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陆地世界是经过长年累月形成的

干燥地带产生了农业

发现有缺陷的麦类实属幸运

陆地世界史的起点就是农业的出现。约1万年前,在东非大裂谷和亚欧大陆干燥地带的结合处,即约旦的溪谷等地出现了农业。说起来,农业的出现与发现有缺陷的麦类关系密切。通常,麦类一成熟,植株就将种子播撒到大地上。为了保存种子,不断繁衍后代,这是理所当然的做法。但人们偶然发现的这种小麦,因发生变异,麦粒竟然不直接落在地上,而是以麦穗的形式存在,这对人类来说是幸运的事情。而农业,就是从人类选择合适的麦类来栽培开始的。与此同时,人类也从收获不稳定的狩猎、采集等向定居生活过渡。这就是古代历史上的农业革命。

一般来讲,植物都有苦味与涩味,这样就可以防止被动物吃掉,保存下种子,从而不至于灭绝。然而,生长在干燥贫瘠的大地上的麦类吸收不到产生毒素的成分,保护自己种子的唯一方法便成了从土中吸收硅素,形成坚硬的壳来保护种子。因此,要食用麦子,必须将麦子磨碎后加工成面粉,再把面粉做成面包。

另外,偶蹄目家畜的习性是雌性以雄性为核心过群居生活。人们掌握并利用这一习性饲养偶蹄目家畜,经营畜牧业,从中获得奶、肉、皮等物。干燥地带的草叶、茎含有丰富的纤维质,动物吃大量的草叶和茎,并且必须有反刍能力。绵羊、山羊、牛都属于反刍动物,这一切都说明畜牧业和气候干燥的大地之关系密切。

为什么麦子的种植会在荒漠地带推广

亚欧大陆的干燥地带由广阔的荒漠、草原和内海构成。但是,麦类只能在特定的荒漠地带生长。荒漠地带降水很少,但干燥气候区生产的麦类大部分出自于此,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在距今5000年左右之时,由于地球暖化,北纬30度附近的中纬度地带越来越干燥。比如占非洲1/3面积的撒哈拉草原变为撒哈拉沙漠,很多牧民沦为难民,移居至荒漠地带的大河(大河的水源来自湿润地带的降水以及周围高山的冰雪融水)流域,麦子的短缺问题更加严重。为此,人们不得不利用荒漠地带大河的水来灌溉旱田。随后,周边有更多难民移居到这里,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他们修建堤坝、水渠等,发展灌溉农业。灌溉是指以维持植物的生长为目的,通过人工将水引到田里的一种方法。但仅依靠简单的工具将大河的水转变为农业用水绝非易事。国王、祭司利用自己的权威,通过官僚组织工匠和民众,实施人海战术才使得依靠从外部流来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可能。由于水利、灌溉系统的完善,荒漠地带出现了大片的旱田。

城市是水的控制中心

由上述可知,将荒漠改造为旱田绝非易事。在由久野收翻译、由岩波新书出版的《人类——过去、现在、未来》中指出:控制水位的高低,在洪水退去之后划分界限,强制人民服劳役,征收各种税赋,监督交易,编纂法典,在边境巡逻,这些是出现大河文明的必要条件。考古学家曼福尔德也指出:维护灌溉设施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负责这一工作的国王、特定的部族、神官、官僚等为了维护灌溉设施,向百姓征税。这便属于一种“give and take”,亦即既有所得又有所予的关系。而这对麦子的大量生产是不可或缺的。负责水利灌溉的特殊群体住在大村落里,这些大村落不久就演变为城市。而城市是人工维持水利灌溉体系的控制中心,也是人们聚集的中心,其出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形成,人类社会发生了变动,我们称之为“城市革命”。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黄河四大古文明便成为陆地世界的四个核心地带。

下面我们看一下四大文明及其各自的特征。

四大文明都发祥于干燥地带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的赠礼

每年夏季,尼罗河上游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上都会刮季风,带来持续的降雨,雨水汇入青尼罗河,最后流入地中海。每年的6月至10月,尼罗河河水大涨,甚至洪水泛滥,就是由于季风带来的大量降雨造成的。

