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淮南子》:“山云蒸,柱础润。”
《说文》:“ [1] (之日切) ,柎 也。柎,阑足也。榰 (章移切) ,柱砥也。古用木,今以石。”
《博雅》:“础、磶 (音昔) 、磌 (音真,徒年切) , [2] 也。镵 (音谗) 谓之铍 (音披) 。镌 (醉全切,又予兖切) ,谓之錾 (惭敢切) 。”
《义训》:“础谓之磩 (仄六切) ,磩谓之 , 谓之磶,磶谓之磉 (音颡,今谓之石锭,音顶) 。”
[1] (zhì):钟鼓支架及其他器物的足,也指柱下木头。
[2] (zhì):柱下的石礅子。
【译文】 《淮南子》上说:“山中云雾蒸腾,柱础石就会潮润。”
《说文》上说:“ (读之、日切音) ,就是 。 ,就是栏杆的底部。榰 (读章、移切音) ,就是柱砥。古时用木质,现在用石质的。”
《博雅》上说:“础、磶 (读昔音) 、磌 (读真音) ,就是 。镵 (读馋音) 叫做铍 (读披音) 。镌 (读醉、全切音,也可读予、兖切音) 又叫做錾 (读惭、敢切音) 。”
《义训》上说:“础叫做磩 (读仄、六切音) ,磩叫做 , 叫做磶,磶叫做磉 (读颡音,现在叫做石锭,读顶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