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高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科学地回答了人的解放道路问题。具体而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在地包含两个互相关联的层次:一是何谓人的全面发展,二是人的全面发展何以可能。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它本质区别于“片面的发展”或“绝对全面的发展”。同时,要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绝不能脱离相应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生产实践。总体而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我们科学地把握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本质规定,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等核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人作为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精神因素的统一体,应在其需要、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首先,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的首要内容为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这就意味着需要本质上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力。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允许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从个体自我本身出发满足自我的合理需要。其次,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 是主客体对象性关系得以建立的必要条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种能力主要包括体力、智力、物质生产能力、精神生产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道德修养能力、审美能力等。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确保“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防止个体因被单一生产部门局限和束缚而造成能力的流失或畸形。再次,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论断从“关系”的视域中把握具体个人的“实存”,使得人特有的生存特性得到充分的显现,为更好地理解人的本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想视域,即人存在的首要属性在于其与他人的社会关系。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改变社会关系中与人的全面发展不适应的部分,保障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全面的社会交往,实现“个人对其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 。最后,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还表现在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是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它集中体现在个体的主体性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独特性的持续丰富。换言之,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天赋、特长、爱好而自由地选择活动范围,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就如马克思的表述:“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对准确把握学生资助工作的本质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即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实现经济解困的同时,必须坚持育人导向,把“育人”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全过程,牢固树立“资助育人”的科学工作理念,密切关注贫困家庭学生的发展问题,使学生资助工作真正成为促进贫困家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助力。具体来看,第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关注贫困家庭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不仅要重视对贫困家庭学生物质需要的满足,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还要关注贫困家庭学生在精神层面的需要,通过全方位的“精神关怀”帮助贫困家庭学生缓解精神压力,摆脱敏感、多虑、自卑等负面情绪的困扰,从根本上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致力于贫困家庭学生的能力提升。针对贫困家庭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弱的现实情况,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及时转变工作理念,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搭建实践平台等方式,实现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科学转化,促进贫困家庭学生全方位提升能力,尤其是要着力增强贫困家庭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抗压与适应能力等。第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重视引导贫困家庭学生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贫困家庭学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增强感恩意识与成才意识,努力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关系处理能力,更加乐观、自信地与人交往。第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重视贫困家庭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当前,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着力培养贫困家庭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贫困家庭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化发展。尤其是面对部分贫困家庭学生个性不足、活力不强、张力不够的现状,在开展资助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好个性化资助方案,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根植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这里提及的“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正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换言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人不断走向全面发展的历史,社会发展程度越高越充分,就越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要深刻把握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绝不能脱离相应的社会历史背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第一阶段,在最原始的社会形态下,社会生产力极度落后,人类的生产劳动范围狭小,个体的人总是依赖于一定的共同体,社会对于每个人而言,并非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的自觉组合,而是决定个人生存的具有无上权威的集合,社会关系较为狭隘。在这一阶段,人的全部活动具有天然的同质性,人的全面发展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原始关系相矛盾的。” 进入第二个阶段,即资产阶级社会,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需要及能力体系开始形成。在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个人逐渐拥有了支配自然的强大主体能力,但资本主义分工又使得个体被牢牢地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岗位上,沦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体系下的“零部件”,个人在生产能力、经济权利、福利保障、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全面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这一阶段,人的独立性是不完全的,是建立在对物的依赖性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将这一阶段表述为:“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 人类社会发展到第三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逐步取代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共产主义社会成为资本主义之后的更高发展阶段。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一种“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 的社会形态。由于社会是按照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必然为个体成员提供全面占有自身本质的条件,使他们彻底摆脱对物的依赖性,不再是模式化、标准化的存在,而真正成为自由、自觉、自为的不可替代的主体。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历史条件关系的思想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指导意义在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必须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尽力而为,也要做到科学规划、量力而行。首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首先要重视贫困家庭学生的现实成长环境,切忌脱离实际。如在贫困家庭学生认定及资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当地物价水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现实因素,并融合学校收费水平、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等信息,从而确定本地区贫困家庭学生的认定标准和资助方案,为贫困家庭学生的精准资助提供支撑。其次,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切忌故步自封。如在资助项目设计与安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新时代国家需要和市场需要,着力将贫困家庭学生培养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从而提高贫困家庭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最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切忌大包大揽,应与贫困家庭学生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应助尽助”并不意味着“包揽一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坚持适度原则,着眼于贫困家庭学生最迫切、最关心、最现实的成长需要,从而促进贫困家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能动的实践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其中,“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就是指“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实践性是人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人的第一活动,人的其他活动都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人的需要与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丰富以及个性的形成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由此可见,实践是人的立命之本,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首先,实践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有效发挥。劳动作为人最重要的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马克思认为,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同样地也更新他们自身” 。生产劳动活动迫使人必须充分激发本身所蕴藏的各种潜能,以适应改造自然、创造社会财富的需要,进而促进了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次,实践推动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作为它的主体出现的只是个人,不过是处于相互关系中的个人,他们既再生产这种相互关系,又新生产这种相互关系” 。这里的“关系”指的就是社会关系这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必备的要素和条件。由此可见,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形成,离不开长期的生产实践。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得以同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建立起紧密的社会关系。最后,实践为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 在长期从事劳动活动的过程中,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激发,得以从事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进而占有自己的全部本质。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实践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最深刻的本质属性,只有注重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实践关系的观点对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指导意义在于:第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充分认识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物质帮扶轻能力培养的观念,牢固树立“以实践促发展”的科学理念,将资助工作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坚持在实践中服务学生、培养学生,引导贫困家庭学生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增长见识、积累学识、锤炼本领。第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积极联合各方面力量,有效汇聚校内外可利用资源,不断丰富资助育人实践工作的具体形式,努力拓展资助育人实践工作的创新路径,着力构建实践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体系,从而提高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成效。第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始终坚持以贫困家庭学生为主体,鼓励贫困家庭学生在志愿服务、科研实践、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断激发其参与资助育人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贫困家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Rs0bVNEgEG+Ci7DulyRy5k2EGdJWlNnXoaqF0C/ZvOdccOw9rJIHJQJ6afygcfa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