埃及王国首都孟斐斯的年降雨量为26毫米,尼罗河中游的底比斯降水量仅为1毫米。但尼罗河从源头流到这里,统治者还是动员了大量劳动力修建灌溉设施,将沙漠变为粮仓,堪称人间奇迹。与此同时,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区域性城市。法老在统一尼罗河流域之后,这些城市失去了独立,纷纷被置于首都孟斐斯的管理之下,接着又成为法老的官僚、祭司们统治各地的根据地。埃及的东西两面是沙漠,北面靠海,南面是瀑布。因此,埃及和牧民的交流较少,属于循环型农业社会。而且,埃及一年由洪水泛滥期和旱季这两季构成,所以埃及人在旱季进行农业生产。这是埃及的特色。也就是说,埃及文明属于孤立的文明。因此,埃及文明没有成为世界史的中心。

农牧民混杂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的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的意思,位于现在的伊拉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每年的水量、洪水泛滥的季节各不相同,原因是土耳其东部的山区冰雪融水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源头,而控制水量的难度很大。突发性的洪水和水量过小经常令人们烦恼不已。如挪亚方舟的故事就是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发生的洪水为原型的。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这两条河的水量有限,只能在容易灌溉的地区开垦农田,因此位于河口的苏美尔地区最先得到了开发。苏美尔地区的中心城市乌尔的年降水量约为120毫米,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整个历史上的最大城市巴比伦的年降水量相同,大体而言它们都属于荒漠。不过,每个城市都建造了砖砌的神殿塔,通过神的权威来维持城市的秩序。

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具有排外性,对周围的畜牧民不断入侵严防死守,结果逐渐以有实力的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城邦国家联盟。在此基础上,由实力最强城市的守护神来主持众神会议。相应地,最强城市的僭主演变为国王,国王作为“守护神的总管”统治着广大地区。而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的畜牧民也被置于国王的统治之下。为了维护生活习惯不同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秩序,国王以神的名义制定了法律。其中在公元前18世纪颁布的《汉穆拉比法典》最有名,该法典强调“同态复仇”。

干燥地带产生的四大古文明

由和美索不达米亚交易的各城市支撑的印度河文明

因为古印度文尚未得到解读,关于印度河(现在的巴基斯坦)文明尚有诸多不明确之处。不过,当时有摩亨佐·达罗、哈拉帕等城市,最兴盛时有4万多人,城市规划非常合理。印度西部的洛塔尔是个港口城市,有很浓的商业气息,经由波斯湾的巴林岛,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各城市开展贸易,交易棉布、木材、红玉髓等物品。甚至在苏美尔人建立的城市乌尔也设有印度河商人的居住地。但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印度文明衰落了,原因如下:

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气候干燥;

人们乱砍滥伐导致沙漠化;

地壳变动,印度河的河道发生变更。

之后,雅利安人从阿富汗方向入侵,征服了构筑印度河文明的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一边制定等级制度,一边向东迁徙,并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恒河流域的湿润地带栽培水稻。

唯一与海洋隔绝的内陆文明―黄河文明

与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相比,黄河流域雨量相对充沛,几乎都是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的草原地区。因此,黄河流域不修建灌溉设施,便可以种植粟,所以农业形态完全不同于西面种植麦子的文明。当时,小城市称作邑,大城市称作大邑。大大小小的城市修建在黄河中游,都用黄土版筑的城墙围着。其中,最先得到开发的是黄河的支流渭水流域。那里接连出现了殷商、周两个王朝,它们是邑的联合体。殷商通过占卜实行神权统治,占卜的结果用甲骨文这种最古老的汉字形式记录下来。周朝实行的是最典型的血缘统治,这一制度就是封建制度。

黄河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有所不同,属于封闭性的内陆文明。原因是:黄河发源于中国西北,绵延5400多公里,长度排在世界第六。黄河从上游的兰州附近到西安之间,曲曲折折地流经黄土高原,冲走了每平方米约37千克的黄土。因此,黄河下游流速很慢,泥沙以年10厘米的速度淤积,时常洪水泛滥,三年之内河道可能发生两次变更。

