实体或个别事物都处于从潜在状态到现实的运动过程中。潜能与实现是不可截然分开的,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潜能之所以为潜能,仅在于它还没有实现或完成。

(2)亚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论和质料与形式的实体观

①四因理论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四因说”,“四因说”是对古希腊各种本原学说的一种理论概括,认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四种,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a.质料因,是指“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部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

b.形式因,是指事物的“原型亦即表达出本质的定义”。

c.动力因,是指“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

d.目的因,是指事物“最善的终结”。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造物中,“四因”是彼此区别的,而在自然物中,动力因和目的因都可以归结为形式因。因此,“四因”可以归结为形式因与质料因这两种最基本的原因。

②形式与质料的关系

a.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包含着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因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质料则是消极的、被动的和被决定的因素。形式把尚未确定形状的质料聚集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有定型的个别实体。因此,真正的实体就是形式。

b.事物的形式和质料又是相对的。对于低一级的事物是形式的东西,对于高一级的事物则是质料,以此类推,整个宇宙就形成了一个从质料到形式交替上升的统一序列,高一级事物不仅构成了低一级事物的形式,而且也是推动或吸引低一级事物向自己发展和上升的动力和目的。

(3)分析

①亚里士多德认为,潜能与实现的关系是对应于质料与形式的关系的,任何事物都是由质料与形式共同组成的,当质料尚未获得该事物的一定形式时,它就是处于潜在状态的事物,只有当它获得了这种确定形式之后,才成为现实的事物。

②实体的生成过程就是从潜能向实现的转化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就是运动,运动既不同于单纯的潜能,也不同于完全的实现,但是作为实现的形式正是吸引作为潜能的质料向自身运动的动力。质料是能被推动者,形式则是被推动者,正是后者吸引或推动着前者运动起来,因此运动是属于实现或形式一方的。运动是正在进行的实现过程,现实则是已经完成了的运动结果。

③实现或现实既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也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过程。现实不仅是引起运动的动力,而且也是运动所要实现的目的。当潜能通过完全的实现过程而成为现实时,运动也就达到了它的目的。

20.请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比较霍布斯、卢梭和洛克的异同。 [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研]

答: (1)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内容

①作为自然法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霍布斯的国家理论是从一种假想的“自然状态”出发的,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的这种自然状态中,人们都依据自然法而享有各种天赋的自然权利,每个人都只受自己的自然法则或“利己心”的支配。

②自然法的第一条原则是:用一切手段来寻求和平与自卫;由此推出的第二条原则就是:为了和平与自卫,人们宁愿放弃对一切事物的权利。前者造成了一种“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后者则达成了一种社会契约,最终导致了国家和法律的产生。

③霍布斯强调,社会契约的订立是为了使人们免于相互残杀,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而把自己的全部权利转让给一个“第三者”的个人或议会,这个“第三者”体现着全体订约者的人格,并对他们进行治理,这样就产生了国家。由于这个“第三者”没有参与契约的订立,因此他不受契约的约束,他做任何事情都不存在违法的问题。另一方面,“第三者”的权力是订约者自愿地赋予他的,服从他就是服从订约者自己,人们也不能违背诺言而从他那里收回权力,所以他的权力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是绝对的。

(2)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内容

①卢梭认为,不平等发展到极端必将导致新的平等,奴隶将变成主人,暴君必将被推翻,问题只在于要找到一种社会形式来保障每一个人的天赋的自由权利,而不只是保护多数人的权利,更不是保护少数人的权利。因此,卢梭提出了“公意”来作为新的社会契约的基础。

②“公意”不同于“众意”,它是一个社会的一切人(公民)的共同意志,“众意”则只是个别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它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卢梭主张主权在民,权力不可分割,也不可由别人代表,因而他反对君主立宪制,鼓吹民主共和制,认为执政者只是公仆而不是主人,应当可以随时撤换。

(3)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内容

①洛克认为,人们在组成国家之前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这种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和平等状态,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善意和友爱。

②“自然状态”中的每个人都天然享有各种“自然权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身安全和私有财产权。但是,这种“自然状态”本身却还不能为人的自然权利提供可靠保障,自然权利如果没有一定的法规,其是可能遭到侵害的,为了进一步保障“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人们出于理性的考虑而放弃了在自然状态下由自己执行裁决的权利,通过契约的方式共同将裁决权交给一个委托人,以此结成政治社会,组成了国家和政府。

