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快速、顺利地完成图形绘制工作,有时需要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如用于准确确定绘制位置的精确定位工具和调整图形显示范围与方式的显示工具等。下面将简要介绍这两种非常重要的辅助绘图工具。
在绘制图形时,可以使用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精确定位点,但是有些点(如端点、中心点等)的坐标我们是不知道的,要想精确地指定这些点是很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AutoCAD提供了辅助定位工具,使用这类工具可以很容易地在屏幕中捕捉这些点进行精确的绘图。
AutoCAD的栅格由有规则的点的矩阵组成,延伸到指定为图形界限的整个区域。使用栅格与在坐标纸上绘图十分相似,利用栅格可以对齐对象并直观地显示对象之间的距离。如果放大或缩小图形,可能需要调整栅格间距,使其更适合新的比例。虽然栅格在屏幕上是可见的,但它并不是图形对象,因此它不会被打印成图形中的一部分,也不会影响在何处绘图。
可以单击状态栏上的“栅格显示”按钮或按F7键打开或关闭栅格。启用栅格并设置栅格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间距的方法如下。
(1)执行方式
命令行:DSETTINGS或DS,SE或DDRMODES。
菜单栏:“工具”→“绘图设置”。
快捷菜单:右击“栅格”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命令。
(2)操作步骤
执行上述命令,弹出“草图设置”对话框,如图1-56所示。
图1-56 “草图设置”对话框
用户可改变栅格与图形界限的相对位置。默认情况下,栅格以图形界限的左下角为起点,沿着与坐标轴平行的方向填充整个由图形界限所确定的区域。
注意: 如果栅格的间距设置得太小,当进行打开栅格操作时,AutoCAD将在文本窗口中显示“栅格太密,无法显示”信息,而不在屏幕上显示栅格点。使用“缩放”命令时,如将图形缩放很小,也会出现同样提示,不显示栅格。
捕捉可以使用户直接使用鼠标快速地定位目标点。捕捉有4种不同的形式,即栅格捕捉、对象捕捉、极轴捕捉和自动捕捉。
另外,可以使用GRID命令通过命令行方式设置栅格,功能与“草图设置”对话框类似。
捕捉是指AutoCAD可以生成一个隐藏分布于屏幕上的栅格,这种栅格能够捕捉光标,使光标只能落到其中的一个栅格点上。捕捉可分为“矩形捕捉”和“等轴测捕捉”两种类型。默认设置为“矩形捕捉”,即捕捉点的阵列类似于栅格,如图1-57所示,用户可以指定捕捉模式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间距,也可改变捕捉模式与图形界限的相对位置。与栅格的不同之处在于:捕捉间距的值必须为正实数,另外捕捉模式不受图形界限的约束。“等轴测捕捉”表示捕捉模式为等轴测模式,此模式是绘制正等轴测图时的工作环境,如图1-58所示。在“等轴测捕捉”模式下,栅格和光标十字线呈绘制等轴测图时的特定角度。
图1-57 “矩形捕捉”模式
图1-58 “等轴测捕捉”模式
在绘制图1-57和图1-58中的图形且输入参数点时,光标只能落在栅格点上。这两种模式切换方法是: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选择“捕捉和栅格”选项卡,在“捕捉类型”选项组中,选中相应单选按钮即可在“矩形捕捉”模式与“等轴测捕捉”模式间切换。
极轴捕捉是指在创建或修改对象时,按事先给定的角度增量和距离增量来追踪特征点,即捕捉相对于初始点且满足指定极轴距离和极轴角的目标点。
极轴追踪设置主要是设置追踪的距离增量和角度增量,以及与其相关联的捕捉模式。这些设置可以通过“草图设置”对话框的“捕捉和栅格”和“极轴追踪”选项卡来实现,如图1-59和图1-60所示。