不过,从戈壁沙漠刮来的偏西风带来直径为0.05毫米以下的细小黄沙,透水性和通气性良好,只要有水,黄沙就会汇集成为肥沃的旱田。传说中最初的王是黄帝,皇帝住在用黄色的瓦铺的宫殿里,穿黄袍。这些习俗都是源于将黄河视为神圣的想法。

商人是连接农民和草原牧民的桥梁

商人卖给农民肉和奶,卖给牧民麦子

由于文明形成于大河流域,所以在大河流域的周边也居住着很多不会种粮食的牧民和商人。商人们充分利用城市的道路、水运、海运,让粮食在更广阔地区循环、流通。商人就是连接农民和牧民的桥梁。那时,商业的基本形式是行商,干燥地带商业的主要内容是用农民生产出的粮食交换牧民们饲养的家畜、出产的乳制品。其实质是在更广阔地区用碳水化合物换蛋白质。商人们不仅掌握着居住在干燥地带的各个部族的信息,而且还创造出简单的表音字母和金属货币,建立起在更广阔地区进行商品交易的机制。

城市的特殊性在于比较富裕,富裕的城市给商人们提供了活动的场所。人类在本性上总是希望和别人不一样。也就是说,人最注重外表。如统治阶级喜欢用庶民无法得到的奇珍异宝装饰自己,喜欢吃珍馐美味。换句话说,统治阶级希望通过这些东西来夸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这一欲望,商人们会到遥远的地方去采购奢侈品和奇珍异宝:蓝色的宝石琉璃在美索不达米亚很受欢迎,但琉璃的产地在阿富汗,且容易产生静电,因此特别受到珍爱;美索不达米亚人也喜欢琥珀,但其产地在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湾;乳香在埃及等地炙手可热,其产地是东非和阿拉伯半岛南部;制造木乃伊所不可或缺的“没药”产于阿拉伯半岛南部;黄河流域的人们喜欢玉,玉的产地是昆仑山麓;子安贝可以用作货币,其产地是越南南部。尽管生产和分配是当今世界史的中心课题,但从交易这个视角进行的研究还很不够。而不谈交易经济,是无法讨论世界的发展的。

畜牧民有了马匹后转化为游牧民

草原地区不产麦,畜牧民生活靠的是饲养绵羊、山羊、马、牛、骆驼等牲畜。畜牧民在使用马匹作机动力之后,管理的家畜数量大幅度增加,活动范围也随之扩大了。由此,使用马匹的畜牧民变成了游牧民。因为一直维持着原来的狩猎生活,游牧民的生活极为简朴。游牧民的主要活动是管理着以雄性为中心群居的偶蹄目家畜。这些家畜对游牧民来说就是“移动的粮仓”,游牧民的衣、食、住依靠家畜的乳、肉、皮革、腱来保障。游牧民还把家畜的粪用作燃料,物尽其用。游牧社会是氏族、部族结合而成的,每个区域都维持着认同感。到了夏季,游牧民分散放牧,到了冬季聚集起来生活,周而复始。游牧民御寒越冬的时期正好是家畜繁殖的时期,所以每个草原区域都要维持秩序和合作关系。时至今日,在中东、朝鲜半岛等亚欧大陆地区,部族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游牧民往往和沙漠绿洲中的农民、商人和睦相处。但是,游牧民经常受到寒冷气候、家畜瘟疫等的威胁,为了获得粮食,经常侵扰农业社会,所以在历史上有时也会出现游牧民建立的大帝国。

地中海是干燥之海与交易之海

地中海夏季无风干燥,冬季大浪滔天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海。地中海南面是占世界沙漠面积的1/4的撒哈拉沙漠,其面积约是地中海面积的2.7倍。地中海的东南面是阿拉伯沙漠。不过,地中海的北岸处于欧洲的西风带控制之下,冬季雨量充沛,夏季炎热干燥。17世纪,荷兰商人将波兰、德国等波罗的海南岸国家产的麦子销售到地中海地区。因此,干燥的地中海地区才得了救。因为这个原因,从19世纪开始编写的西方史反而忽视了地中海的干燥性。其实,地中海和西亚地区一样都属于干燥地带,商人们从周边地区将粮食运到这里销售。我们知道,荒漠的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草原的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下面列举的是地中海沿岸主要城市的年降水量,由此可知地中海城市的干燥程度。