③当政府违背了人们订立契约的目的,对人民的人生和财产形成威胁时,人民就不应该像霍布斯所说的那样只能逆来顺受,而是有权利起来推翻政府,重建能够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新政府。洛克还强调,政府首脑只不过是人民的自然权利的托管人,人们在订立契约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自然权利,这些权利,尤其是私有财产权是不可剥夺和不可侵犯的。

(4)比较

①相同点

三者都认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各自公民让出的权利,都把国家看作是人们订立契约的产物。其积极意义在于,以“社会契约论”来说明国家起源,在理论上说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合理性来对抗封建神学的“君权神授论”。但他们论述的人则都是抽象的人,离开了人所具体生活的社会历史环境去谈论人,这说明三者的国家起源说有着自身的不足之处,因而也不能科学地说明国家的起源问题。

②不同点

a.三者虽然都认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各自公民让出的权利,但在让出权利多少上存在着不同。

第一,霍布斯认为,权利的出让就是契约。人们把所有的权利都让给一个人格,代表这个人格行使权力的就是国家元首,他拥有强大的权力。

第二,卢梭认为,社会契约应当源于人民的自由意志,它的目的也是为了完全保障订约者的自由、平等和财富。社会契约的要旨是人人把自己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整个共同体,而不是一个人或一些人,这种转让的条件对于每个人是同样的,每个人都没有把自己奉献给任何个人,反而从所有订约者那里获得了自己转让给他们同样的权力,因而每个订约者在订约后仍然是自由的、平等的。

第三,洛克认为,人们让出的仅是财产纠纷的仲裁权,其他的基本权利则没有转让,因而是应当受到国家保护的。

b.三者面对暴政时的反抗精神有所不同。

第一,霍布斯认为,国家元首不是订立契约的一方,因而不受契约的限制,同时他又是集全部权力于一身的人,因此即使君主暴政,人民也不能违背诺言而推翻他的统治。他主张君主专制。

第二,洛克认为执政者也是签约一方,因而必须忠心履行契约,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按大多数人的意志行事。如果执政者违背了社会契约,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志时,人们就可以反抗他,推翻他的统治。他主张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

第三,卢梭则认为在专制政体下签订的契约是富人诱骗穷人签订的,人民用暴力手段推翻专制政体,推翻暴政是合理的。他主张民主共和。卢梭的思想是三者中最富有革命反抗精神的思想。

21.为什么说是笛卡尔奠定了近代哲学的思想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研]

答: 笛卡尔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他建立了近代哲学的第一个体系。他以“普遍数学”为方法论,按照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论规则,把“自我”作为第一原则,建立了“明白清楚”的真理的内在标准,一步步地推导出关于心灵、上帝和物质的确定知识。他的哲学体系像数学的公理体系一样,有简洁、严格与和谐之美。他的天赋观念论、理智至上的立场,以及身心二元论都表现了唯理论的基本特征,对后来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普遍数学

①笛卡尔坚持统一的科学观,所有科学门类都统一于哲学。同时,科学的统一性不在研究对象,而在于方法,哲学首先要研究科学方法。他认为数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一般方法,称科学的方法为“普遍数学”。普遍数学把数学最一般的特征运用到其他学科。数学的一般特征有二:“度量”和“顺序”,这两个特征在运用于更大范围时,需要从哲学上加以界定,使他们获得更普遍的意义。

②科学研究的顺序有两种:一是从简单到复杂的综合,一是从复杂到简单的分析。在数学中,研究对象是同质的,这两种方法是可逆的。但在形而上学关于因果关系的研究中,终极原因是无限的上帝,被造的事物是有限的,原因和结果是不同质的,处于不同系列,因此,形而上学不能诉诸无限的第一原因,从中推导出所有结果,而需要找到一个确定无疑的简单的出发点,由此建构出关于原因和结果的知识。总之,形而上学的方法首先是分析,寻找确定的第一原则,然后再运用综合,从第一原则推导出确定的结论。

(2)方法论原则

按照先分析后综合的顺序,笛卡尔建立起四条方法论的规则,这四条规则都没有经验感觉的地位,分析和综合都是理性的方法。

①决不接受我没有确定为真的东西。说明分析的必要性,是指出分析的目的是找到无可怀疑的、确定的“阿基米德点”。

②把每一个考察的难题分析为细小部分,直到可以适当地、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说明分析是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分析的结果要尽可能细致,细致到可以加以满意地解决的程度为止。

③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逐渐地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是指综合的过程,从分析的结果出发,由简单的、确定的真理一步步推导到复杂的道理。

④把一切情况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是指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不能半途而废,分析要彻底,综合也要全面,才能达到完全的真理

(3)“普遍怀疑”与“我思故我在”