图1-59 “捕捉和栅格”选项卡
图1-60 “极轴追踪”选项卡
(1)设置极轴距离
在“草图设置”对话框的“捕捉和栅格”选项卡中,可以设置极轴距离,单位为毫米。绘图时,光标将按指定的极轴距离增量进行移动。
(2)极轴角设置
如图1-60所示,在“草图设置”对话框的“极轴追踪”选项卡中,可以设置极轴角增量角度。设置时,可以从“增量角”下拉列表框中选择90、45、30、22.5、18、15、10和5的极轴角增量,也可以直接输入指定其他任意角度。光标移动时,如果接近极轴角,将显示对齐路径和工具栏提示,例如,如图1-61所示为当极轴角增量设置为30、光标移动90时显示的对齐路径。
“附加角”复选框用于设置极轴追踪时是否采用附加角度追踪。选中该复选框,通过“新建”按钮或“删除”按钮来增加、删除附加角度值。
(3)对象捕捉追踪设置
用于设置对象捕捉追踪的模式。如果选中“仅正交追踪”单选按钮,则当采用追踪功能时,系统仅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显示追踪数据;如果选中“用所有极轴角设置追踪”单选按钮,则当采用追踪功能时,系统不仅可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显示追踪数据,还可以在设置的极轴追踪角度与附加角度所确定的一系列方向上显示追踪数据。
(4)极轴角测量
用于设置极轴角的角度测量采用的参考基准,“绝对”是相对水平方向逆时针测量,“相对上一段”则是以上一段对象为基准进行测量。
AutoCAD给所有的图形对象都定义了特征点,对象捕捉则是指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捕捉这些特征点,迅速准确地将新的图形对象定位在现有对象的确切位置上,如圆的圆心、线段中点或两个对象的交点等。在AutoCAD中,可以通过单击状态栏中的“对象捕捉”按钮,或是在“草图设置”对话框的“对象捕捉”选项卡中选中“启用对象捕捉”复选框,启用对象捕捉功能。
“对象捕捉”工具栏如图1-62所示,在绘图过程中,当系统提示需要指定点位置时,可以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栏中相应的特征点按钮,再把光标移动到要捕捉对象的特征点附近,AutoCAD会自动提示并捕捉这些特征点,例如,如果需要用直线连接一系列圆的圆心,可以将“圆心”设置为对象捕捉点。如果有两个可能的捕捉点落在选择区域,AutoCAD将捕捉离光标中心最近的符合条件的点,还有可能指定点时需要检查哪一个对象捕捉有效,例如在指定位置有多个对象捕捉符合条件,在指定点之前,按Tab键可以遍历所有可能的点。
在需要指定点位置时,还可以按住Ctrl键或Shift键,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对象捕捉”快捷菜单,如图1-63所示。从该菜单中可以选择某一种特征点执行对象捕捉操作,把光标移动到要捕捉对象的特征点附近,即可捕捉到这些特征点。
图1-61 设置极轴角度
图1-62 “对象捕捉”工具栏
图1-63 “对象捕捉”快捷菜单
当需要指定点位置时,在命令行中输入相应特征点的关键字把光标移动到要捕捉对象的特征点附近,即可捕捉到这些特征点。对象捕捉特征点的关键字如表1-1所示。
表1-1 对象捕捉模式
注意: (1)对象捕捉不可单独使用,必须配合其他的绘图命令一起使用。仅当AutoCAD提示输入点时,对象捕捉才生效。如果试图在命令提示下使用对象捕捉,AutoCAD将显示错误信息。
(2)对象捕捉只影响屏幕上可见的对象,包括锁定图层、布局视口边界和多段线上的对象,不能捕捉不可见的对象,如未显示的对象、关闭或冻结图层上的对象或虚线的空白部分。