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约为500毫米,雅典约为400毫米,亚历山大里亚约为340毫米,加尔塔哥约为470毫米,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约为870毫米,马赛约为550毫米,马德里约为460毫米。

看一下地图就可以发现:地中海被连接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突尼斯的南北线分为东西两部分;在地中海中央部分有一系列的小岛;地中海由很多小海组合而成,容易航海;地中海南面横亘着比地中海面积大很多的撒哈拉沙漠。

地中海的夏季是经商的季节,人们划着船就可以在广阔的海域进行贸易,埃及周围是沙漠,主要的交通路线是和东地中海相连的尼罗河。另外,地中海通过黎巴嫩和叙利亚、西亚相连。

地中海诸国主要城市

腓尼基人创造了地中海商业模式

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最先通过和古埃及开展贸易活动繁荣起来。在公元前17世纪,位于克里特岛北面的桑托里尼岛海底火山爆发,从而引发强烈的地震和海啸,这令克诺索斯遭到了灭顶之灾。

后来腓尼基人恢复了克里特岛和古埃及开展贸易的传统。公元前12世纪左右,腓尼基人开始定居于黎巴嫩,并在狭长的海岸平原上从事农业生产。但仅靠农业生产无法生存下去,腓尼基人便开始在地中海从事贸易活动。黎巴嫩生产杉木,是上好的木材,腓尼基人利用木材制造了龙骨船,以城邦国家希顿、提尔为中心开展贸易活动。接着,腓尼基人由东向西开辟了航线,将地中海中部的岛屿连接在一起,创立了地中海商业模式。腓尼基人用腓尼基语给这些岛屿命名。如塞浦路斯(岛)在腓尼基语中是“丝杉”的意思;西西里(岛)在腓尼基语中是“拿着铁锹的人”或“农民的土地”的意思;萨丁(岛)在腓尼基语中是“神最初留下足迹的地方”的意思;科西嘉(岛)在腓尼基语中的意思是“森林多的土地”的意思;巴利阿里(群岛)源于腓尼基人的最高神“巴尔”;地中海航线的终点西班牙在腓尼基语中的意思是“兔子多的土地”。从这个意义来看,地名就是“历史的化石”。

到了公元前9世纪,腓尼基人在西西里岛对岸的突尼斯地区建起了殖民城市迦太基(在腓尼基语中的意思是“新城市”的意思),西地中海成为腓尼基人的内海。

希腊人从腓尼基人手中夺走了地中海的霸权

希腊人在地中海开展贸易活动要比腓尼基人晚数百年。不过希腊人把地中海航线从爱琴海延伸到黑海周边。巴尔干半岛的海岸线非常复杂,从北面和南面吹来的风有利于希腊人的航海活动。希腊人在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沿岸地区、黑海周边、爱琴海的各岛屿、西西里岛、意大利半岛南部修建了1000多个小规模的殖民城市,构建出一个海洋帝国。

在西方史中,研究重点是雅典,以它为例着重讲希腊文明的普遍性,对其他的城邦国家的研究则远远不够,结果反而忽视了希腊文明的海洋性特征。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是个大城市,拥有约20万人,其中5万人是奴隶。但雅典气候干燥,2/3的小麦和所有的奴隶都是从黑海北岸的乌克兰进口的。相应地,葡萄酒、橄榄油、武器、陶器、银则出口给乌克兰。连接乌克兰的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便成为希腊人的生命线。

希腊人采取了巧妙利用地中海周边军事力量互相牵制的策略。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146年,希腊人在罗马的帮助下最终战胜腓尼基人,获得了地中海的商业霸权。

陆地世界的成熟引起的精神革命

宗教、哲学是如何产生的

文明出现后的2500年左右,各个文明所在的区域纷纷产生了独特且系统的世界观、社会观,即发生了精神革命,出现了宗教、哲学。时至今日,其影响依然根深蒂固。精神革命的成果,之后成为在各地形成的帝国的文化基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首先发现这一亚欧大陆的文化现象,并将这一现象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或者基轴时代。