①“普遍怀疑”

a.笛卡尔认为,现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不可靠的,因为它们建立在不可靠的基础之上。为了重建知识,必须找到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笛卡尔的打击策略是怀疑的方法,凡是不能通过怀疑的推敲的原则,都要被排除在知识的基础之外。

b.笛卡尔的怀疑是普遍的,被怀疑的对象与梦境事物有关,人们一般认为不可疑的确定性,都在怀疑之列:

第一,周围世界是感知到的现象。笛卡尔认为感觉是不可靠的,周围世界是可疑的,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

第二,我们对自己身体活动的感觉好像是确定无疑的。但是,我们在梦中对自身亦有感觉,我们不知道如何区别梦中的感觉和清醒的感觉,因此,我们关于自己身体活动的知识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

第三,数学观念是简单的,因而是清楚、明白的,好像是不会有错的,但是,笛卡尔指出,数学是我们思想的对象,但思想的对象是可以怀疑的,所以我们无法肯定数学的观念是清楚明白、确定无疑的。未经哲学的论证,自身基础不稳的数学不能成为知识的第一原则。

②“我思故我在”

a.笛卡尔认为,思想可以怀疑外在对象,也可以怀疑思想之内的对象,但却不能怀疑自身。思想自身是思想的活动,当思想在怀疑时,思想可以怀疑思想的一切对象和内容,但却不能怀疑“我在怀疑”,否则怀疑就无法进行。并且,怀疑活动一定要有一个怀疑的主体,“我”就是怀疑活动的主体。这样,由于想到我在怀疑,可以确定地知道作为怀疑主体的“我”是存在的。笛卡尔由这一分析得出了一个普遍的结论:“我思故我在”。

b.这个命题有两个部分:“我思”和“我在”。

第一,“我思”是指思想活动,包括一切意识活动,不管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或是情感的,都属于“我思”,它是以意识活动为对象的自我意识,即反思的意识。一切思想活动的核心是对这些活动的自我反思。

第二,思想的主体和反思的主体是同一个主体,主体就是实体。“我思”和“我在”之“我”是同一个实体。“我思故我在”中的“故”表示的不是两个实体之问的因果关系,而是本质和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从逻辑上说,“故”也不表示从已知到未知的推理。“我思”是该实体的本质,“我在”是该实体的存在。笛卡尔认为,人们只能通过属性来认识实体,每一个实体都有一个特殊的属性,这就是它的本质。从自我的思想活动,我们可以得到自我必然存在的结论。

(4)真理的标准

①“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哲学的出发点。这个命题的意义在于确定了自我是一个思想实体,但它并没有告诉我们思想的具体内容。笛卡尔诉诸他已确立的第一原则,认为,“自我”观念本身就是一个标准,一切像“自我”那样自明的观念都是真观念,即我们极清楚、极明白地想到的东西都是真的。

②这一规则的建立是笛卡尔的方法的转折点,使得他能够从分析过渡到综合,使得他能够用这个标准衡量那些复杂的对象。按照这个标准,那些在分析的步骤中被怀疑的观念重新被确定为真观念。

③笛卡尔把所有的观念分为三类:天赋的、外来的、虚构的。这是按照观念的不同来源而做出的区分。虚构的观念是思想自己制造出来的,天赋的和外来的观念都是由思想以外的原因所造成的。因此,上述三种观念可合并为两种:思想自己制造出来的和由外部原因造成的。笛卡尔证明了,思想自己制造出来的观念是不真实的,而在外部原因所造成的观念中,有一些是真实的,有一些是不真实的。

(5)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①笛卡尔认为,“上帝”的观念具有无限的完满性,“自我”的观念只有有限的完满性,从“自我”的有限性不可能产生关于“上帝”的无限性,因为原因的现实性不可能小于结果的现实性。根据这样的因果观,“无限完满性”的观念只能是“无限完满性”的现实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必定有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存在,他把关于自身的观念赋予人类,产生出关于“上帝”的天赋观念。

②从“我思故我在”到“上帝存在”完成了两个不同性质对象的系列之间的“跳跃”。“我思”是单纯的思想原则,“上帝”是实在的原因。从思想的第一原则到论证上帝存在的过程建立了从思想到实在的过渡。从上帝这个真实世界的首要原因出发,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确定性也就有了保证。

(6)“广延”的观念

①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有三个标志:来自上帝、明白清楚、与实在相符合。而“上帝”的观念具有这三个标志。除此以外,我们关于广延的观念也是天赋的,因为它也有这三个标志。

