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学校,老师和同学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预习”和“复习”。这两个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真正掌握了正确预习和复习方法的同学,却并不在多数。

对于预习,一些同学甚至认为没有任何必要和附加值,他们觉得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完成作业就足够了,完全不必提前了解上课内容。还有的同学即使知道预习有用,却因为偷懒而从不付诸行动,也就无法获得预习带来的各种益处。

求学至今,我见过成百上千个学霸尖子生,虽然每个人风格各异,但大家的一个共通之处,便是养成了扎实的预习习惯,一些人甚至还有“预习强迫症”——我本人也如此。所谓“预习强迫症”,指的是如果在第二天上课前不翻翻书,提前为接下来的学习预热,就会觉得这一天没过完,心中不踏实。

且恕我基于自己的观察,做个粗浅的结论:能否科学、高效地预习,经常是尖子生与中等生拉开差距的重要原因。

《礼记·中庸》中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任何事如果事先有所准备,就容易成功;而如果没有准备,则容易失败。读书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想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更充分地吸纳课堂所学,就需要事先(课前)“有所准备”,做好预习。

下面,我来和各位详细分享自己在中学和大学阶段最常用到的预习方法。

第1小课
限制时长专注预习法

首先,每天每门功课的预习时间不宜过长,我的建议是高效无干扰预习15—30分钟即可。

限制预习时长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我们的日常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如果预习占用的时间过多,我们用于完成当日作业和其他学习任务的时间势必将被压缩,甚至熬到深夜还可能没法收尾,导致身心俱疲,影响更长期的学习状态。

二是因为预习时间并非越长越好。预习毕竟不是“深度学习”,完全无须面面俱到、锱铢必较。别忘了,上课听讲,以及课后的作业与复习才是学习过程中的重头戏。预习时弄懂每一个知识点非但不现实,还可能因为自学不力而感到挫败。

另外我也必须提醒大家,预习一定安排在完成当天作业和复习之后进行,因为知识点是逐步递进、环环相扣的,只有把前面学过的知识夯实好了,才能为接下来的预习打下牢固基础。

在读初中和高一时,由于总体课业量尚且不大,难度也比较能接受,我每天分配给预习的时间是平均每天每科20分钟,大概能通过预习初步学会60%—70%的新课内容。进入高二理科重点班后,课业量陡增,再加上兼顾学科竞赛等课外活动,可用于预习的时间显著减少,但我提高了整体时间利用效率,平均每天每科坚持预习至少10—15分钟。哪怕在最忙的时候,也坚持抽出8—10分钟(每天每科)做快速浏览,为第二天的学习预热。

高中毕业后,我把预习习惯带到了耶鲁校园。由于耶鲁本科通识教育的学分硬性要求,我需要在大一时修完写作和历史等人文社科领域的课程(即使之后的专业是经济学)。这些文科课程对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中国理科生来说,起初的难度确实不小。为了保证上课时能跟紧教授节奏、不被难点困扰,我每天背着满满一书包的阅读文献到耶鲁唯一通宵的图书馆,在完成当天的作业后做好预习,提前“开啃”最晦涩难懂的部分——不管到多晚都咬牙坚持。这份执着和努力,帮我实现了开学时暗暗许下的“野望”——大一学年的课程拿到全A,获得GPA满分4.0。

第2小课
制订合理目标预习法

上面提到,预习绝非是拿出个把小时的整块时间来“发奋苦读”、靠一己之力深度攻克所有新课知识点。我将预习的核心目的总结为以下三点:

· 促进旧知识内化

· 与新知识“混个脸熟”

· 发现最难知识点

促进旧知识内化: 我们要预习的内容通常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续。所以预习的第一要务,当属温习和巩固旧知识,尽量消除遗留的知识盲点、疑难问题,才不至于一头雾水地开始同新知识打交道。

举个简单的例子:英语课一定会学习各种完成时态,通常我们第一个接触的是现在完成时,进而是现在完成进行时、过去/将来完成时、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等。在预习更复杂的完成时态前,我们一定要先温习、内化好最基础的现在完成时,才可能“更进一步”,预习更高阶的完成时态变体。

与新知识“混个脸熟”: 上面提到,预习绝不是“透彻自学”。如果自己都能把知识点完全学会了,那也就不需要和老师在课堂上天天见了。预习时掌握100%新知识,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我建议大家在预习时通读一遍关键的章节、段落,但由于时间有限,可以暂时“不求甚解”,只需先熟悉一下新知识点的“大致长相”,“浅尝辄止”,就可以了。

发现最难知识点: 预习新课时一定会遇到让你觉得理解困难,甚至感到一头雾水的内容,这时候千万不要沮丧、苦恼。预习时学不会,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此时你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无遗漏地发现和总结最棘手的新知识点,在之后上课时尽力听懂老师的讲解。

第3小课
LEO牌实操预习法

无论是在高中理科重点班的高压应试年代,还是在后来的常青藤大学时代,我都沿用着同样的预习实操方法,可以总结为“预习前极速复习”“抽象+具象必混搭”和“动笔之后再听课”三个关键动作。