以草原和荒漠为起源的宗教―琐罗亚斯德教和犹太教

伊朗也称波斯,位于干燥大地的中央,面积是日本的4.5倍。公元前7世纪,琐罗亚斯德注意到昼夜呈规则性循环这一现象,并用善神光明神阿胡拉·玛兹达和恶神黑暗之神的斗争,来阐释自然和社会。最终光明神获胜,并进行最后的审判。这就是琐罗亚斯德教的基本教义。

昼夜循环不断重复,琐罗亚斯德教将此看作是众神的激烈斗争。可以说,琐罗亚斯德教是草原的宗教。随后,琐罗亚斯德教成为波斯人建立的阿契美德王朝和萨珊王朝的国教。在伊斯兰教形成前的1000年时间里,琐罗亚斯德教是西亚的核心宗教。

居住在沙漠周边的巴勒斯坦犹太社会中,沦为“巴比伦之囚”(前586—前538)的苦难经历塑造出以赛亚、耶利米等杰出的预言家,非常有权威。这些预言家和他们认为的唯一神耶和华订立了契约,在此契约的基础上形成了犹太教。耶和华和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安拉等都属于绝对性的唯一神,可以说是荒漠之神。犹太人是商业民族,活动范围很广,和为数众多的不同文明接触。因此,犹太教中吸收了美索不达米亚“同态复仇”思想、伊朗和中亚的琐罗亚斯德教的最后审判的思想等来自荒漠和草原的思想。众所周知,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在犹太教的影响下出现的。

雨季和旱季产生了佛教等印度宗教

印度的恒河流域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城邦国家。在此背景下,重视祭祀仪式传统的婆罗门教进行了改革。于是,迦毗罗哲学发展起来,其主旨是发现掌握并理解宇宙真理的方法。最基本的命题是轮回,意思是痛苦的循环以及造成痛苦的罪孽。

轮回思想的形成源于夏季季风造成的洪水灾害和冬季季风造成的干旱,两种气候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于是,人们开始研究修行方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出现了佛教和耆那教。可以说,这些属于季风式宗教。

诸子百家―应乱世诸侯的要求,研究统治的原理

黄河下游由于黄土淤积,平均每三年便发生两次洪水泛滥。一直以来,蒙古高原上都生活着强大的游牧民族,而汉民族则生活在内陆地区。在内陆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持续了500年左右,其间战乱频仍。由于军事斗争周而复始,战争规模和国家的疆界不断扩大,最终秦朝在战争中统一了列国。

春秋(前770—前476)末期,开始出现锋利的铁器,结果促使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各国的争战更加激烈,各诸侯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为此,各诸侯国都在寻求新的统治理论。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云集各诸侯国都,培养弟子、创立学派,竞相兜售自己的学说,出现了以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等学者为代表的诸子百家。诸子百家为了顺应诸侯们对富国强兵的诉求,研究各种各样的问题,成为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各种后世思想的雏形。有诸子百家学说做后盾,位于封闭的空间内人们不断开展政治斗争,终于诞生了大一统帝国。可以说,诸子百家是实践性很强的学问。

连接陆地与海洋的商人社会培育了希腊哲学

希腊气候干燥,粮食很难自给自足,不得不依靠海上贸易维持生计。要种植小麦,年降水量需要达到500毫米,可雅典的年降水量只有400毫米。不过,海洋让希腊文明有了独特的境遇。在地中海世界,海洋将陆地世界相对化了。在陆地世界被认为是想当然的事情成为希腊人学问的研究对象,对干燥气候的大地进行刨根问底,成为希腊文明的一大特色。

在希腊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用以研究万物本原的自然哲学。泰勒斯(约前624—约前546)不同意干燥大地的一切都是产生于土的学说,另辟蹊径地主张产生于水。恩培多克勒主张世界万物都是由土(大地)、水、气、火这四种元素构成的。正因为希腊人生活在海洋与大地这两个世界相连接的地方,才产生出如此独特的想法。

希波战争(前500—前449)以后,大商业城邦国家雅典发展出成熟的都市文明。苏格拉底以雅典为例,对都市文明采取了批判态度,结果在大众审判中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主张“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综合各学派思想,批判柏拉图的“理想国”思想。可以说希腊哲学是将陆地文明相对化的海洋培育的商业民族学说。

