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论语》:“山节藻棁。”
《尔雅》:“梁上楹谓之棁。” (侏儒柱也。)
扬雄《甘泉赋》:“抗浮柱之飞榱 。” (浮柱,即梁上柱也。)
《释名》:“棳 ,棳儒也:梁上短柱也。棳儒犹侏儒,短,故因以名之也。”
《鲁灵光殿赋》:“胡人 遥集于上楹。” (今俗谓之“蜀柱”。)
【译文】 《论语》上说:“刻成山形的斗拱,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
《尔雅》上说:“房梁之上的楹柱称为棁。” (即侏儒柱。)
扬雄《甘泉赋》上说:“承担梁上短柱的椽子。” (浮柱,即梁上的柱子。)
《释名》上说:“棳,就是棳儒:梁上的短柱子。棳儒也指侏儒,因为短的缘故,所以以此命名。”
《鲁灵光殿赋》上说:“北方游牧民族的形象出现在高高的柱子上的浮雕中。” (也就是如今俗称的“蜀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