②广延是指某一形状本身。广延的观念是上帝在我们的心灵中造成的。这就保证了我们关于广延的观念能够与外部事物相符合。

③一切外物的本质不是它们的可感性质,而是与我们的天赋观念相符合的广延。不同的实体有不同的属性,实体的存在要通过它的本质属性来证明。根据这个原则,广延属于一个与心灵实体不同的实体,这个以广延为它的本质属性的实体就是物质。

(7)心物二元论

①笛卡尔关于实体的定义是:“一个不依赖其他任何东西而自身存在的东西。”严格地说,只有上帝才是不依赖于任何东西的存在,上帝是唯一的实体。但在与“实体”的定义相近的意义上,心灵和物质也是实体,因为除了上帝之外,它们不需要其他任何东西而存在。

②我们只能通过属性认识实体。“思想”和“广延”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无处不在的属性,因此,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只有心灵和物质才是实体。“上帝”实体只是为心灵和物质作担保的存在论的设定。

③根据实体的定义,心灵与实体不依靠对方而存在。从它们的本质属性来看,思想和广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思想没有广延,广延不能思想,二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④为了解释人的身体的有意识的活动,笛卡尔假设,身体和心灵有一个交接点,它是位于脑部的“松果腺”。松果腺汇集了身体的精气(动物灵魂),在大脑产生心灵活动;另一方面,心灵活动通过驱动松果腺,牵动精气的活动,使身体随着心灵的活动而活动。

22.康德:“形而上学是一种完全孤立的、思辨的理性知识,它完全超越了经验的教导,而且凭借的仅仅是概念;尽管形而上学比其余一切科学都更为古老,……但迄今为止命运还不曾如此惠顾它,使它能够选取一门科学的可靠道路。”在康德看来,与自然科学相比,形而上学的危机表现在哪里?对康德来说,形而上学如何能够走上科学的可靠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研]

答: “形而上学是一种完全孤立的、思辨的理性知识,它完全超越了经验的教导,而且凭借的仅仅是概念;尽管形而上学比其余一切科学都更为古老,……但迄今为止命运还不曾如此惠顾它,使它能够选取一门科学的可靠道路。”这句话出自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该书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

(1)形而上学的危机

①危机根源

这一时期的形而上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怀疑论,尤其是近代的英国经验论。康德指出了造成这一哲学危机的根源是:

a.形而上学超越经验的企图是不合法的,它只是“普通经验的庶孽”,“理应对它的僭越表示怀疑”。

b.经验论对形而上学的怀疑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克服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因为独断论的原则是纯理性的。

c.形而上学的性质决定了这门学问完全不受经验的教导,而且完全依靠单纯的概念。

②危机表现

a.形而上学受到了近代经验论的猛烈冲击,尤其是在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的背景之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实在的东西——科学真理,越来越重视认识论,而古代形而上学的理性方法是在概念之间的纯粹演绎,无法扩大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科学真理的普遍性问题。

b.在经验论的发展中,发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只是感性起作用或是变相地起作用,从而取消了理性的作用,否定形而上学。因此,理性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普遍的、必然的原则和标准,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性标准各行其是,纷争不断。

c.形而上学缺乏普遍性和必然性,表明了它缺乏科学性,由此也不能像科学那样取得共识、不断进步。

(2)形而上学走上科学的可靠道路的方法

①为了应对形而上学危机,康德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思想,提出任何一个经验都既包含有后天经验性的成分,即自在之物(它本身不可认识)刺激我们的感官而形成的各种知觉和印象;也包含有先天的成分,即先天的直观形式(空间和时间)以及知性的纯粹概念(诸范畴)。

②康德认为正是经验中的先天成分,给我们的经验知识赋予了普遍必然的性质,即一切有理性者或认识主体在认识一个对象时所不得不遵守的规律的性质;只不过这个认识对象不能视为自在之物,而只是在我们心中所呈现的“现象”。我们在自然科学中认识一个对象看起来似乎是用我们的观念去与对象“符合”,实质上还是由于这个对象先与我们的观念(时空及范畴)相符合。以往关于真理的“观念符合对象”的独断论定义被改造成了“对象符合观念”的批判哲学的定义。康德把这种对传统认识论的颠倒称之为认识论中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③“哥白尼革命”不只是一个方法论的转变。康德把它作为形而上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涉及到认识方式的根本转变。康德的设想是,人的直观能力先于直观对象,并且决定了他所能够直观到的内容。同时,人的概念对直观内容做出进一步的判断,形成经验知识。人的纯粹直观能力和概念,都是先于、独立于外在对象的,按照它们来认识对象即是“关于对象的先天知识”,即“先天综合判断”。