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使用对象捕捉的频率非常高,如果每次在捕捉时都先选择捕捉模式,将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出于此种考虑,AutoCAD提供了自动对象捕捉模式。如果启用自动捕捉功能,当光标距指定的捕捉点较近时,系统会自动精确地捕捉这些特征点,并显示相应的标记及该捕捉的提示。选择“草图设置”对话框中的“对象捕捉”选项卡,选中“启用对象捕捉追踪”复选框,可以调用自动捕捉,如图1-64所示。
图1-64 “对象捕捉”选项卡
注意: 用户可以设置自己经常要用的捕捉方式。一旦设置了捕捉方式后,在每次运行时,所设定的目标捕捉方式就会被激活,而不是仅对一次选择有效;当同时使用多种方式时,系统将捕捉距光标最近,同时又满足多种目标捕捉方式之一的点。当光标距要获取的点非常近时,按Shift键将暂时不获取对象。
正交绘图模式即在命令的执行过程中,光标只能沿X轴或者Y轴移动,所有绘制的线段和构造线都将平行于X轴或Y轴,因此它们相互垂直成90°相交,即正交。正交绘图对于绘制水平和垂直线非常有用,特别是当绘制构造线时。而且当捕捉模式为等轴测模式时,它还迫使直线平行于3个等轴测中的一个。
设置正交绘图可以直接单击状态栏中的“正交模式”按钮或按下F8键,文本窗口中会显示开/关提示信息;也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ORTHO”,开启或关闭正交绘图。
注意: “正交”模式将光标限制在水平或垂直(正交)轴上。因为不能同时打开“正交”模式和极轴追踪,因此当“正交”模式打开时,AutoCAD会关闭极轴追踪。如果再次打开极轴追踪,AutoCAD则会关闭“正交”模式。
对于一个较为复杂的图形而言,在观察整幅图形时,通常无法对其局部细节进行查看和操作,而当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细部时又看不到其他部分。为解决这类问题,AutoCAD提供了缩放、平移、视图、鸟瞰视图和视口等一系列图形显示控制命令,可以用来任意地放大、缩小或移动屏幕上的图形,还可以同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部位来显示图形。AutoCAD还提供了重画和重新生成命令来刷新屏幕、重新生成图形。
图形缩放命令类似于照相机的镜头,可以放大或缩小屏幕所显示的范围,只改变视图的比例,但是对象的实际尺寸并不发生变化。当放大图形一部分的显示尺寸时,可以更清楚地查看这个区域的细节;相反,如果缩小图形的显示尺寸,则可以查看更大的区域,如整体浏览。
图形缩放功能在绘制大幅面机械图,尤其是装配图时非常有用,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命令之一。这个命令可以透明地使用,也就是说,该命令可以在其他命令的执行过程中同时运行。当用户完成透明命令的操作时,AutoCAD会自动返回到调用透明命令前正在运行的命令,执行图形缩放的方法如下。
(1)执行方式
命令行:ZOOM。
菜单栏:“视图”→“缩放”。
工具栏:“标准”→“窗口缩放”
,如图1-65所示。
图1-65 “缩放”工具栏
(2)操作步骤
(3)选项说明
实时:这是“缩放”命令的默认操作,即在输入“ZOOM”后,直接按Enter键,将自动执行实时缩放操作。实时缩放就是可以通过上下移动鼠标交替进行放大和缩小操作。在使用实时缩放时,系统会显示一个“+”号或“-”号。当缩放比例接近极限时,AutoCAD将不再与光标一起显示“+”号或“-”号。当需要从实时缩放操作中退出时,可按Enter键、Esc键或是从菜单中选择Exit命令退出。
全部(A):执行ZOOM命令后,在提示文字后输入“A”,即可执行“全部(A)”缩放操作。不论图形有多大,该操作都将显示图形的边界或范围,即使对象不包括在边界以内,它们也将被显示,因此,使用“全部(A)”缩放操作,可查看当前视口中的整个图形。
