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年少的时候,有一首歌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首歌的名字叫《人说山西好风光》。那时候我还没去过山西,并不知山西风光如何好,好在什么地方。这首歌是看电影时听到的插曲,那曼妙动人的旋律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许多年过去了,连少年时期背诵的课文也都一一忘记了,唯独歌里这句歌词一直记着。
“人说山西好风光”是我童年里最美好的记忆。多年后,当我第一次跨入山西境的时候,那感觉是多元的、复杂的、一言难尽的。那滔滔的黄河水,那一塬一塬的黄土地给我留下了更为深刻的烙印。我一下就明白了这里与中原的差别,中原人是把“心里想说的话”生生咽下去的;而这里的人,是要把“心里想说的话”面对黄土高坡大声吼出来的。
在我后来的印象里,山西最出名的是晋商。在我走过的大江南北,在每一个城市里,几乎都可以看到保存完好、仍留有旧日“高椽飞檐、雕梁画栋”建筑遗迹的“山西会馆”或“山陕会馆”。可以想象,当年晋商的生意已遍布全国各地,这就不仅仅是生意了,这是“名片”,是晋商的一种“种植”方式,种植的是品牌意识,是一种“活的碑记”。改革开放后,有关晋商的信息不断地从各家媒体传出来。客观地说,那大多是毁誉参半的,简直就是致富速度的代名词了。近些年则更多是一些所谓“煤老板”的传闻,好像山西遍地是煤,随随便便地挖出来就是钱,还动不动就一掷千金什么的(小报上说的)……听得多了,疑疑惑惑的,也就半信半疑了。
但是,当我作为《香港商报》组织的作家采风团一员,来到山西太原的时候,却意想不到地看到了湛蓝湛蓝的天。太原的蓝天让我欣喜不已。在我的意识里,这是煤城啊,PM2.5肯定会更严重一些,可我却看到了蓝天白云。是的,天蓝蓝的,白云在悠然地飘。那天上午参观晋祠的时候,仿佛一下子就明白了晋商能走遍天下的原因了。晋祠大院里,一千三百年前种植的唐槐依然茂盛;当年梁思成先生极为欣赏的“木梁十字桥”,在时间的侵袭中仍显现着历代匠人智慧的异彩;还有宋代的三十三个栩栩如生的仕女塑像……在这里,唐、宋、金、元的建筑都保护得很好。看了这些,谁还敢说晋商只懂得赚钱?
久违了,平遥。
如今是旅游的时代了。在媒体报道中,平遥一直被称为现今国内保护最好、最完整的古城。据说,这里还是晋商的发祥地,有中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号称“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等等。所以,一直想来平遥看看。
说实话,当我终于漫步在平遥古城时,沿着所谓的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一路走着看着,当我踏上平遥的古城墙,远眺旧时古城的全貌时,当我走进“日升昌”票号,当我踏上古老镖局的门前石阶,仍像是梦中一般,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又在想些什么,我只是隐隐感觉到了一个“厚”字。是呀,那墙砖很厚重,铺地的一砖一石也是厚的。哪怕是一个小小飘窗,虽是刻木雕花,但那玲珑古朴中也是讲究“厚”意的。可这又说明什么呢?我一时还说不清。
记得在来时的路上,我们顺道参观了一个名为“宝源老醋”的古老醋坊。在醋坊里,我们参观了传统式老醋的生产全过程(由麦、谷、粟、菽等几十种粮食为材料,勾兑、蒸馏、发酵)。特别是在这家名为“水塔”牌的老陈醋生产企业的偌大院落里,我又看到了一眼望不到边的无数个发酵大缸,令人震惊的、像军队一样整齐排列在院中的一列列大缸!是的,那一排排一人多高的大缸,在蓝天白云下,真的有军队般的沉静威严。那缸上都是有时间标记的——年份,一个一个标注着酿造年份的大缸,静静地、安详地在院子里排列着,包括那“酵母”都是有年份的。我以为,这也是一种“厚”意的展示。
那么,终究“厚”在什么地方呢?
当晚,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我们在古朴而又具现代意识的大剧场里,观看了一场仍是古朴并兼具现代意识的情景歌舞剧《又见平遥》。可以说这是一场人鬼皆惊的情景剧,时间回溯到了清朝或是明末,是旧时平遥商帮充满血泪与壮举的生活再现……那么,也许是这场情景剧点醒了我,也许是多时行走的感觉的集合,后来又看了“王家大院”,我终于明白了。
是的,在这里,我看到了五个字。这是五个最好的字,这是千百年来民族意识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连绵不绝的基石。它是写在时间中的,是刻在一块块砖石梁瓦之上的,是垒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是永远不可丢失的。一旦丢失了,那就是精神崩溃的开始。
是的,就是这五个字:仁、义、礼、智、信。
仍然是在那首歌里知道汾河的。
早年,正是那首歌的甜美让我记住了山西的汾河,当然,还有汾河水酿造的名扬天下的汾酒。
四十多年过去了,当我踏上临汾的时候,我心里是有些诧异的。这条汾河,究竟怎样呢?因为曾在小报上看到这条河的消息而不免担忧……然而,当我站在汾河岸边的时候,还是有些吃惊。连绵数十里的汾河两岸,如今成了花团锦簇的滨河公园。
这里是江南吗?不然怎么会有桨声、灯影、亭台、绿树、木板、小桥……顺河走去,有丝竹之音从亭台里传出,妙曼女郎在河边嬉戏……时近傍晚,远处的霓虹灯闪闪烁烁,像是彩虹飞渡,小船摇曳生辉,着实让人有些迷离。沿河走去,那特意铺设的木板一踏一踏,风也小有凉意,真有风光赛江南之感,实不知今夕何夕。可以想见,为治理汾河,当地政府是花了大工夫、大价钱的。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应是经年累月治理的结果。就此来说,这是当地百姓的一大幸事。
后来的几天,当我来到汾酒厂参观时,更加清楚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我虽不是喝酒之人,但山西汾酒作为当代的八大名酒之一,那清香纯正、甘甜绵爽,还是留有深刻印象的。汾酒厂的规模和久远的历史,让我又一次惊诧不已。
当天傍晚时分,我们乘车赶到了壶口。我曾经来过这里,不过上次走的是对岸的陕西那一线,这次是从黄河的另一面看壶口瀑布,那恢宏的气势以及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仍给人以巨大震撼。
夜宿壶口时,那咆哮的黄河水仍给人以惊天地泣鬼神之感。看了汾河的安静,再听黄河的咆哮,实让我夜不能寐。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而汾水的安详是否正得益于母亲的守护呢?听,那涛声年年月月,是要给我们说些什么吗?
是啊,“人说山西好风光”,的确是名不虚传,无论是人文,还是地理,处处让人流连忘返。
据说,我辈祖上也是当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徙来河南的。有一个标志,小脚趾的指甲盖是双的。那么,这次走山西,也算是一次问祖了。
拜谢。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