④康德认为,经验知识中一切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判断都是先天综合判断,它首先是一个逻辑概念,而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康德明确地把“先天”定义为“普遍必然性”,因为只有具备了普遍必然性的判断才能成为经验的前提。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因素共同构成了人类可能具有的经验。先天综合判断可分为三类:一是数学判断,二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判断,三是形而上学的判断。

a.数学判断

康德认为,数学判断的要素之间没有分析判断的主词和谓词之间那种逻辑蕴涵关系,只有通过直观才能得到结果。而这种直观不等于感性经验,否则我们得到的将只是后天的综合判断,而不是先天的综合判断了。

b.自然科学的基本判断

自然科学的基本判断指比自然科学定律更一般的判断,它们之所以是综合的,因为这些判断的主词不包含谓词的意义。同理,那些说明了事物、原因和结果的普遍必然联系的命题也是先天综合判断。

c.形而上学判断

康德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判断既没有扩展人类的知识,也不能为知识提供可靠的基础。他的理想是把形而上学改造成一门科学,将为人类的知识和一切理性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

⑤康德的哥白尼式的方法是一种元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的转变,也是一种态度的转变,同时也成为一种原则,正是在这个原则之下,康德才完成了理性的批判和形而上学及道德哲学的重建,才构成了其宏大的体系。

23.黑格尔:“在时间上最后的哲学是所有以前的哲学发展的结果,因而必定包含着所有以前的哲学的各个原则;所以,真正名副其实的哲学必定是最发达、最丰富和最具体的哲学。”请就哲学的性质、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讨论黑格尔的这一观点,并做出相应论证。 [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研]

答: 传统哲学在理论与实践、科学与道德、自然与社会、真理与历史之间设置了不少隔阂,黑格尔继承并彻底贯彻了谢林的做法,把本体论、认识论、自然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和宗教哲学等各门学科结合成一以贯之的体系。辩证法是贯穿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原则、规律和过程,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构成了本体论。同时,其在社会意识诸形态中的运动是法哲学和历史哲学研究的历史过程,而在人的精神领域的显现则分别是美学、宗教哲学和哲学史的研究对象。

(1)哲学的性质

①黑格尔认为,哲学是精神自由。其在充分吸收康德的成果的基础上,开创出了用辩证法讨论哲学的性质。他认为,认识能力不能脱离认识主体,认识一个事物,是在认识一个对象的同时,在认识活动本身中。现实或客观本质就是隐藏在客观事物背后的客观思想,思想内容和经验是一致的,真理就是客观思想的自我认识或表现。

②哲学的开端是一个假定。黑格尔首先肯定了哲学是我们人类的思维能力的运用。人只能用思维来认识事物,认识实在。而黑格尔的哲学的任务是要认识自然和整个经验世界,研究和理解其中的理性,其对象就是合乎理性的现实性。他把哲学看作是在精神自由中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的科学,结合思维自身活动能力本身思考哲学,哲学在精神或理性的推动下,使一切科学和真理成为可能、得以实现,“绝对精神”的最终的自我认识是通过哲学家的自我意识实现的。

(2)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①哲学体现为历史的发展进程,即为“哲学史”。哲学通过思维、概念来把握绝对、上帝,达到了人的精神与上帝的同一,实现了绝对真理和绝对自由。哲学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黑格尔认为,哲学史是每个时代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精神向绝对真理前进的步骤,因此,每一时代的哲学都是绝对真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每一个哲学都有自己的一个中心范畴,这个范畴占据着真理发展的一个阶段,而这个哲学不过是将这个片面的范畴扩展为一个体系而已。但后来的哲学并不推翻先前的,只是推翻前一原则的绝对性,将它降为自身的一个环节。

②哲学史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各个哲学就相当于逻辑学中的各个范畴,哲学之问的更替就相当于范畴之间的推演,而全部哲学史就展示了最后出现的最完备的哲学的内部逻辑结构。黑格尔由此表达了“历史的和逻辑的相一致”的辩证原则,认为哲学史就是哲学,历史上那些哲学系统的次序与理念中那些范畴的逻辑推演的次序是相同的,历史发展就是逻辑体系的形成过程,而整个哲学史就是他自己的最后的哲学产生、发展和形成的历史。我们只有把握到了历史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去掉其外在偶然的形态,才能把握到哲学。反之,如果把握了哲学,也就可以不为历史的偶然性外表所迷惑,从而揭示出历史中隐藏的必然性。