中心点(C):通过确定一个中心点,该选项可以定义一个新的显示窗口。操作过程中需要指定中心点及输入比例或高度。默认新的中心点就是视图的中心点,默认的输入高度就是当前视图的高度,直接按Enter键后,图形将不会被放大。输入比例,数值越大时,图形放大倍数也将越大,也可以在数值后面紧跟一个X,如3X,表示在放大时不是按照绝对值变化,而是按相对于当前视图的相对值缩放。
动态(D):通过操作一个表示视口的视图框,可以确定所需显示的区域。选择该选项,在绘图窗口中出现一个小的视图框,按住鼠标左键左右移动可以改变该视图框的大小,定形后释放左键,再按下鼠标左键移动视图框,确定图形中的放大位置,系统将清除当前视口并显示一个特定的视图选择屏幕。这个特定屏幕由有关当前视图及有效视图的信息所构成。
范围(E):可以使图形缩放至整个显示范围。图形的范围由图形所在的区域构成,剩余的空白区域将被忽略。应用这个选项,图形中所有的对象都尽可能地被放大。
上一个(P):在绘制一幅复杂的图形时,有时需要放大图形的一部分以进行细节的编辑。当编辑完成后,有时希望返回前一个视图。这个操作可以使用“上一个(P)”选项来实现。当前视口由“缩放”命令的各种选项或移动视图、视图恢复、平行投影或透视命令引起的任何变化,系统都将做保存。每一个视口最多可以保存10个视图。连续使用“上一个(P)”选项可以恢复前10个视图。
比例(S):提供了3种使用方法。在提示信息下,直接输入比例系数,AutoCAD将按照此比例因子放大或缩小图形的尺寸。如果在比例系数后面加一个X,则表示相对于当前视图计算的比例因子。使用比例因子的第三种方法就是相对于图形空间,例如,可以在图纸空间阵列布排或打印出模型的不同视图。为了使每一张视图都与图纸空间单位成比例,可以使用“比例(S)”选项,每一个视图可以有单独的比例。
窗口(W):是最常使用的选项。通过确定一个矩形窗口的两个对角来指定所需缩放的区域,对角点可以由鼠标指定,也可以输入坐标确定。指定窗口的中心点将成为新的显示屏幕的中心点,窗口中的区域将被放大或者缩小。调用ZOOM命令时,可以在没有选择任何选项的情况下,利用鼠标在绘图窗口中直接指定缩放窗口的两个对角点。
注意: 这里所提到的诸如放大、缩小或移动的操作,仅仅是对图形在屏幕上的显示进行控制,图形本身并没有任何改变。
当图形幅面大于当前视口时(例如,使用图形缩放命令将图形放大),如果需要在当前视口之外观察或绘制一个特定区域时,可以使用图形平移命令来实现。平移命令能将在当前视口以外的图形的一部分移进来查看或编辑,但不会改变图形的缩放比例,执行图形平移的方法如下。
命令行:PAN。
菜单栏:“视图”→“平移”。
工具栏:“标准”→“实时平移”
。
快捷菜单:在绘图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平移”命令。
激活“平移”命令之后,光标将变成一只“小手”,可以在绘图窗口中任意移动,表示当前正处于平移模式。单击并按住鼠标左键将光标锁定在当前位置,即“小手”已经抓住图形,然后拖动图形,使其移动到所需位置上,释放鼠标左键将停止平移图形。可以反复按下鼠标左键,拖动,松开,将图形平移到其他位置上。
“平移”命令预先定义了一些不同的菜单选项与按钮,它们可用于在特定方向上平移图形,在激活“平移”命令后,这些选项可以从菜单“视图”→“平移”→“*”命令中调用。
实时:该选项是“平移”命令中最常用的选项,也是默认选项,前面提到的平移操作都是指实时平移,通过鼠标的拖动来实现任意方向上的平移。
点:该选项要求确定位移量,这就需要确定图形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可以通过输入点的坐标或用鼠标指定点的坐标来确定位移。
左:该选项移动图形使屏幕左部的图形进入显示窗口。
右:该选项移动图形使屏幕右部的图形进入显示窗口。
上:该选项向底部平移图形后,使屏幕顶部的图形进入显示窗口。
下:该选项向顶部平移图形后,使屏幕底部的图形进入显示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