预习前极速复习: 读过上面两部分内容后,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这个方法的含义。每次预习前,我都会通过完成前一课的家庭作业、快速回顾前一课的课文/讲义等材料来巩固对“最近的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快速翻书温习”这个步骤通常会占我预习总用时的四分之一(比如计划预习20分钟,那么我就先抽出5分钟左右来回看前一课时的核心内容)。

抽象+具象必混搭: 这个方法该如何理解呢?很简单:在学理科时,我们一定会遇到大量的公式定理,它们由不同字母和数字组成,同学们第一次看到时会觉得陌生抽象,甚至感到“脑壳蒙蒙的”。我在预习理科内容时为了防止被这些抽象公式搞晕,一定会把它们放进相对应的具体例题中,将抽象公式和具象习题混搭起来去阅读、完成初步理解,难度就会降低许多。

再拿英语学科来举例:我认为在英语里很难啃的骨头是语法,如果在预习时只读了“这时态那用法”的抽象解释,估计很多同学都会觉得云里雾里。但如果将某种抽象的语法时态和具象的例句、文段配合起来读,在有上下文的语境中“初识”这个新语法点,就会容易不少。

动笔之后再听课: 本书的读者朋友们一定会发现,我是一个热衷于边学习边动笔的人——精读时动笔做笔记、做书摘、写书评,“抱老师大腿”时带好一支笔、一个本子,实时记录、总结。在预习时也不例外。每次预习前,我都会备好两种颜色的笔,一支黑色,一支红色。具体的操作方法很简单:用黑笔在预习时自己已经能基本弄明白的知识点旁打一个钩,或者做一行简单批注,旨在提示自己:嗯,这部分问题不大,我差不多搞懂了。上课时只需要跟着老师的讲解再顺一遍,就稳稳的了。

而红笔的作用更大,我用它来标注预习后仍存在疑惑,或者压根儿没弄懂的知识点。换句话说,这支红笔是用来帮我拎出所有“硬骨头”的。所谓“存在疑惑”的知识点,是指任何我还能提出疑问、在看具象习题时无法凭一己之力彻底读懂的新课内容。如果自己对一个知识点还有哪怕毫厘的不确定、不熟悉,我就会用红笔把它标出来。高二文理分科后,我每次预习后平均会留下30%的黑色标注和70%的红色标注。大家应该可以从这个比例看出,我对知识点的过滤是非常严格的。

另外我想提醒的是,预习时要杜绝想当然,不要轻易地觉得“读了一遍大概懂了”便意味着掌握了一个新知识点,其实不然。读懂了,并不代表你会运用了,做作业时可能仍会卡壳。所以,最稳妥的做法便是尽可能用红笔标出理解难点,在上课时着重听讲,力求彻底学会。

在耶鲁攻读经济学本科时,我还会为难度相对最高的课程备好一个专门的“预习问题本”,在课前预习时将最棘手的问题(那些自己读过后仍感一头雾水的内容)记录在这个问题本上,然后带着热腾腾的问题清单去上课。如果教授在课堂上没有给出令我完全听懂和满意的答案,我一定会在课后继续追问——关于在课堂外应该怎样请教老师、清零知识难点,大家可以参考第8课(72页)。

在哈佛商学院攻读MBA,每天的课前阅读量都较重,有时甚至还会超过200页正反面A4纸。除去上课、写作业、日常作息和活动社交外,留给预习和课前阅读的时间经常捉襟见肘。所以在哈佛,我还和两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了长期的课前预习小分队,并将其命名为“LEO学习小组”(The LEO Study Group)——因为三位成员的英文名首字母分别是L(Leo,我自己)、E(Edward)和O(Oscar)。在课前阅读量很大(比如总数超过150页),而小组任何一位成员又因为求职、学生活动等事项忙碌不堪的上课日,我们会提前对需要预习和阅读的材料进行分工,大家分头完成自己负责的章节,并根据定好的统一格式提炼预习难点问题、整理预习笔记,在上课前一天的晚上和小组成员分享。

有同学可能会问:你们这样做真的可以吗?老师会不会反对?

当然不会。实际上,许多哈佛教授都鼓励学生自由组成学习/预习小组,互帮互助、共同攻克课业任务。哈佛商学院的教务处甚至要求每位MBA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加入一个固定的学习小组,在课前一起学习、研讨。

本课核心方法回顾

限制时长专注预习法:

预习时间并非越长越好,要确保把充裕时间留给复习、写作业等其他重要环节。

制定合理目标预习法,关键目的是以下三点:

·促进旧知识内化。

·与新知识“混个脸熟”。

·发现最难知识点。

LEO牌实操预习法:

· 预习前极速复习: 首先巩固对“最近的旧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 抽象+具象混搭: 把陌生的公式定理同具体习题案例相结合,从而促进理解。

· 动笔之后再听课: 将预习中已经弄懂的问题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分别标记出来(比如用颜色不同的笔进行批注),从而在听课时更有侧重点。 7u62z2WmJJcULng17ylamhfAiESbT9en6sPuuZA4BP3V9zgJgA+/0pWNv7dd5TE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