③黑格尔力图按照他的“逻辑学”的概念发展程序来解读哲学史的进程。所有哲学都是唯一的一个哲学从抽象到越来越具体的发展的不同阶段,时间上最早出现的哲学就是逻辑上最贫乏最抽象的哲学,而时间上最晚出现的哲学则是逻辑上最丰富最具体的哲学。由此可见,哲学的发展是绝对精神暗中支配和利用哲学家在完成自己的伟大工程,而最后的那个哲学家,即黑格尔本人,则看透了绝对精神的这个秘密,掌握了此前一切哲学所不断推进、而在他这里达到最后成熟的绝对真理。他自认为他自己的哲学就是绝对精神在其中达到自我认识的哲学,因而在他的头脑里,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都最后统一起来了。在他这里,哲学史终结了,整个人类历史都终结了,以后的历史只不过是对他所发现的真理的一种再次确证或推广,不会再有什么新的东西产生出来了。全部辩证的发展在这一点上达到了最终的结束和静止,那能动的生命活动就被窒息在这一封闭的体系之中了。

24.什么是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 “先天综合判断”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的重要命题。

(1)判断的分类

①先天分析判断

这种判断的谓词已经包含在主词中,具有必然性,但它却不能扩展我们的知识。

②后天综合判断

这种判断的谓词并不包含在主词中,是在判断中被加到主词上去的。虽然能扩展我们的知识,但不能保证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③先天综合判断

谓词并没有包含在主词中,但这一判断却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先天的必然性。既能扩展我们的知识,又具有普遍必然性,它才是最终使我们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可靠的科学知识的根据。数学和自然科学以这种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基础。

(2)先天综合判断的具体分析

康德认为科学知识分为质料与形式两种形式。质料是通过后天的经验所获得的知识内容,使这些经验质料构成知识是主体认识能力的工作,因而主体的认识能力就构成知识的形式。如果科学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那其来源就是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康德专注于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研究,并形成“先验哲学”。先验哲学的问题就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它具体分为“纯粹数等知识是如何可能的”“纯粹自然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和“一般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三个问题。

(3)意义

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对休谟“归纳问题”的尝试性解答。休谟的“归纳问题”严重威胁到自然科学的哲学根基,整个科学体系受到怀疑。先天综合判断的提出既扩展知识的内容,又使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保证科学知识的可靠性。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康德哲学重要的理论根基。

25.《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谁的作品?请简述该书的基本思想。 [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 《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是叔本华的哲学代表作。本书的基本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认为由充足理由律支配的世界、作为经验和科学的对象的世界,都属于表象的世界。反省和抽象意识只是哲学的思考,这使人们明白围绕着他的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的,“世界是我的表象”。他认为这条真理比任何其他真理都要普遍和绝对,它是一切认识的真理的前提。因为任何认识和真理都必然要预设主客分立这个共同而基本的原则,而主客分立则意味着客体必须以主体为转移而存在。

(2)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是指我们先天意识到的、构成整个现象世界的表象的四种联系形式。叔本华认为任何一个客体都不是以完全孤立和分散的形式呈现于人的表象中,我们关于对象的表象都以一定的形式与其他表象相联系。科学知识总是表象之间的联系的知识,它表示一个已知对象的系统,而不只是表象的集合。这意味着必然存在着作为这种联系的充足理由。充足理由律是支配关于现象世界的知识的基本原则。叔本华把人的表象能力分为直观表象能力、思维表象能力、感性想象表象能力、独立表象能力。充足理由律有四种表现形式:

①直观的、经验的表象,即主体按照时间、空间及因果性等先天的感知形式所构成的关于物理世界的对象。

②由抽象概念构成的表象,其相应的联系形式为判断,即概念的综合。

③时空的纯直观的表象,它们是数学的对象。

④对象只有一个,即作为意愿的源泉和主体的自我。

它们分别由生成的、认识的、定律的、动机律的充足理由律所支配,分别是物理的、逻辑的、数学的和伦理的理由。这些充足理由律是主体先天具有的,它不依赖客体,任何客体都是主体运用其固有的表象能力、按照同样为主体所固有的充足理由构成的。

(3)意志的世界

①人的真正存在是意志。现象世界作为主体的表象而存在。主体本身又是表象世界中的个体,它必须有身体作为其凭借。人最根本的东西是情感和欲望,即意志。因此,人的理性、知识就其起源和实质而言,都是服从于意志的。理性的目的不是其本身,而是作为满足欲望的手段。人的记忆、性格、智慧等一切心理意识现象,甚至连人的肉体活动,都由意志所决定。

②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既然人是有意志和欲望并由意志和欲望来支配其一切的,那整个宇宙也必然是这样的。意志是无所不在的,它既是每一特殊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也是全部事物的实质和核心,它既表现于盲目的自然力中,也表现于人的自觉的行为中。因此,世界只是这个意志的一面镜子。