马背上的游牧民主导着陆地世界

骑马技术的发明是军事掠夺的开始

干燥大地的另一个侧面就是散居在草原上的畜牧民族。畜牧民族的社会基础是部族这一血缘集团。时至今日,沙特阿拉伯、伊朗、韩国(曾经一度附属于蒙古、清朝的游牧民族)还保留着部族制度。

草原上的马匹将畜牧规模扩展至以前的10倍以上。一般来说,维持一个家庭的生活,需要200只羊。但绵羊等家畜吃的是草,所以一片草地只能养5个家庭。正是这个原因,畜牧民保持10公里的距离生活着,并互相联系。当时,马匹是草原上必备的交通工具,畜牧民使用马匹就转化为游牧民。最早让人们见识了游牧民实力的是黑海北岸的斯基泰人。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斯基泰人发明了可以在马上射箭的短弓和由骑兵主导的机动性集团军作战方法。之后,出现了马背上的游牧民族这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随后,骑马技术逐渐在草原的各部族普及,他们把农耕民族当作掠夺对象,屡屡进行劫掠。

游牧民的军队通过骑马技术可以快速、自由地集中和分散兵力。由于开发出了短弓,不仅有助于骑马技术的提高,连马上的弓箭射程也达到200米以上。因此,游牧民在军事上占到了绝对优势。斯基泰人的马具在草原上普及,和马匹一起发挥作用,使得游牧民成为干燥大地上的霸主。

游牧民意识到商业征服的重要性

游牧民都以部族为单位生活,通过召开部族长会议,选出单于或者可汗,以维持各部族之间的团结。当出现了能干的领导人时,游牧民族会瞬间成为支配广大领土的游牧帝国。当能干的领导人不在了,游牧帝国就会土崩瓦解,分裂为一个个部族。因此,游牧帝国实质上是为了保障粮食等物资的稳定供应而形成的。

在世界史的行进过程中,游牧民族起着很大的作用。游牧民族依靠饲养家畜和狩猎而维持生计,生活很不稳定。一有机会,游牧民族就想征服农耕社会,让农耕民族纳贡。与此同时,游牧民族还想征服绿洲地带的贸易区,让商人们纳税。看得出来,游牧民族往往打算通过上述方式过上稳定的生活。也就是说,贫困是游牧民族进行掠夺的主要原因。

农耕民族固守传统,游牧民族则有所不同,必须灵活应对经常发生的自然环境变化。相对来说,游牧民族的思维方式很灵活,如有必要,会将从商人那里获取的情报和游牧民族自己的军事力量结合起来,向亚欧大陆扩张势力范围。

游牧民族不光进行战争和侵略,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还相互依存。斯基泰人和希腊人进行贸易,蒙古高原的匈奴和汉王朝、西方的巴克特里亚(安息,亦即现在的伊朗)交易丝织品和马匹,就是典型的例子。《史记·大宛列传》曾对这一情况进行了描述:“自乌孙以西至安息,以近匈奴,匈奴困月氏也,匈奴使持单于一信,则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

陆地世界向湿润大地扩张

降水丰富的湿润大地为何开发很晚

在最初的文明出现大约3000年后,陆地世界终于开始从干燥地带向湿润大地扩张。湿润地带的中心包括亚欧大陆南部的季风地带(恒河流域、中南半岛、东南亚岛屿、长江流域、朝鲜半岛、日本半岛)、北面的北欧、俄罗斯等。基于以下原因,湿润地带的开发非常滞后:

人类社会开始于东非大裂谷地带,在干燥地带发展起来,干燥地带的民族在军事上占优势,湿润地带很难独立于干燥地带;

湿润地带,植物繁茂,开发起来非常困难;

季风地带存在雨季和旱季;

欧洲普遍低温,农业不发达。

以下笔者将介绍一下全世界主要的湿润地带的情况。

中亚的交通要道

恒河流域粮食产量大,不易受到游牧民族的袭击

在距今约3000年前,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从阿富汗地区侵入湿润地带的恒河流域,在这里种植产量大的水稻,建立了许多城邦国家。之后,恒河流域成为印度的中心,这一湿润地带的文明又影响到中南半岛、东南亚的各个岛屿。