(4)生命意志

意志的基本特点是求生存,即“生命意志”。万物最珍贵的就是生存,利己主义是人类的天性。叔本华用生命意志来说明具体事物何以存在和自在之物的世界如何通向现象世界。

①具体事物的存在

a.生命意志即宇宙意志,它表现为世界上名色各样的不同等级的事物通过不同等级的理念来实现。理念是意志的“恰当的客观化”,是真实的存在。

b.意志的客观化有许多确定的等级,通过它们意志的本质逐渐清晰而完备地表现于表象。

②意志世界与现象世界

a.两者的关系是原型与摹本的关系。

在空间和时间中的事物,即对应于个人的实在世界,只是虚幻的存在。处于最高等级的理念是人的理念。人与其他事物不同,知道自己既是意志又是表象,也知道世界同样如此。人与世界是同一的,但只有天才在其直观中才能认识到这一点。天才作为认识的主体是纯粹的主体,是意志本身,而作为他的认识对象的事物也不再是现实事物,而是事物的理念,即意志本身。作为认识主体的意志与客观的意志是同一个意志。意志世界等于主体的、“我的”意志世界,世界就是我的意志。

b.对意志世界只能通过非理性的、非科学的方式去认识,而科学所运用的理性的、概念的或逻辑的认识,其对象是现象世界。

理性认识永远不能透过外部达到事物的实在本质。理性的主要作用是实践性的,是生命意志维持生存的工具。如果要达到主体本身,必须借助非理性的直观。直观的认识超出经验和思维的认识,这就使自己完全沉浸在直观中,并让自己的整个意识充满着对于当下自然客体的静观。这种静观的结果是物我两忘、物我合一,主体成为理念、永恒的形式、意志在这个阶段上的直接的客观化。

26.什么是“唯名论”?其主要代表有谁? [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 (1)唯名论的内涵

唯名论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主要派别之一。唯名论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只是概念,并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唯名论否定共相的独立实在性的观点必然会从根本上威胁到基督教的正统神学和教会权威,但唯名论坚持把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相分离的做法,在客观上推动着近代经验哲学与实验科学的兴起。

(2)主要代表

①洛色林

洛色林是唯名论的真正创始人。他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存在的,共相并无客观实在性,它们充其量只是代表个别事物的空洞的“记号、词语、名称”。在洛色林看来,只有个别的部分才是真实的存在,作为部分之集合的整体也与共相一样,并无实在性,也不过只是一个词语或声音。把这种极端唯名论观点运用到“三位一体”的神学信条上,必然会导致“三神论”异端,即把作为圣父、圣子、圣灵的共同实体或共相的“上帝”看作一种缺乏实在性的名称或符号,从而得出有三个个别的、具体的神的结论。

②邓斯·司各脱

a.强调上帝的本质是自由意志,上帝的意志要高于上帝的理性。

他认为上帝作为无限的存在,其理智和意志都是无限的。在认识论上,司各脱表现出经验论的倾向,他认为个别事物是最真实的实在,自然会把个别事物当作科学认识的唯一对象和出发点,由个别上升到一般。

b.在共相问题上,个别事物是质料与形式的统一体,个别化原则是无须任何解释的终极原则。

他认为个别事物按其本性来说是最高的和最后的实在,只有它才是独立于理智之外的最真实、最实在的现实,而一般在理智之外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是另一方面,司各脱又承认事物之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决定事物共性的一般形式,它解决事物“是什么”的问题;另一种是决定事物个性的特殊形式,它解决同类事物中“这一个”与“那一个”相区别的问题。这两种形式都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个体事物的形式是二者相加的结果。

③威廉·奥卡姆

威廉·奥卡姆提出“奥卡姆剃刀”原则,又称“思维经济原则”,是对唯名论思想在方法论上的一种概括和提炼,被现代自然科学视为公理。“奥卡姆剃刀”原则被简要概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就是指“在可以使用少数几个原则时,应用许多原理,就是浪费时间。”“奥卡姆剃刀”的提出是针对经院哲学凡事都要寻求双重原因的繁琐做法,即在自然的原因之外还要寻找一个属灵的原因。奥卡姆把这一经济思维原则运用到共相问题上,从而指出在可感的个别事物之外再增加一般的实体就是多余的。在他看来,所谓共相不可能既是一个实体,又同时存在于许多物体之中。奥卡姆主义和唯名论思想的兴盛最终导致经院哲学的衰落,促进近代经验哲学与实验科学的崛起