在印度半岛北部耸立着喜马拉雅山脉等大山脉,进入印度的入口只有兴都库什山口。因此,欧亚大陆干燥地带的游牧民族入侵印度的次数很少。恒河流域属于湿润地带,一直以来都是小国或者部族林立,并流行着各种宗教。但是,这些宗教最终都统一在印度教之下,印度教信仰多神论,令各个小国终于形成松散的联盟。

长江流域独立于干燥地带之外非常困难

汉王朝灭亡后,天下大乱。胡骑(游牧民)非常活跃。到了4世纪,有五个游牧民族,又称“五胡”,占领了黄河中下游,建立起很多国家。这就是五胡十六国时代(304—439)。汉人被迫移居长江流域、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在这一混乱时期,湿润地带得到了开发。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是一个东亚的湿润地带通过民族大迁徙得到开发、发展的过渡期,也是日本历史的黎明时期。

在中国,通古斯族的鲜卑人建立北魏,统一干燥地带,史称北朝。北朝和湿润地带的南朝对峙。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420—589),后来游牧民族鲜卑人与汉人通婚的后裔征服了南朝。接着,又建立起隋朝、唐朝,最终将整个中国纳入干燥地带的统治之下。

鲜卑人通过与汉人的统治阶层通婚,同化到中国社会(汉化)。另一方面,鲜卑人夺取了豪族的土地,通过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加强了统治。隋朝、唐朝是由干燥地带的王朝统治南部湿润地带的王朝。到了10世纪末,在长江流域种植的水稻成为中国的主要口粮,俗话说“苏湖熟,天下足”(江南的苏州、湖州丰收的话,粮食就够全中国人吃)。北宋、南宋、明朝等王朝都是以湿润地带(长江流域)为基础建立的。

不过,干燥地带的民族利用马匹作战,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金(女真人)、元(蒙古人)、清(满族人)等游牧民族统一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并统治了很长时间。最后的清王朝是由满族、蒙古族通过军事力量建立的典型干燥地带王朝。当今的中国成为陆、海、空力量兼备的大国。中国共产党强调党的领导,旨在为全中国人民谋福祉,为世界和平做贡献,与以前的部族统治有着天壤之别。这一点在后文会详细论述。

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都是以种植水稻为主,但是政权形式不同

刚才讲到,由于“五胡乱华”,4世纪至5世纪,汉民族南迁,对东亚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此次民族大迁徙的影响波及朝鲜半岛的新罗、百济以及日本列岛西部的大和王朝,它们此后陆续建立了以水稻生产为基础的湿润地带的政权。但是朝鲜半岛距离蒙古高原和中国东北很近,以至于高丽被元朝征服,朝鲜王朝被清政府征服。由此观之,湿润地带的政权很难独立于干燥地带的政权。

日本四面环海,一直维持着湿润地带的社会体系,没有被干燥地带的政权征服,这在东亚地区算得上是一个例外。日本列岛属于高温多湿地带,降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而且,日本是亚洲最北的种植水稻地区,水田密布,产量很大,因此,日本自古就享有“丰苇原瑞穗之国”的美誉。

欧洲以规模优势弥补产量低的劣势

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属于农业社会,原住民凯尔特人被罗马帝国征服后,便被置于地中海这一干燥地带的民族的统治之下。由于游牧民族日耳曼人进行了民族迁徙,日耳曼人和罗马人开始民族融合,受到地中海干燥地带的影响越来越强烈。处于高纬度地带的欧洲因为气候寒冷,一粒麦种在生长过程中只能增加三粒,长期以来仅靠农业无法维持生计。因此,封建领主们收不到租,只能在直接经营的土地上让农奴耕作,向农奴征税,以此来维持生计。距今1000年前,日耳曼人发明了用牛、马拉犁耕作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他们通过耕作广阔的土地,弥补单位土地产量的不足,促使欧洲发生了中世纪(11世纪)农业革命。之后,欧洲才能作为农业社会存续下去。过去欧洲一直被森林覆盖,让感觉阴森森的,这时摇身一变成为有光明和希望的地方。 uuVTEeo8FDqgvOKDWJbGh/I/jBVuAVRXicY1si8z0XWqJiPvhnTVrGcvqxirUqf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