27.西方哲学史上对上帝存在的证明有哪几种?请简述其中一种的基本内容。 [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 对上帝存在进行证明是西方哲学史上较有特色的思想,是基督教哲学家、神学家们较为关注的问题。

(1)代表人物与方法

①安瑟尔谟运用逻辑手段对上帝存在进行本体论的证明。

②托马斯·阿奎纳对上帝存在进行史上著名的“托马斯五路证明”。

③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哲学原理中论证上帝的存在。

(2)“托马斯五路证明”

托马斯·阿奎纳是中世纪经院派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托马斯五路证明”是指:

①事物的不断变化

万物都在运动,每一运动之物必有其推动者,这个运动的系列最初必然有一个不动的推动者,他启动整个过程,自己却不受任何东西的推动,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②因果必然性

每一个事物都以一个先在的事物为推动因,每一个事件都有因可循。追循原因的根本,就可以找到第一个因,因为一个序列如果没有一个开端,就不会有中间和终端。这个终极动力因,就是上帝。

③可能性与必然性

所有的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每一个事物都依靠别的事物才可能存在。最终必定有一个事物不依靠任何其他事物存在,这个必然存在的终极原因就是上帝。

④最完美的存在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不同程度上是美好的,比较完善的事物是低一级事物的原因,最完善的事物是其他事物不断完善的终极原因,所以必定有一个最完善的事物存在,那就是上帝。

⑤自然的秩序性

一切事物的活动都有一个目的,是有计划的,它们总是遵循可以达到最佳后果的同一条路线活动。所以,必然存在一个智慧者指导自然物朝向他们的目的活动,这个存在者就是上帝。

28.评析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观点。 [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 “人为自然立法”是康德哲学的一个根本精神。

(1)含义

“自然”是指现象界,“法”是指人类理性利用范畴加之于现象界之上的规则。康德认为纯粹数学、纯粹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就在于主体具有先天的认识形式。当对象刺激人的感官时,人的感性直观能力开始活动,形成对外物的表象,并以先天的纯直观的形式对这些表象进行整理,形成感性经验。然后,知性能力进一步把感性经验进行综合统一,把自身先天具有的范畴与感性经验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知识。人的先天认识形式是普遍必然的,保证着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2)评价

康德的这一思想被称为“哥白尼式革命”,其意义在于使“客体”服从于“主体”,规定人在自然界的中心地位,提升人的地位和价值。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反复的矛盾运动。

29.简述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 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从批判黑格尔哲学开始的,他在对黑格尔哲学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

(1)对黑格尔“理性神学”的批判

①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出发点的“存在”概念并不是现实的感性存在,因此他所说的思维和存在的对立其实是思维和思维本身的内部对立,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并没有在现实中得到解决。

②黑格尔逻辑学从“绝对理念”中“外化”出自然界是无中生有,并未触及到真实存在的自然界本身,表明了黑格尔被迫承认感性世界存在的权利。

③费尔巴哈指出黑格尔哲学实质上是理性神学,他认为一切宗教、包括基督教的本质其实都是人的本质的抽象的形式,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2)朴素直观的人本主义

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的同时抛弃了辩证法,而只是诉之于人的朴素的直观。他把人看作一个三层次的统一体,进而肯定了自然界是第一性的,精神、思维是自然界的产物,是第二性的。

(3)感觉论

与黑格尔把概念视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相反,费尔巴哈认为感性是思维和存在的现实的同一,因为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4)“爱的宗教”

费尔巴哈认为人类社会历史虽然有其自然界的物质基础,但本身却是一个意识(尤其是宗教意识)的逐步觉醒过程,如道德的真正形态就是合理利己主义,国家则随着这种利己主义的合理化而走向民主共和国,宗教则必将由于每个人从对自己的自爱进到性爱、并扩展到爱一切人,而上升为“爱的宗教”,整个历史其实是这种宗教发展史。

(5)局限及“基本内核”

费尔巴哈哲学的主要局限在于抛弃了辩证法,无法从自然界过渡到人类社会领域,因此他的哲学处于对自然的唯物主义和对社会历史的唯心主义的不可调和的冲突中。但是,他用清醒的理智扫除了黑格尔式的“醉醺醺的思辨”,结束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促成了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转折。此外,费尔巴哈的人类学和人本主义思想成为了现代哲学人类学和现代人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他所开辟的感性哲学的道路也为现代哲学重视感性体验的全面丰富性的种种思潮指出了方向。 P6Iv490wyMAA419IlZxukPAOWgJCmY4n+LlfcXqkPRWd2yg0clAHB+e0ZjjeJQ8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